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黃鶴樓上「認慫」擱筆?錯了!李白在黃鶴樓上寫下千古名詩

2020-12-11 中國詩詞那些事

一個人怎麼樣才能幸福呢?這可謂是一個終極問題了!

在小編看來,人是不可能完全幸福的,而唯一能通往幸福的途徑大概就只有「知足常樂」了吧。

在1300多前,有一個人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以至於吟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句子,不過人家到底是詩仙,即使「愁」,也能「愁」出千古名句。

李白劇照

當時的李白53歲,雖然政治上不得志,但也圓了李白當個俠客的夢想,近十年的時間裡,大詩人李白四海為家,遊歷山水,身負長劍,得以仗劍走天涯。在被貶官之初,李白還碰到了一群「高質粉絲」作伴,例如後來成為詩聖的杜甫,還有被稱為邊塞四大詩人之一的高適。三人遊山尋仙,暢遊梁地,好不快活。

李白的愁苦,作為小編是理解不了的。因為在我眼裡,李白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的人了。

論顏值,人家一縷長髯,可謂盛唐時期的顏值擔當。

論才華:連皇帝李隆基和美人楊貴妃都十分仰慕,特旨招見,不經科舉就能當官。

仗劍走天涯的李白

論名氣:詩仙之名,天下誰人不知?還曾讓高力士為其拖鞋

論武功:李白十五歲開始就喜歡上劍術,曾和數個古惑仔對峙,最後完勝。妥妥一個武林高手。

論女人緣:李白身邊從不缺美女,其中兩任妻子都是丞相之女,絕對是當時「白富美」的頂配。

論成就:後來的皇帝親自頒旨,通報全國,將李白詩歌列為唐朝三絕之一。這可不像今天很多的文人排名或合稱,都是今人弄出來的。

李白劇照

這樣」高逼格「的人生,還能有什麼不滿意?怪不得連李榮浩都唱到: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讓你穿越回去當李白,誰不想?

割~

但是,別人羨慕又有什麼用,人家李白覺得自己不幸福。

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紅樓夢》中說「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也是這個道理吧。

李白在仕途方面確實有點慘澹。當曾經睡在一張床上的邊塞詩人高適已經成為封疆大吏的時候,他曾經的偶像李白卻還在流放途中!

李白劇照

命運啊!大概唯一的愛好就是折騰人,有時弄的你喜不自禁,有時弄的你欲哭無淚。總之,這一生都在它手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李白一生都是高傲的,但據說李白也曾「認慫」過。

在如今湖北的黃鶴樓上,李白曾面對白雲悠悠,卻不敢提筆賦詩,感嘆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到底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小編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但是基於李白的性格,小編覺得不一定是真,像李白這樣一個「鬥酒詩百篇」的人物來說,最多偶爾會在朋友面前謙虛謙虛罷了,真到了需要提起筆桿子的時候,李白絕不會「認慫」。

如果你們真覺得李白沒有寫過黃鶴樓的詩,那你們就錯了。

李白劇照

當李白和自己的偶像——孟浩然登上黃鶴樓的時候,李白揮筆而就,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所以,擱筆?

李白:不存在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擱筆!

相關焦點

  • 李白與黃鶴樓擱筆亭
    擱筆亭在黃鶴樓以東132米、白雲閣以西南159米處。亭名取自盛唐時期黃鶴樓上「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崔顥,唐玄宗天寶年間為司勤員外郎,人稱崔司勳。他從邊地歸來遊武昌時,在黃鶴樓上寫下了七律《黃鶴樓》。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後來遊歷天下,三十多歲暢遊荊鄂時登上黃鶴樓,寫下沉穩闊達、風骨凜然的七律名篇《黃鶴樓》——黃鶴樓上的「終結者」。據傳,詩仙李白亦「擱筆遺恨」,敗興而去!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傳說,文壇上數千年盛傳的「渾段子」。宋代李畋的《該聞錄》記載了這段佳話:唐崔顥《題武昌黃鶴樓》詩云:「……」。
  • 第一偉人在黃鶴樓上寫下的詞,跟李白崔顥的一樣經典
    武漢長江邊上的黃鶴樓,是中國大地上最有名的文化勝地之一,在這裡發生了許多傳說故事,誕生了許多流傳千古的經典詩詞文章。關於黃鶴樓,有兩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故事。一是《[南齊書·州郡志下》中載:「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
  • 他的一首詩讓李白甘拜下風?在名勝黃鶴樓,都不敢提筆!
    終於,李白第一次來到了這裡,登上黃鶴樓之後,看著這絕美的精緻,欣賞長江水滾滾而去,李白頓時覺得詩興大發,正想要作詩一首是我的時候,他看到牆壁之上有一篇詩作題在了上面。正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大家小時候應該都曾經背誦過這首《黃鶴樓》,確實是一首千古絕句,難怪令李白都感嘆不如。
  • 讓李白擱筆、寫出「盛唐七律第一」的黃鶴樓的崔顥,仕途如何?
    1300多年前,一個唐代詩人登上了湖北武漢黃鶴樓,寫下了名震天下的《黃鶴樓》。這首唐詩不但能夠和杜甫的《登高》並列為盛唐七律第一,甚至還曾經讓大詩人李白擱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詩仙李白,作詩無數,來到黃鶴樓,題詩犯了愁
    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天下第一樓」。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黃鶴樓上潑墨題詩。可是,大詩人李白來到黃鶴樓,面對這「千古江樓」的絕佳風景,正是題詩的好去處,卻為何擱筆而去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他的一首《黃鶴樓》讓李白擱筆,卻被人說是有文無行的浪子
    位於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的黃鶴樓,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詩仙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熱愛黃鶴樓到無以復加,詩情大發時看到壁上一首題詩,慨嘆「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擱筆,竟然沒為黃鶴樓題下一首詩。
  • 《黃鶴樓》,李白的心結為何打不開?
    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雲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雲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雲飛上天去了,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客人,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後來便稱為「黃鶴樓」。這首詩很妙結合傳說與現實,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
  • 崔李鬥詩黃鶴樓,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擱筆」是怎麼一回事
    這一比較不要緊,黃鶴樓上出現了一個經典的文學歷史典故,那就是李白「擱筆」。所謂「擱筆」,指的是李白曾至武昌,登上黃鶴樓,見到崔顥的題詩,不由發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嘆,於是擱筆而去。後來,他又寫了《鸚鵡洲》、《登金陵鳳凰臺》等仿崔顥《黃鶴樓》的作品。
  • 李白為何要「一拳捶碎黃鶴樓」?
    青年時詩風輕豔,多寫婦女題材,晚年出入邊塞,寫下了不少優秀的邊塞詩篇,詩風亦轉為剛健雄渾、豪邁壯逸。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裡。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真是信手拈來,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不禁嘆為觀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黃鶴樓》不合格律,為何被贊唐代七律第一,令李白都要擱筆?
    又怎能令詩仙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這首響徹千古的《黃鶴樓》,在後人看來並不合律。所謂七言律詩,必須具備三要素:押韻、平仄和對仗。就押韻而論,律詩的偶數句的最後一個字稱為韻腳,必須是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黃鶴樓》韻腳字為樓、悠、洲、愁,符合要求。
  • 《黃鶴樓》不合格律,為何被贊唐代七律第一,令李白都要擱筆?
    唐人七律第一:這個七律不太律如果只是「傳說複述+普通鄉愁」式的作品,便是爛大街的俗筆,怎麼可能當得起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的高評?又怎能令詩仙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這首響徹千古的《黃鶴樓》,在後人看來並不合律。所謂七言律詩,必須具備三要素:押韻、平仄和對仗。
  • 崔顥的《黃鶴樓》到底有多好?竟然讓李白擱筆
    據說,詩仙李白登上黃鶴樓,遠山近水,感觸傷懷,詩興起發,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正欲揮毫題詩,卻看見了崔顥的《黃鶴樓》,朗讀一遍,連聲說好,然後擱下了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從此,『『崔顥題詩,李白擱筆。』』這句話便傳揚開來。下面解析《黃鶴樓》。
  • 假如唐朝沒有詩人崔顥和李白,武漢的黃鶴樓會名傳千古嗎?
    最近去了武漢的黃鶴樓,看到這黃鶴樓巍峨的屹立在武昌蛇山之巔,我想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假如沒有詩人崔顥和李白,武漢的黃鶴樓會名傳千古嗎?」當然我們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這崔顥和李白究竟都是何方神聖。
  • 李白在黃鶴樓上聽人吹笛,寫下一首七言絕句,驚豔了千年!
    李白在黃鶴樓上聽人吹笛,寫下一首七言絕句,驚豔了千年!七言絕句是我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它發展並流行於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大量的七絕詩人湧現,寫下了一首首精彩紛呈的七言絕句。其中李白和王昌齡二人代表了七絕的最高成就。
  • 黃鶴樓的前世今生,詩人、詩詞與黃鶴樓相伴,譜寫黃鶴樓故事
    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地處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自古就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在這裡吟詩作詞的詩人數不勝數,據說關於黃鶴樓有記錄的詩作就已經達上千首。當然呀,名樓需要好詩好文,才能名聲鵲起,流傳千古;而名詩也需要名樓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風景、濃厚的歷史文化等,才能觸景生情,一氣呵成,流傳千古。
  • 李白從長安被貶長沙,途經黃鶴樓聞笛賞花,感慨之餘寫下千古名作
    所謂的江湖也就是指這個社會,古往今來無論是哪個層次的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經歷一些挫折,被生活狠狠的來上一刀。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而且還因此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篇。當年他從長安被貶長沙,途經黃鶴樓上,和朋友一起聞笛賞花,感慨之餘寫下千古名作。
  • 57歲李白髮配夜郎,途經黃鶴樓寫下一首唐詩,明明夏天卻看到梅花
    當李白和黃鶴樓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崔顥的唐詩名作《黃鶴樓》。據說崔顥的這首古詩讓李白擱筆。傳說終歸是傳說,就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來講,崔顥和李白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雖然李白沒有在黃鶴樓寫過七言律詩,但是他曾經也寫出了多達十幾首有關黃鶴樓的作品。最經典的唐詩除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還有一首就是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 從黃鶴樓到鸚鵡洲再到鳳凰臺,詩仙李白的半生糾結與追尋
    每一個尋常人站在黃鶴樓上,看到眼前長江浩浩,煙波縹緲,頭上白雲飄飄,想起「仙人騎鶴」經過這裡的傳說,都會情不自禁感慨萬千,何況本來就感情豐富的文人墨客?深俱浪漫氣質的李白詩性大發,正想揮毫作詩,卻抬眼看到一個名為「崔顥」的詩人題在黃鶴樓上的一首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 李白、嶽飛、崔顥、一代偉人都寫了黃鶴樓詩詞,千古名篇你更愛誰
    崔顥、李白、嶽飛、毛澤東都寫了黃鶴樓詩詞,你更鍾愛誰多一點呢?最近黃鶴樓上熱搜了,因為在全國5A景區百強中排名靠前,而遭到質疑。有人直接表示這是假古董,一堆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憑什麼排名這麼高?是不是花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