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功奧秘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紅色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已經演出超過150場,收穫了「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演出方供圖)

這是一枚古銅色的渡江勝利紀念章,它是英雄的勳章,也是歷史的迴響。紅色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簡稱《電波》)上演第150場時,劇組收到一份珍貴禮物。「刷」過十二遍舞劇的南通觀眾錢俊趕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莊重地把外公的遺物贈予劇組。「外公曾經告訴我,當年打贏渡江戰役依靠的是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的犧牲。劇中,李俠發出的最後一份情報是國民黨江防圖,每次看到這裡我總是浮想聯翩,甘美的勝利果實裡一定有著地下工作者們的無私奉獻。」他說,「感謝《電波》,是你們讓英雄們在舞臺上重生了。」

屬於當晚的「動情時刻」一直延續到了午夜。演出結束後,主創團隊與百餘位觀眾坐在一起「圍爐夜話」,聊創作,談感觸,致敬共產黨人的理想與信仰。主持人倪萍深情講述了《電波》的故事,她的眼角噙著淚花。著名演員潘虹已經「三刷」這臺舞劇,她動情地說:「我是看著孫道臨老師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長大的,那是中國電影史的喜馬拉雅。如今,高峰旁又站起了一個『小巨人』。」而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表示,《電波》的現象級「爆紅」離不開人民性——「每一個中國人內心的紅色基因,在觀看《電波》時被激活了。」

真情實感與時代性共存,舞臺藝術具有「圈粉」能力

這是一次特殊的「演後談」,也是一堂有意義的思政課。9月12日,央視《大幕開啟》節目組來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記錄《電波》第150場演出。這檔全新節目旨在向廣大電視觀眾推薦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國家精品舞臺藝術,上海歌舞團創製的《電波》受邀參與錄製,節目計劃於「十一」黃金周期間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

上海是一座紅色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她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舞劇《電波》以李白烈士代表的共產黨員為原型,講述了他們潛伏於隱蔽戰線,行走在刀尖上的故事。誕生僅一年多,這臺舞劇已經演出超過150場,激起全國觀眾的愛國情懷,還收穫了「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這道「紅色電波」為何「圈粉」無數?央視主持人張蕾與《大幕開啟》節目攝製組專程來到上海,讓《電波》中潛藏著的諸多秘密,在節目鏡頭下一一解碼:《漁光曲》中最難的舞蹈動作是什麼;「梔子花、白蘭花」叫賣聲出自誰的配音;李俠在舞劇中為什麼成了報社編輯……這些秘密代表了主創們對每一個細節的精益求精,藝術因此回歸了真實生活。

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電波》還進行大膽創新,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立體塑造了為我黨民族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主創們認為,真情實感與時代性共存,舞臺藝術就有了獨特的「圈粉」能力。「60多年前的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深入人心,而這次我們在舞劇創作中探索全新理念,紅色信仰不變,但全新的美學表達和藝術呈現樣式,喚醒了觀眾,激活了不一樣的觀戲體驗。」

 致敬先烈,敬畏藝術,信仰的力量在舞臺上不斷發散

「他盼著自己也有一個孩子……到那個時候,他將用這雙發送了無數情報的手抱抱孩子。他是新中國的孩子。每次想到這些,他忍不住地笑出聲來……」倪萍深情地講述著《電波》的故事。話音未落,舞劇總編導韓真、周莉亞,主演朱潔靜和許多觀眾已抹起了眼淚。

節目錄製過程中,《電波》主創回憶起創作的艱難,幾度潸然淚下,更激起了澎湃洶湧的心潮。「又一輪演出結束了,連續十幾場演出,對於舞者而言體力和情感都到達了本我的極限,可是為什麼,我還想繼續跳,繼續跳,捨不得結束?」錄製結束後,蘭芬的飾演者朱潔靜在朋友圈留言,「一切都珍貴,一切都值得,《電波》於我而言是喚醒真我的鑰匙。」

對先烈的敬重、對藝術的敬畏,是《電波》播撒在每一位演職人員心中的種子。莊重肅穆的排演、精扣細合的打磨、富有韻味的編曲、充滿創意的舞美設計……幾近完美的舞臺呈現裡浸透了他們傾情的付出。韓真總是給年輕人鼓勁:「歷史的照片已經模糊泛黃,如果我們再不做點什麼,他就真的消失在無聲奔流的長河裡。」周莉亞始終堅守著嚴苛的創作標準:「紅色主旋律疊加藝術成色,謳歌信仰的力量,讓孩子們看到祖國的今天從哪裡來。」

主創團隊抱著敬畏之心真實還原歷史,才感染了這麼多觀眾,進而讓他們認識到,為了新中國的成立,鬥爭環境再惡劣,共產黨人的信仰從未動搖,理想之光從未暗淡,那就是70年前革命先烈的青春和信仰。如今,信仰的力量隨著迴蕩的「電波」不斷發散,無論是看過30場的「自來水」,還是剛踏進劇場的新觀眾都為之深深觸動。

 走進英雄的精神世界,演員們帶著使命感起舞

「《電波》真正走到了觀眾的心裡,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00後的年輕人,都能在舞劇中找到直抵內心深處的感動。」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已製作了近1200部舞劇,《電波》創造了中國當代舞劇的奇蹟。潘虹回憶「撕心裂肺、刻骨銘心」的觀演體驗,看著李俠第一次撫摸妻子的孕肚、蘭芬的最後一次回頭,感覺無比震撼,她坦言:「這是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悲壯、不朽。」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認為,「後浪」們用青春和熱情讓看似遠離當下的題材,變成了具有時代光彩和藝術感染力的全新作品,「更難得的是,演員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灌注到肢體裡,讓肢體擁有了思想和情感,也讓觀眾感動落淚」。

融入《電波》,走進英雄的精神世界,演員們帶著使命感起舞。為了真實感受人物原型當時的生活狀態,劇組在創排期間特地走訪了李白烈士故居。李俠扮演者王佳俊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我被當年李白髮報的小閣樓所震撼,僅僅幾平方米的四四方方小閣樓,卻是他和蘭芬幸福的淨土。」這次實地參觀讓他更加貼近李俠這個角色,「每一個動作,一個回頭、一個微笑、接報紙、拿工文包,當你走進這個角色,你不會再去想你的表演是什麼,你的每一個動作就是這個角色的所想所做。」王佳俊說,劇中塑造的革命者更像普通人,他們有痛苦,也有不舍,但因為有信仰,所以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次次在舞臺上跳起《電波》,王佳俊與李俠漸漸相融,直至角色長在了演員的身上心上。「投入每一場演出,讓觀眾通過紅色題材舞劇走近革命先烈,是我當下最重要的責任。」

在朱潔靜的回憶裡,最初曾感到蘭芬的故事寡淡、平庸,但深入角色後,她認為這部舞劇「對傳統女性的美有了新時代的答案」。《漁光曲》裡的蒲扇伴隨她從排演到登臺,早已千瘡百孔,幾近破碎。她不捨得把扇子與其他道具放在一起,每次演出結束都把它帶回家放在最安全的地方。拿起蒲扇、穿上旗袍,她就成了「從故事裡走出來」的蘭芬。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央視《大幕開啟》解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原標題:倪萍流淚,潘虹如遇「初戀」,央視《大幕開啟》解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演員潘虹 動人的故事、充滿創意的編舞、富有感染力的音樂、精緻的舞美和服裝……《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成功,離不開劇組每一位演職人員對歷史的尊重、對藝術的敬畏。
  • 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首度公演
    據虹口區消息:經過半年多的創作和編排,上海市文化基金重點扶持項目——由上海舞劇團原創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於12月21日至26日在上海市國際舞蹈中心公演。  提起《永不消逝的電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1958年由孫道臨、袁霞主演的同名電影,那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何圈粉?創作過程揭曉
    中新網9月28日電 27日晚,總臺《大幕開啟》解碼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簡稱《電波》),帶觀眾走進李白烈士的故事。節目組供圖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誕生僅一年多,但已經演出超過150場,走過了全國23個城市,現場觀看人次超過15萬。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何一票難求
    上海歌舞團演員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上演出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選段。新華社記者 任瓏攝  12月6日至8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進京在國家大劇院演出5場,演出票瞬間被搶光。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實事跡為素材,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原創,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藉助舞劇的獨特表現形式,對紅色經典進行全新演繹,把石庫門、弄堂、馬路、報館、旗袍裁縫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細緻入微地呈現在舞臺上,以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唯美的意象表達、靈活寫意的舞臺布景和諜戰的緊張懸念
  • 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亮相沈城
    李浩 攝滴、滴滴……電波聲漸漸匯成旋律,悠遠的弦樂似滔滔江水,打擊樂又如陣陣心跳10月8日晚,「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獲獎作品——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登陸盛京大劇院,在近兩小時的演出過程中,觀眾屏氣凝神,情緒也跟隨著劇情的變化而起伏,這部由上海歌舞團打造的作品,也被贊為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天津上演
    央廣網天津11月22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大劇院了解到,11月20日至22日,曾先後獲得「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的中國首部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天津大劇院連演多場。該劇由上海歌舞團出品製作,以英雄模範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融入了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再度來寧
    來源:新華日報新華日報訊 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風靡大江南北,10月1日-3日,由上海歌舞團演繹的同名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在江蘇大劇院連演四場,唯美的畫面、緊張的氛圍以及聲光電打造的大片即視感,將人們帶入那看似平靜卻暗流洶湧的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如何誕生的?
    2017年11月,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正式立項。2019年8月2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西安演出。圖為《漁光曲》。來自視覺中國2019年8月2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西安演出。圖為《漁光曲》。
  • 「爆款」紅色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亮相閩南大戲院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8月6-8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閩南大戲院連演四場,在引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中國共產黨員初心和信仰力量的同時,為廈門演出市場回暖強力造勢。中國首部「諜戰」舞劇 全國性聲譽締造「電波」現象《永不消逝的電波》
  • 感受71年前的驚心動魄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瀋陽站首演成功
    《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盛京大劇院歌劇廳上演。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反映了上世紀40年代,我黨隱蔽戰線的地下工作者們,以生命為代價,為人民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無私無畏的奉獻。通過舞劇的獨特表現形式,描摹出堅貞不屈的共產黨人群像,再現了先烈們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歷程。
  • 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譜一曲讚歌
    昨天,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再度上演,把觀眾帶入那看似平靜卻暗流洶湧的「諜戰」時代。5月18日、20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擔綱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演出,並將角逐「文華獎」。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一座有著豐厚紅色基因的城市。「電波」的故事發生在上海解放前夕,黎明即將到來,黑暗還在籠罩。
  • 永不消逝的愛與信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瀋陽站淚目首演來了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瀋陽首演永不消逝的愛與信念10月8日盛京大劇院10月8日晚7點,瀋陽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引進的首部反映諜戰工作的舞劇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盛京大劇院歌劇廳上演。《永不消逝的電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反映了上世紀40年代,我黨隱蔽戰線的地下工作者們,以生命為代價,為人民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無私無畏的奉獻。
  • 今夜開演丨這是屬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周末!
    羊城觀眾心心念念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今夜終於又要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了,這部備受矚目的紅色經典舞劇,從開票以來就得到了大家的強烈支持與熱愛,在原定的四場幾近售罄的情況下,還追加了寶貴的一場,連演五場,承包了咱們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整個周末,可謂盛況!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可以線上欣賞啦!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可以線上欣賞啦!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等22臺劇目全劇視頻,於5月15日晚20時同時在文化和旅遊部政府門戶網站上線,拉開本次展演的大幕。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片段賞析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裡英勇就義,這座城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傳承著紅色基因,承擔著重要使命。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何以讓主旋律成為...
    去年年底首輪試演便引起極大轟動,之後正式演出和全國巡演不斷被如潮盛讚刷屏,2019年先後獲得「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網絡評分高達9.5分,這正是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上個周末,這部神劇終於來到了北京,在國家大劇院連演三天。
  • 十二藝節|《永不消逝的電波》:當代中國舞劇的一個新坐標
    十二藝節|《永不消逝的電波》:當代中國舞劇的一個新坐標 馮雙白 2019-05-21 11: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深度:除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還有哪些舞劇獲得國家資助?
    原創首發|魅飛鳳舞閱讀時間|約1分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這在我國舞劇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獲資助舞劇2014~2019年立項資助的89部舞劇,比如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朱䴉》、《大涼山的迴響》、《井岡•井岡》、《八女投江》、《浩然鐵軍》、《長徵•九死一生》、《桃花源記》、《泥人的事》、《沙灣往事》、《唐寅》、《東坡海南》、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國際在線消息:9月17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北京站的首演即將在天橋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海報 主辦方供圖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從去年公布巡演信息後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北京站在正式演出前不到一個月才開票,儘管已不是首次演出,但觀眾的熱情依舊不減,原定場次開票的當日即售罄,再一次用售票「秒空」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魅力
  • 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創作中感受上海城市美學
    作者:韓真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共產黨上海地下電臺聯絡員李白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在真實史料的基礎之上進行再創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舞劇自2019年4月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首演以來,至今已經演出超過一百場,不僅獲得了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最高獎項,而且爆紅出圈,在觀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如今,隨著新一輪全國巡演的開啟,該作品已經成為「四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本文作者為《永不消逝的電波》總編導之一。
  • 《永不消逝的電波》:邁步從頭越
    《永不消逝的電波》:邁步從頭越 2019-06-03 11:17:5月20日,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演出,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大劇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