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紗》:談情說愛,請避開這三大忌

2020-10-03 書影生香

毛姆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他考過外科醫師,在一戰時做過情報收集,喜歡到處遊歷,還靠寫作走上了人生巔峰。

毛姆是一個高產且優秀的作家,他的寫作生涯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經歷了整整三代人。

鑑於文學上的巨大成就,毛姆獲得了牛津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團騎士」的稱號。

《面紗》是毛姆在將近50歲時創作的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

《面紗》以女主人公吉蒂出軌東窗事發後,被丈夫沃爾特帶往霍亂肆虐的疫區開篇,講述了一個愛情與責任,背叛與救贖的故事。

書中蘊藏的三個愛情與婚姻的大忌,更是引人深思。

第一大忌:為了結婚而結婚

張愛玲曾經說過:「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婚姻就是長期賣淫。」

話雖咄咄逼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婚姻本該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

兩個人於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戀,在時間的流淌中一步步從陌生走向熟悉,兩情相悅三觀契合,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裡走向婚姻的殿堂,開啟新的生活篇章,生兒育女共赴白頭。

可世俗之中,偏偏有許多人褻瀆了婚姻的神聖意義。

他們將婚姻視為一項工作、一個任務去完成,他們結婚或迫於父母施加的壓力,或礙於到了一定的年紀,或為了尋求後半生的保障、提升個人地位等等。

故事裡的吉蒂正是如此。

吉蒂容貌姣好、身姿曼妙、性格又討人喜歡,她想嫁一個有錢有勢的青年才俊,可是從18歲等到了25歲,完全符合條件的男人還是沒有出現。

吉蒂慌了神,因為其貌不揚的妹妹都要結婚了。

這時男主人公沃爾特出現,並向吉蒂求婚。吉蒂為了擺脫母親難看的臉色和為妹妹做伴娘的尷尬,在一陣慌亂中嫁給了沃爾特。

吉蒂把婚姻當作跳板,雖然從眼前的困境中得以掙脫出來,卻因為嫁了一個自己不愛也不可能愛上的男人陷入了更大的不幸。

所以說,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婚姻應該是感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產物,它不是工具也不是手段,而是愛情的升華。

那些沒有感情基礎做保障的婚姻,註定千瘡百孔。

第二大忌:在婚外情裡找真愛

婚後,吉蒂跟隨沃爾特來到香港定居。沃爾特對她很好,但她始終無法愛上他。

因為感情空虛寂寞,吉蒂出軌了,對方是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

在吉蒂眼中,查理是男神一般的存在。他們大膽地在家中偷情,盡情品嘗著婚外情帶來的新鮮和刺激。

有人說,戀愛中的女人智商為零。

就吉蒂而言,此話百分百正確。

吉蒂以為自己邂逅的是心目中的完美戀人,東窗事發和查理攤牌後,她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自己愛上的只是一個自私自利、冷漠懦弱的男人。

查理貪圖的不過是吉蒂年輕的肉體,在他看來,吉蒂的生死遠沒有自己的仕途前程重要。吉蒂不是他的第一個女人,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出軌的男人和出軌的女人有何不同?我想,前者可以把感情與肉慾分離開來,後者卻沒有這種本領。

所以,出軌的男人很容易從婚外情中抽身,出軌的女人卻因為投入了感情無法決斷。

若你正經歷不幸的婚姻,首先該思考的是如何修補與磨合,因為離婚並不是一件小事。嘗試了各種努力,仍然無濟於事時,再考慮離婚。

不論你有多麼渴望愛情,都不要在婚姻的圍城之內犯規。婚外情就像罌粟花,它足夠刺激人心,卻終究百害無一利。想要在婚外情中找尋真愛的人,最終只會淪為感情世界裡的傻瓜。

第三大忌:把愛情當作人生的全部意義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發現吉蒂出軌後,沃爾特對她說了上面這番話。

沃爾特內向敏感,沉默寡言,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對吉蒂一見傾心,明知吉蒂不愛自己,還娶她為妻。

對沃爾特來說,能夠把吉蒂留在身邊已是上天的一種恩賜。

為了拉近與吉蒂之間的距離,他掩蓋起真實的自己,心甘情願戴上一副無知粗俗的面具。

可他溫柔體貼的呵護,費盡心思的討好不但沒有贏得一絲好感,還成了吉蒂和情夫嘴裡嘲諷的對象。

誠然,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忍受背叛。

沃爾特帶吉蒂去疫區是做好了一起死去的打算,可毛姆的筆鋒一轉,吉蒂在死亡邊界重獲新生,沃爾特卻在綿綿不絕的恨意中死去。

很多讀者為沃爾特的死難過心痛,我也如此。但心痛之餘,我又為沃爾特不值。

如果沃爾特沒有在愛情與人生之間劃等號,他便不會在被背叛之後行至絕境。

愛情固然重要,但它於人生只是錦上添花,愛情從來不是人生的全部意義。「沒有愛就不能活」的人生觀太過偏執,不值得提倡。

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強大的內心,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旅程中的疾風驟雨,無論它是生活與工作中的,還是感情世界裡的。

緣起時,望你盡情去愛;緣滅時,願你依然擁有獨自乘風破浪的勇氣。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面紗》
    《面紗》: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   ★同名電影《面紗》小說原著 >  ★愛、幻滅、生死、背叛、別離,毛姆最具爭議作品   ★女性精神覺醒經典讀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鋒》《面紗》《人性的枷鎖》   版權資訊   《面紗》   The Painted Veil   【英】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著    阮景林
  • 《面紗》,毛姆掀起面紗,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婚姻、生活的另一面
    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佐證。毛姆在《面紗》的序言中寫道:「我想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節,而不是人物形象為契機和發展而成的小說。在這篇小說陳述的過程中,我一邊組織故事,一邊尋找合適的角色。這些角色的原型都是我在不同地方認識的,真實有的人物。」《面紗》開篇就以特別抓人眼球的懸念開頭,讓你不由自主跟隨毛姆的文字,完全陷入他所講述的故事當中,情節曲折,結尾意想不到。
  • 毛姆《面紗》:毛姆筆下三種婚戀狀態,揭開婚姻華麗的面紗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一篇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女性自我覺醒的經典之作,小說圍繞女主吉蒂婚前和婚後的變化為主線,講述吉蒂經歷了婚外情暴露被情人的拋棄,隨丈夫深入霍亂疫區後親眼看見一系列的人生疾苦後,思想發生巨大改變的故事。
  • 讀過毛姆的《面紗》,是否就能掀開隱藏在生活中的重重面紗?
    跟更為人所知的《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和《刀鋒》一樣,毛姆所著的《面紗》其實也可以說是一部成長小說,小說裡的主人公在最後都獲得了成長,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只不過《面紗》最後成就的是曾經美貌輕浮、紅杏出牆的女主人公凱蒂,而不是冷酷、自製、睿智的男主人公瓦爾特。更為特別的是,不但凱蒂在小說中出現的篇幅和比重超過瓦爾特,《面紗》還是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和婚外戀的小說,這就使得它在毛姆的作品中擁有了非比尋常的特點和地位。
  •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毛姆的《面紗》,竟然證明了託爾斯泰關於婚姻的這句名言
    毛姆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改編。他將主人公換成英國人,充滿有毒氣體的城堡,換成了中國一個霍亂橫行的南方小鎮。這就是小說《面紗》的創作經過。《面紗》講述了一個女人在背叛婚姻後自我救贖的故事。不過我認為,在主人公凱蒂和瓦爾特的婚姻之外,毛姆還給我們呈現出了另外兩種婚姻,凱蒂父母的婚姻,和凱蒂出軌對象查理的婚姻。他們共同證明了託爾斯泰的名言: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一、在婚姻的面紗下,掩藏著怎樣焦灼不安的內心。1.
  • 毛姆《面紗》:人性的拷問,愛情的悖論,救贖在覺醒之後
    別揭開這五彩面紗,芸芸叢生都管它叫生活……——雪萊《別揭開這五彩面紗》以上是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扉頁上的一段文字,毛姆的書名即源自雪萊的這首十四行詩。然而,在毛姆的故事裡,主人公生活中這神秘的五彩面紗,並沒有等到死亡的那一刻才揭開,而是在他們歷經情慾、背叛、謀殺等人性的惡之後,於不自覺中窺見到真實的人生。凱蒂成長於英國上流社會家庭。父親是王室大律師,雖然他的律師業務差強人意,但他勤奮刻苦,任勞任怨。
  • 瘟疫的隱喻|《面紗》:不確定的世界,不確定的毛姆
    這賦予我們一種熱切,去重新審視不同階段的各種文學作品中的瘟疫表達,而來自現實生活的切身體驗也會給文學解讀帶入一種不同以往的角度。《面紗》,【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 張和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8月版1919年8月,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開始了計劃已久的遠東之旅。
  • 毛姆《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或許你還太年輕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愛是對的,但卻愛錯了人,毛姆的《面紗》完成了妻子精神上的救贖
    根據在中國曆遊四個月的見聞經歷,毛姆寫出了三部作品,以香港及中國內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面紗》為觀眾所喜愛。這部小說的靈感得自於但丁《神曲·煉獄篇》中的詩句。一八九四年,毛姆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時,去佛羅倫斯度假,房東的女兒教他讀《神曲·煉獄篇》。
  • 愛情、婚姻、出軌與女性覺醒——毛姆《面紗》
    《面紗》電影海報前不久看完毛姆的《面紗》,也是講了一個女人出軌的故事。結婚是為了什麼?關於為什麼要結婚的討論層出不窮,最理想的當然是因為愛情,但世事往往不夠理想。電影《面紗》截圖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常常聽到別人說又相信愛情了,也常聽到別人說開始懷疑愛情了。愛情是什麼?大概是兩個人相互喜歡,聊得來,想要一起生活,並且在一起也不會膩。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呢?毛姆在小說裡有一段論述。
  • 毛姆《面紗》:人到中年,我看透了這三個愛情真相
    毛姆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他考過外科醫師,在一戰時做過情報收集,喜歡到處遊歷,還靠寫作走上了人生巔峰。毛姆是一個高產且優秀的作家,他的寫作生涯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經歷了整整三代人。鑑於文學上的巨大成就,毛姆獲得了牛津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團騎士」的稱號。《面紗》是毛姆在將近50歲時創作的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
  • 毛姆《面紗》:如何剝開生命中四層面紗,實現靈魂救贖
    英國作家毛姆,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面紗》等。毛姆如同一個外科醫生,持一把手術刀,在小說裡,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小說《面紗》保持著毛姆寫作的一貫作風,講述的是一個出軌女人經過自我救贖,最終重獲新生的故事。
  • 毛姆《面紗》:一部深受中國文化浸染的經典作品
    的作品中,《面紗》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毛姆將他所表達的一切,都包裹在層層「面紗」之中,品讀這部作品的讀者,只有一層層揭開面紗,方可品味其中的奧秘。但愛有千萬種,這就使文學作品有了千百種面貌。從本質來說,《面紗》不是為了表達愛情,更不以愛為主旨,但這部作品卻給了我們很多關於愛的思考。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面紗》是英國戲劇家毛姆的作品,題目中的「面紗」,是取自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這華麗的面紗啊,人們就管這叫做生活,雖然它畫的毛姆是一個關注人性的作家,在他的骨子裡,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悲觀態度,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虛幻。而這份悲觀,或許和他父母早逝、寄人籬下、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有關。所以,他才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成為局外人。在這部作品中,毛姆也同樣給一個看似尋常老套的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悲劇的「面紗」,讓人還未掀開,就已先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毛姆以跨時代的洞察力與悲憫心懷,講述了一個背叛婚姻的女人凱蒂·費恩,在經歷了婚外的激情與幻滅、經歷了丈夫的憎恨與死別、以及自身欲望的波瀾之後,尊嚴與靈魂徹底覺醒,最終涅槃重生的故事。毛姆之所以為這個故事取名為《面紗》,靈感來源於英國詩人雪萊的一首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弱點,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而今天講述的《面紗》這部作品,就為我們闡述了一個女人在婚姻中的成長故事。聽到毛姆,我們似乎就能看到滿地的《月亮和六便士》,仰起頭還能看見他的《人生的枷鎖》。是的,《面紗》這部作品算是毛姆比較冷門的小說之一,網上甚至有不少讀者評價「這大概是毛姆最差的作品」。
  • 讀完毛姆的《面紗》:女人,別太高估男人對你的愛
    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面紗》等讓讀者感覺到毛姆對女性最惡毒的作品《人性的枷鎖》出版於1915年,《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面紗》出版於1925年。這些作品都有一個不變的主旨——不幸的婚姻。
  • 毛姆《面紗》:不管哪一種背叛,都不值得你義無反顧
    很多人知道毛姆,是因為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然而我喜歡毛姆,是因為他的《面紗》。我以為,女孩最應該閱讀的書就是《面紗》,尤其是她們想要步入愛情的時候。這本書會告訴女孩們,一生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艱難的事就是學會愛,然後去愛人。而在此之前,女孩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如果沒有做好準備,一定不要輕易揭開愛情的這層面紗。
  • 毛姆《面紗》:疫區之行是報復還是救贖?從這三個人物著手分析
    ——毛姆《面紗》前言《面紗》出自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之手。這本書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婚內出軌後,在丈夫沃爾特的設計下,和丈夫一起遠赴霍亂之地湄潭府,最後凱蒂卻獲得了自我覺醒和救贖的故事。毛姆筆下的凱蒂愛慕虛榮、膚淺無知,卻生得美麗動人,俘獲了眾多男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