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新發展理念推進長江經濟帶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曲《長江之歌》以其激昂悠揚的旋律、飽含激情的歌詞風靡大江南北。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今天,中國正用行動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向世界呈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與方案。

  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圖景徐徐展開,長江經濟帶正成為黃金經濟帶,黃金水道逐漸產出黃金效益。

  生態:「加減法」還原綠色長江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佔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極其重要。

  2016年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明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4年來, 沿江11省市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積極探索: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統一市場、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通過「快思維」,做加法;科學利用水資源、優化產業布局、統籌港口岸線資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資項目,採用「慢思維」,做減法。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自此,長江正式開啟十年「禁捕」期。

  「這是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中『做減法』方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漁業也是長江大保護下農業生產中變化最大的產業。」中國著名生態學家、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陳家寬對上證報記者說。

  如果說「禁捕」還了長江一片平靜,那麼長江沿岸石化企業的騰退,則給了長江足夠的休養生息空間。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沿江11省市累計「關改搬轉」化工企業958家,其中包括位於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岸線一公裡範圍內的化工企業44家。

  湖北省宜昌市地處長江中上遊結合部,長江幹流流經宜昌232公裡。上證報記者從宜昌市政府獲悉,2017年以來,宜昌主動破解「化工圍江」發展困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率先啟動長江沿線1公裡內134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

  「如今,化工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威脅長江生態環境的情況已不復存在,各企業在綠色化、集聚化、循環化、精細化、高端化的轉型中獲得新生。」宜昌市經信局局長丁慶榮說。

  除了上述領域,長江經濟帶各省市還積極推動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船舶等產業改造升級,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久久為功,必定可期。4年下來,長江水更清、更綠了。

  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5%,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與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2011年12月31日)相比,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7年減少了3.79平方公裡,減幅近10%。

  創新:打造新經濟增長極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這是《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描繪的發展新格局。在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的一軸體系中,上海、武漢、重慶處於核心地位。

  4年來,三地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全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地處長江口的上海臨港,誕生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國第一的技術和產品,其中就包括「全國首根國產12英寸單晶矽棒」。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重鎮,2019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達到1800億元左右,佔全國比重超兩成。隨著產業布局日趨完善,預計2020年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

  而放眼整個長江經濟帶,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達到六成以上。「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長江經濟帶正挺起中國晶片的脊梁。」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總裁陳壽麵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說。

  12英寸晶圓廠是目前最先進的集成電路產線。參照芯思想研究院的統計和相關調查,截至2019年底,我國12英寸晶圓製造廠裝機產能約90萬片,較2018年增長50%。2019年建成投產的8條12英寸產線中,長江經濟帶佔6條。

  在武漢,光谷已成為全國光電子產業基地,僅光線光纖就佔據了全球25%的市場份額。2019年以來,光谷「芯屏端網」產業集群更是高歌猛進。其中,在網際網路產業,武漢誕生了中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集聚80多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第二總部」,網際網路企業總數超過2700家。

  在重慶,為了實現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重慶市發展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方案(2019—2022)》中明確,到2022年,重慶將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競爭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50個智能工廠、500個數位化車間,創建25個行業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 8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位化製造階段。

  根據《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規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顯著增強。

  兩大國家戰略:

  合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長江經濟帶如今又迎來另一大國家戰略加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框定滬蘇浙皖三省一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科創+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對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有了更高要求。

  其中,除了布局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十大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十大新興產業領域,規劃綱要還列出了八大未來產業領域:量子信息、類腦晶片、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慧、靶向藥物、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

  「這意味著長三角要以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世界領先的先進產業體系,代表國家參與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華略智庫創始人任新建對上證報記者說。

  在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各個重要規劃中,2020年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提出,到2020年,長江經濟帶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將由2014年的7%提高到2020年的17%,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4年的44%提高到2020年的54%。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教授對上證報記者說,未來,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與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相互配合,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進一步完善,推動中國經濟在更高的起點上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新時代的「長江之歌」已經唱響,新發展理念是這首由11省市共奏的交響曲的主旋律,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這首交響曲的最強音。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95)

相關焦點

  • 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綜述: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4年前的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嶽陽實地了解湖南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勉勵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
  • 馬鞍山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聚焦長江生態保護修復集中力量打好「2+6+N」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殲滅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 各方共同籤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框架協議
    該協議由重慶日報參與聯合發起,協議不僅有利於協同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更有利於破解沿線環保產業發展難題,推動創新協同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合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經濟增長極。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
  • 青平:推動長江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加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回顧過去五年,沿江省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展望新階段,必須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十年「禁漁」,讓長江休養生息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是有效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江蘇地處長江三角洲,水網密布、湖泊眾多,,長江橫穿東西425公裡,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省份。  如何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十年禁漁」,江蘇立下「軍令狀」,堅決打贏禁捕退捕這場硬仗,推動長江大保護和生態修復走在全國前列。
  •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①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今起推出江蘇省委研究室撰寫的系列調研報告《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今天刊發第一篇:  回眸·不盡長江滾滾來  奔騰不息的長江喲,滋養了這一片水鄉澤國。「江」字裡那一筆水的靈動,「蘇」字裡魚米的富庶,都取自長江的饋贈。
  • 譜寫更雄渾壯美的「長江之歌」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 四論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勇於創新,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這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江蘇擁有豐富的長江岸線資源,依江發展、因江而興。
  • 長江經濟帶未來要如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
  • 學習網評:譜寫更雄渾壯美的「長江之歌」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古老母親河譜寫新篇章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建設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增強動力、以開放提升競爭力,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一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長江之歌正在神州大地上唱響,母親河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二)
    一江碧水兩岸綠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走進江蘇(上)編者按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共飲一江水,同唱一首歌,「守護好一江碧水」。
  • 王宏:為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貢獻力量
    6月30日至7月1日,為貫徹落實全省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市委書記王宏深入貴池、東至、青陽等地,圍繞「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池州)經濟帶」開展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市領導雍成瀚、聶愛國、史孺牛、孫革新及市政府秘書長吳慶華參加。
  • 長江經濟帶,浙江如何畫龍點睛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新時期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三大國家戰略之一。如果把長江經濟帶比作一條即將騰飛的巨龍,位於長三角南翼的浙江,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何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2016—2018年)》(下稱《方案》),本報記者為此約請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 長江經濟帶 浙江如何「畫龍點睛」?
    來源:浙江衛視覆蓋11個省市,人口和GDP均佔全國約10%,長江經濟帶關係國家發展全局。共飲一江水,攜手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如何建成黃金經濟帶?浙江有何新舉措,新經驗?付琳:那其實剛才片子當中,這個江海聯運數據中心還有江海直達船,這一系列的創新之舉,可以說就是充分地踐行了綠色發展的理念了是嗎?蘭建平:「 江海直達1號」現在一天的運量相當於以前三天的運量,我們通過「 江海直達1 號」 這樣一種運輸新模式的開發和設計,新船型的構建、新物流方式的導入,使我們現在的整個運力提高了三倍。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人民日報1月5日評論員文章: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邁向高質量發展...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去年11月中旬召開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長江經濟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新歷史使命。
  • 溯流而上——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轉移透視
    目前姚家港化工園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鹽化工產業鏈、精細化工產業鏈、醫藥化工產業鏈。「十四五」時期,園區將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產業鏈上下遊及互補型項目,向著建成產值千億元的大型綠色化工園區前行,已成為長江中上遊承接化工產業轉移的一顆亮眼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