2018年5月25日早上9點,第二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評審工作在蘇州同裡花間堂麗則女學舉行。評委們經過兩天的細緻評選,從符合徵稿要求的1047組作品中共評出15組獲獎作品。
△ 第二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評審現場
△ 阮義忠伉儷與評委合影。(從左至右:魏壁、劉立宏、蘇慶強、阮義忠、袁瑤瑤、鮑利輝、黃亞紀、嚴志剛、嚴明)
15組獲獎作品將於2018年7月20日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湖南省長沙嶽麓區洋湖街道瀟湘南路一段387號)進行首展。
「獲獎作品」
白 杉 《永珍》
從2004年末,父親因病去世後至今,我給母親拍攝了2萬多張照片。今年要給她做一本攝影集——《永珍》,而書名,就來源她的名字:楊永珍。
郭聽漁 《蝕》
《蝕》是失去與缺失,照片想直觀闡述的是,工傷是確確實實地在那個場景、那個地域、那個時代出現過——照片上的光影是在那個真實的時間和地點留下的。
姜振慶 《高天厚土》
一個民族通過長期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取得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是通過文化載體傳承。
金向怡 《歸來的流亡》
以電影敘事的方式展開,是我探討離散與回歸的一組攝影作品。
劉嵩 《大國中醫》
曾經因為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習慣的不當,我的身體有過一段時間的亞健康狀態,讓我從2011年開始關注中醫,關注養生。並持續了7年的中醫圖片專題的拍攝。
盧承德 《世俗生活在南方(蘇州記憶)》
老民居的拆遷和消失,而且使得留守在老房子裡的老人們過去那種優雅、精緻、淡定、崇文的傳統生活方式也隨之而在流失。
呂廷川 《華不注》
在清代以前,華不注山是濟南市區的第一名山。從2015年開始,這組照片歷時三年多時間,以山體為背景記錄了周圍的變化。
牛紅旗 《我的西海固》
我有我的西海固,非崇尚和造作貧乏。我認定,人生存的環境中,每樣事物都有人文的深意:活著的印記,精神的標誌、生命的形象。
王攀 《在人間》
在人間,有悲有喜有歡笑就有淚水,有煉獄也有甜蜜。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就在路旁、在街角,來自旅途,在不經意的一瞥之間。
王晴《從此他鄉是故鄉》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史達林時期,向中國工農紅軍提供了軍事支援,派遣俄羅斯紅軍進駐伊犁。一群年輕的女戰士受命來到中國,他們離開家鄉,剛剛二十出頭。戰爭中,有些姑娘被炮火奪去了年輕的生命;有些姑娘收穫了跨國愛情,卻又被無情的戰火摧毀。戰爭後······
王爭平《把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在內蒙古出生長大的攝影師,通過拍攝自己的家鄉,表達在當今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詩意地表達對草原的情懷,記錄了草原、城鎮、人文、民俗的當代現狀。
武靖力 《狗徒》
這些狗從被挑選的那一刻起,它們的一生就已經被定義好了——戰鬥至死。這組照片探討動物的人性、人的動物性,是在一個交織著愉悅、刺激、悲憫和死亡的場景中進行的雙向發散。
張東 《鄉村· 彝人·印記》
地處西南邊陲的涼山布拖阿都彝人,據險而居,靠山而居。在千百年來的部落社會的傳統束縛下,至今仍保有原始、古樸、自然封閉而又神秘的阿都文化。
張立潔《月亮的孩子CiCi》
在拍攝白化病患者Cici的過程中,身體是一個核心的元素,她所有的特別之處都來源於此。但Cici不是一個被動的被拍攝對象、一個普通的病人,而是一個想要自己主宰命運的女性。
張曉武《鄉村娛樂》
攝影師通過對家鄉鄉村娛樂方式的視覺記錄,試圖探討城市化進程中當下鄉村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念。
阮義忠的話
每當我的課上到尤金·史密斯的時候,我就很感慨。尤金·史密斯生前特別苦,去世時銀行帳戶裡只剩下19美金,但他卻從沒因為市場的潮流、生活的需要而改變、妥協,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他死後,受他感動和啟發的人成立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薩爾加多在得到這個獎的肯定之後,在攝影道路上的發揮更堅持,更持久,成就甚至超越尤金·史密斯。我就想,我一定要辦一個「人文獎「,想讓它成為東方的「人道主義攝影獎」。
發現與肯定,發現別人的好,把它傳出去與更多人分享,這就是人文精神。我的攝影哲學就是,拿著相機去發現自己所欠缺的,去肯定別人的好,自己就會變得更好。一再想證明自己有多特別,只會越來越空虛,越來越沒有方向。個人只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如果以自己為半徑去畫一個圓,生命範圍是很窄的。以許多別的人當做自己的延伸,就能畫出更大的圓,生命的寬度便會很廣闊。這不只是我攝影的哲學,也是我生命的態度。
不管時代怎麼變,我覺得有些東西不能變。換句話說,在這個大家都在求新求變的時候,正需要我們來思考有什麼是不要變、不必變,不能變的!
七位評委對於「人文」的理解
從自我出發,從自己最內在的點去碰撞外在的人與事,去了解人的意義。
——黃亞紀
世界變得很快,通過攝影觀察周圍的事物,藉助影像來看待這個世界、關懷這個世界。
——蘇慶強
通過攝影去感知這個世界,並且能夠找到一個熟悉的溫情感。
——嚴志剛
照片要拍的好,不僅要有技巧,在整個拍攝上要有溫度,有厚度。
——鮑利輝
通俗的講「人文」就是人味兒,能留下來的人味兒。
——嚴明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人文的尺度,我心裡的尺度就是,照片拍的不好沒關係,沒有法則也沒關係,心一定要乾淨,拍自己想拍的情感的東西就好了。
——魏壁
真正的人文是有內涵的,有思考的,在社會學、人類學的支撐下帶來的。
——劉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