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市場依舊維持震蕩走勢,「指數牛市」何時重新展開是個未知數,但關於「基金賺錢」話題的討論似乎從未走遠。
指數不漲是否意味著基金不漲?指數不賺錢是否代表基金也不賺錢?當然不是。
我們能夠看到,無論公募還是私募,許多優質基金依舊在震蕩行情中刷新著淨值新高,基金行業的管理規模和產品數量也進入了加速發展期。那麼長期持有基金真的能幫投資者獲得收益嗎?怎樣的基金才是戰勝市場的極佳「武器」?
一、指數不賺錢基金也能賺錢
牛市讓人興奮,但近年來,震蕩市其實才是A股的常態。
2016年以來,萬得全A指數80%的時間均在3900-4700這個上下10%的區間內震蕩。在宏觀經濟增速趨於穩定、央行嚴控貨幣閘門、機構資金成為主導的大環境下,未來個股分化、指數震蕩的情況可能會較為常見。
而從上證指數來看,近兩三年間,也是持續圍繞3000點上下波動著。從2017年11月17日的3382.91點,到2020年的11月17日的3339.90點,幾乎可以說是「零漲幅」。而在此期間,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有超越指數,獲得較高收益率,甚至有不少基金實現業績翻倍。
首先從過去三年公募基金與主流指數漲跌幅對比來看。據中國基金報統計,公募基金業績要好於主流指數。最低倉位是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達到66.45%,超越期間所有的主要指數;而最低倉位為60%的偏股混合基金獲得了61.77%的收益率。(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為2017年11月18日-2020年11月17日)
其次從好買好私募榜單股票基金與萬得全A對比來看。2016年到2020年11月,多隻好買好私募產品在A股震蕩期間持續走牛,基金淨值不斷創新高,展現出了很強的賺錢效應,近五年業績遠遠跑贏萬得全A。(產品詳見:心儀基金漲勢如虹,究竟能不能追漲?|研究猿觀察;好買好私募C成立較晚,無同期可比業績。)
總的來看,雖然A股指數多數時間處于震蕩,但平靜的表面下行業個股卻在輪番表演。不少主動型基金,憑藉其對市場的理解程度,不斷通過選股創造超額收益,優質基金依舊能「笑看」震蕩市。
二、選好基金,不立於危牆之下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在投資領域,選對好的基金,就是最好的一個開始。所有關於長期投資的論述,其前提都是擁有靠譜的基金。
基金不可能完全獨立於市場環境所存在。通過對市場、對產品、對管理人的獨立思考,在多面的信息中形成獨立的判斷,並建立起對基金和基金經理的信任,不恐懼於一時的跌幅,也不眼紅於其他產品一時的暴漲,正是當下投資的必修課。
在此前的內容中,我們也提到過,基金的選擇可從兩個因素考慮:
1.業績是否可持續。長期投資要避免簡單地根據短期業績去盲目追逐熱點產品,可以通過考量投研團隊質量、長期業績表現、投資風格和原則、公司治理等方面,對基金產品進行篩選。
2.收益波動如何。極少有投資者具備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平靜應對短期大幅回撤。因此選能風控到位的管理人,或者投資者自身做好資產配置,降低投資組合整體波動,長期投資才更可能成功。
三、結語
未來市場依舊有著不確定性,但無論遭遇怎樣變數,總會有優質公司在持續創造價值,也總會有聰明的基金經理發現這些企業。
萬丈高樓起,信任是地基。事實上,以長期的心態看待投資,可能已經超過了80%的投資者。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商學院!更多內容,關注我們@好買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