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寶眼明亮 抓住4要點

2020-12-11 騰訊網

每個寶寶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每位家長和寶寶都應該了解、熟悉寶寶眼睛的日常護理,讓寶寶的眼睛亮晶晶。若要寶寶眼睛明亮,愛眼護眼要抓住4個要點。

第1點 寶寶眼睛勤查點

嬰幼兒的眼球前後徑較短,大多是遠視眼,之後眼球發育成正視眼。眼睛通過外界光線刺激,視力才能逐漸提高。3~6歲孩子眼球的可塑性很大,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都可以改變眼球的形態而導致視力的變化。

寶寶出生後1~2個月,父母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視力,可用弱光、撫愛、表情或呼喚吸引寶寶目光,觀察寶寶的追隨動作。

6個月後,寶寶已有明顯的注視能力,父母可有意識地遮蓋寶寶的一眼,注意暴露眼的功能,兩眼對照。若發現一眼視力差,應儘早診治。

1~3歲左右的寶寶活動增多,智力發展很快,父母可教會他們識別視力表,反覆地對照檢查。

3歲的孩子視力可達0.9~1.0或更高一些,對視力達不到0.8或雙眼視差2~3行以上的孩子,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這對早期診斷屈光不正、弱視是有好處的。

第2點 看電子屏悠著點

不少家長反映,7~8個月的寶寶就愛看電視了,1~3歲的幼兒更不用說了,不讓看就會哭鬧起來。通過看電視、電腦等,尤其是兒童片,對小兒的智力開發、早期教育,是有幫助的。但從保護視力的角度出發,有些做法不一定合適。

弊 病

1.嬰幼兒的視覺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缺乏突變的適應能力,特別是對於強光的直接刺激,視覺難以調節和適應。

2.電視機亮度時明時暗,變化多而快,顏色過濃,刺激性強。

3.如果關燈看電子屏,螢光屏的亮度與周圍的黑暗強弱分明,容易損傷眼睛。

建 議

1.不要抱著嬰兒久看電視或電腦等電子屏。

2.幼兒看電子屏,眼睛與屏幕的距離為電子屏對角線的6倍左右比較合適。屏幕的中心位置與視線在同一水平線上,或略低於視線。

3.不要長時間在偏側看電視,以免造成斜視。

4.幼兒看電子屏時間不宜過長,中間要安排休息,活動眼睛。屏幕亮度與室內光線差距不應太大,可同時有低瓦數燈光照明。

第3點 護眼忠告記著點

必須教育寶寶愛護自己的眼睛:

1.從小培養寶寶不用手揉眼睛的習慣,寶寶啼哭時,家長要用乾淨的手絹或紙巾擦淚。

2.教育寶寶玩沙土時不要揚土,以免迷眼;玩沙土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玩皮筋做的彈弓子和其他帶尖、帶針的玩具;不玩剪刀、筷子等。

3.寶寶的毛巾、手帕、臉盆要專用,最好用流動的水洗臉,洗臉時雙眼要輕輕閉合。家長給寶寶洗臉前,要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將自己的手洗乾淨。寶寶自己洗臉時,也要教育寶寶先洗乾淨手再洗臉。

4.看書或寫字時坐姿要正確,眼睛與書的距離保持在30釐米左右;光線應從左前方射入,強度要合適,要避免看字跡不清的書。不要讓寶寶在光線暗淡的地方用眼。注視用眼1小時左右,要休息一會兒,活動一下眼睛,看看遠處。

5.上廁所、吃飯、走路、乘車時都不宜看書,不要讓寶寶養成躺著看書、玩耍的習慣,以免損害眼睛。前額的頭髮不宜過長,以免幹擾眼睛的正常活動。教育寶寶不能直看太陽光、氣焊光,以免引起日光性角膜炎和電光性眼炎。

第4點 利眼食品吃著點

臨床研究證明,眼睛角膜的光潔度、明亮度以及視力狀況,都與眼睛各種結構的營養狀態密切相關。因此,家長務必要安排好寶寶的飲食,補充好必需的營養。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眼球視網膜上的視紫質由蛋白質合成,蛋白質缺乏時除肌肉軟弱、發育不良,易於感染、水腫、貧血外,還會出現視力障礙。因此,要給寶寶多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瘦肉、魚、乳、蛋類和大豆製品等。

提供足夠的維生素A維生素A是構成眼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有保護眼睛和其他上皮組織,間接抵抗感染的功能。維生素A不足,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脫落、增厚、角質化,使清澈透明的角膜變得像毛玻璃一樣模糊不清。含維生素A(維生素A原)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水果等。

不可缺少鈣和磷鈣、磷可使鞏膜堅韌,並參與視神經生理活動。鈣、磷缺乏時,易發生視力疲勞,引起近視。含鈣、磷豐富的食品有乳、肉、豆類及新鮮蔬菜,魚、蝦、蟹等水產品含鈣量也較豐富。進食這些食品的同時,可適量補充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有利鈣、磷的吸收,促進骨化,增強視力。

多種維生素不可少維生素C是眼球晶狀體的重要營養成分,攝入不足會使晶狀體混濁。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橘、柑、柚、番茄、各種水果和蔬菜等,鮮棗、獼猴桃的含量更為豐富。

維生素B1、維生素B2是參與包括視神經在內的神經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並有保護眼瞼結膜、球結膜和角膜的作用。維生素B1、維生素B2不足或缺乏時,易使眼睛乾澀、結膜充血、眼瞼發炎、畏光、視力模糊、視力疲勞,甚至發生視神經炎。維生素B1的來源是米糠、麥麩、粗糧、豆類和花生,因此主食選擇不必過精,淘洗不必過多。維生素B2的來源主要是肝、蛋、乳和蔬菜類食物。

微量元素不可忽視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不到體重的百分之一,但作用很大。其中鋅、鉻、鉬、硒等還參與眼內各種物質的合成,調節其生理功能,不可忽視。

此外,寶寶飲食上還須注意吃糖不可過多,因為甜食過量,糖代謝消耗過多維生素B1,影響鈣的含量,使近視發生增加。

副主任醫師 芮慧強 / 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你get科學育兒技能——黃浦區《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誕生啦!
    教你get科學育兒技能——黃浦區《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誕生啦!》近期,黃浦區婦幼保健所推出家長版的《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手冊,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技能。
  • 抓住寶寶咀嚼力發展的4個時期,助消化且促進智力發育「附食譜」
    務必抓住寶寶咀嚼力發展的4個時期6個月左右是吞咽期輔食的品種:米粉、磨牙餅乾、蔬果、蛋黃、動物肝臟、魚肉、嫩豆腐等。輔食的形狀:稀泥/糊狀、流質或半流質。3.加輔食要用小勺給寶寶餵食物,剛開始媽媽會發現,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之前的寶寶習慣了吸吮,尚未形成與吞咽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媽媽要耐心多餵幾次。4.媽媽可以準備一些磨牙餅乾、咬咬樂,讓寶寶自行抓握、塞進口中,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還可以緩解萌牙期不適感。
  • 親密育兒vs百歲育兒!如何制定一個適合寶寶的作息表?
    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各有支持,哪一個比較好?其實不管哪一種方式育兒,或者不選擇;最重要的是媽媽要找出寶寶的行為規律,制定彈性作息表,才能讓育兒之路走得快樂又長遠!親密育兒vs百歲育兒親密育兒:主要精神在以親密、符合寶寶本性的方式照顧孩子,將夜間哺乳視為正常,用輕柔手法幫助寶寶區分日夜後,等寶寶生理成熟自己睡。親密育兒需要媽媽更大的耐心去引導寶寶成長、陪伴著寶寶。
  • 寶寶家庭育兒寶典-2個月寶寶發展指標 親子遊戲
    大家好,我是咚咚老師,今天開始跟大家講一講0-3歲每個月齡段寶寶的發育指標、行為發展情況還有家長在家就可以進行的早教課程以及親子遊戲。 上一期講了1個月寶寶的育兒知識,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2個月寶寶的發展情況和育兒小知識。
  • 13個月寶寶吃奶還是飯?抓住4要3不要飲食要點,寶寶吃的香
    1歲寶寶的飲食要點 1.從奶類過渡到穀類 寶寶1歲以後的飲食要以奶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也就是說新手媽媽要有意識地增加寶寶飯菜攝入量,要分清孩子的飲食主次是以吃飯為主,喝奶為輔,寶寶的每天飲食安排可以奶35%,輔食65%,同時一定要注意營養搭配。
  •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抓住這2個關鍵期,可解決80%育兒難題
    哈佛大學伯頓·懷特教授就曾明確指出,如果家長能在孩子3歲前抓住2個關鍵期,那麼就可以用20%的精力,解決80%的育兒難題。案例:前段時間寶媽分享群裡,一位寶媽很得意地分享了寶寶這段時間在家時的表現,簡直是讓群裡其他寶媽羨慕不已。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大喜過望:妥了
    文 | 崛朗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抓周是東南亞國家盛行的風俗,寄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美好祝願,抓周是預測寶寶前途與性情的一種儀式,一般認為抓周時抓到什麼,寶寶長大後就會從事什麼工作,當然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更多傾向的是寶寶第一個生日的儀式感。
  • 這些暢銷的育兒「兇器」,你是不是也已經給寶寶買了?
    90後的一代陸續成為爸爸媽媽,他們追求更高效、科學的帶娃,所以,市面上各種育兒神器出現的越來越多,其中很多暢銷的育兒神器其實是育兒「兇器」,爸爸媽媽們還不趕緊檢查下自己的寶寶是不是也有。嬰兒床圍對嬰兒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但是,還是需要家長在使用中多關注寶寶的情況,不能大意,因為嬰兒床圍對小月齡寶寶的危險性更大。  2、嬰兒學步車  嬰兒學步車並不能輔助寶寶學走路,相反,很可能給寶寶造成危險。
  • 寶寶搖頭晃腦不是病,記住一個小技巧,抓住開發左右腦的機會
    文/可馨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相關連結,否則違者必究!寶寶出生以後,父母及家人都天天圍著寶寶轉悠,這個親親,哪個抱抱,盡享天倫。人們往往會拿出可愛的玩具和寶寶玩耍,嬰兒期的寶寶掌握了自己去抓感興趣的東西。心細的寶媽會發覺,寶寶的眼睛出現「單邊移動」。寶寶搖頭晃腦不是病,記住一個小技巧,抓住開發左右腦的機會當寶媽從右邊遞過來玩具,寶寶就會毫不客氣地從右邊抓取。這是什麼原因呢?媽媽有些擔心,寶寶該不會先天性障礙吧?!
  • 高效保養發動機,抓住要點才能有的放矢
    ,抓住重點,才能讓發動機保養事半功倍。     4、要勤觀察、勤檢查,發現故障及時排除;要做好發動機的保養工作,使機器始終保持在良好的運轉技術狀態。保持發動機機體乾淨       編輯總結:雖然發動機是一個很多系統組成的複雜的有機整體,但是,只要抓住了以上要點,對發動機的保養就事半功倍。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妥妥的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因此很多家長也就越看重孩子的教育問題。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在網上看了一個抓周的視頻,視頻中的寶寶竟然抓周抓到了百元大鈔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只要家長抓住,寶寶的感覺、運動技能、社交、情緒、語言、記憶、智力等功能都會在這段時間內得到高度發展。 語言對孩子的社交、情緒、智力都有影響 心理學、青少年教育專家吳文文表示: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直接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 注意力從寶寶出生就開始發展,抓住4個重點,你也能幫孩子訓練
    小樣媽給大家總結了4條注意力訓練技巧,我們一條條往下看。1、利用強度的反差你或許知道給新生兒看黑白卡片能夠刺激視覺的發育。這種做法背後的依據正是強度的反差能夠有效抓住寶寶的注意力。除了色彩,聲音的強度反差也能有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誇張的語調和表情吸引他,幫助他學習語言,認識物品。孩子大一點後,如果你希望他專心聽你說話(比如你在教他知識,陪他讀書),別扯著嗓子越喊越響。
  • 寶寶樹特約首席育兒專家崔玉濤:孩子經常打噴嚏咳嗽是免疫力低下嗎?
    「2個月寶寶突然開始急促咳嗽,也沒有感冒發燒,是過敏了嗎?」「寶寶快4周歲了,呼吸道反覆感染,怎麼提高免疫力?」「出現呼吸道症狀,怎樣區分感冒還是過敏?」「聽說霧化可以緩解咳嗽,可以在家做嗎?」崔玉濤醫生團隊的寶寶樹直播專題頁上密密麻麻地滾動更新著寶爸寶媽們的各種問題。
  • 育兒知識:讓寶寶呼吸道變強的食物
    來源:新浪財經【讓寶寶呼吸道變強的食物】有醫學研究顯示,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大約70% 血清中的維生素A水平低於正常數值。所以,寶寶可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的食物;還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蓮子、梨、藕、白蘿蔔、荸薺、山藥、牛奶、蜂蜜、銀耳、百合等具有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比如梨汁、藕汁、百合銀耳蓮子羹、蜂蜜蘿蔔湯、蜂蜜雪梨湯、胡蘿蔔炒西芹百合等。
  • 0-3歲抓住寶寶的成長敏感期,能省心不少!錯過可能終身難以彌補
    嬰兒出生時大腦佔成人大腦的1/4,到1歲時大腦的重量已經達到成人的1/2了。嬰兒的神經細胞在第3個月時會迅速增長,每分鐘幾乎超過25萬個,一個人的腦細胞神經大約在140億個左右,而在3歲前腦細胞組織基本已經完成了60%,3歲之後大腦發育速度就開始明顯轉慢了,趨於停止。所以在3歲前這個關鍵期,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只要我們教育得當,孩子將來必會受用不盡,而錯過了可能終身難以彌補。
  • 一句話怒懟不正確的育兒習慣:科學育兒任重道遠!
    育兒路上最容易發生家庭矛盾,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為了孩子好」的理論,到底誰才是正確的育兒方式?我們一起看看吧!1.出生要綁腿,孩子腿型直?霸氣回懟:晚了晚了,肚子裡也是彎腿的,應該從受精卵開始綁腿。4.孩子胖點不容易生病,還會長得高?霸氣回懟:難道讓一歲的寶寶就要把減肥作為終身奮鬥的事業嗎?真相:寶寶的身高體重發育是有生長曲線來作為參照的。過胖或過瘦都不利於寶寶的發育。
  • 育兒經驗:給寶寶剃胎髮的好處你知道嗎?
    新生寶寶從母親的肚子破殼而出,很多寶寶一出生頭髮都是烏黑的還特別的濃密,也有媽媽根本不捨得給寶寶剃胎髮,有的甚至覺得胎髮留的越久越好,其實那是因為媽媽們還相信科學育兒,我們可以第一次剃胎髮不一定要剃成光頭,也可以剃短點這樣寶寶也清爽一些。
  • 寶寶早識字好還是晚識字好?不同國家育兒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早前,我們國內就有育兒專家提出,3歲前的寶寶智力發育已經完成了70%,而且他還給寶媽們支了招讓寶媽們教寶寶識字,還說自己的女兒從2歲就開始識字,直到4歲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並且他還帶著自己的女兒去測智商,說女兒測出來的智商很高,女兒被他培養成了一個識字天才。看到育兒專家這樣的提議,大多數寶媽都會眼紅吧,也迫不及待的想讓自己的寶寶早點開始識字。
  • 1周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親媽大喜過望:穩了
    因為在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剛滿一周歲的寶寶在抓周的時候意外摔倒了,摔倒之後,手裡便抓住了他需要抓住的一樣東西。 等到寶寶站起來以後,才發現他的小手上正好抓住了一張百元大鈔。這個時候正在錄視頻的媽媽非常的開心,因為他感覺這就是天意,也代表著自己家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不愁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