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和繪畫有一定的相通性,兩者之間的關係貫穿了整個書畫史。
一、書畫起源上的相通性
先有畫,再有書。在沒有文字之前,古人其實是畫了一幅簡單的畫來傳遞信息,為了快速傳遞信息,於是就把圖畫簡化成符號,為了信息準確,就把符號規範統一,進而形成文字。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製造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
可見張彥遠認為書畫本質是一樣的,沒有分開,書即是畫,畫亦是書,表意的為畫,表形的為書。
二、書畫工具上的相通性
毛筆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可以書寫,可以畫畫,正所謂」治世之功,莫尚於筆,能舉萬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聖人之志,非筆不能宣,實天地之偉器也。「毛筆柔韌富有彈性,表現力豐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技巧,形成了獨立的行筆藝術。正是因為毛筆線條表現力很強,所以成為書法和繪畫共用的工具。
三、書畫行筆上的相通性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提出「書之體勢,一筆而成,氣脈通連,隔行不斷,維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謂之一筆書。其後陸探微亦作一筆畫,連綿不斷,故知書畫用筆同法。」
王獻之「一筆書」和陸探微「一筆畫」都講究筆意、氣勢,所以張彥遠認為,書法和畫畫採用相同的用筆方法。實際上,把書法和畫畫用筆相同說得更明白的,是元代趙孟。
石如飛白木如籀,
寫竹還於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
方知書畫本來同。
詩中說,畫石頭要採用書法中「飛白」的筆法,畫樹林要採用籀篆的筆法,畫竹子和「永字八法」的道理相通,也就是採用楷書的筆法。趙孟認為畫畫則完全貫通了書法的筆法,他的意思應該是,書法好,畫畫應該不差。
四、書畫布局上的相通性
「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生焉。」 蔡邕認為,書法要有陰陽之變,有了陰陽,就有主次,所以書法最終是在經營整張紙的黑白關係。
畫畫也是這樣,只不過畫畫不一定是黑白的,所以畫畫講究的是相互之間的對比關係。濃與淡,深與淺,剛與柔,虛與實,明與暗,相對來說關係更為複雜。
五、書畫審美上的相通性
書法和畫畫都是內在靈性的展現,都是情緒的表達。畫為心聲,書亦為心聲,書法和繪畫外在的形式都是次要的,都是以形而傳其神。
書法和畫畫關係密切,所以人們往往會產生種種疑問。有人這樣說:「善書者必能畫,善畫者必能書」。這個觀點主旨在說明書畫之間的相互聯繫,不必當真,你要知道,不可能每個字寫得好的人都是畫家,而畫畫好的人,也不一定寫字就比別人強。
為什麼說書法好畫卻不一定畫的好?畫畫好的,字的個性不會太差?關於這一點要分成兩部分來說。
唐朝以前
關於這一點很好求證,唐宋以前的很多書法家,他們並沒有畫作留存於世。唐代《歷代名畫記》記載:「王羲之風格爽舉,不顧常流。書為古今冠冕,丹青亦妙。」可見王羲之是會畫畫的,畫得還不錯,估計只是當成閒時娛樂,沒怎麼發力,他主要的藝術成就還是書法。
唐代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應該不擅長畫畫,即使會畫,史書也不會記載,因為唐代的畫家全是超一流的職業畫家。擅長人物畫的有閻立本,「擅長工藝,富於巧思,工篆隸書。」可見書法也很好。畫聖吳道子,「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書法也不錯。張萱、周昉皆「好文,能書,「 韓滉「工書法,草書得張旭筆法。」 李思訓,「善丹青,書畫稱一時之絕。」 王維就更不用多說了,文人畫的鼻祖,王維不僅詩寫得好,而且通音樂,工書法,精繪畫,是個全才,是文人士大夫理想的化身。
由此可見,唐朝以前,書法好畫卻不一定畫的好,畫畫好的,字都不差。
唐朝以後
到了宋朝,宋徽宗是書畫雙絕的大Boss,所以當時的書法家幾乎繪畫都有一定的造詣。蘇東坡現今有三幅畫留傳於世,《雨竹圖》、《瀟湘竹石圖》和《木石圖》,所以特別珍稀,價值連城,他的畫匠心獨運,富有張力。黃庭堅沒有畫作傳世,但史書說他善鑑畫,著有畫論《山水決》,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繪畫應該也是精通的。米芾以書入畫,曾任書畫博士,自創「米氏雲山」,是開宗立派的大畫家。蔡京曾畫有《愛莫助之圖》獻給宋徽宗,繪畫功力應該也不差。
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可見元代趙孟在繪畫史上的地位。趙孟提出書畫同源的口號,提倡以書入畫,他在山水、花鳥、人物,都有成就,畫技高超,且有所創新。趙孟不偏科,是一個真正書畫全都達到頂峰的大宗師。
元代以後,文人畫趨於成熟,成為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一幅畫體現的是作者的綜合修養,書法和繪畫更加緊密的結合,書法和繪畫同等重要,書法中的點線,布白,濃淡,和畫相映成趣,成為繪畫中的元素之一,起到了畫龍點睛、破解畫意的作用。
綜上所述,書法和國畫都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瑰寶。繪畫是具象的藝術,書法是抽象的藝術,書法家可以將筆畫融入畫中,畫家也可以在畫中展現書法的意念和境界。如果一定要問為什麼書法好畫卻不一定畫的好?畫畫的好字的個性不會太差?只能說,在書法和繪畫早期,各自發展尚未成熟,書法家和畫家各有側重點,書法好的,畫卻不一定畫的好。到了後期,書法和繪畫已經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成為完整、全面的綜合性藝術,這時的畫家都是書畫雙修,書法家會畫,畫家擅書,書法和繪畫的水平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