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

2020-12-05 史書凌軒閣

說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想起「琴棋書畫」這個詞。「琴棋書畫」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古代傳說中,伏羲發明了琴瑟,堯舜發明了圍棋,書畫的起源更早,最初人類記事就是通過壁畫或者甲骨文。

「琴棋書畫」也被稱為「雅人四好」,這四種技能起源雖早,但並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是「君子六藝」。「君子六藝」起源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是周朝要求文人必須掌握的六項技能。後來孔子繼承並發揚了「君子六藝」。那麼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呢?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

君子六藝

古代形容文人才華橫溢,通常會用「通五經貫六藝」這個詞。其中「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孔子評價「五經」說:「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孔子又評價「六藝」說:「六藝於治一也。」那麼這「六藝」究竟指的是哪六藝呢?

根據《周禮》記載,君子「六藝」指的是:「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下面咱們就詳細介紹一下「六藝」,看一看古代文人上學都要學些什麼。

1、禮。「君子六藝」中的禮指五禮,分別是: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禮」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概念,周朝講究「以禮安邦」,儒家更是非常重視「禮制」。在古代,「禮」由簡入繁,曾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制度。孔子云:「不知禮,無以立也。」

「禮」從何而來?禮起源於日常生活,最後也約束了日常生活。在民間有很多習俗,其中一些為大家所認可的習俗可以上升為禮節和共識。如果這種禮節和共識得到廣泛認可和普遍讚許,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行為準則。此時的「禮」就會上升為制度規程,成為禮制。

2、樂。「君子六藝」中的樂非常好理解,也非常具體,它指的是六套歌舞,分別是:《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在古代有重要的祭祀活動時,人們都會用這六套歌舞來表達自己的虔誠之心。身為古代的君子,對這六套歌舞是要掌握牢靠的。但非常可惜的是,六樂傳到漢代時只剩下了「兩樂」,分別是《大韶》和《大武》,其餘四樂失傳。

3、射。「君子六藝」中的射就是射箭,對你沒有看錯,古代的文人也要練武,還要做到弓馬嫻熟。「君子六藝」中詳細定義了「射」,分別是: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這是五種不同的射箭方式,其中「白矢」指的是箭射穿標靶而且箭頭髮白,代表著弓箭的力道夠足。「井儀」指的是接連四箭命中靶心。但後代儒家士人並未完全繼承孔子所推崇的「君子六藝」,他們放棄了練武。

4、御。「君子六藝」中的御指的是駕駛馬車、戰車的技能,並不是指騎馬。古代馬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戰車更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古代四匹戰馬共拉一車,稱為「一乘」,「千乘之國」代表其擁有很多戰車。君子六藝中的「御」更加傾向於禮儀,而不是戰鬥。例如「御」有「鳴和鸞」「逐禽左」的說法,意思是君子在駕車時還要注意車輪發出的聲響,行獵時追逐獵物要從左邊射箭。

5、書。「君子六藝」中,只有「書」這項技能跟「琴棋書畫」有交集,那就是書法。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是古代文人的必備條件。咱們且不說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就連清代後期的進士,其書法也堪稱「印刷體」。

6、數。君子六藝中,「數」指的是計算、算術,以《九章算術》為準。雖然看似「君子六藝」已經遠離我們,但其實不然。目前「君子六藝」已經演化為更加實際的學科,在學校中推廣。例如「數」可以詮釋為自然科學和理性思維,包括邏輯判斷、分析力、推斷力、想像力、運籌學。在目前的學校體系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工科都可以看做「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君子六藝,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古代的文人對於「六藝」的學習終其一生,對於「六藝」的運用也是終其一生。這個道理放在今天,仍然不會過時。

相關焦點

  • 古人「君子六藝」具體指哪六種?此時的你到達了哪個層次了?
    很多人提到中國的時候,心中是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的,那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不容置疑的,要說這古往今來,在整個的歷史上我們也是看到了無數的這樣的歷史事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中國文人才子,一直以來這琴棋書畫應該是很多文人的一個標配,但是最早在我國初期開始的時候,這「君子六藝」才是古人對儒家才子們最基本的一個標準
  • 六藝指的是什麼 六藝是哪六藝
    大家肯定知道「四書、五經、六藝」,「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四書》名單:《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名單:《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 【君子六藝】
    君子六藝在中國,「六藝」之說有二,一指禮、樂、射、御、書、數也。
  • 傳承千年的「君子六藝」能否重現光彩,六藝和現在教育有什麼關係
    素質教育的興起,讓大家看到了教育的另一面,而所謂的素質讓我感覺和儒家裡面的「君子六藝」有很大的關係。君子六藝君子六藝是儒家提出的身為君子應該掌握的六項技能,在古代因為社會背景,男子是時代的主流,他們需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如何能做到這些呢?
  • 傳承千年「君子六藝」能否重現光彩 君子六藝和素質教育有何關聯
    近幾年國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素質教育和古代儒家提出的「君子六藝」有何聯繫君子六藝首先來看君子六藝具體指的是啥?「君子六藝」分為禮、樂、射、御、書、數,為儒家提出的的君子之法,在古代,男人需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如何能做到這些呢?就是去學習「君子六藝」六藝分別涉及社交素質、內在修養、強健身體、文化素養、科學知識。與現代中國提倡 「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素質相似。
  • 君子有六藝
    自古有「通五經貫六藝」的說法。君子以六藝圍繞。那麼六藝是指的什麼呢?道一來告訴你。 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六樂:指《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
  • 古代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論語·為政》中有云:「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孔子認為君子不能像某種器具一樣,只有一個用途,君子應學識廣博、技能廣泛。古代對於君子學識和技能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要精通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也就是「君子六藝「。
  • 君子六藝,五德四修分別指什麼?
    君子六藝五德四修簡介 君子六藝早在周代,就確立為官學必修,一如今日小學生必學科目:語文、數學、科學等。因此,君子六藝的內容較為確定,歷代少有爭議,而君子五德,君子四修,常有爭議,特別是君子四修,各有說法。
  • 君子六藝到底是什麼?
    其實我們所熟知的儒家君子六藝並不是儒家本來就有的,而是周代貴族所必須掌握的六藝,而儒家要掌握的六藝值得是六經,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門六藝到底是那些內容。甲 君子六藝一 禮:禮指的是五禮,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    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二 樂:樂值得是六樂,既: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這五門古樂。
  • 盤點古代「潮課」:尊「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其實,說「新鮮」也有點牽強,因為早在古代,國人就已尊「六藝」,八股文人也講究個琴棋書畫,從未徹頭徹尾一身書呆子氣。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卻讓課堂變得過於沉悶。我們欣喜地看到,如今,爬樹、高爾夫、品酒等「潮課」的興起,開始再度激活這汪死水。不管效果幾何,至少,它們回歸「寓教於樂」,顛覆傳統刻板的教育模式,再度指向「知行合一」。
  • 大話西遊二:君子六藝
    本著國風文化的傳承,發布會上爆料的新神獸是和君子六藝相關。且不說新神獸具體會是什麼樣子,咱們先說一說君子六藝是什麼。君子六藝,指的是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是古代中國周朝時期,貴族的教育體系。公元前1046年。
  • 古代老司機技能——「君子六藝」中的「馭」有哪些形式
    古代有"君子六藝"的說法,是指古代士人需要學習的六種技能。"君子六藝"中包括禮、樂、射、馭、書、數六個課程,而在這六個課程中又分為各個小課程。比如射藝並不僅僅要求射的準,還摻雜一些禮儀方面的內容,兼顧實用性與儀式感。射藝之後的馭藝也是如此。那麼馭藝中有哪些形式,古代的老司機們需要怎樣的技能呢?
  • 君子六藝
    在中國,「六藝」之說有二,一指禮、樂、射、御、書、數也。另一說,「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也。 六藝是中國古代君子的六門必修課,其內容包括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關於六藝教育的實施,是根據學生年齡大小和課程深淺,循序進行的。並且有小藝和大藝之分。
  • 媒體盤點古代"潮課"尊"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其實,說「新鮮」也有點牽強,因為早在古代,國人就已尊「六藝」,八股文人也講究個琴棋書畫,從未徹頭徹尾一身書呆子氣。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卻讓課堂變得過於沉悶。我們欣喜地看到,如今,爬樹、高爾夫、品酒等「潮課」的興起,開始再度激活這汪死水。不管效果幾何,至少,它們回歸「寓教於樂」,顛覆傳統刻板的教育模式,再度指向「知行合一」。
  • 以「六藝」修身,立志做謙謙有禮的少年君子
    因此把「樂」作為「六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並不是要求琴棋書畫樣樣都精通,而是應具備一定的藝術鑑賞能力,讓他們對藝術、音樂等保有欣賞之心,能通過音樂或者藝術陶冶內在情操,培養性情高雅的少年君子!
  • 傳統文化:君子六藝
    君子六藝在中國,「六藝」之說有二,一指禮、樂、射、御、書、數也。《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另一說,「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也。本文描述的是前者。六藝是中國古代君子的六門必修課,其內容包括五禮、六樂、五射、五御、六書、九數。關於六藝教育的實施,是根據學生年齡大小和課程深淺,循序進行的。並且有小藝和大藝之分。書、數為小藝,系初級課程;禮、樂、射、御為大藝,系高級課程。
  • 古代的六藝可不是隨便制定的 論六藝作用
    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六藝的起源和興盛主要源於古代戰事和教化需要,其實不僅僅如此,我們結合華夏文化來逐個分析下六藝的作用。1、禮儀:華夏為禮儀之邦,禮儀是華夏文明的象徵,是區別於同時期其它文明最顯著的特徵。《春秋左傳正義》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 《新笑傲江湖》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君子六藝 百曉生問題答案分享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君子六藝」?
  • 一夢江湖君子六藝怎麼玩? 師徒系統君子六藝玩法與獎勵詳解
    一夢江湖君子六藝怎樣過?答題與畫畫等,都成為線上考驗。手機樂園夏了夏天小編帶來內容詳情,即時參與挑戰! 師徒系統君子六藝玩法與獎勵詳解 《周禮 保氏》中寫道:「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 《一夢江湖》師徒系統君子六藝怎麼玩 師徒系統君子六藝玩法攻略
    導 讀 一夢江湖君子六藝怎麼玩?師徒系統君子六藝玩法規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