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是朱密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一眨眼,我已經站上這個三尺講臺12年。十二年來,我在講臺上不斷上演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那些故事大多已隨時日的流逝而漸漸淡忘,留下的唯有自己不斷的成長。
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教學,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簡單的水,而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事業。
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老公大年初一就奔赴湘北大門,我帶著兩個孩子留守在家,大的四歲多,小的不到一歲,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是大的哭了,就是小的哭了,要麼就是兩個一起哭……打電話給老公,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的回答總是三個字:回不了!我跟他哭訴,說孩子想爸爸,想出門,愛哭鬧,管不住! 老公說:「想想你以前當班主任的時候吧,幾十個學生在你面前不都跟小羊一樣嗎?為什麼現在自己的兩個孩子你都管不住呢?你不能休個產假就讓自己退步了……」老公的話讓我恍然大悟:對呀!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呀!
假如我這個調皮崽是我班上的一個問題學生,我該怎麼來對付他?我想了想,翻出了兒子幼兒園的讀本,不經意地說:「你這些書我都沒讀過,我都不會,我真笨,我還是看我自己的書吧!」說完,我拿起書架上塵封兩年的《致青年教師》,自顧自地看起書來,還不時拿筆做筆記。家裡頓時安靜下來,兒子在看他的讀本,小女兒看見我們都在看書,也拿著她的小布書翻一翻,咬一咬……兒子雖然不認識字,但是那些讀本卻能一字不錯地背下來,我想我們平時不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嗎?我趕緊抓住時機誇他一番,還順便誇他前一天畫的畫好,我都畫不了那麼好!他聽了很高興,讀完讀本就認真地畫起畫來。
就這樣,不但家裡消停了,我自己也看完了《致青年教師》、《孩子你慢慢來》、《中國歷代興衰》、《讀懂毛澤東》, 又重溫了《歷史課程標準》。趁著孩子午睡的時間,我還在網上看了二十幾堂歷史課堂實錄,真正感受到自己與名師之間的差距。這個學期,無論是備課、做課件還是課堂教學我都感覺自己比以前更成熟了,更有巧思了。這都得益於我那個超長假期中的不斷學習啊!從學生們看我的眼神裡,我已經能看到他們對我和歷史學科的喜愛了。我信心滿滿。當然,未來我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學的也還很多。
三尺講臺,道不盡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寫不完人生風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猶在耳。我深感,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勇於進取,不斷創新,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取得更好的成績。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愛自己的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盡情欣賞學生的創造,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只要我們堅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作者 啟明中學 朱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