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科技: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四個思考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方正科技首席陳杭

核心觀點

本文主要回答半導體設備行業四個根本性問題:

1、行業最終的市場格局是什麼?

2、此輪半導體設備周期有何不同?

3、國產設備在全產業鏈中的地位?

4、如何給國產設備行業估值?

1、最終的行業格局:中國巨大的增量市場必定會培育出一大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半導體設備企業,按照目前的行業格局,我們將未來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格局定義為:「一超四霸多強」,北方華創以其最齊全的設備管線和最全的下遊客戶群將成為唯一的平臺級設備商,另外屹唐、盛美的多管線突破有望成為準平臺,萬業、中微、華峰等是優秀的單產品集成電路設備商。

2、半導體設備的周期:本輪是朱格拉周期(設備投資周期)+國產替代周期+創新周期+庫存周期,是四個周期的疊加,與上一輪以泛半導體為主的投資周期不同,這次是以集成電路投資為主線的全新機遇。

3、半導體設備的意義:硬科技是要素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底層源動力,是一種縱向的探索式創新,從上往下依次劃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淺層要素(雲、系統軟體、伺服器、晶片設計)、中層要素(代工、封測、製造、存儲)、深層要素(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是硬科技的底盤,決定了晶圓代工行業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實現水平。

4、設備如何估值:影響半導體設備估值的四個因素:1、產業發展階段;2、行業成長天花板;3、產品稀缺度;4、業績增速。在不同的階段,公司亦對應不同估值方法。如只關注單一估值指標,從歷史來看,也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出現階段性的估值失真。對於業務進入成熟階段,盈利趨於穩定的半導體設備類企業,PE或者EV/EBITDA是有較強參考價值的估值指標。

對於早期的半導體設備類公司,PS或者EV/Sales估值更為適用。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海外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PS估值,與行業或公司BB值變化有較為明顯的關聯性。選取應用材料與北美半導體行業BB值比較後發現,當行業景氣,即BB值高於100%時,PS估值會顯著提升,在高速成長期公司的PS達到15.2X平臺位。2007年後,隨著兩家公司的盈利趨於正常水平,PS估值中樞均有所下降,轉為PE估值法為主。

風險提示: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科技發展不及預期。

正文如下

1設備的格局如何?

我們將設備公司分為:生態級、平臺級、產品級三類。平臺化是全球半導體巨頭的必經之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大部分份額都被少數幾家(應用材料、LAM、TEL等)把持。

通過分析巨頭的成長之路,我們總結出半導體設備的兩大必然趨勢:

1、產品的平臺化:前道工藝設備全覆蓋(除光刻、量測設備外);

2、泛半導體領域全覆蓋:泛半導體技術的同源性導致了產品矩陣必須要擴充到LCD、LED、第三代半導體等多重領域。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將未來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格局定義為:「一超四霸多強」:

一超(跨平臺級):北方華創;

四霸(多產品級):屹唐半導體、盛美半導體、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

多強(單產品級):瀋陽拓荊、萬業企業、華海清科、中科飛測、中科信、華峰測控、精測電子、至純科技。他們共同構成了整個中國半導體的底層生態。

我們認為設備行業發展的必然就是平臺級(多下遊平臺+多產品管線),誰能做好這兩種擴張,誰就能在發展中取得先機。一超四霸多強的格局來源正是以上研究半導體設備的兩個維度:

1、橫向(場景擴張):半導體集成電路(IC)、半導體顯示(面板)、半導體照明(LED)、半導體能源(光伏)。

2、縱向(全棧技術):光刻機、沉積設備、刻蝕機、清洗機、離子注入機、爐管、量測設備、其他設備(CMP等)。

正是由於半導體技術的同源性,導致其發展過程中會順著半導體的底層處理工藝逐步橫向和縱向擴張,所以,下遊的廣覆蓋是半導體平臺級企業的基礎,我們以國內外各巨頭為例:

應用材料:集成電路+面板+LED+光伏

TEL/KLA:集成電路+面板+LED

Nikon/Canon光刻機:集成電路+面板+LED

北方華創:集成電路+面板+LED+光伏

中微公司:集成電路+LED

另外,最核心的產品管線,全球半導體巨頭都是全棧覆蓋,實現平臺級的銷售。最後我們得出一張半導體產業的終局圖:

跨平臺級(北方華創):刻蝕機+沉積設備(PVD+CVD+ALD)+清洗機+熱處理設備

多產品級(屹唐):刻蝕+退火+去膠

多產品級(盛美):清洗機+鍍銅+爐管

單產品級(中微):刻蝕機

單產品級:瀋陽拓荊(CVD)、萬業企業(Imp)、華海清科(平坦)、中科飛測(量測)、中科信(Imp)、華峰測控(測試)、精測電子(量測)、至純科技(清洗)

2 此輪半導體設備周期有何不同?

此輪國產設備周期背後是兩個周期的疊加:

1、朱格拉周期也叫設備投資周期,其背後就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周期。

2、下遊庫存周期的逆向傳導,從創新傳遞到庫存,然後傳遞到設備投資。

目前這兩個周期都在啟動的早期:

我們先回顧上一輪朱格拉周期(2009~2019),中國的半導體建設主要集中在泛半導體領域,中國大陸通過十年密集的順周期+逆周期的投資將面板、光伏、LED、消費電子製造、新能源均發展成全球前列,分別在半導體能源(光伏)、半導體照明(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培育出了隆基股份、三安光電、京東方三大世界龍頭。

下一輪朱格拉周期(2020~2030),中國將在集成電路領域進行巨額投資,以存儲(DRAM、NAND)、晶圓代工(成熟工藝為主、先進工藝為輔)、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為主。這就是國產設備的黃金紅利期。

與前一輪周期相比,此輪周期有兩個不一樣:

1、國產設備的投資金額巨大,此輪設備投資周期的金額將數倍於上一輪泛半導體。

2、國產設備的參與度大幅提升。上一輪周期由於裝備基礎薄弱問題,雖然在光伏設備領域培育出了晶盛機電和北方華創,LED設備領域的北方華創和中微公司,但是在面板領域,絕大多數設備都來自海外,錯失了一輪行業紅利。僅京東方一家公司在此輪擴產周期中就投資超過2000億元,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國外設備,北方華創作為旗艦龍頭,僅僅供應部分,佔比極其有限。

此輪朱格拉周期是以集成電路為主,國內產業已經開始在低端和成熟工藝匹配,除了光刻環節,已經在PVD、CVD、刻蝕機、氧化設備、ALD、清洗設備、量測設備逐漸匹配。

3 設備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將技術分為四個層次:根技術、幹技術、枝技術、葉技術,其中處於支配地位的就是根技術,而半導體設備在根技術中具備支配地位。

我們將科技股分為兩類:

1.科技觀,雙重維度:我們從兩個維度定義科技股,第一種是基於技術的要素創新(硬科技),另外一種是基於模式的場景創新(軟科技)。基於要素創新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半導體和底層軟體領域,他們突破現有的技術瓶頸,不斷的拓展要素的技術邊界,從而實現技術的深層次進步,我們稱之為硬科技;基於模式創新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和各類集成商領域,他們基於現有的科技要素,進行模式的匹配和組合,並應用於各種場景,我們稱之為軟科技。

2.硬科技,要素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底層源動力,是一種縱向的探索式創新,從上往下依次劃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淺層要素(雲、系統軟體、伺服器、晶片設計)、中層要素(代工、封測、製造、存儲)、深層要素(晶片設備、材料、IP、EDA),而這三層硬科技歸根結底來源於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等基礎科學。對於技術邊界的拓展,這些基礎設施背後的要素創新,自上而下,層次越深,難度越大,中國與國外的差距也越大。

目前,我國已經在部分領域開始有所突破,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存。華為目前已提出將在半導體全面布局,從深層要素通過新工藝、新材料緊密聯動,實現全棧要素創新。國內外硬科技代表公司是半導體設備(應用材料、北方華創)。

半導體設備是中國實現科技自強的根本,是實現外循環的內在條件。

我們認為未來的格局將是:

1、成熟工藝=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

2、先進工藝=外循環為主+內循環為輔

4 如何估值

影響半導體設備估值的四個因素:1、產業發展階段;2、行業成長天花板;3、產品稀缺度;4、業績增速。在不同的階段,公司亦對應不同估值方法。如只關注單一估值指標,從歷史來看,也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出現階段性的估值失真。

從海外龍頭廠商看半導體設備估值:對於業務進入成熟階段,盈利趨於穩定的半導體設備類企業,PE或者EV/EBITDA是有較強參考價值的估值指標。對於早期的半導體設備類公司,PS或者EV/Sales估值更為適用。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海外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PS估值,與行業或公司BB值變化有較為明顯的關聯性。

當公司處於內生、外延等高速發展階段時,行業高景氣度(BB值大於100%),公司PS估值將會有更高溢價。從應用材料1987-2019年的PS估值來看,2000年2004年的峰值分別達15.2X與9.6X,2007年後隨著業務成熟,估值逐步趨於平穩,2017年後的估值中樞約2.7X,2017年峰值曾達5.8X。整體來看,1987-2019年公司PS估值中樞為3.04X。從泛林集團1987-2019年的PS估值來看,其PS估值歷史中樞為2.28X,其中2000年與2004年的峰值分別達到9.8X與5.9X。2007年後,公司估值波動性亦有所下降。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估值分析:國內半導體設備仍處於早期的高速成長階段,以北方華創為例,近幾年研發費用持續增長,研發費用率持續保持在高位,對利潤侵蝕也較大。利用市盈率PE估值,並不適合目前國內的半導體設備類公司。所以在當下階段,我們選取以PS為主的估值方法。

我們認為,海外半導體設備龍頭廠商,PS估值與BB值變化的高度關聯性,對於國內設備龍頭企業具體較強的參考價值。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自身的訂單BB值中樞為20%。20Q1、Q2、Q3隨著訂單額的顯著改善,BB值出現快速回升,達208%,表現出較高的景氣度。我們預計半導體設備訂單的高景氣有望持續,即公司BB值有望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PS估值相較其中樞值應有顯著溢價。對比海外龍頭廠商發展歷史,我們認為國產半導體設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考慮到增速和行業發展階段合理PS估值為15X

相關焦點

  • 半導體設備行業:國產半導體設備中標數據亮眼
    長江存儲、華力集成(華虹集團Fab6廠)、華虹無錫(華虹集團Fab7廠)、晶合集成、積塔半導體、中芯國際紹興等重要產線均有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根據中國招標網的統計,9-10月國產設備具體中標結果如下:  長江存儲:北方華創中標9臺刻蝕設備、1臺鋁墊PVD、27臺爐管設備,中微半導體中標3臺刻蝕設備;盛美半導體中標2臺清洗設備;中科飛測中標1臺缺陷檢測設備。
  • 最新國產半導體設備盤點
    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過程及其複雜,需要用到的設備包括:矽片製造設備、晶圓製造設備、封裝設備和輔助設備等。設備投入往往是生產線建立成本中佔據最大份額的部分。隨著我國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國產半導體設備不斷推陳出新,以下為近期推出的國產半導體設備一、盛美半導體設備推出應用於先進存儲器的18腔單晶圓清洗設備作為先進半導體器件的晶圓清洗技術領域中領先的設備供應商,盛美半導體設備(NASDAQ:ACMR)近日發布了Ultra C VI單晶圓清洗設備,這是加入Ultra C清洗系列的最新產品。
  • 半導體設備
    投資要點1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持續下降,未來有逐步回暖趨勢:8月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為342億美元,同比-14.8%。其中,中國地區銷量-15.7%。全球半導體銷量已連續八個月同比下降。但全球半導體銷量近期略回暖,7、8月銷量環比分別增加1.7%和2.8%。
  • 半導體檢測設備:最有希望實現國產替代的環節|半導體設備|晶圓|分...
    根據摩爾定律預測:每隔18-24個月,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現代晶片的超複雜化與精細化將對半導體檢測設備有更高的要求。廣義上的半導體檢測設備,分為前道量測(又稱半導體量測設備)和後道測試(又稱半導體測試設備)。
  • 國產設備的意義?
    國產半導體設備的意義:硬科技是要素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底層源動力,是一種縱向的探索式創新,從上往下依次劃分為三個層級,分別是:淺層要素(雲、系統軟體、伺服器、晶片設計)、中層要素(代工、封測、製造、存儲)、深層要素(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是硬科技的底盤
  • 第三代半導體板塊異動拉升 雙良節能、天箭科技漲停 亞光科技等多...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第三代半導體板塊異動拉升,雙良節能、天箭科技漲停,亞光科技、聚燦光電等多股漲幅擴大。早前出臺的《新時代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到,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除國家層面,各地也有不同的集成電路產業支持政策落地,集成電路產業進入集中的政策紅利期。
  • 國產半導體相關設備銷售額TOP10排行榜
    半導體器件包含集成電路(81%)、光電器件、分立器件和傳感器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通常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價。一般來說,半導體產業分為電路設計、半導體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三個環節。其中,電路設計和半導體封裝測試我國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半導體製造仍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 鮮為人知的半導體清洗設備
    國產半導體清洗設備廠商迎來行業擴容和國產替代的雙重機遇。比如說,國外單片晶圓清洗設備已發展到12個、16個腔體、對應的附屬設備的介質供應也越多,可滿足智能化、軟體控制、壓力均等和清洗後的存放等需求,而國產溼法清洗設備從種類和功能上目前能實現的部分較為有限。但目前本土企業的發展已經漸入佳境,我們分別介紹一下。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CVD 設備方面,AMAT、LAM、TEL 和日立國際電氣四 家廠商市佔率達 84%。PVD 設備方面,應用材料遙遙領先,獨佔 74%的市場份額。其他薄膜生長設備方面, 應用材料和泛林半導體兩家合計市佔率達 53%,國內廠商中微半導體佔有 7%的市場份額,主要生產 MOCVD。MOCVD 設備市場規模在 6-12 億美元之間,中國是最大的需求市場。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從投資角度出發思考,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的業績增速將受兩大核心因素的影響,一是行業需求增速,二是國產替代率增速,其中國產替代速度彈性最大,是影響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各公司能否率先「跑出來」的決定性因素。那麼A股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的技術含量高?國產替代實力強呢?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從投資角度出發思考,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的業績增速將受兩大核心因素的影響,一是行業需求增速,二是國產替代率增速,其中國產替代速度彈性最大,是影響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各公司能否率先「跑出來」的決定性因素。那麼A股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的技術含量高?國產替代實力強呢?
  • 國產半導體設備,進口替代突破口(國產溼法清洗龍頭盛美回歸)
    2)目前晶圓清洗設備在晶圓製造設備中的採購費用佔比約為 6%,清洗方式有溼法和幹法兩種,目前生產工藝中以溼法清洗為主、結合部分幹法工藝,其中溼法設備主要有單片晶圓清洗設備、槽式晶圓清洗設備、洗刷機等。 市場格局:日系佔據主導地位,國產企業奮起直 追。
  • 半導體檢測設備如何助力半導體封裝設備發展?
    半導體加工概述半導體生產是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對工作環境、生產設備、操作人員都有很高的要求。半導體的加工過程主要分為四步:圓片的製造和檢測及晶片的封裝和測試。半導體封裝設備的該如何發展?國產半導體封裝設備在設計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這部分問題可以通過細緻的設計規範和周密的設計流程管理得到迅速顯著的改善。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半導體設備行業需要理解的三個問題2.1 為何設備企業在客戶集中度很高的情況下仍擁有定價權?2018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 645 億美元,僅四家晶圓廠(臺積電,三星,海力士,美光)的採購額就接近 450 億美元,半導體設備的客戶集中度極高。依照產業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下遊客戶集中度越高,行業的定價權越弱,然而半導體設備卻打破了這個規律。
  • 尹志堯就國產半導體設備發聲,別只盯晶片設計
    尹志堯博士在2020年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講了國內半導體情況,並呼籲國內企業注重國產半導體設備發展,但事實是不樂觀,不少企業在"偷懶",這是為什麼?集成電路離不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但這一塊正是我們所缺少的,老美規定任何使用他們設備和軟體的華為生產產品的行為都是被禁的,而且有報導稱還幹預荷蘭光刻機,使得深紫光刻機不能交付給中芯國際,這也使得中芯國際不能生產更高端的晶片。
  • 中信建投:大陸LCD廠商份額擴大,國產半導體設備前景廣闊
    2020.04.07 08:20【中信建投:大陸LCD廠商份額擴大,國產半導體設備前景廣闊】中信建投發文稱,韓國廠商逐步退出LCD市場,大陸LCD廠商份額進一步擴大。進口替代能力初步形成,國產半導體設備前景廣闊。受益國內5G商用的快速增長浪潮,晶圓、封測產能逐步開出,半導體設備產業向上拐點或將到來。本周核心推薦:立訊精密、卓勝微、大族雷射、生益科技、華正新材、深南電路、滬電股份、鵬鼎控股、順絡電子、大華股份、三安光電、兆易創新、聞泰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
  • 中國半導體設備現狀、機遇與建議
    北京屹唐2019年集成電路晶圓設備銷售一舉上升到第二位,華海清科的CMP銷售從2018年2臺到2019年12臺,至純科技的晶圓清洗設備2019年也一躍到8000萬元以上,這些企業成為國產集成電路設新的增長點。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第三代半導體成國產替代希望?
    從華為的困境看出了半導體已成為中國的「卡脖子」工程。事實上,近兩年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都面臨著美國各個層面的封鎖,半導體設備和晶片層面的供應面臨風險,在當前逆全球化和技術封鎖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國產替代成為了舉國矚目的焦點。9月初,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被頻頻提起,並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 大國博弈下,中晶科技推動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
    經過多年發展,中晶科技能夠提供涵蓋3-6英寸直徑、N型/P型、0.0008·cm-100·cm阻值範圍的矽棒及研磨片、化腐片、拋光片等產品。在分立器件半導體矽材料市場尤其是矽研磨片細分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承擔矽材料國產替代化使命的規模化企業。
  • 半導體板塊發力走高,士蘭微中晶科技漲停,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來源:證券時報網半導體板塊21日盤中大幅走高,截至發稿,帝科股份漲逾13%,士蘭微、中晶科技漲停,北方華創漲近9%,珈偉新能漲近7%。此外,中芯國際低開後震蕩回升,隨後維持小幅震蕩態勢。天風證券認為,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資本對於行業變化是敏感的,這是投資關鍵的主線。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