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毛姆的《面紗》,是否就能掀開隱藏在生活中的重重面紗?

2020-12-04 煙火弦歌

跟更為人所知的《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和《刀鋒》一樣,毛姆所著的《面紗》其實也可以說是一部成長小說,小說裡的主人公在最後都獲得了成長,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不過《面紗》最後成就的是曾經美貌輕浮、紅杏出牆的女主人公凱蒂,而不是冷酷、自製、睿智的男主人公瓦爾特。

更為特別的是,不但凱蒂在小說中出現的篇幅和比重超過瓦爾特,《面紗》還是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和婚外戀的小說,這就使得它在毛姆的作品中擁有了非比尋常的特點和地位。

那麼,《面紗》這部特別的作品到底掀開了什麼面紗呢?

第一層,應該就是婚外戀的面紗,在外表香豔、打動人心的婚外戀裡面,卻往往藏著欺騙、愚昧、自私和殘忍的內核,凱蒂和查理的私情敗露後,其情夫查理的所作所為無不證明了往昔的恩愛和承諾都不過是信口開河或者存心欺騙。

第二層,就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就是「是非成敗轉頭空」,就是在生活的表象下面,往往會醞釀著與之截然相反的結果。

瓦爾特自律又睿智,即使在凱蒂出軌的打擊下言行反常,但他親自醫治他鄉的霍亂患者,是不是在積德行善,是不是應該好人有好報?

然而結果並不是這樣。

最後瓦爾特的結局是感染霍亂不治而亡,而一再犯錯的凱蒂卻遠走他鄉,過著一種與世無爭的靜好生活。

而在很多時間和地域中,好人窮困到老,惡人自在逍遙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到處都是!

所以啊,真正的生活的面紗又豈是一部《面紗》所能全部掀開的?

第三層,是掀開了二十世紀初蒙在古老中國上的些許面紗,顯露出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神秘和奇特,比如玄妙深邃博大精深的《道德經》;比如風格各異的書法作品;比如雕工很好的黑檀家具;還有那位為愛私奔、修長纖細的滿洲格格身上所蘊含的獨特的東方之美……

這是靈光乍現,這是驚鴻一瞥,從此來自中國的神秘和奇特的美吸引了很多仰慕者和觀光客,當然,也吸引了不少心狠手辣鋌而走險的土匪和強盜。

小說沒寫強盜,但從1840年開始的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古老中國飽受列強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

中國的近代史當然也是一層面紗,身為英國人的毛姆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揭開這層面紗,但我們中國人自己要明白這一點,要懂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手裡的幸福。

回到《面紗》本身,當懷孕的凱蒂決定跟隨父親前往陌生的巴哈馬,她也將掀開新生活的面紗,來擁抱全新的自己和那初生的充滿希望的的嬰兒。

合上《面紗》這本小說,現實依然殘酷、生活仍舊龐雜,各種面紗彼此覆蓋互相影響,而我們只有鼓足勇氣迎接挑戰,才能擺脫重重面紗的困擾和阻撓,尋找到真正的自己,奔向自己想去的遠方。

相關焦點

  • 《面紗》,毛姆掀起面紗,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婚姻、生活的另一面
    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佐證。毛姆在《面紗》的序言中寫道:「我想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節,而不是人物形象為契機和發展而成的小說。而深諳人性的毛姆,憑藉此書揭開了籠罩在愛情、婚姻中溫情脈脈的面紗,讓我們得以一窺生活的真相。
  • 毛姆的小說《面紗》,英倫「範」小說中蘊含的中華文化
    在中外小說作品中毛姆的小說《面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小說用水墨畫濃淡相宜的表現手法將一對戀人的愛恨情仇展現出來,透過他們的愛情故事,讓讀者看到浸潤其中的中華文化。小說內容契合主題,用面紗這一關鍵詞將很多看似很深刻的道理闡述出來。
  • 五分鐘品讀經典-毛姆《面紗》
    有人說毛姆是極其「兇殘」的作家。他總是殘酷地,把一切人們熟知的美好撕得粉碎,還重重扔在髒兮兮的地板上再踩上兩腳,而你卻不得不承認那才是生活。小說以凱蒂為主線,逐步掀開人性醜陋、陰暗、自私與美好的面紗。隨他赴香港生活,期間她認識了唐生,並愛上了他。被丈夫發現私情以後,凱蒂原以為情人唐生會為了愛情而和她結婚,遭受唐生拒絕後,她隨丈夫去了湄潭府提供醫療救援。不久,丈夫因感染瘟疫死去。作者嘲諷了凱蒂太真實的人性,她內心並不因丈夫的死而悲傷,她甚至整個葬禮過程中沒有流一點眼淚,因為她不想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她還感受到了一種自由。揭開凱蒂的面紗,罪惡、無情的人性顯現無疑。
  • 毛姆《面紗》:如何剝開生命中四層面紗,實現靈魂救贖
    英國作家毛姆,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面紗》等。毛姆如同一個外科醫生,持一把手術刀,在小說裡,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小說《面紗》保持著毛姆寫作的一貫作風,講述的是一個出軌女人經過自我救贖,最終重獲新生的故事。
  •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
    毛姆《面紗》:扯下生活的面紗才知道,愛—個人是極致卑微與妥協《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毛姆《面紗》:不管哪一種背叛,都不值得你義無反顧
    很多人知道毛姆,是因為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然而我喜歡毛姆,是因為他的《面紗》。我以為,女孩最應該閱讀的書就是《面紗》,尤其是她們想要步入愛情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好準備,一定不要輕易揭開愛情的這層面紗。據說,毛姆《面紗》這個名字是來自雪萊的十四行詩「不要掀開那被活著的人稱為生活的神秘面紗」。這讓我忍不住好奇,掀開面紗,我們會看到什麼?
  • 毛姆《面紗》:毛姆筆下三種婚戀狀態,揭開婚姻華麗的面紗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一篇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女性自我覺醒的經典之作,小說圍繞女主吉蒂婚前和婚後的變化為主線,講述吉蒂經歷了婚外情暴露被情人的拋棄,隨丈夫深入霍亂疫區後親眼看見一系列的人生疾苦後,思想發生巨大改變的故事。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面紗》是英國戲劇家毛姆的作品,題目中的「面紗」,是取自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這華麗的面紗啊,人們就管這叫做生活,雖然它畫的毛姆是一個關注人性的作家,在他的骨子裡,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悲觀態度,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虛幻。而這份悲觀,或許和他父母早逝、寄人籬下、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有關。所以,他才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成為局外人。在這部作品中,毛姆也同樣給一個看似尋常老套的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悲劇的「面紗」,讓人還未掀開,就已先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之一《面紗》
    >  ★愛、幻滅、生死、背叛、別離,毛姆最具爭議作品   ★女性精神覺醒經典讀本    ★毛姆剖析人性三大力作——《刀鋒》《面紗》《人性的枷鎖》   版權資訊   《面紗》   The Painted Veil   【英】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著    阮景林
  •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毛姆以跨時代的洞察力與悲憫心懷,講述了一個背叛婚姻的女人凱蒂·費恩,在經歷了婚外的激情與幻滅、經歷了丈夫的憎恨與死別、以及自身欲望的波瀾之後,尊嚴與靈魂徹底覺醒,最終涅槃重生的故事。毛姆之所以為這個故事取名為《面紗》,靈感來源於英國詩人雪萊的一首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 毛姆的《面紗》,竟然證明了託爾斯泰關於婚姻的這句名言
    毛姆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改編。他將主人公換成英國人,充滿有毒氣體的城堡,換成了中國一個霍亂橫行的南方小鎮。這就是小說《面紗》的創作經過。《面紗》講述了一個女人在背叛婚姻後自我救贖的故事。「面紗」一詞來源於雪萊的詩句:「別揭開那些華麗的面紗,它被人叫做生活。雖然它只是被隨便塗抹的顏色,但那是人們願意信以為真的東西。」二、面紗掩蓋下的生活炎症,會造成多少傷害?婚姻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就像組成人體的生命細胞。
  • 瘟疫的隱喻|《面紗》:不確定的世界,不確定的毛姆
    這賦予我們一種熱切,去重新審視不同階段的各種文學作品中的瘟疫表達,而來自現實生活的切身體驗也會給文學解讀帶入一種不同以往的角度。《面紗》,【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 張和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8月版1919年8月,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開始了計劃已久的遠東之旅。
  • 出軌後追悔不及,別掀開那層被稱為生活的華麗面紗
    很快成為毛姆的粉絲了,一年時間竟看了他的三部小說,算是我書單裡頻率最高的作家了。從《月亮與六便士》傳奇人生的畫家,到《刀鋒》探索世界和人生的拉裡,再到這部《面紗》裡的反思荒唐人生而後覺醒的kitty(不懂為啥要翻譯成基蒂,賊黃)。
  • 豆瓣9.0《面紗》:毛姆筆下的三種婚戀狀態,詮釋愛與救贖的真諦
    《面紗》劇照:凱蒂和沃爾特由於自我意識的或缺,凱蒂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要的是什麼,只一味地追逐幻想中的真愛和理想的生活,這是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人格缺陷,也是她婚姻破滅的根本原因尋找真正的「道」,這是毛姆作品一貫的主題,《面紗》中以女性化的角度,又是另外一種既深刻又細膩的體驗。2.查理與妻子多蘿西凱蒂出軌的情人是查理,一個在香港有頭有臉的助理輔政司,他幽默風趣,風度翩翩,有一個好妻子,也有可愛的孩子。
  • 愛情、婚姻、出軌與女性覺醒——毛姆《面紗》
    《面紗》電影海報前不久看完毛姆的《面紗》,也是講了一個女人出軌的故事。結婚是為了什麼?關於為什麼要結婚的討論層出不窮,最理想的當然是因為愛情,但世事往往不夠理想。而她在婚姻生活中對丈夫的背叛和出軌,卻是從結婚開始。畢竟,現在出軌已經僅僅被定義為夫妻中一方對對方不忠,所以出軌的原因在哪裡?在於他們結了婚,卻不願意遵守結婚的誓言和對婚姻最基本的責任——忠誠。電影《面紗》截圖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
  • 毛姆《面紗》: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或許你還太年輕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作品出版後幾乎成了暢銷書,短短幾年就重印了五次,先是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在倫敦上演,之後又被三次改編為電影。
  • 生活面紗後的愛與責任
    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面紗》講述的是一個殘酷、深刻、又充滿未知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發現,生活仿佛是遮著厚厚面紗的小姑娘,只有當你願意層層揭開時,才有可能探求到愛和責任的真相。《面紗》,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於1925年著故事開始於一場被丈夫發現的婚外情
  • 毛姆《面紗》:人性的拷問,愛情的悖論,救贖在覺醒之後
    別揭開這五彩面紗,芸芸叢生都管它叫生活……——雪萊《別揭開這五彩面紗》以上是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扉頁上的一段文字,毛姆的書名即源自雪萊的這首十四行詩。在雪萊的歌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中,大地回答亞細亞的死亡之問時說,死亡是一道面紗,活著的人都管它叫生命/他們睡了,面紗被揭開了。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弱點,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而今天講述的《面紗》這部作品,就為我們闡述了一個女人在婚姻中的成長故事。聽到毛姆,我們似乎就能看到滿地的《月亮和六便士》,仰起頭還能看見他的《人生的枷鎖》。是的,《面紗》這部作品算是毛姆比較冷門的小說之一,網上甚至有不少讀者評價「這大概是毛姆最差的作品」。
  • 毛姆《面紗》:一部深受中國文化浸染的經典作品
    的作品中,《面紗》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毛姆將他所表達的一切,都包裹在層層「面紗」之中,品讀這部作品的讀者,只有一層層揭開面紗,方可品味其中的奧秘。在《面紗》中,毛姆所塑造的三角關係的三個人物,極具現實意義。這三個人物分別是凱蒂、沃爾特(凱蒂的丈夫)、查爾斯(凱蒂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