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模範!傳統地產企業如何把握數位化大機遇

2020-12-21 雷鋒網

經過三十餘年的高速發展,隨著政策、經濟、競爭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行業集中度的加劇,中國房地產行業步入新的產業周期。

變革與轉型,成為房企下一階段生存發展的核心命題。

房企要在此背景下實現穩步的數位化轉型,由原本的粗放式管理逐漸向集團性管理、精細化管控轉變,這對房企的經營發展戰略和業務管理方式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在新的背景下,關於房企該如何把握數位化機遇,鯨犀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範例——越秀地產。

越秀地產自2017年開始布局數位化轉型,目前為止已經初步實現「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成果。

鯨犀與越秀地產的數智發展中心總經理陳磊深入討論了房企數位化轉型的思路和方向,以下為不改變原意的內容精編。

越秀地產數智發展中心總經理 陳磊


01

房企數位化轉型三大困境

目前房企的數位化轉型存在諸多困難。

陳磊認為,主要困難集中於以下幾點:

首先,房企的數字轉型需要投入的成本高,裡程碑成果周期長。

房地產企業的資產布局十分廣泛,如果進行數位化轉型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房企裡程碑的成果又很慢。

很多企業每年都是有一定的KPI考核的,需要算一定的投入產出比。房企數位化轉型前期投入成本高,但是等待裡程碑的成果時間周期又長,很多房企的管理者缺乏一定的耐心。

其次,房企數位化轉型的標準化的難度高。

金融行業,零售行業是「輕資產」行業,房地產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由於行業屬性的特殊,房企進行數位化轉型時候,標準化流程的難度大。

但是,標準化是智能化運營的前提,如果無法標準化,那麼後期要智能化運營也存在諸多問題。

還有就是,整個房企的數位化轉型生態體系成熟度不高。

數位化轉型不是一家企業走在前面就有用的,因為對於整個行業發展而言,需要更多的房企參與到數位化轉型的浪潮裡面才能共築興旺。


02

越秀地產數位化範例:轉型兩大核心

數位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對於企業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

對於房企來說,要抓住數位化轉型的機會,保持利潤的增長與提升,首先房企對於數位化的概念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且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抓住轉型的核心。

越秀地產從2017開始就有數位化轉型的布局,目前越秀地產的數位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

陳磊表示:越秀地產數位化轉型牢牢抓住了轉型的2大核心:「數據」和「流程」。

數據解決的是經營狀況下情上達的問題,而流程解決管控指令上令下行的問題。

數據驅動流程,流程承載數據,一上一下的溝通形成了企業洞察力與執行力的完整閉環。

在流程方面,利用精益管理思維讓流程能夠更加簡潔高效。

在數據方面,統一數據口徑滿足管理報表、財務報表和上市公司報表需求,與業務無縫銜接讓數據更加精準。

在數據方面,同時還需要注意「數據孤島」的問題。在傳統的IT架構中,業務系統是分隔的,面對不同的業務運用。在過去計算機的算力不足以支撐所有業務數據的情況下,這種IT架構是比較高效的,但是目前可以採用中臺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越秀地產的客戶檔案以前分別存儲在銷售系統、客服系統、物業系統、商業管理系統、悅秀會等系統中。多個相對獨立的孤島式系統數據進行同步拉通是很複雜的,各系統的數據標準、數據口徑和數據屬性等都各不相同,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出錯。

同樣對於經營類系統,複雜度更高,準確性極差,直接導致了數出多門的問題,同樣一個指標由於口徑不一樣會出各種神仙數據的結果,使得決策層和管理層對系統數據失去信心,也對IT的工作嚴重不滿。

通過集中的數據資產管理,利用元數據準確定義數據資產卡片,明確數據的所有者、錄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角色和責任,建立主數據管理解決跨系統數據同步的問題,使數據統一採集、統一存儲、統一管理、統一分析、統一服務、統一展示,從根本上解決數據治理的問題更能事半功倍。

03

地產數位化轉型未來三大方向

陳磊表示:雖然越秀地產數位化轉型目前與頭部房企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公司自身定位為中國領先的城市美好生活運營商使得對數位化的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陳磊結合越秀地產自身的特點,進一步升級了越秀地產數位化轉型的戰略,並結合房地產行業目前的數位化轉型情況分享了一些方向和想法。

越秀地產的數位化在牢牢抓住「數據資產管理」和「流程精益管理」的兩個管理職能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兩個技術職能情況下,在原有「兩擎雙翼」戰略構想中增加「創新驅動」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

陳磊分享道:房企在升級數位化轉型戰略還需要牢牢把握三大方向:

(1)通過管理+業務數位化實現精細化智能運營;

(2)通過產品+服務數位化打造智慧空間助力主營收入增長;

(3)通過產業+生態數位化沉澱數據資產推動商業創新。

管理+業務數位化,是線上線下融合搭建數字孿生的越秀地產,實現企業全域全場景端到端的數位化整體連通,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打造工具提升智能運營能力。

按照數位化重新評估和制定各業務平臺的建設和方案,線下通過住宅、商業、物業、長租等業務去採集數據,線上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為客戶打造個性化的服務和體驗。

產品+服務數位化,是通過地產科技賦能傳統鋼筋水泥的物理空間,增加虛擬的數字空間屬性構造智慧空間,成為新場景下提供服務的載體,消費行為的改變和技術的變革,為新服務創造了無限可能,進一步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

房地產的原生產品就是房子、社區、產業,先從產品升級的角度出發,結合科技搭建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住宅,然後圍繞產品去融入人居和社群服務,例如「新零售」、「社區服務」、「社區養老」等等,實現產品和服務的數位化升級。

產業+生態數位化,是基於產品+服務數位化和管理+業務數位化沉澱的數據資產,逐漸搭建起基於數字經濟的開放式服務平臺和行業平臺,逐漸實現越秀地產板塊內的小協同、越秀集團板塊內的中協同、國企與跨界的大協同,以數據資產為核心,由內向外搭建行業平臺,實現生態共贏。

04

「地產+科技」三階段打造行業生態圈

數位化轉型戰略的升級是一個中長期過程,需要分階段有條不紊地分階段推進,小步快走地實現「大平臺支撐精兵作戰」。

以越秀地產未來數位化方向為例:

第一階段(2021-2022年),這個階段進一步完善數位化布局,聚焦核心數位化業務場景實現智能運營,在住宅和商業產品數位化升級尋求價值突破,開始建立數位化創新機制。

第二階段(2023-2024),這個階段藉助前期沉澱的數據資產,精準滿足客戶需求,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快速迭代和全面數位化落地,同時提升內部數位化協同,初步產生協同效應。

第三階段(2025後),這個階段打造地產產業生態,深度接觸併合作同業/異業數位化業務領先的實踐企業,企業之間共同創造和創新,實現生態和產業的數位化。

陳磊表示:數位化轉型沒有最佳模板,不同的房企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只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摸著石頭過河。

在轉型過程,抓住轉型的核心和突破,參考一些同業的轉型方向,並且做好分階段推進的準備相當重要。

未來越秀地產期望充分運用自身的優勢,藉助科技賦能,成為中國領先的城市美好生活運營商。

數位化轉型的實踐中,要享受部分「拿來主義」,越秀地產提供了一些有意義的思路。

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正催生越來越多的房企加入到轉型的行列中。

未來,更多房企投入到數位化的浪潮中,實現科技賦能地產、科技服務生態、生態反哺地產、金融提速增效的願景未來可期。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鑫苑集團陳立洋:疫情影響有利有弊 產業地產企業應把握三大機遇
    本次交流會匯聚多個研究機構專家及知名企業嘉賓,以「後疫情時代 產業地產的變量與商機」為主題,涵蓋疫情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產業地產運營困境、公募REITs試點等議題,旨在把脈行業趨勢,探究發展方向,深度探討產業地產的發展與未來。
  • 企業數位化轉型重磅文件出臺,如何把握投資機遇?
    如何理解?周伯文指出,「上雲」就是指幫助大家去探索普惠性的雲服務甚至決策,而「用數」是讓大家更好地通過數據來決策、來驅動業務流程,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更進一步幫助企業在生產流程中去完成各種數位化的搜集和決策。
  • 中小企業如何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當前,數位化浪潮方興未艾,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日新月異,催生了數字經濟這一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作為產業升級的微觀主體,企業是否實現數位化轉型是我國產業抓住數字經濟時代重大機遇以重塑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 諸葛io發布《地產企業數位化觸點平臺白皮書》
    在各行各業尋求打破天花板的路徑之際,繼「信息化」、「網際網路化」後,「數位化」成為整個商業戰場內被頻頻提起的又一關鍵詞,企業紛紛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數字經濟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引擎地位已是不爭事實。毋庸置疑,在全球的數位化浪潮中,以前數位化轉型是企業的選擇題,如今已轉變為必答題,是科技提速大背景下,企業保持穩定增長,免遭市場大浪淘沙的關鍵一環。
  • 亞度家居:傳統家具企業的「數位化突圍」
    決心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後,公司也和很多家具企業一樣,扎堆到家居賣場開設專賣店。大舉擴張之下,儘管表面光鮮,現實卻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一個賣場專賣店,投資動輒上百萬元。」更讓杜衛東感到焦慮的是,隨著線上渠道逐漸暢通,傳統的家居賣場專賣模式日漸式微,有的賣場專賣店開始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他敏銳地捕捉到一個信息:市場對定製家具的需求在日漸走強。
  • 地產進入數位化時代,國銳房地產瞄準數位化轉型
    日前,「2020inPropTech未來地產科技峰會」將在上海舉行。會議由克而瑞和inPropTech共同主辦,以「新拐點·新機遇」為主題,聚焦商辦地產領域的變化與發展。
  • 中小銀行應把握兩大結構性機遇
    目前應對的情況如何? 丁安華:目前我國中小銀行數量為4000多家,總資產規模接近80萬億元,佔到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近三分之一。中小銀行一直是支持地方經濟,特別是服務「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的主要金融機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銀行的主要客戶群體造成明顯衝擊,加之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的局限性,中小銀行面臨一系列挑戰。
  • 避坑 | 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失敗的3大誤區
    ,就是這樣一個千人千面的大難題。 這讓很多傳統製造企業的老闆為了順應數字經濟的大潮,開始革故鼎新,認為企業數位化轉型要加速上「雲」、部署大數據等技術,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相比初創企業的輕裝上陣,傳統製造企業的摸索更為艱難,而上述認識上的誤區更易導致企業在轉型時的選擇和行動執行上走偏,對於擺脫數位化轉型的困境有害無益。
  • 2020 inPropTech未來地產科技峰會啟幕 引領地產科技全新篇章
    眾與會嘉賓從商辦寫字樓市場、智慧營銷與運營、商辦地產數位化轉型、地產科技對傳統行業的價值提升等角度,分享科技在地產領域應用的成果和趨勢,見證科技與地產的碰撞與融合,共啟PropTech(地產科技)全新篇章。
  • 2020 inPropTech未來地產科技峰會盛大啟幕 引領地產科技全新篇章
    眾與會嘉賓從商辦寫字樓市場、智慧營銷與運營、商辦地產數位化轉型、地產科技對傳統行業的價值提升等角度,分享科技在地產領域應用的成果和趨勢,見證科技與地產的碰撞與融合, 共啟PropTech(地產科技)全新篇章。
  • 招商銀行丁安華:中小銀行應把握兩大結構性機遇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 中小銀行應把握兩大結構性機遇□本報記者 焦源源補足金融科技短板中國證券報: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小銀行今年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目前應對的情況如何?丁安華:目前我國中小銀行數量為4000多家,總資產規模接近80萬億元,佔到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近三分之一。
  •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行業整體運行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給自行車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作為一個出口佔主導地位的產業,自行車行業如何適應新發展格局?針對上述話題,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觀察自行車行業運行情況,要看兩個數據:一是產量,二是出口。
  • 房企如何面對利潤點轉變?數位化或是房企制勝關鍵
    房地產企業的存量規模非常大,而且存量資產之前一直處於停滯不運營的狀態。如果房企能夠把這部分的存量資產結合數位化的工具運營起來,那麼房企就能找到新的利潤點。 從開發環節來說,如何統一不同項目的指標信息,如何建立標準、準確、精簡的數據系統,使數據治理能夠覆蓋到項目、產品、客戶,並形成有效的共享、聯動與反饋,是地產數位化的開頭難。 從運營環節來說,房企的客戶對於房子空間的利用日漸多元化,在房子空間內需要同時使用軟硬體的技術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 GrowingIO創始人張溪夢: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該怎麼走
    張溪夢認為,未來企業業務的增長很大一塊將來自於數位化。他以企業服務的一家客戶舉例,「我們給中原地產做數位化創新,給線下售房的導購提供精準的數據化支持。比如當一個客戶來到門店裡想了解一套房子,只要客戶一掃碼或註冊,導購就能知道這個客戶在過去兩周之內看過什麼樣的房型,看過哪些地點以及大概價格區間。這些信息都能非常好的幫助導購更好的給客戶提供精準的服務。」
  • 王健:藉助數位化技術把握需求 商機蘊藏在網際網路中
    在「應對疫情新挑戰、絲路電商新機遇」的主題演講環節中,王健帶來了《從跨境電商到貿易數位化:企業轉型與貿易增長新機遇》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數位化、服務化以及網絡化是數字貿易的基本背景,數位化帶來了新的商業實踐,網際網路和數位化是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的技術手段之一,數位化給全球貿易產生的影響為三個方面:創造了新的數字產品和服務、賦能市場主體和賦能市場客體。
  • 數位化變革「咖」對話:數位化變革領導力突圍與技術創新
    領導力不光是高層領導的事情其實也事關每一個員工,只有這樣,這個企業的活力會非常大,創新能力也會持續不斷。實現傳統業務和數字業務的融合發展王建國講到,在整個數字業務和傳統業務發展這一方面博世是在並步走的。傳統業務裡可以實現數位化轉型的業務通過數位化整合以後進行集中。數字業務和傳統業務是並重的。
  • 中廣核: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建好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團
    從國家層面看,數據已成為我國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重塑國家精準優勢的新機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2020年4月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技術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並列為生產要素。這意味著數據要素的市場配置將得到體制機制上更好的保障,數據資產的保護和交易將進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 銷售易胡夫: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近幾年,隨著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各行各業帶來了變革的機遇。特別是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倒逼大部分傳統企業不得不進行數位化升級。 胡夫提到,在當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數位化已經成為企業的必選項。他講到,企業的數位化需要從企業的價值鏈本身開始,一部分服務於以生產為中心的供應端,一部分服務於以客戶為中心的需求端。
  •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中小銀行應把握兩大結構性機遇
    展望未來,新發展格局將為中小銀行帶來兩大結構性機遇,一是將為中小銀行帶來大量對公業務機會;二是中小銀行零售業務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同時,數位化轉型將成為中小銀行發展必經之路,資本補充和公司治理升級將幫助頭部中小銀行提質增效。
  • 緊抓數位化新機遇,未來網絡如何規劃?
    如今,網際網路產業正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加速升級,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大幕已開啟,這給運營商向2B新藍海市場擴展帶來了新機遇。但機遇與挑戰總是並存,運營商要抓住新機會,需從現在開始就著手規劃面向未來的目標網,重構網絡能力以適配行業數位化轉型時代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