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濱街道在市委和區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圍繞「一三五」基本思路,聚焦提升基層黨建,著力打好三大戰役,大力落實項目責任,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合力維護社會穩定,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和經驗
1.意識形態常抓不懈。街道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有了更充分的認識,今年5月,街道成立了以工委書記範朝陽同志為組長,其它工委成員為副組長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分析研判和及時處置意識形態領域重要事項,同時,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述職。全年共召開工委中心組學習11次,其中擴大會8次,處置輿情30餘件次,在省、市、區媒體報送新聞稿件200餘篇。
2.基層黨建全面深化。一是紮實開展主題教育,制訂主題教育實施方案,開辦黨員主題教育讀書班,工委班子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討,結合主題教育上了6堂黨課,將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措施貫徹始終;二是依託基層基礎,優化幹部隊伍,嚴格按組織程序對五個社區居委會進行補選,補選成功率100%;三是創新黨建品牌,在鞏固原有黨建品牌基礎上,不斷擦亮、延伸了湖濱社區「黨建+文化超市」、雷公湖社區「新市民之家」,同時,黃沙灣社區「先鋒黨園」黨建服務品牌籌備工作提上日程。
3.項目建設強力推進。
2019年,完成城市綜合體5.6.7號地塊和阿波羅置換土地項目房屋倒地及青苗清零任務,完成楓樹山路項目徵地清零、湖濱社區棚戶區(二期)、房車及飛行營地(一期)、楞伽灣民宿小鎮、黃河集團項目正緊張有序推進。全年共籤訂房屋拆遷協議73棟,拆除房屋面積21479平方米;全年共組織拆違行動38次,拆除違法建設175處,拆除面積10664㎡(其中新增違建52處,面積1539㎡;存量違建123處,面積9125㎡),全面完成2018年航拍違建圖斑101處。
4.環境整治卓有成效。一是城鄉面貌煥然一新,2019年,街道緊緊圍繞市、區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積極爭取資料850萬元,全面「清髒」、重點「治亂」、著力「提升」,拆除棚亭182戶、面積8790平方米,立面改造房屋95處、面積達13000平方米,清運垃圾9035噸;以整治「亂搭亂建」為重點,持續深化「空心房」整治。對各社區「空心房」「偏雜屋」進行了實地丈量和摸底造冊,共計拆除「空心房」「偏雜屋」27戶、2072平方米;二是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根據市、區文件精神,制訂《湖濱街道「河(湖)長制」工作實施方案》,鄉級河長全年累計巡河240次,社區級河長累計巡河288次;三是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對轄區內部份裸露土地進行綠網覆蓋,共覆蓋綠網590.55畝,安裝防塵板822米;依法拆除南湖周邊養鴨場,5月21日,湖濱街道組織拆除工作小組60餘人,對雷公湖旁的非法養鴨場進行了拆除工作,完成清欄工作並拆除違法建設約120平方米,同時,聯合區農委及時清理水面並安裝5個衝氧裝置儘快恢復水質。繼續落實畜禽禁養工作,實行「回頭看」嚴防反彈並對之前積壓的禁養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查與梳理解決。
5.安全生產穩紮穩打。一是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制訂《湖濱街道2019年「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年」實施方案》,在轄區內10人以上密集型場所、高危行業、企業、學校(校車)、建築施工、交通等安全領域進行十餘次聯合大排查,累計排查隱患20餘個,整改到位19個。建立有效的公共安全制度,各社區、站辦共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00餘起,基本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強專項整治力度。在全年各重要時間節點,與派出所、消防、城管等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檢查安全設備條件、登記造冊管理、宣傳法律法規,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確認和評估、登記建檔,制定應急預案,上報處理;三是突出重點領域監管。建立健全重點領域日常巡查監管機制,制定「監管執法年」行動方案,採取日常巡查和聯合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監管長效化、常態化、橫到邊、縱到底的全方位監管網絡。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連續三年榮獲「南湖新區安全生產先進鄉鎮」稱號。
6.社會事業穩健發展。一是城市管理創新服務,邀請市
物管辦對各社區工作人員及物業管理進行培訓授課,成立了濱湖新境界業主委員會,濱水翡麗城、田園牧歌成立業主委員會籌備組,街道充分發揮社區場地優勢開展「文化超市」活動,堅持以人為本,向居民提供書報閱讀、健身鍛鍊、科普教育、娛樂休閒場地。二是社保工作穩步推進,2019年利用「智慧人社」、「湘稅社保」APP正式實現了行動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2019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累計繳費1389人,全年完成率120%;轄區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為7479人,其中新增86人,參保狀況良好,18周歲以下補卡、新增制卡283張;10月份完成新增城鎮就業目標任務數200人,全年實現新增就業任務翻一翻的目標,實際完成新增就業任務數415人。三是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全年新增低保對象9戶、清退低保對象4戶,全年大病醫療救助20人,救助金額5萬多元,困難臨時救助33人,救助金額7.6萬元;金秋愛心助學12人,發放助學金3.3萬元。四是開展計生優質服務,新增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50人,完成「特扶」13人年審工作、「特扶」家庭綠色就醫通道、更新完善計生「特扶」家庭三級聯繫人幫扶制度,落實了家庭醫生籤約全覆蓋政策;為轄區內38對備孕夫婦進行了免費孕前優生優育健康檢查、36名計生困難家庭婦女免費進行兩癌篩查。今年,虎形山社區計生協被評為「全省先進村級計生協」。
7.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一是規範信訪程序,全年共受理來信、來訪、網上信訪171件,現已按期全部辦結,回復率達到100%。中央掃黑除惡第十六督導組交辦信訪件9件,調處率達96%,籤訂息訪息訴協議10人,有效的化解了部分信訪積案;二是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每周進行一次不穩定因素矛盾糾紛大排查,堅持經常排查、集中排查和重點時期排查的「三排查」工作方式,全年來共調處大小矛盾糾紛31起,並成功化解一起全國兩會期間赴京上訪事件;三是加強夜間治安巡邏,抽調街道及社區人員組成夜間巡邏隊,在轄區範圍內不間斷地開展夜間治安巡邏,利用巡邏車進行法律知識、公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掃黑除惡等知識宣傳,增強群眾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大力推進禁毒工作,重新調整了湖濱街道禁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街道禁毒工作,落實70名社會面吸毒人員及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基本情況,並建立了「一人一檔」,真正做到了去向明、能管控。同時,加強禁毒宣傳,積極開展禁毒宣傳教育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2000份、懸掛橫幅20條、宣傳展板12個,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了轄區廣大居民、學生識別毒品的能力,牢固樹立起自覺抵製毒品危害、遠離毒品的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網絡輿情壓力較大。隨著城市南延,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因徵拆導致的信訪問題增多,轄區範圍內輿情壓力激增,加之基層幹部對新形勢下的輿情應對缺乏有效措施,線上線下配合不夠緊密,導致輿情處置較為被動。
2.項目徵拆漸顯疲態。部分項目(黃河集團)時間跨度長、範圍廣,遺留問題較多,個別項目由於在景區範圍內,報批手續不完善,無項目徵拆紅線圖、預徵地公告,工作人員超長時間連續作戰,導致徵拆工作出現瓶頸。
3.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平衡。部分社區後備幹部培養不足,沒有從社區長遠發展角度培養,範圍窄、走形式,作用不明顯;個別社區流動黨員多,參加組織生活不經常,游離黨組織教育管理之外,致使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弱化。
三、工作計劃
2020年,我們將聚焦項目建設,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搞好產業升級轉型。各單位各部門要加快推進洞庭國際文旅綜合項目、楞伽灣民宿小鎮、城市綜合體、總部經濟樓等項目建設,加大徵拆騰地力度,想方設法保障重大項目土地供應;加快資本啟動運營速度,確保清空土地儘快掛牌出讓。要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通過內聯外引工作,引進和培育壯大一批規模企業。要緊緊揪住改革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不放鬆,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聚焦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整合市場監管、稅務等多部門力量,主動為企業和經營單位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務,高位高質高效推進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改革。
2020年,我們將聚焦社會穩定,不斷築牢基層基礎,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各單位各部門要不斷深化「平安湖濱」創建行動,積極化解多年上訪徵拆戶的涉法涉訴案件,主動應對網絡輿情,積極疏導、正確引導公眾情緒,著力淨化網絡空間。要推進幹部職工整風行動。重點推進領導幹部進社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的「一進二訪」活動,加強和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加快截汙管網建設改造,打贏三大攻堅戰。要規範幹部作風,堅決懲治不良之風,修訂完善各項工作流程,特別是徵收安置工作入戶流程。
2020年,我們將聚焦社區管理,為提升治理能力謀劃良策。各單位各部門要重點加強小區創新管理,認真依照省委組織部、省住建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城市居民小區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加速抓好小區黨組織組建工作,強化對業主委員會的黨建引領和物業管理服務的創新引領;要通過搭建「周末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等議事協商平臺,有序引導居民參與小區事務管理,融洽各方關係,提升小區自治水平。要加快搭建面向全體居民開放的社區圖書館、活動室、教培中心等服務平臺,並積極搞好企地對接,拓寬就業渠道,為居民提供就業指導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