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中的精華10句,句句精闢,讓你大徹大悟!

2020-12-12 素佛堂

惠能(638~713年),中國禪宗六祖。俗姓盧,先世河北範陽人,其父謫官至嶺南新州,唐貞觀十二年生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惠能大師。

1、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出自《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譯文】迷人靠嘴說,智者總是心在行動。

2、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迷的時候需要老師來救度,悟了之後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

3、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佛性本來沒有南北之分。

4、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出自《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譯文】心平氣和何必辛苦地持戒,行為正直何必用修禪?

5、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出自《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譯文】每天多做有益於別人的事,成道不是因為刻意的布施幾個錢。

6、菩提只向心見,何勞向什求玄?

出自《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譯文】菩提都在自性中見到,何必向誰求什麼玄妙?

7、不是風動,不是播動,仁者心動。

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不是風動,也不是蟠動,是你的心動了。

8、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覺性,本來是清淨的,從來也沒有染汙。但用此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直了乃至無了,證得菩提。

9、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慧塵埃。

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非是臺,本來就虛無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10、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惡。

出自《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譯文】如果在家能夠修行,如同東方人心善.在寺中不修行,如同西方淨土裡的人心惡。

相關焦點

  • 品讀《六祖壇經》精華,句句精闢,令人深思!
    《六祖壇經》 是佛門唯一一部由中國人宣說的經典 自唐宋以來禪宗的大部分語錄 都可以從此書中找到思想源流 《六祖壇經》更是作為唯一一部 中國佛教代表作
  • 《六祖壇經》與禪宗 一
    印宗慧眼已開,看到六祖氣宇不凡:眉骨高起,天庭飽滿,額頭寬高(大富大貴之相),地廓方圓(有人擁護之相),下巴翹上(無礙辯才之相)。打量一番之後,趕緊從法壇上下來,右手抓住六祖的左手,高舉起來對大眾說道:「這就是當初拿到五祖傳承衣缽,大徹大悟,我們盼望已久的六祖惠能!」當時幾千人像炸了鍋似的喧譁起來。大家見六祖終於露面了,就請他升壇講法。
  •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六祖壇經》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佛經。作為佛教禪宗的至高經典,《六祖壇經》融匯了六祖惠能法師對佛學本質的深刻理解。書中經典的語錄不勝枚舉,如果我們能頓悟當中最精華的10句佛語,一定可以受益終身。
  •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孔子精華語錄10句:第一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解析】孔子評價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博學廣知的人,我只是一個熱愛古典文化,勤奮學習、不斷求知的人。
  • 《壇經》中最為智慧的10句偈語,我們一生必讀的經典,值得收藏!
    這句話出自《六祖壇經》,意思是以前讀了很多經書,也不曾開悟見性,當我到曹溪六祖慧能處,他隻言片語,便讓我們豁破真諦,明心見性。3、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這句話出自《六祖壇經》,意思是愚蠢的人總是靠嘴說,而智者總是心在行動。5、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這句話出自《六祖壇經》,意思是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但是佛性本來沒有南北之分。
  • 《抱樸子》中的10句精華,簡短精闢,句句直抵內心!
    《抱樸子》中的10句精華,簡短精闢,句句直抵內心。1.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抱樸子·廣譬》金屬是因為剛硬才折斷的,流水是因為柔和才得到保全的;高山是因為高大才被夷平的,山谷是因為低下才獲得安全的。2. 君子無以貌取人。
  • 《尚書》中的10句精華,句句精闢,古人智慧的結晶
    《尚書》中的10句精華 ,句句精闢,古人智慧的結晶《尚書》又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10.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選自《尚書·說命下》。學習要依靠自己的志向並順著自己的興趣,這樣,通過勤勉的學習自然就會取得成功。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若想取得好成績,必須使學習的內容符合自己的興趣,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韓詩外傳》中的10句精華,句句精闢,很犀利很現實
    《韓詩外傳》中的10句精華,句句精闢,很犀利很現實1. 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語出漢·韓嬰《韓詩外傳》。10. 禍生於懈惰。語出漢·韓嬰《韓詩外傳》。任何禍患都出於懶惰和懈怠。任何成功都必須以勤奮為保障,沒有辛勤的耕耘,就不會有豐富的收穫,人一旦陷入懶惰和懈怠之中,就會使自己喪失激情,放棄鬥志。
  • 《六祖壇經》的經典名句,句句印入人心
    六祖壇經的經典語句,帶你了解佛法,句句印入人心盧惠能小的時候沒有上過私塾,長大了靠賣柴為生,求法之時舂米勞作,得法之時,南逃山中十五年,為他人解說經典,也是隨言解說,所以惠能法師在生活中也常常留下了很多經典名句。
  • 《六祖壇經》裡最精華的十句佛語,受用一句便如雲似水!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弟子法海集錄。1、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迷的時候需要老師來救度,悟了之後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2、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出自《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譯文】迷人靠嘴說,智者總是心在行動。3、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 讀懂了《六祖壇經》首句話,你就開悟了!
    六祖《六祖壇經》中,六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內容呢?這就是禪宗最大的特色,六祖不做任何鋪墊,直截了當,一開口,就是禪宗最精髓的東西。六祖慧能可是,六祖到底是否說過這句話呢?經文中明明就寫著這句話,為什麼還會有這個疑問?這就牽涉到《壇經》的流傳問題。
  •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的地位,據記載,四祖道信便常勸人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指月錄·道信傳》)。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更普勸僧俗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見《六祖壇經·行由品》)。傳至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的因緣就更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金剛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內容主要體現在《六祖壇經》中。本文擬依禪宗宗寶本《壇經》,談談《壇經》的般若思想。
  • 勞動人民的佛經——《六祖壇經》音頻版面世
    據中國民族報報導,毛澤東在眾多經書中唯獨欣賞《六祖壇經》,多次要工作人員找來閱讀,而且經常帶在身邊,並把其中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工作人員聽。  《六祖壇經》,主張「明心見性,頓悟成佛」。「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的空靈名句,正是出自六祖慧能。  著名誦經人李罕用近一個半月時間,完成了欽賜龍藏版《六祖壇經》的語音錄製。這部禪宗經典終於以語音的方式現於世間。
  •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
    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中國禪宗文化,因六祖大師而得以興盛至今。而《六祖壇經》的出現,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變革。作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六祖壇經》的內容,無不讓學佛修行者去關注,六祖大師的解說開示,讓更多人對佛學知識的了解。就如我們平常稱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多少人知他含義。這一文,我們就通過六祖壇經,看看六祖慧能大師怎麼開示說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看是否與我們的了解有什麼不同。
  • 六祖壇經:五祖的這一句話,讓六祖慧能大徹大悟,改變了禪宗歷史
    自從來的東禪寺,這是五祖第一次給六祖說法,也是五祖最後一次給六祖說法。而說的正是六祖一直念念不忘的《金剛經》。五祖怕被別人看見,就用袈裟把周圍圍住,只給六祖一個人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徹大悟。
  • 《小窗幽記》精華10句,字字珠璣,句句精闢走心
    《小窗幽記》精華10句,字字珠璣,句句精闢走心1. 恩愛,吾之仇也;富貴,身之累也。【賞析】恩愛的情意,其實是我的仇人;擁有富貴,其實是身體的累贅。2. 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羈。【賞析】真正不拘禮教,不一定非要飲酒高歌,虛假的莊重在大庭廣眾中顯得既做作又不自然。能夠看透世事,自然就不會過於重視功名;只要認識到什麼是真實的,就能找到愉悅的天地。10.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的禪學思想歷千年而不衰
    慧能一生的禪學思想、事業功績,都被其弟子記錄下來,並結集成為中國唯一稱為經的《六祖壇經》裡了,可以說是禪宗的根本典籍,不論在中國佛教史,還是中國思想史,《壇經》都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壇經》重在自我見性,直入人心的頓悟法門,強調自我具足,一切皆備,認為美好的、理想的東西,全在我之一心,宇宙萬物、人生窮達,均由一心創造。
  • 六祖壇經
    **內容簡介** 在中國佛教中,禪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之一。慧能(638—713)被禪宗奉為直承弘忍之後的六祖,記述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語靈的《六祖壇經》,是中國人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為「經」的文獻,是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主張人人生來具有與佛一樣的本性,只要能夠自我體認自性就能達到解脫,所謂「識心見性,自成佛道」。
  •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六祖壇經》的一些根本問題,這個三無是《六祖壇經》裡的根本思想,如是住、如是念、如是相就是中道。我對這幾天的講法,就作這一簡單的小結。下面我用很短的時間,講講「《六祖壇經》與生活禪」。這次生活禪夏令營授課的內容是圍繞《六祖壇經》來展開的。我在七、八年前就說《六祖壇經》是佛法的一個大寶藏,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也是指導我們人生生活的寶典。
  •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