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披露3nm工藝更多細節,明年試產

2020-09-02 我在730底站

8月25日,在臺積電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揭秘其3nm工藝節點的更多細節,並分享了5nm後續產品N5P和N4工藝節點的相關進展。


臺積電在先進位程領先的道路上一往無前,計劃3nm技術於2021年進入風險生產、在2022年開始量產,而英特爾的7nm預計最早推出也要到2022年末



據介紹,相較5nm N5工藝,相同功耗下,臺積電3nm N3性能可提高10-15%;相同性能下,N3功耗可降低25-30%;N3的邏輯密度、SRAM密度、模擬密度分別是N5的1.7倍、1.2倍、1.1倍。


同時,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宣布,臺積電已整合旗下包括SoIC、InFO、CoWoS等3D封裝技術平臺,命名為臺積電3D Fabric。


臺積電高級副總裁Kevin Zhang和Y.P. Chin在預先錄製的視頻中提到,臺積電正在其總部旁邊正建設一個專注於2nm晶片研發的新研發中心,擁有8000名工程師,將運營一條先進的生產線,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於2021年完成。


作為全球晶圓代工「一號玩家」,從臺積電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先進位程最前沿的晶片製造技術風向。


一、5nm今年下半年見,3nm後年量產


在今天的臺積電技術研討會,臺積電介紹了5nm N5、N5P、N4工藝以及3nm N3工藝的PPA優化情況。



據悉,臺積電5nm N5工藝廣泛採用了EUV技術。相較7nm N7工藝,臺積電N5工藝在相同功耗下的性能提高了15%,在相同性能下的功耗降低了30%,邏輯密度為N7的1.8倍。


臺積電還提到,N5的缺陷密度學習曲線比N7快,這意味著5nm工藝將比其上一節點能更快地達到更高的良率。


N5P和N4屬於5nm N5的增強版本。


N5P主要面向高性能應用,計劃在2021年投入使用。與N5相比,同等功耗下,N5P的性能可提高5%;同等性能下,N5P的功耗可降低10%。


由於與N5節點在IP上兼容,因此臺積電的5nm N4工藝可提供直接遷移,性能、功耗和密度均有所增強。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N4風險生產,目標是在2022年實現大批量生產。


相比5nm N5節點,臺積電3nm N3在相同功耗下的性能可提高10%~15%,在相同性能下的功耗可降低25%~30%;邏輯密度提高70%,SRAM密度提高20%,模擬密度提高10%。


此外,臺積電還介紹了專為IoT、移動和邊緣設備等低功耗設備而設計的N12e工藝,該工藝是臺積電12 nm FinFET節點的增強版,擁有更低功耗、更高性能,支持超低漏電器件和低至0.4V的超低Vdd設計。



二、英特爾三星「摔跤」,臺積電「緊俏」


近來先進位程的戰場可謂是波瀾起伏,英特爾製程進化再度跳票,三星頻傳良率不過關,唯有臺積電一路喜訊不斷,不僅股價持續飆漲,躍居全球第十大市值公司,還迎來製造出10億顆7nm晶片的新裡程碑。


從率先搞定7nm的那一刻起,臺積電就成了整個「地球村」的希望。除了三星、英特爾這種自帶先進位造廠的IDM巨頭,大部分的頭部晶片設計公司都跑到臺積電7nm的門外排起長隊。


原因無他,製程工藝越先進,晶片性能越高、功耗越低,在市場上越有競爭力


臺積電衝得不僅快,良率還高。2018年有超過50款7nm晶片量產,代工方都是臺積電。2019年,臺積電代工的7nm晶片設計更是超過100種。蘋果、高通、華為、英偉達、AMD、賽靈思、聯發科等晶片巨頭都是臺積電7nm的客戶。


同時,臺積電的7nm N7+工藝是全球第一個在大批量生產中採用EUV的節點,而向後兼容的N6邏輯密度又提高了18%。據臺積電介紹,N6具有與N7相同的缺陷密度。


臺積電2019年年報顯示,這一年,臺積電為499個客戶生產10761種不同的晶片,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市場佔有率達52%。


從2020年上半年全球前大晶圓代工營收來看,臺積電的營收超過2~9名代工營收的總和。



據臺媒報導,臺灣三大科學園區2020年上半年營業額達13681億新臺幣(約合3220億人民幣),其中將近41%由臺積電貢獻。


三、臺積電能否被超越?短暫佔優勢,戰爭還沒結束


國際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先進位程將為晶圓代工市場營收貢獻越來越高的比重。


全球晶圓代工行業收入(億美元)


獨霸晶圓代工半壁江山的臺積電,有被彎道超車的可能嗎?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很謙遜,在2020年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目前臺積電暫時佔優勢,但臺積電跟三星的戰爭絕對還沒結束,臺積電還沒有贏


臺積電相較三星有很多優勢, 比如它是一個純粹的晶圓代工廠,相較三星這種有自己晶片設計業務的IDM廠商,更易獲得客戶的信賴;比如它的技術推進順利,繼率先徵戰7nm市場後,又即將迎來5nm大規模落地。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曾透露,採用臺積電5nm完成的晶片tape-out數量將比7nm量產初期的同時期還要高,5nm也將成為臺積電繼7nm之後、另一個重大且具有長生命周期的製程節點,預估5nm在2020年營收佔比將達到10%。


但贏得市場最核心的籌碼——技術領先性——還存在變數。


痛失7nm市場的三星,已經擺足了架勢要在接下來的5nm及更先進位程的戰局中扳回一城。


接下來的戰役非常明朗,核心動作都是砸錢、擴產、搶先發。


首先,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和資本支出。


早在2017年,臺積電就透露計劃為3nm工藝晶片工廠投資200億美元。根據財報數據,臺積電2019年研發投入近30億美元,約佔全年營收的8.5%;其2020年資本開支預計將達到160億-170億美元。


臺積電還在其總部旁邊正建設一個擁有8000名工程師的新研發中心,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於2021年完成,計劃研發2nm晶片。


三星則接連公布巨額支出計劃。2019年4月,三星宣布計劃在未來十年向LSI和代工領域投資總計133萬億韓元(約合1160億美元)。同年10月,三星花費25億美元向ASML採購15臺EUV光刻機。2020年1月,三星斥資33.8億美元向光刻機霸主ASML下單20臺EUV光刻機,除了計劃用於7nm、5nm等邏輯晶片外,還計劃用在DRAM內存晶片的生產。


其次,穩步擴建生產線。


臺積電稱其正擴大在首家5nm晶圓廠Fab 18的N5生產。Fab 18於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量產N5,旨在每年加工約100萬片12英寸晶圓。


此前在2020年5月,臺積電和三星分別宣布新的5nm晶圓廠建廠計劃。


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的半導體工廠項目,將從5nm技術開始,月產能20000片晶圓,計劃2024年建成投產。


三星將在漢城南部的平澤市建造全新的5nm晶圓廠,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投產,產品主要用於5G網絡和高性能計算。


最重要的,搶佔5nm市場,超越3nm研發。


今年下半年,採用臺積電5nm技術的華為麒麟1020處理器和蘋果A14處理器將進入市場。Ampere Computing亦基於N5工藝製造其下一代伺服器晶片。其他被報導向臺積電5nm下訂單的還有高通、AMD、聯發科、恩智浦等晶片巨頭。


2020年7月底,三星電子稱,因客戶庫存準備增長,其晶片代工業務取得了創紀錄的季度和半年度營收,還透露已開始大規模量產5nm晶片,並且正在研發4nm工藝。按三星原定規劃,它將從2020年8月開始大規模生產三星5nm Exynos晶片。目前宣布採用三星5nm工藝製程有高通、谷歌等。但近日有報導稱,三星在5nm EUV工藝良品率方面遇到問題。


而在更先進的3nm工藝上,三星率先採用了突破性的GAA環繞柵極電晶體技術,以製造出密度更高的晶片。


臺積電3nm則繼續沿用FinFET電晶體架構,到第二代3nm或2nm才會升級到GAA技術。



在今天的臺積電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分享了一些可以超越3nm的行業進展,如nanosheet、nanowire等技術,以及高遷移率通道、2D電晶體和碳納米管等新材料,不過它並未提供關於將採用何種技術的細節。


臺積電已深耕nanosheet技術超過15年,並已證明其可以生產在0.46V下工作的32Mb納米片SRAM器件。臺積電還確定了幾種適用於2D的非矽材料,它們可以將溝道厚度控制在1nm以下。另外臺積電也在研究碳納米管這種新型底材。


與此同時,無論是臺積電還是三星,都在加快研發更先進的封裝技術。


四、結語:更先進的工藝競爭,不確定的未來


7nm、5nm、3nm、2nm……隨著先進位程節點逐漸趨於零值,新的問題正擺在先進晶片製造商們面前。


一方面,一些業內人士開始探討,是不是有更加科學合理的命名法,來取代現有晶片製程命名邏輯。


另一方面,並非所有晶片都需要追求最先進的製程工藝。晶片縮放固然有助於提高性能,但隨著晶片製造工藝不斷逼近物理極限,成本越來越高,增益卻在減少,綜合性價比未必會有競爭力。


當然無論前路存在多少不確定性,先進位程仍將是臺積電、三星與英特爾這三大巨頭角逐最先進技術的戰場,或許,未來的入局者還會有中芯國際。

相關焦點

  • 臺積電3nm明年試產,將投入8000多名工程師攻克2nm
    8月25日消息,臺積電在其召開的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披露了旗下最新的5nm以及更先進的4nm、3nm製程工藝。此外,臺積電還正式宣布在臺灣新竹建設新的2nm研發中心,預計將有8000多名工程師投入到2nm工藝的研發上。
  • 臺積電3nm明年試產,將投入8000多名工程師攻克2nm
    8月25日消息,臺積電在其召開的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披露了旗下最新的5nm以及更先進的4nm、3nm製程工藝。臺積電更先進的4nm(N4)、3nm(N3)工藝也在研發當中。其中4nm應該是5nm的終極改良,而3nm則是真正的迭代。技術指標方面,相較於5nm,3nm將可以帶來25~30%的功耗減少、10~15%的性能提升。
  • 臺積電3nm晶片將於明年試產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27日訊(孔辰) 11月27日消息,臺積電3nm工廠已竣工,將於2021年下半年開始小量試產,2022年會大規模量產。對此,有外界猜測稱,蘋果的A16處理器會是3nm首發。公開資料顯示,與5nm工藝相比,臺積電3nm的電晶體密度提升70%,性能提升15%,功耗降低30%,同時繼續使用FinFET工藝,技術成熟度更高。
  • iPhone中國市場銷量飆升225%;臺積電計劃明天風險試產3nm工藝
    點擊關注IT小皇子,尊享每日新鮮網際網路資訊熱辣點評 本期導讀:iPhone中國市場銷量飆升225%;臺積電計劃明天風險試產3nm工藝;臺積電計劃明年風險試產3nm工藝外媒報導,臺積電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5nm晶片工藝後,目前正在計劃將資源投入到3nm工藝中。
  • 臺積電披露5nm3nm工藝性能提升信息 4nm工藝2022年大規模投產
    【TechWeb】8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2020年度全球技術論壇和開放創新平臺生態系統論壇24日開始在線舉行,臺積電在論壇上披露了多項晶片製程工藝方面的信息,5nm、4nm和3nm工藝均有提及。臺積電在官網披露的全球技術論壇重點信息顯示,業界領先的5nm工藝在今年已大規模投產,隨著產能持續提升,晶片缺陷密度的降低速度也要快於上一代工藝。
  • 臺積電3nm工藝曝光:或將於2022年大規模量產
    作為走在晶片製造行業前列的知名半導體公司,臺積電有著領先的晶片製造技術。根據外媒在近日的報導,臺積電已經開始研發更先進的2nm和3nm工藝了,其中3nm工藝將於2021年開始風險試產,預計會在2022年下半年大規模投入生產。
  • 臺積電確認3nm以及4nm工藝正在研發:2022年量產
    昨日,臺積電舉辦了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並披露旗下最新工藝製程信息。在會上,臺積電公布了目前最先進的3nm以及4nm,其中3nm是5nm的更新迭代,而4nm是5nm的改良版本。臺積電也宣布了5nm以及6nm正在大規模量產。
  • 臺積電已確認3nm和4nm工藝,2022量產
    近日,在臺積電的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公開了未來一段時間的技術路線,其中除了表示將在明年推出增強版的5nm工藝外,還首次公開了3nm和4nm工藝的成果。根據臺積電的描述,3nm是5nm的真正迭代產品,而4nm則是5nm的改良增強版,4nm已經確定將會在明天早起推出,而3nm工藝則是在明年後半段時間進行風險試產,預計要到2022年才會進行大規模量產。
  • 臺積電3nm細節公布:2.5億電晶體/mm2
    PingWest品玩4月20日訊,據快科技報導,臺積電正式披露了其最新3nm工藝的細節詳情,其電晶體密度達到了2.5億/mm。作為參考,採用臺積電7nm EUV工藝的麒麟990 5G尺寸113.31mm,電晶體密度103億,平均下來是0.9億/mm,3nm工藝電晶體密度是7nm的3.6倍。性能提升上,臺積電5nm較7nm性能提升15%,能耗提升30%,而3nm較5nm性能提升7%,能耗提升15%。
  • 臺積電3nm細節:2.5億電晶體/mm2 能耗性能提升
    近日,臺積電正式披露了其最新3nm工藝的細節詳情,其電晶體密度達到了破天荒的2.5億/mm?!  作為參考,採用臺積電7nm EUV工藝的麒麟9905G尺寸113.31mm?,電晶體密度103億,平均下來是0.9億/mm?,3nm工藝電晶體密度是7nm的3.6倍。這個密度形象化比喻一下,就是將奔騰4處理器縮小到針頭大小。
  • 將會採用臺積電3nm晶片工藝
    歐界報導:之前有報導說,臺積電對2nm節點的研發正在加快進行中,而在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臺積電將會開始生產5nm的產品。目前晶片製造的主流一直是研發更小的製程,臺積電也是如此。根據消息稱,臺積電已經開始建造了與3nm相關的一些生產線以及其他的配套設施等。在明年的上半年很有希望能夠使用3nm的工藝來生產晶片,但是這只是試生產而已,應該在2022年才真正能夠批量生產。
  • 臺積電3nm工藝有望獲得英特爾訂單
    9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此前的報導中,外媒曾提到,考慮由其他廠商代工晶片的英特爾,已經將2021年18萬片晶圓GPU的代工訂單交給了臺積電,將採用後者的6nm工藝。外媒在報導中表示,臺積電的3nm工藝準備了4波產能,首波產能中的大部分將留給大客戶蘋果,後3波產能也將被眾多廠商預訂,其中就包括英特爾。產能預訂者中將有英特爾,也就意味著在外媒看來,臺積電的3nm工藝,將獲得英特爾的訂單。
  • 臺積電正式宣布明年量產3nm晶片
    兩年前,臺積電量產了7nm工藝,今年將量產5nm工藝,這讓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現在3nm工藝也在按計劃進行。根據臺積電的規劃,3nm風險試產預計將於今年進行,量產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開始。臺積電還透露了3nm工藝的更多細節。與今年的5nm工藝相比,3nm工藝的電晶體密度提高了15%,性能提高了10-15%,能源效率也提高了20-25%。
  • 臺積電3nm細節公布:2.5億電晶體/mm2 能耗性能大提升
    近日,臺積電正式披露了其最新3nm工藝的細節詳情,其電晶體密度達到了破天荒的2.5億/mm!作為參考,採用臺積電7nm EUV工藝的麒麟990 5G尺寸113.31mm,電晶體密度103億,平均下來是0.9億/mm,3nm工藝電晶體密度是7nm的3.6倍。這個密度形象化比喻一下,就是將奔騰4處理器縮小到針頭大小。
  • 臺積電3nm工廠竣工:蘋果A16首發?
    11月25日,臺積電在臺南科學工業園舉行了竣工儀式,慶祝3nm晶圓廠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臺積電3nm晶圓廠在去年就開始建設,耗資高達數十億美元,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基礎建設,總體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但想要能夠生產3nm晶片,後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設備安裝、調試、試產等上千道工序。
  • 5nm「兵馬未動」,臺積電宣布3nm「糧草先行」
    說起臺積電,由於斷供華為晶片,如今處在風口浪尖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臺積電在晶片行業的地位,目前的確是無法撼動的,這也就造成了目前一家獨大的局面。近日,在臺積電舉辦的第26屆技術研討會,臺積電披露了最新工藝製程信息。
  • 臺積電2nm研究重大突破,有望2023年下半年試產
    臺積電錶示,將會在2021年開始量產3nm,並最終在2022年下半年實現規模量產。而在更進一步的2nm,有消息稱臺積電在去年就已組建了研發團隊,確定了2nm工藝的研發路線,預計臺積電的2nm工藝可能會在在2024年大規模投產。
  • 臺積電確認!正研發3nm和4nm工藝:性能提升巨大
    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中,臺積電是目前行業最具優勢的供應商,憑著一家獨大,已經拿下蘋果、華為、高通等科技巨頭的大量訂單。雖然咱們還沒有真正用上5nm的晶片,不過在臺積電第26屆技術研討會上,臺積電已經確認開始研發3nm和4nm工藝。
  • 5nm還沒徹底普及,2nm工藝又迎來重大突破!2023年投入試產
    【科技秘曝】11月18日,這幾年來,晶片產業中的製造工藝的發展,已經不能夠用迅速來形容了,而是用迅猛來形容比較恰當。去年才普及7nm工藝的晶片,比如麒麟980和麒麟990系列、驍龍855和驍龍865系列、蘋果A12 Bionic和蘋果A13 Bionic。如今年又開始生產出了5nm製造工藝的華為麒麟9000系列處理器晶片,蘋果的蘋果A14 Bionic晶片,接下來還會有高通驍龍875 SoC平臺面世。
  • 臺積電3nm工藝,可能再次獲得大客戶訂單
    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正在研發更先進的3nm工藝,並且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正式大規模投入量產。還有知情人士透露,臺積電3nm目標是2022年每月5.5萬片產能,但是到了2023年,產能將大幅度提升,達到每月10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