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乾口燥 當心乾燥症候群

2020-12-17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眼乾口燥 當心乾燥症候群

  患者向陳雁飛送錦旗表示感謝。

  陳雁飛

  您是否有過眼睛乾澀,有時候即便心情悲痛哭起來也流不出一滴眼淚?是否有過口乾舌燥,吞咽食物時必須要喝水,或日常只能吃流食?是否有過皮膚乾燥到皸裂,塗抹任何護膚品依然不緩解……殊不知,有了這些明顯症狀,您可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究竟有哪些具體症狀?怎麼判斷,會給身體帶來哪些損傷?如何治療?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陳雁飛進行了詳解。

  專家簡介:陳雁飛,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甘肅省醫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理事,風溼免疫病醫聯體聯盟理事。從事風溼免疫專業工作24年。擅長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白塞病、乾燥症候群等常見風溼病的診治,同時對少見、罕見風溼病,如多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皮病、IgG4相關疾病、成人stii病等,以及結締組織病相關性間質性肺病、免疫相關性血小板減少、不明原因發熱等疑難病,均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女性更易發生乾燥症候群

  問:什麼是乾燥症候群?

  答:乾燥症候群是累及外分泌腺體為主的慢性瀰漫性自身免疫病。臨床上常累及唾液腺和淚腺導致功能受損而出現口乾、眼乾,還會影響其他外分泌腺及其他組織器官,呈現全身性、多系統損害,如肺臟、肝臟、血液及腎臟系統受累。是目前第二類免疫性疾病,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大致為0.29%-0.77%,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較高,為3%-4%。

  問:乾燥症候群怎麼分類的?

  答:乾燥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不合併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稱為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繼發於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等稱為繼發性乾燥症候群。

  一般患者多數是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是一個累及全身外分泌腺體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唾液腺和淚腺症狀為主,同時還累及呼吸、消化、血液等重要系統。

  從多項數據顯示,女性更易發生乾燥症候群,男女患病比例為1∶10-1∶20,女性發病年齡在40-50歲,而男性發病年齡更早;腺體外最常見的表現為肺部併發症、皮膚血管炎和淋巴結病變,約一半的男性在診斷時有超過一種腺體外表現;同時,乾燥症候群患者抗Ro-52水平顯著提高,男性患者具有更高的抗核抗體、抗La/SSB、抗Ro/SSA、抗La/SSB血清學陽性率,可能與男性患者免疫系統激活更顯著有關。

  很多時候,由於乾燥症候群首發症狀不典型、起病隱匿、多樣化且醫生對該病的重視度和熟悉度都不高,導致漏診率和誤診率較高。

  患者進食固體食物時須伴水

  問:引起乾燥症候群的病因及臨床症狀有哪些?

  答:乾燥症候群具體病因未知,起病隱匿,不易察覺,大多數患者無法確切指出發病時間。臨床表現多樣,病情輕重差異較大。最典型的局部症狀是口乾、眼乾,以及難以控制的齲齒和間歇性成人腮腺炎。常見的全身性症狀包括乏力、發熱,紫癜樣皮疹,關節痛,胃腸道不適。

  問:口乾會出現哪些具體症狀?

  答:口乾是乾燥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嚴重時,患者在講話的時候需要頻繁飲水,進食固體食物時必須伴水,或者用流食送下,夜間需要起床飲水。另外一個口乾導致的症狀是猖獗齲齒,猖獗齲齒是本病的特徵之一,有50%的患者表現為牙齒逐漸變黑,繼而片狀脫落,最終只留下殘根。還有成人腮腺炎,大約有50%的患者表現間歇性的、交替性的腮腺腫痛,有時候累及雙側,也有時候累及單側。此外,比較典型的口乾導致的症狀——舌部表現為舌痛、舌面乾燥、裂,舌乳頭萎縮而比較光滑;口腔黏膜出現潰瘍和繼發的感染。

  眼乾:嚴重者或欲哭無淚

  問:眼乾又會出現哪些典型症狀?

  答:眼睛乾燥是乾燥症候群的一類,表現為乾燥性的角結膜炎,持續3個月以上,每日感覺眼睛乾燥,難以忍受;反覆感覺有沙子吹進眼睛裡的異物感;嚴重者或欲哭無淚,出現淚腺腫大。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時,儘量不要胡亂使用眼藥水,最好到醫院檢查後,使用人工淚液保持眼睛溼潤。

  嚴重者傷及呼吸、神經等系統

  問:除了典型的口乾眼乾外,還會傷及哪些臟器?

  答:一些其他淺表部位的外分泌腺的病變,比如皮膚乾燥、瘙癢、脫屑,鼻腔乾燥、結痂、出血甚至嗅覺下降,咽喉乾燥、聲音嘶啞,女性會出現陰道乾澀、瘙癢、刺痛或者外陰潰瘍,陰道念珠菌的感染等。

  對呼吸系統,輕的出現乾咳,重的出現氣短。肺部的主要的病理改變常常會出現肺間質性的病變,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會出現肺動脈高壓,有嚴重的肺纖維化或者重度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預後症狀就不見了。消化系統也可以受累,比如因為食道分泌的減少,導致食道乾澀引起的吞咽困難,還有一部分患者出現了萎縮性的胃炎或者消化不良等症狀,還有一些患者可能會累及肝臟,出現肝酶升高,也有少部分的患者會累及胰腺。

  神經系統也可以受累,但是它主要累及周圍神經,甚至也有一部分患者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常常累及感覺神經纖維,表現為對稱性周圍神經病變,和多發的單神經炎。血液系統常常表現為白細胞的減少,血小板的減少等等。血小板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出現出血的現象。

  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一些,其他的一些表現包括關節肌肉的病變,如關節痛、關節炎、肌無力,還有皮膚的血管炎的表現,如過敏性紫癜造成的皮疹。

  治療:阻止和延緩疾病進程

  問:乾燥症候群能否治癒?

  答:相比於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乾燥症候群治療未取得較大進展,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乾燥和疲勞症狀,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症狀,阻止疾病進展和延緩內臟受累。因此,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藥物以緩解症狀,更重要的是阻止臟器功能受損、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措施包括保持周圍環境溼潤、預防齲齒發生、戒菸、保證充足睡眠、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以及增加抗疲勞有氧訓練等。

  治療中,一般包括唾液、淚液的替代治療,以改善症狀;增強外分泌腺的殘餘功能,刺激唾液和淚液分泌;系統用藥改變乾燥症候群的免疫病理過程,最終保護患者的外分泌腺體和臟器功能。

  問:一般治療中有哪些藥物可以使用?

  答:不同系統受累,使用不同的藥物,要對症下藥。如刺激唾液和淚腺的功能:正瑞(環戊硫酮片),可增加毒蕈鹼受體的數量,明顯提高腺體(如唾液腺、淚腺)的分泌量。可明顯改善口乾、眼乾、鼻幹及陰道黏膜乾燥症狀。口服,25mg,一日3次。

  有神經系統、腎臟、肺、肝臟及血液系統損害等,根據病情輕重決定劑量,潑尼松劑量0.5mg-1mg/(Kg·d),病情危重時,大劑量激素衝擊治療,甲基強的松龍500mg-1000mg/日(3-5天)。

  為減輕關節肌肉疼痛、乏力以及低熱等全身症狀,降低S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唾液腺功能,可以使用羥氯喹:0.2g-0.4g/日。

  文/圖 記者 歐陽海傑

相關焦點

  • 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症候群
    老覺得口乾舌燥,多喝水也沒多大改善,進入秋天以來,更是明顯……一些人以為是糖尿病,到醫院檢查,卻被診斷為乾燥症候群。秋季乾燥,讓乾燥症候群發病率明顯上升。那麼,乾燥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本期名家訪談,我們專訪了南京市中醫院風溼病科主任徐蕾。
  • 眼乾、口乾?乾燥症候群這樣治 |你「藥」知道
    大多數患者呈緩慢和良性進展,主要表現為口眼乾的局部症狀。但約1/3的患者可出現腺體外表現(系統損害),累及皮膚、關節肌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腎臟、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等。SS患者淋巴瘤的風險較健康人群高數倍,最常見的是黏膜相關邊緣帶B細胞淋巴瘤(MALT)。
  • ...也解決不了的口乾、眼乾 省直中醫院提醒:你可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株洲新聞網7月17日訊(通訊員 伍周琳 張倩 記者 向胤蓉)近日,省直中醫院風溼免疫科收治了這樣一位患者:市民王女士總是不明原因感覺口渴、眼乾、皮膚乾燥,稍微幹一點的食物都感覺難以下咽,通過喝水依然不能緩解。剛開始以為是天氣炎熱所致,多補水就好了,可是時間長了依然沒有改善。
  • 陝西省名中醫徐玲主任醫師乾燥症候群治驗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侵犯唾液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口眼乾燥為特徵並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從而造成多臟器損傷而出現難以控制的齲齒、牙周疾病、口腔潰瘍、眼結膜炎、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皮疹、結節紅斑、低熱、乏力、肌痛、腮腺腫大等,血清中可出現相關抗體、腺體活檢有較高的準確性
  • 乾燥症候群患者的入秋指南
    但除口乾外,同時出現眼乾、鼻幹、牙齒變黑脫落、關節痛,就需要注意是否患有乾燥症候群了。我們都知道,乾燥症候群是風溼免疫科的常見病,中年女性多發,多見於絕經期及以後的女性。可出現口乾、眼乾、舌質乾裂,眼淚少或欲哭無淚,咀嚼和吞咽困難,咽乾食費力,腮腺腫大及淚腺腫大,伴牙齒脫落,嚴重者會出現肺臟、腎臟、血液系統、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受累。
  • 國醫大師朱良春養陰蠲痺通絡治乾燥症候群經驗分享
    燥邪化毒、陰傷絡阻案 蔣某,男,61歲。初診:2010年4月3日。 主訴:口眼乾燥、腮腺腫脹、周身關節疼痛2年餘。 患者2008年始雙目乾澀,口乾咽燥,雙眼瞼皮腫脹,腮腺腫脹,多關節疼痛,雙手指節腫痛,無淚,少唾液,2009年10月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確診為 乾燥症候群、左側腮腺炎、 左眼炎性假瘤。刻診:口眼乾燥,左側腮腺腫脹,指節、雙肩、腕、肘關節疼痛,無淚,少唾液,納可,進食需飲水,便調,舌紅苔薄膩少津,脈細小弦。此乃燥邪日盛,蘊久成毒,陰傷絡阻。
  • 乾燥症候群不只是「眼乾口乾」,還會造成這些損傷
    乾燥症候群,大家並不陌生,口乾舌燥和欲哭無淚是常見症狀。可是如果你以為乾燥症候群就只是「口乾、眼乾」,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義診現場,彭翔耐心接受市民諮詢。經風溼科聯合會診,進一步完善免疫學指標檢查,發現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均呈陽性,確診為乾燥症候群。經詢問病史才知,原來李小姐此前就出現過口乾眼乾和關節痛的情況,但一直沒在意,以致看錯科,延誤了病情。彭翔指出,乾燥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遠非是單一的口乾眼乾性的疾病,而是一種可累及全身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
  • 乾燥症候群的中西醫辨證對決
    乾燥症候群的中西醫辨證對決西藥相信大家都知道,也基本都吃過,西藥基本都是化學合成製劑,且對身體存在一些損害,並且無論病情如何,藥物不會變,頂多加減藥量。乾燥症候群也是瀰漫性風溼症的一種,會累及到全身多個器官,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內分泌腺也可累及。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口乾、眼乾、鼻子幹、少汗。病情無法控制則會侵犯全身多個器官、多個系統.比如導致肺間質纖維化、腎小管酸中毒、血液系統損害、心臟、大腦,等多系統、多器官損害。
  • 乾燥症候群一般能活多少年?
    乾燥症候群總體預後良好,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壽命。 大多患者症狀輕微,伴有口乾、眼乾等症狀,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其生命周期接近普通人群。伴有內臟損害的患者,經規律及時治療,大多數也可以達到病情控制和緩解,嚴重臟器損害的患者預後不良。乾燥症候群主要是侵犯外分泌腺,尤其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口乾、眼乾為其最常見的症狀,若控制不佳,部分患者會伴有內臟損害,並出現多種臨床表現。
  • 秋燥來襲,乾燥症候群患者怎麼過?醫生給出3個「加溼攻略」
    口乾、眼乾、皮膚幹?這是乾燥症候群患者的日常,要是遇上乾燥的秋冬季節,無疑是雪上加霜,網友調侃:真是幹到沒朋友!冬季來臨,天氣一方面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加大;另一方面「燥邪當令」,天氣變得愈發乾燥。那麼,面對「幹到沒朋友」的秋冬季節,乾燥症候群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加溼措施」?
  • 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認識乾燥症候群
    上述4名患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但最終都經唇腺活檢確診為乾燥症候群。我們常稱乾燥症候群屬於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輕者僅僅有輕微口眼乾燥,重者類似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激素衝擊治療。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眼乾、口乾及腮腺腫大等症狀,約1/3的患者可出現系統損害,皮膚、關節肌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腎臟、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均可受累。
  • 滿足這三個條件,可能就是乾燥症候群!小心累及臟腑!
    乾燥症候群是如何引起臟器受損的呢?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解釋吧~ 您生活中的哪些徵兆意味著乾燥症候群的到來?三個測試幫您看清風險。 眼乾測試
  • 乾燥綜合症是病,影響不止是口和眼,吃什麼好
    水分對於人的身體至關重要,在成人體內有60%以上的質量都是水分構成的,而對於兒童青少年而言,水分的消耗更大,一旦身體缺水,會容易產生許多的問題,而乾燥綜合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問題,那到底什麼是乾燥綜合症呢?一起來看具體的解釋吧。
  •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具有異質性,其主要表現為以眼乾、口乾為主的腺體分泌減退症狀,是一種可累及腎、肺、腦等多系統功能的一種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 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手手指遇冷變色伴疼痛,以食指為重,伴眼乾、口乾,於我院外科急診就診,給予貝前列素鈉靜點,疼痛症狀可緩解,遇冷變色緩解不明顯。患者病來無發熱、口腔潰瘍、皮疹、脫髮、光過敏。查體: 體溫36. 5 ℃,脈搏90 次/min,呼吸頻率20 次/min,血壓94 /63 mmHg。血常規: Hb 91 g /L。
  • 「眼科日曆·6月23日」乾燥症候群也會有眼睛上的表現?
    乾燥綜合症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稱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病。在口和眼中表現較為明顯,它也可累及其他系統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經系以及肌肉、關節等造成多系統、多器官受損。
  • 趙大夫談中醫如何治療乾燥綜合症,從益氣養陰潤燥開始!
    乾燥症候群在中醫屬「燥證」範疇,本病的主要病機為肺胃陰虛在先,肝腎陰虛在後,陰虛不復,燥熱自內而生,病理關鍵在於陰虛燥熱,輕則肺胃陰傷,重則肝腎陰虛,皆因陰虛在先,燥熱自內而生
  • 過度取暖,當心出現不利健康的系列症候群
    久吹熱空調,當心「暖氣病」 過度取暖造成人體抗寒能力及免疫力下降,出現不利健康的系列症候群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陳安妮 「長沙下雪啦!」今年長沙首場冬雪如約而至,熱情奔放的長沙人抑制不住內心對雪的浪漫遐想。
  • 春季乾燥症候群易發!泰州四院專家提醒:女性出現眼乾、口乾、關節...
    最終,周女士被確診為乾燥症候群。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克勤介紹說,被確診為乾燥症候群後,風溼免疫科給予周女士免疫抑制劑治療,皮膚症狀明顯改善,肝功能恢復正常,口乾、眼乾症狀明顯好轉,其雷諾氏症狀基本消失。目前,患者周女士定期隨訪維持治療,病情也控制得很穩定。
  • 嘴乾眼幹竟然也是病,有可能是乾燥症候群,可導致肺纖維化
    乾燥症候群,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疾病,為什麼要寫這個病呢,因為它可能侵犯到肺部,導致間質性肺病,其實我們的肺很容易受到影響, 不但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細菌的感染,還容易受到體內紊亂的免疫細胞攻擊,乾燥症候群就是這樣一種因免疫功能紊亂性疾病。
  • 別掉以輕心,這6個症狀,暗示為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起病不明顯,患者往往到不能忍受後才會看病乾燥的症狀最常見的是眼乾、口乾,因為眼乾、口乾是最容易出現或感受到,但並不是只局限於口乾、眼乾,只要是全身的皮膚黏膜都可以有乾燥症候群。比如乾燥症候群的特徵口乾,如果你問患者口乾不幹?患者會告訴你他喝了好多水,但為什麼要喝這麼多水,他不會太去想,因為口乾了他就可以通過喝水來緩解,去代償身體的不適,慢慢生活習慣改變了,反而不會發現口乾才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