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媒體、業內人士都在說長沙房價如何低,樓市調控政策如何嚴厲,老百姓幸福感如何高……好話已經聽了一千遍一萬遍了,我想針對長沙的樓市,談兩點真實的看法:
一、強弱分化,冰火兩重天
長沙樓市調控政策之嚴厲全國皆知,保證了市場平穩發展。
然後,在平穩之下,競爭仍十分激烈,市場成交的兩極分化現象也仍在持續。我身邊一些做房地產的朋友說,最近一年多以來,除非是長沙熱點區域的「網紅盤」,其它樓盤成交量其實不是很好。
像那些地段欠佳、配套一般或者價格虛高的項目更是被直接打入「冷宮」。現在長沙房價雖然在全國新一線城市中墊底,但是還是以每年有10%左右的漲幅。
長沙工資也不是很高,能對1萬元以上價格表示毫無壓力的剛需群體其實不是很多。加上「房票」稀缺,很多購房者在選擇時也會更加謹慎。
二、質量堪憂,開發商責任缺失
我不了解其它大城市的樓盤質量情況,但是就長沙而言,我覺得開發商真的太沒良心了,他們修建的房子,質量真是太爛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多如牛毛。
2019年居然同時出現59個樓盤混疑土不合格的現象。近年來,像龍湖、華潤、綠地等這些大牌開發商都爆出質量問題,導致維權現象頻發。
大開發商如此,更不要說一些小開發商了。
有人把近年來長沙的樓盤質量問題歸咎為住宅限價,這個藉口未免太過無恥了。如果不能接受限價,你拿地幹嘛呢?我覺得開發商缺失責任感,一味追逐利潤值,才是導致質量問題的根源。
最後,從目前全國發布樓市調控現象來分析,長沙的限購政策絕對不會輕易放鬆,這也預示著長沙還將是全國樓市調控最嚴厲的城市之一,對於部分想鑽空子買房或炒房的人而言,只能說一句「死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