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改了一遍又一遍的簡歷,怎麼看都還可以,為什麼投出去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馬上被拒呢?今天彤巖老師帶你分析10大簡歷被拒原因,同時分享對應的實用解決方案。
從簡歷出發
好多候選人在投遞簡歷之前,確實也很辛苦,使用了很多的方法去修飾、潤色自己的簡歷,以至於至少從「簡歷方向、簡歷格式、簡歷內容」三個層面都已經達到了比較好的展示效果,所以在投遞之前就認為自己的簡歷已經沒有問題了。
可越是這樣,自己就會越迷惑,簡歷都已經做的這麼好了,怎麼還是一投就沒信兒,有信還是拒信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分析,如果你已經投遞了一份「100分」的簡歷,為什麼還會遇到這麼多種難於處理的情況呢?
眾口難調
要想對一份簡歷說好,其實很不容易,為什麼?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份簡歷都會有不同的建議。除了針對簡歷的建議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沒有明白這些背後的原因之前,我們通常都會束手無策,一頭霧水。
這好比你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但是座上賓都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客人,有人愛吃酸、有人愛吃辣,有人必須吃軟,有人喜歡吃硬,真的是讓人很頭疼,這就好比我們的簡歷,在投遞出去之前我們可能並不知道面試官的口味,所謂"眾口難調"。
解析簡歷「石沉大海」的原因及對策
那是不是我們就一直會處在猜測的狀態中呢,不是的,今天我就幫大家把最常見的10大類造成"石沉大海或收到拒信"的情況一一解析,並且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
原因一:投遞太晚/太早
雖然很多人投遞的時間看起來是在簡歷接收的截止日期之前,或者投遞的時候這個職位並沒有下架,但是大家要清楚,如果你投遞的過晚,很有可能面試官已經在這個Headcount上發了夠數的Offer,自然自己也就沒有機會了。
投遞過早還有一種情況,是在職位收取簡歷的初期,面試官沒有及時查看,當簡歷庫可以看到很多簡歷時,HR不得不先從近期投遞的簡歷開始查閱,導致最開始投遞的簡歷被擱置。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投遞的「太早」,這個「太早」指的是一種隱藏的特殊情況,是指「HR暫時還沒有真正的需要這個職位的候選人,而是掛在網上提前儲備人才或做某些測試」,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多。
怎麼破?提前搜索、儘早投遞
如果你看到一個職位的投遞截止時間還有很遠,這時不要放鬆和拖延,立即著手準備並投遞,記住早投一定比晚投好。剛剛講過的兩種投遞過早的情況,雖然可能發生,但概率不高,不用過分擔心。
另外建議大家儘可能收集各大投遞企業的職位招募的截止時間,儘量提前收集到更多的投遞信息,這樣可以及時的看到每一個企業的投遞截止時間。
原因二:價格太貴/太便宜
你也可以理解為,你的履歷看起來Over qualified(資格過高),比如一個比較普通的職位,而你的學歷、學校或以前老東家是知名大廠等等,都有可能讓面試官覺得有點「大材小用」,或者更直接的是,你填寫的期待薪水相對這個職位的預算顯得「過高」。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的履歷看起來有點Low,比如你的期待薪水過低。這是真的,大家要注意,HR並不是覺得薪水越低就划算,比如原本一個職位給出的月薪範圍是7000-9000,這時收到了一份期待薪水5000的簡歷,HR的感受是這位候選人是不是之前呆的企業太小或者之前的職位太低。
怎麼破?增加求職信或隱藏期待薪水
如果是我們的過往履歷太高,而你投遞的是中小企業或創業公司,這時建議你首先隱藏自己的期待薪水,與此同時可以在郵件投遞簡歷的時候,正文增加一篇求職信,在求職信裡你明確的寫以下你的目標是「尋求創業公司、中小企業」,並說明原因,這樣你會被重新考慮,並且大受歡迎。
如果是我們的履歷太低,比如學歷、經驗或過往薪水,同樣建議你可以先隱藏自己的期待薪水,同時要認真書寫求職信,在求職信中表達你對用人單位和職位的求職意願,並且解釋自己沒有達到要求的部分求職條件的原因,同時再多些篇幅書寫自己的匹配優勢,以及自己為什麼要堅持投遞的動機。
原因三:資質太普通
有的時候我們發布的職位描述中,並不會把一個職位的隱性需求都寫的很清楚,通常我們只會表達一個職位的顯性需求。所以這樣通常會導致很多剛剛達標的候選人投遞,但是其實HR心中有更期待的候選人畫像,希望有更優秀的,超出職位的基本需求的候選人來面試。
所以我們要學會解讀職位JD中的隱性需求,比如在一個「市場營銷」的職位中,說明中說了「了解市場營銷的工作流程」,但什麼樣的簡歷可以讓HR眼前一亮呢,可能是在簡歷中表達了「熟悉新媒體、傳統媒體、地推等多種營銷形式,並且有十幾次成功的市場營銷活動經驗」。
怎麼破?優化簡歷、直接溝通
首先我們要仔細的分析職位的需求,不僅僅要解讀出職位的基本要求,也要對這個職位「優秀的候選人」的特質進行一些思考。同時,我們也要爭取更多的機會直接溝通,比如通過即時通訊類的求職工具,可以直接與面試官建立聯繫,也可以儘早的向面試官表達自己的求職意願,彌補自己資質上的不足。
不過,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有時我們拼盡全力最後也只能淡然一笑。特別是很多網申過程是是用程序來篩選的,資質不夠的候選人,面試官都看不到投遞的簡歷。不過,求職無非是匹配性問題,記住,不匹配並不代表自己不好。
原因四:面試官太忙
這一條也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當下校園春招期間,包括疫情快要結束大家都準備抓緊尋找工作機會時,這樣的集中投遞會讓面試官的郵箱爆掉,所以這時就需要我們掌握一些求職跟蹤的技巧。
怎麼破?做好求職跟蹤
之前有些過關於求職跟蹤的文字,是關於「三種求職跟蹤的技巧」,大家可以關注翻看一下。在投遞後一段時間內都沒回應,想辦法主動提醒一下面試官是非常有必要的,之前輔導的很多案例中,都有自己提醒後,面試官才重視到自己簡歷的情況發生。
原因五:入職太晚
入職太晚,比較好理解,如果這個崗位是急聘的職位,你不能及時入職,或者你人在外地需要搬家。當然疫情期也有特殊情況,有的職位無法遠程辦公,要求及時實地到崗,這些都是常見的情況。
怎麼破?修改所在地、及時溝通
如果你不能及時入職,但又十分看重這個工作機會,你一定要通過電話、視頻、見面的方式誠懇的表達你的入職意願,並且明確講述自己的原因,告知自己正在全力以赴的努力,儘量縮短入職的時間。
另外大家要留意自己網申或簡歷中填寫的所在地,儘量填寫目標崗位的所在地,這樣會避免HR因為所在地不同造成入職時間上的擔心。
原因六:職位要求變化
職位變化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職位已經過期,但是HR沒有及時下架,另外一種是職位的要求實質上已經變化,但是HR沒有及時更新,或已經更新但自己沒有有意識的去關注新的JD,導致自己修改簡歷時參照了不準確的JD。
通常因為職位是由HR發布,但是用人部門可能會隨時調整,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及時性,另外對於很多初創企業來說,工作內容的調整有時也不能及時的反饋到招聘職位的說明中。
怎麼破?保持關注、直接溝通
首先投遞簡歷之後,要養成跟蹤的習慣,包括已經投遞的職位也要定期的去查看最新的職位JD,以免HR以調整,但自己並沒有及時進行簡歷的修改和投遞。
其次依然建議大家通過Cover Letter或電話、郵件的方式,去進行投遞後的狀態跟蹤,這樣可以有機會直接向面試官了解職位變化的細節,並且表示自己依然匹配。
具體可參照我前段時間分享的《找工作學會進度跟蹤,通過微信電話郵件跟進,提升70%求職成功率》,這篇文字。
原因七:內部提拔
有時你會看到一些「假」職位,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職位其實是一個內部競聘或內部提拔的職位,但是HR依然會把它對外公開,有兩個目的,一是給內部競聘的員工一些壓力和參考標準,二十也做一個雙保險,萬一外部投遞的候選人的確比內部競聘的同事優秀、划算,也算是「騎驢找馬」。
怎麼破?存在感!
你可以通過求職信表達你強烈的求職意願,並在面談時經過充分的準備,展現出對口的優秀的能力,很有可能你會獲得這個機會,退一步說,你可能也會被看中,邀請你去做其他的職位。
與此同時,你要保持和面試官的聯繫,誰也不知道未來準確的職位變化和需求,也許你的聯繫,會在工作機會出現的第一時間,讓面試官想到你,記住,你要保持存在感。
原因八:因為你不在職
很多候選人其實不太了解,有一些面試官會比較青睞還在職,但尋求工作機會的候選人。雖然你的學歷、素養和經驗也許都很適合,但是你卻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過,這會讓面試官有些莫名的擔心,也許這位候選人是因為矛盾被突然辭退,又或是他有很多棘手的事情仍在處理,也許會連累到工作狀態等等。
怎麼破?求職信或兼職工作
你可以通過求職信說明自己的情況,內容不要讓面試官覺得擔心,而是讓他充分的了解你的情況並不會影響工作。其次,你也可以快速的找一份兼職工作,當然工作的相關性是很重要的,然後你可以試著將這份工作經歷填寫在簡歷中,至少可以獲得面試機會,再當面解釋。
當然還是要給大家提個醒,面試官的確很擔心兩類候選人,一類是畢業後一段時間沒工作的,另外就是出現較長時間工作間斷的候選人,主要擔心你的穩定性。
原因九:刻板印象
在之前的《求職中如何打破HR對你的刻板印象,撕掉被貼的標籤》一文中,我寫到不少關於面試官刻板印象的內容,
本地人/外地人,專科/本科/研究生,三本/二本/211/985/雙一流,有相關經驗/沒有相關經驗,男/女,未婚/已婚未育/一孩/二孩,xx人(地域)/xx民族,之前在大廠工作/無大廠經驗等等。
這些無疑會固執的存在於一些面試官的潛意識中,我們該怎麼打破這樣的局面呢?
怎麼破?隱藏+溝通
大家首先可以回看一下我之前的文字,全面的了解一下都有什麼可能會被被貼的標籤,然後如何避免。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把可能被貼標籤的信息提前隱藏,另外自己要學會主動溝通,堅持溝通,之前輔導的一些候選人中,有的面試官已經告訴他面試失敗了,自己還是堅持爭取,最後成功的獲得了工作機會。
原因十:獵頭推薦
獵頭推薦有利有弊,雖然很多候選人都會接觸到獵頭,但是獵頭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係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親密,有不少獵頭是在服務新的客戶,這些用人單位通常都會做些成本和簡歷質量的比較。
有的候選人的簡歷如果直接投遞到用人單位,很有可能會被直接面試,但是當獵頭推薦同樣的簡歷時,就要考慮獵頭的推薦成本,而且需要更優質的簡歷,否則獵頭額外花費的費用就沒有意義了。
怎麼破?直接投遞、巧用獵頭
當獵頭找到你的時候,你需要判斷一下目標單位和職位是否是需要獵頭幫你去推薦的,通常比較有挑戰的工作機會是非常推薦獵頭幫忙的,而比較普通的職位建議自己直接投遞類似崗位。
當然,如果你覺得不適合,也要保持和獵頭的緊密聯繫,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一定要有獵頭的資源。因為很多獵頭都有很強的推銷能力,可以讓你獲得憑藉一己之力無法企及的職業發展機會。
寫在最後的話
有了一封不錯的簡歷之後,你依然需要時刻留意職位的變化,儘早取得和面試官的聯絡,並且在面試中密切的保持跟蹤,刷新自己的存在感。
這篇文字寫完之後,我稍感欣慰,因為最近等待面試通知的同學和朋友都非常焦急,希望能夠有一些幫助給到大家,至少讓大家能夠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便於大家及時作出調整和修正。
「彤巖無忌」 優質原創作者、北京18所高校特邀就業創業導師,持續原創分享求職、職場進階乾貨,歡迎點讚、評論、關注,與你一同實現高薪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