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婚姻、出軌與女性覺醒——毛姆《面紗》

2020-12-04 小愛星球

《面紗》電影海報

前不久看完毛姆的《面紗》,也是講了一個女人出軌的故事。

結婚是為了什麼?

關於為什麼要結婚的討論層出不窮,最理想的當然是因為愛情,但世事往往不夠理想。

於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繁衍生息,為了找個人陪伴、後半生不孤單,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為了父母的期望,甚至只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都成為了結婚的理由。

《面紗》的女主角凱蒂結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年紀大了。她生在上個世紀婦女還沒有解放的英國,上層女人是不需要工作的,整天的事情就是參加舞會看賽馬進行各種社交活動。

凱蒂的母親當年嫁給父親時屬於頗不得志,一直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高升卻不如願,只好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兩個女兒身上,希望她們能夠嫁個好人家,光耀門楣。

而凱蒂漂亮活潑,自然成為母親的最大希望。

但是從小被灌輸要嫁個好人家的凱蒂對自己遇到的男人並不滿意,挑挑選選便成了大姑娘,未能完成母親期望的她反而成了家中的累贅,不斷地受到母親嫌棄。再加上自己那並不貌美的妹妹已經和男爵訂婚,種種刺激之下,讓她決定嫁給一個自己絲毫不愛的男人——醫生沃爾特,這個男人瘋狂的愛著她,並且已經向她求婚。

雖然小說以凱蒂偷情被沃爾特發現的那個下午開始,但是真正的故事卻早就開始。從凱蒂出生的時代和家庭,她的家教已經決定了她是什麼樣的人。

而她在婚姻生活中對丈夫的背叛和出軌,卻是從結婚開始。

畢竟,現在出軌已經僅僅被定義為夫妻中一方對對方不忠,所以出軌的原因在哪裡?在於他們結了婚,卻不願意遵守結婚的誓言和對婚姻最基本的責任——忠誠。

電影《面紗》截圖

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

常常聽到別人說又相信愛情了,也常聽到別人說開始懷疑愛情了。愛情是什麼?大概是兩個人相互喜歡,聊得來,想要一起生活,並且在一起也不會膩。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呢?毛姆在小說裡有一段論述。

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裡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愛情這個東西太玄乎,也許它很純粹,也許它常常和其他東西摻雜在一起卻讓我們誤以為是愛情,憑我是說不清的。

如果你問一個人愛上對方的理由,也許他說不上來,也許他說的並不是他心中所想,也許他根本就不愛對方和他在一起另有目的,卻編出一個說服別人的理由。

我很想問毛姆的就是——沃爾特為什麼會愛上凱蒂。

在小說裡,沃爾特是一個聰明有禮、克製冷靜、有著高貴品質的真正紳士,然而他對凱蒂的愛卻讓我覺得莫名其妙。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他說道,「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為了欣賞你所熱衷的那些玩意我竭盡全力,為了向你展示我並非不是無知、庸俗、閒言碎語、愚蠢至極,我煞費苦心。我知道智慧將會令你大驚失色,所以處處謹小慎微,務必表現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樣像個傻瓜。我知道你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跟我結婚。我愛你如此之深,這我毫不在意。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繼而變成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被賜予機會愛你就應心懷感激了。

這就是沃爾特對凱蒂的態度,即使她千般不好,他仍然愛著她。

為什麼呢?

我特別想問為什麼,僅僅因為凱蒂長相漂亮、為人輕佻,是一朵活躍的交際花?

如此深刻如此聰明的沃爾特會如此膚淺?

我不懂。

電影《面紗》截圖

婚後凱蒂隨著沃爾特來到香港,她覺得沃爾特無趣覺得婚姻乏味,僅僅是住在好房子,衣食無憂,有門童有女僕有男僕伺候已經不足以滿足她對生活的要求。她在一次舞會上遇到了總督府的查理,很快出軌並深深的愛上了他。

在這段姦情被沃爾特撞破之後,沃爾特給了她兩個選擇。

一、他們離婚,但是要求查理承諾也會離婚並娶凱蒂。

二、讓凱蒂隨他一起去正在發生瘟疫的廣西湄潭府。

查理是個八面玲瓏的政治家,他在外面的風流史無數,並且自己的妻子也都知道,他離不開妻子的幫襯,也並非真愛著凱蒂。

於是,凱蒂無可奈何的跟著沃爾特去了瘟疫區。

在沃爾特因為過度勞累感染瘟疫去世之後,凱蒂回到了香港,再次遇到了查理。

在瘟疫區,凱蒂知道了沃爾特的工作,知道了人們對他的敬佩,在修道院看到了修女們為了信仰把自己交給犧牲和祈禱的生活,也幫著修女們照顧疫區的遺棄兒童,從一個虛榮浮華的女人變成了對世界對人生有著更多了解和觀察的人,然而,再遇查理,她還是控制不住的想要和他在一起。

「現在他知道的我也全知道了。我知道你冷漠無情,沒心沒肝。你自私自利到了言語無法描述的地步。你膽小如鼠,謊話連篇,卑劣可鄙。而可悲的是……」她的臉因痛苦而驟然扭曲了起來,「可悲的是我還在全心全意地愛你。」

面對一個玩弄自己,滿口謊言,對自己已故丈夫出言不遜的衣冠禽獸,凱蒂到底愛著他什麼呢?

僅僅因為他長得帥氣,衣著得體,說的一口漂亮話?

我不懂。

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我想,從《面紗》裡,我得不到答案。

電影《面紗》截圖

本質是一部關於女性覺醒的小說

任何時候,出軌的錯誤都在出軌方身上,即使小說裡凱蒂說她出軌是因為她無法愛上沃爾特。

我們永遠不能因為一個人無法愛上另一個人而責備他。所以面對在樓下擺愛心蠟燭的男生無動於衷的女生沒有錯,因為一個男人當眾求婚而感到尷尬的女生也沒有錯。

但是,拿著不愛自己丈夫這個理由去出軌的女人還真是蠢得可以。

小說裡沃爾特深愛著凱蒂,在得知她出軌之後,也是崩潰的。他要求她陪他去一起去疫區,就是有點陰暗的想要懲罰她的意思。

在疫區,凱蒂故意要吃沒有煮熟的菜,沃爾特提醒她沒煮熟的菜容易有病菌,而她賭氣一樣的繼續吃,沃爾特也奉陪。

在疫區,凱蒂遇到了一個中國軍官和死心塌地跟著他的滿族公主,知道一個人是會因為另一個人的高尚品質而愛上他的。

在疫區,凱蒂遇到了為了傳教布道從法國不遠千裡來到偏遠中國內地的法國女貴族,看著她和她的修女們一起為這個疫區做事情,在這裡虔心犧牲自我奉養上帝。

在疫區,凱蒂看到了普通人的生死,也看到了別人對於自己丈夫的尊敬,連帶著受到了別人的尊敬。

在疫區,凱蒂開始幫助修道院裡的孤兒,開始找到除了依靠別人之外的自我價值。

在疫區,凱蒂可以說真正開始觀察別人,進而思考自己的人生。

電影《面紗》截圖

在回到香港後,她痛苦地發現自己仍然愛著查理,而她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她回到了英國,回到了自己父親的身邊。

她開始反思父親的母親的婚姻,也開始反思自己和沃爾特的婚姻。

此時的她已經懷孕,她希望和父親一起去南美洲,一起去往新大陸,把自己的希望寄託給自己的孩子。

我希望是個女孩,我想把她養大,使她不會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當我回首我是個什麼樣的女孩時,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無能為力。我要把女兒養大,讓她成為一個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愛她,養育她,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和哪個男人睡覺,從此把這輩子依附於他。我希望她是個無畏、坦率的人,是個自製的人,不會依賴別人。

那個時代的女性沒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就算凱蒂決定不依靠丈夫或者情人之後,她還是要依附於父親生活。

毛姆並沒有給凱蒂安排結局,故事到了她思想覺醒後便結束了。

電影《面紗》截圖

每一個忠誠的人都是相似的,每一個會出軌的人卻各有各的理由。

在《面紗》裡,凱蒂是一個沒有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既不自知也不自立的人,所以她的婚姻是一個悲劇,幸而最後她能夠覺醒。哪怕違背毛姆的初衷,我也希望她在大洋彼岸可以收穫幸福,不僅來自自己內心,也來自真正的愛情。

但是就算在婦女解放的今日,嫁給不愛之人再出軌的人還是不會少,至少小說裡的凱蒂是個心思簡單——換言之也就是不夠精明——的女人,她從不違背自己的內心表現對沃爾特並不存在的愛。

大概是這點真誠,讓人覺得凱蒂雖然愚蠢,比起那些虛偽的人,卻還是值得同情。

電影《面紗》截圖

毛姆的小說描寫很細膩,畫面感很強,

尤其是對於心理,對於表情動作的描寫,細膩到讓人覺得有點做作。

讀的時候就覺得,如果拿來做劇本,

演員可以參考的東西很多,

但轉念一想,對演員要求也很高呀。

《面紗》也被拍成了電影,

愛德華諾頓主演沃爾特,

電影裡美化了兩個人在疫區的故事,

在那裡,兩個人收穫了彼此的愛情。

相較於小說而言,這樣的安排,多了很多溫情。

相關焦點

  • 《面紗》,毛姆掀起面紗,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婚姻、生活的另一面
    而深諳人性的毛姆,憑藉此書揭開了籠罩在愛情、婚姻中溫情脈脈的面紗,讓我們得以一窺生活的真相。女性的天真,在愛情裡尤為明顯。對愛情的過於執著,往往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如飛蛾撲火般地追求愛情,很多時候換來的是遍體鱗傷,甚至死亡。
  • 毛姆《面紗》:毛姆筆下三種婚戀狀態,揭開婚姻華麗的面紗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一篇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女性自我覺醒的經典之作,小說圍繞女主吉蒂婚前和婚後的變化為主線,講述吉蒂經歷了婚外情暴露被情人的拋棄,隨丈夫深入霍亂疫區後親眼看見一系列的人生疾苦後,思想發生巨大改變的故事。
  • 解讀《面紗》|女性真正的成長,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救贖
    1920年他到達中國,並以中國為背景創作了一部長篇小說《面紗》,此後又去了拉丁美洲和印度。「世界旅行家「的稱呼也由此而來。相比於他最著名的《月亮和六便士》,《面紗》是毛姆頗具爭議的一部作品。但還是被稱為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之作。講述了一個婚內出軌的女人歷經劫難終於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 毛姆的《面紗》,竟然證明了託爾斯泰關於婚姻的這句名言
    毛姆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改編。他將主人公換成英國人,充滿有毒氣體的城堡,換成了中國一個霍亂橫行的南方小鎮。這就是小說《面紗》的創作經過。《面紗》講述了一個女人在背叛婚姻後自我救贖的故事。不過我認為,在主人公凱蒂和瓦爾特的婚姻之外,毛姆還給我們呈現出了另外兩種婚姻,凱蒂父母的婚姻,和凱蒂出軌對象查理的婚姻。他們共同證明了託爾斯泰的名言: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一、在婚姻的面紗下,掩藏著怎樣焦灼不安的內心。1.
  • 毛姆《面紗》:人性的拷問,愛情的悖論,救贖在覺醒之後
    別揭開這五彩面紗,芸芸叢生都管它叫生活……——雪萊《別揭開這五彩面紗》以上是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扉頁上的一段文字,毛姆的書名即源自雪萊的這首十四行詩。也就是說,凱蒂的婚姻自打一開始就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灰暗色調。故事是以凱蒂和查理在房內偷情,被瓦爾特發覺開篇,繼而以倒敘的形式向我們展現凱蒂不幸的婚姻基礎。讀者的胃口就這樣被作者調動起來,一場奇特的閱讀盛宴緩緩開啟。
  •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面紗》
    >  ★愛、幻滅、生死、背叛、別離,毛姆最具爭議作品   ★女性精神覺醒經典讀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鋒》《面紗》《人性的枷鎖》   版權資訊   《面紗》   The Painted Veil   【英】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著    阮景林
  • 毛姆《面紗》:人到中年,我看透了這三個愛情真相
    鑑於文學上的巨大成就,毛姆獲得了牛津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團騎士」的稱號。《面紗》是毛姆在將近50歲時創作的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面紗》以女主人公吉蒂出軌東窗事發後,被丈夫沃爾特帶往霍亂肆虐的疫區開篇,講述了一個愛情與責任,背叛與救贖的故事。書中蘊藏的三個愛情與婚姻的真相,更是引人深思。
  • 《面紗》來解讀:男性擇偶劣根性、女性嫁人誤區、出軌的結局
    毛姆是公認的20世紀流行最廣、最受歡迎的英國作家之一,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面紗》在文學史上具有極高地位。除此外,毛姆還有多部傑出長篇小說,如《月亮和六便士》、《刀鋒》、《人性的枷鎖》等,這些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出軌後追悔不及,別掀開那層被稱為生活的華麗面紗
    很快成為毛姆的粉絲了,一年時間竟看了他的三部小說,算是我書單裡頻率最高的作家了。從《月亮與六便士》傳奇人生的畫家,到《刀鋒》探索世界和人生的拉裡,再到這部《面紗》裡的反思荒唐人生而後覺醒的kitty(不懂為啥要翻譯成基蒂,賊黃)。
  • 關於愛情、婚姻、性,他都說透了
    《面紗》這本小說,篇幅不長,卻講盡了愛情、婚姻、人性、覺醒......等所有我們當下依然討論不休的話題。 毛姆就有這樣的本領,而這種本領,在《面紗》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攀比、虛榮、嫉妒、輕佻......故事一開場,毛姆就開始毫不客氣地對人性「開撕」。 女主人公凱蒂,長得漂亮,追求者眾多,但她愛慕虛榮,一心只想嫁入豪門。
  • 《面紗》:從女性視角,讀懂「面紗」三重隱喻,重新定義婚姻自由
    作為一名女性讀者,我發現《面紗》包含著人類愛情與婚姻的諸多元素:忠貞、背叛、欺騙、謊言、質疑、冷暴力、復仇、信任、責任,自由等。在女性視角中,《面紗》堪稱一本婚戀教科書。從結婚對象的選擇開始,到婚姻生活的經營,再到破碎婚姻的拯救和處理,都能通過反面事件映襯出正面啟發。
  • 從婚內出軌自我迷失,到走向獨立自由,毛姆筆下的她經歷了什麼?
    這是《面紗》中男主人公深情告白的經典橋段。但事實上,毛姆的《面紗》不只是一部悽慘的愛情小說,更是一部女性意識覺醒的著作。,期盼她死於周圍沼澤的毒氣;二是毛姆在中國時聽到一個在香港的英國女人的故事。《面紗》是其知名代表作之一,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20年代正值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這部揭露了一位婚內出軌的女性從最初的自我迷失中開始覺醒,並最終走向獨立自主的小說,對新時代的女性有著強烈的警示作用。
  • 毛姆《面紗》:婚姻失敗的坑,他們踩了個遍
    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面紗》,講述了一段滑稽又蒼涼的婚姻,說「滑稽」是因為你會覺得好笑,這樣子的兩個人都能結婚;說「蒼涼」是因為,滑稽的背後不是喜劇,不合情理的事情發展到最後,免不了一地雞毛。除了一地雞毛的混亂不堪,還白白斷送一個人的性命。這不是蒼涼,又是什麼?
  • 毛姆《面紗》:談情說愛,請避開這三大忌
    《面紗》是毛姆在將近50歲時創作的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面紗》以女主人公吉蒂出軌東窗事發後,被丈夫沃爾特帶往霍亂肆虐的疫區開篇,講述了一個愛情與責任,背叛與救贖的故事。書中蘊藏的三個愛情與婚姻的大忌,更是引人深思。第一大忌:為了結婚而結婚張愛玲曾經說過:「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婚姻就是長期賣淫。」話雖咄咄逼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毛姆以跨時代的洞察力與悲憫心懷,講述了一個背叛婚姻的女人凱蒂·費恩,在經歷了婚外的激情與幻滅、經歷了丈夫的憎恨與死別、以及自身欲望的波瀾之後,尊嚴與靈魂徹底覺醒,最終涅槃重生的故事。毛姆之所以為這個故事取名為《面紗》,靈感來源於英國詩人雪萊的一首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 豆瓣9.0《面紗》:毛姆筆下的三種婚戀狀態,詮釋愛與救贖的真諦
    ——但丁《神曲·煉獄》但丁的這幾句詩句,促成了一部偉大作品的產生,那便是被譽為「英國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的毛姆所作的《面紗》。故事以中國香港和內陸為背景,曾三度被改編為電影,是毛姆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弱點,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男人決定了一個家庭的高度,而女人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這個年代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至於我們總是聽到女人們的婚後抱怨,孩子不好教導,公婆不好伺候,老公一堆毛病。然而事實上,在婚姻中,女性才起著決定性因素,因此怎麼維繫好家庭關係,是女人們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課程。
  • 毛姆《面紗》:出軌女人最終的出路,是一生都在尋求獲得安寧
    文|小忘繼上次看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之後,被毛姆講故事的手段深深吸引,有點迫不及待的翻開《面紗》。,《月亮與六便士》講的是男主斯特裡克蘭拋妻棄子追逐夢想之旅,而《面紗》是女主凱蒂出軌後被情人拋棄,不得不跟隨丈夫前往霍亂之鎮。
  • 揭開《面紗》,方得覺醒
    我們的生活,似乎就是帶著面紗的。從毛姆的小說《面紗》中,我似乎更能體會這種感覺。《面紗》講述了一位女性在經歷生活變遷中獲得心理成長的故事。這種故事看似老生常談,因為古今中外的作品中不乏女性成長的話題,可這部小說還是能夠令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