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解決不了的口乾、眼乾 省直中醫院提醒:你可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2020-12-17 瀟湘名醫

株洲新聞網7月17日訊(通訊員 伍周琳 張倩 記者 向胤蓉)近日,省直中醫院風溼免疫科收治了這樣一位患者:市民王女士總是不明原因感覺口渴、眼乾、皮膚乾燥,稍微幹一點的食物都感覺難以下咽,通過喝水依然不能緩解。剛開始以為是天氣炎熱所致,多補水就好了,可是時間長了依然沒有改善。王女士通過上網查詢,發現這類症狀很有可能是一種叫乾燥症候群的病,於是來省直中醫院風溼免疫科就診。

乾燥症候群(簡稱S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說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的細胞。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免受外界有害生物(如病毒和細菌)的攻擊。而患有乾燥症候群時,本該與疾病搏鬥的免疫細胞卻攻擊自身的多種器官,尤其是淚腺和唾液腺,從而導致眼乾和口乾。

乾燥症候群的患者會有眼乾無淚、猖獗齒、口乾、成年人反覆腮腺腫大、不典型的關節痛、遠端腎小管酸中毒、不明原因肺間質纖維化等病症。如何預防和治療乾燥症候群?省直中醫院風溼免疫科醫生表示,僅有口乾眼乾而無其他臟器損傷時,主要採取對症處理;岀現其他臟器受損跡象,如血液系統異常、肝功能異常等,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延緩穩定病情。

只要發現及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乾燥症候群完全可以控制和治療。口乾、唾液少、齲齒和舌皸裂者要注意口腔衛生,防止口腔細菌增殖,有齲齒者要及時修補。每天早晚至少刷牙兩次,選用軟毛牙刷為宜,飯後漱口。多喝水,多吃滋陰清熱生津的食物,包括絲瓜、芹菜、黃花菜、藕和山藥等,避免辛辣、油炸、過鹹過甜和過酸的食物,忌菸酒,減少物理因素的刺激,平常也可用甘草等中藥泡水代茶飲保持口腔溼潤等。

目前,乾燥症候群並不少見,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呈高發態勢,但是很多患者並沒認識到口、眼乾燥也是一種病,因此從起病到確診往往少則幾個月,長可達十餘年,並且常在出現明顯內臟損害後才確診,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省直中醫院風溼免疫科醫生提醒市民,患有乾燥症候群並不可怕,只要正確治療,注意日常護理,完全可以擁有高質量的生活,如果患有此類疾病,請及時到風溼免疫科就診。

【來源:株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症候群
    出現這些症狀請警惕 秋季氣候乾燥,皮膚乾燥、眼乾、口乾,常常被很多人當作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有一種病,在這個季節常常「渾水摸魚」,讓你出現一系列症狀還蒙在鼓裡,它就是乾燥症候群。那麼,它與普通的乾燥到底怎麼區別呢?
  • 乾燥症候群不只是「眼乾口乾」,還會造成這些損傷
    乾燥症候群,大家並不陌生,口乾舌燥和欲哭無淚是常見症狀。可是如果你以為乾燥症候群就只是「口乾、眼乾」,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義診現場,彭翔耐心接受市民諮詢。經風溼科聯合會診,進一步完善免疫學指標檢查,發現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均呈陽性,確診為乾燥症候群。經詢問病史才知,原來李小姐此前就出現過口乾眼乾和關節痛的情況,但一直沒在意,以致看錯科,延誤了病情。彭翔指出,乾燥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遠非是單一的口乾眼乾性的疾病,而是一種可累及全身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
  • 眼乾口燥 當心乾燥症候群
    原標題:眼乾口燥 當心乾燥症候群是否有過皮膚乾燥到皸裂,塗抹任何護膚品依然不緩解……殊不知,有了這些明顯症狀,您可能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究竟有哪些具體症狀?怎麼判斷,會給身體帶來哪些損傷?如何治療?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陳雁飛進行了詳解。  專家簡介:陳雁飛,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甘肅省醫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理事,風溼免疫病醫聯體聯盟理事。
  • 眼乾、口乾?乾燥症候群這樣治 |你「藥」知道
    原創 陳新鵬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來自專輯你「藥」知道乾燥症候群怎麼診?怎麼治?乾燥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以淋巴細胞增殖及進行性外分泌腺體損傷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
  • 常覺得眼乾、口乾?別掉以輕心,這6個症狀,暗示為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起病不明顯,患者往往到不能忍受後才會看病乾燥的症狀最常見的是眼乾、口乾,因為眼乾、口乾是最容易出現或感受到,但並不是只局限於口乾、眼乾,只要是全身的皮膚黏膜都可以有乾燥症候群。比如乾燥症候群的特徵口乾,如果你問患者口乾不幹?患者會告訴你他喝了好多水,但為什麼要喝這麼多水,他不會太去想,因為口乾了他就可以通過喝水來緩解,去代償身體的不適,慢慢生活習慣改變了,反而不會發現口乾才是問題所在。
  • 春季乾燥症候群易發!泰州四院專家提醒:女性出現眼乾、口乾、關節...
    周女士今年55歲,最近幾年,她經常覺得口乾、眼睛幹,剛開始還沒什麼影響,口乾喝點水就能緩解,眼睛眨巴幾下就沒那麼幹了。慢慢地,周女士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她的唾液分泌越來越少,接連喝水也不管用,有時口乾得連麵包也咽不下,生活質量受到了影響。除了口乾、眼睛幹之外,周女士近年來更是接連遇到「怪事」。
  • 口乾眼乾鼻子幹,專家教你如何「保溼」
    「春雨貴如油」,對乾燥症候群患者也是如此。溼潤的天氣會讓乾燥的症狀有所緩解,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怎樣做到溼潤呢?口乾、眼乾是乾燥症候群常見的症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鼻咽乾燥、皮膚乾裂。很多人喜歡滴眼藥水來緩解眼睛乾澀的症狀,蘇曉主任提醒,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眼藥水。很多眼藥水中添加了防腐劑等化學成分,長期頻繁使用也會傷眼。她推薦:每天早、中、晚三次燻眼,利用水蒸氣來溼潤眼睛,也可以泡菊花茶、枸杞茶等燻眼,可以起到潤眼、清熱、明目的作用。喝中藥的患者在喝藥之前,用中藥蒸汽(不可在煎藥的時候燻眼睛哦)燻蒸一下眼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滿足這三個條件,可能就是乾燥症候群!小心累及臟腑!
    遠水、近水都解不了的渴 小心患上了乾燥症候群! 如果您覺得口乾,及時補充水分後仍不解渴,甚至還有其它伴隨症狀,要小心可能是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的口乾特點
  • 乾燥症候群患者的入秋指南
    很多人都曾有過口乾的症狀,但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可能因飲水過少、進食鹹食或乾食、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後及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精神緊張、焦慮、高熱、腹瀉等引起。但除口乾外,同時出現眼乾、鼻幹、牙齒變黑脫落、關節痛,就需要注意是否患有乾燥症候群了。我們都知道,乾燥症候群是風溼免疫科的常見病,中年女性多發,多見於絕經期及以後的女性。
  • 乾燥症候群的中西醫辨證對決
    乾燥症候群的中西醫辨證對決西藥相信大家都知道,也基本都吃過,西藥基本都是化學合成製劑,且對身體存在一些損害,並且無論病情如何,藥物不會變,頂多加減藥量。不同的人,即使患同一種病,用藥也會不同。這叫「同病異治」,這是中醫辯證治病的特點。病的急性期過去了,到達緩解期,所以辯證有所變化,開的藥也就與前面不同了。乾燥症候群也是瀰漫性風溼症的一種,會累及到全身多個器官,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內分泌腺也可累及。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口乾、眼乾、鼻子幹、少汗。病情無法控制則會侵犯全身多個器官、多個系統.
  • 乾燥症候群一般能活多少年?
    乾燥症候群總體預後良好,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壽命。 大多患者症狀輕微,伴有口乾、眼乾等症狀,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其生命周期接近普通人群。伴有內臟損害的患者,經規律及時治療,大多數也可以達到病情控制和緩解,嚴重臟器損害的患者預後不良。乾燥症候群主要是侵犯外分泌腺,尤其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口乾、眼乾為其最常見的症狀,若控制不佳,部分患者會伴有內臟損害,並出現多種臨床表現。
  • 長沙六旬老太天天刷牙還是滿口「爛牙」,戴上假牙後頻頻感到口乾...
    然而從三年前起,張阿姨發現自己原本健康的牙齒開始長黑斑,牙齒變得很脆弱,明明沒有咬很硬的東西,牙齒卻總是成小片狀脫落,僅剩殘根;除此之外,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也讓她不甚煩惱。多次到家附近的醫院口腔科進行治療,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無奈之下張阿姨將滿口「爛牙」換成了假牙。
  •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
    乾燥症候群患者衝擊治療與免疫調節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具有異質性,其主要表現為以眼乾、口乾為主的腺體分泌減退症狀,是一種可累及腎、肺、腦等多系統功能的一種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 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手手指遇冷變色伴疼痛,以食指為重,伴眼乾、口乾,於我院外科急診就診,給予貝前列素鈉靜點,疼痛症狀可緩解,遇冷變色緩解不明顯。患者病來無發熱、口腔潰瘍、皮疹、脫髮、光過敏。查體: 體溫36. 5 ℃,脈搏90 次/min,呼吸頻率20 次/min,血壓94 /63 mmHg。血常規: Hb 91 g /L。
  • 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認識乾燥症候群
    上述4名患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但最終都經唇腺活檢確診為乾燥症候群。我們常稱乾燥症候群屬於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輕者僅僅有輕微口眼乾燥,重者類似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激素衝擊治療。乾燥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眼乾、口乾及腮腺腫大等症狀,約1/3的患者可出現系統損害,皮膚、關節肌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腎臟、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均可受累。
  • 秋燥來襲,乾燥症候群患者怎麼過?醫生給出3個「加溼攻略」
    口乾、眼乾、皮膚幹?這是乾燥症候群患者的日常,要是遇上乾燥的秋冬季節,無疑是雪上加霜,網友調侃:真是幹到沒朋友!冬季來臨,天氣一方面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加大;另一方面「燥邪當令」,天氣變得愈發乾燥。那麼,面對「幹到沒朋友」的秋冬季節,乾燥症候群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加溼措施」?
  • 經常口乾眼乾,警惕這種病!可導致多臟器損傷,還會影響生育…
    很多人都覺得秋冬天氣乾燥嘛容易「上火」是正常的所以也不太引起大家的關注但是醫生提醒有一類無法輕易緩解的眼乾口乾是一種病—— 乾燥症候群接下來所說的疾病雖不少見卻鮮為人知什麼是乾燥症候群?乾燥症候群是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這種免疫性炎症反應常見的部位如唾液腺、淚腺等,相對應的症狀就是口乾、眼乾、腮腺腫大等。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系統的疾病,除口眼乾燥外,還可累及其他重要器官如肺、肝、腎臟、血液系統等。
  • 「眼科日曆·6月23日」乾燥症候群也會有眼睛上的表現?
    乾燥綜合症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稱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病。在口和眼中表現較為明顯,它也可累及其他系統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經系以及肌肉、關節等造成多系統、多器官受損。
  • 國醫大師朱良春養陰蠲痺通絡治乾燥症候群經驗分享
    主訴:口眼乾燥、腮腺腫脹、周身關節疼痛2年餘。 患者2008年始雙目乾澀,口乾咽燥,雙眼瞼皮腫脹,腮腺腫脹,多關節疼痛,雙手指節腫痛,無淚,少唾液,2009年10月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確診為 乾燥症候群、左側腮腺炎、 左眼炎性假瘤。
  • 陝西省名中醫徐玲主任醫師乾燥症候群治驗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侵犯唾液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口眼乾燥為特徵並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從而造成多臟器損傷而出現難以控制的齲齒、牙周疾病、口腔潰瘍、眼結膜炎、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皮疹、結節紅斑、低熱、乏力、肌痛、腮腺腫大等,血清中可出現相關抗體、腺體活檢有較高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