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上看,中芯國際想突破晶片技術,到底行不行?今天算明白了

2021-01-05 Science鋒芒

在華為的先進晶片生產沒有受到美國卡脖子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會在意中芯國際是否在晶片生產方面取得了突破,也不會質疑他們的能力到底行不行,但現在卻不一樣了,由於美國發出禁令,我國華為的一些先進晶片可能會絕產。

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很多人就將晶片生產的目光轉向了國內企業中芯國際,很多人都希望中芯國際能夠代替臺積電為華為生產出先進的晶片,但就中芯國際生產晶片的實力來看,他們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為華為生產出先進晶片的,所以華為還是要另尋出路。

但從長遠上來看,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行不行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從資本市場來看

中芯國際可能沒有臺積電那麼有錢,但在經過幾次的募資之後,他們在國內可以說是一個不差錢的晶片生產企業,在不差錢之後就能夠更好的在晶片生產上下功夫了。

從技術來看

中芯國際現在只要能夠量產的晶片是28納米的,雖然他們已經擁有了N+1和N+2工藝,可以生產出比較先進的一些晶片,但是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芯國際主要的盈利還是28納米以下的這些晶片帶來的。

這讓我們不敢太相信中芯國際的實力,因為他們的28納米晶片已經量產4年了收入卻並不可觀,對於要使用N+1工藝生產出來的晶片,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否會像28納米的晶片一樣,兩三幾年之後營收都特別低。

另外中芯國際生產出來的晶片與臺積電這樣的企業相差了好幾個級別,要想突破只能從光刻機上下手,但是我們的光刻機也只能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希望中芯國際能夠彎道超車。

從薪資待遇上來看

按道理來說,中芯國際是國內生產晶片這一個領域受到的關注度最好的一個企業,在這裡工作工資應該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據了解中芯國際的工資待遇並不是特別好,也只是因為這樣,他們有很多人才都被其他產業用高薪挖走了。

綜合以上來看中芯國際在晶片技術上突破有能力,不過他們需要提高對員工的待遇,在光刻機上下更多的功夫。

你覺得呢?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如果華為晶片沒了!那什麼樣的新材料,能讓中國晶片產業彎道超車

重要意義!中國西部地區發展較好的高鐵,連接3大中心城市!

蘋果全球銷量大跌,中國市場卻暴漲225%,這是為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
    而中芯國際是內地擁有最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的公司這時,中芯國際就被推了出來。業界、媒體、資本也普遍看好。與此同時,求人不如求己,華為也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自己幹晶片。在當初大陸晶片設計普遍落後的大環境下,華為海思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世界一流,所以在自力更生這件事上,華為是很在行的。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畢竟中芯是目前國內晶片製造最領先的企業,我們就來看看深耕了20年的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
  • 中芯國際成功突破半導體技術,未來臺積電將不是唯一選擇
    中芯國際成功突破半導體技術,未來臺積電將不是唯一選擇因為我國的光刻機技術一直以來是一個難題,所以就導致了我國的晶片技術一直都要靠國外進口,本身我們發展科技的時候就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所以在有些問題上我們的空白還是很多的,但是現在的我們跟以前不一樣了,中芯國際已經有了新的突破,中芯國際在半導體上面也是唯一一個在國內可以抗衡臺積電的企業
  • 沒有ASML的光刻機就不行了?中芯國際正式確認,華為晶片有救了
    華為作為我國優秀的國產企業巨頭,今年其自主設計研發出的麒麟晶片在晶片製造過程中遭遇了美國技術的「卡脖」。目前為止,最為先進的且可為華為代工的晶片加工設備、技術都與美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華為只要想進行晶片的生產以及製造,都很難避免用到美國的技術而受到管制,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為會在未來出現再無麒麟晶片可用的尷尬。
  • 中芯國際晶片技術突破,華為晶片有望提前迎來轉機
    中國媒體《珠海特區報》10月12日消息稱,中國知名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官宣了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該代工藝技術非常接近7mm。而臺積電的N7節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節點。現在中芯國際N+1工藝的主要問題在於,沒有臺積電的7mm(ASML)掃描儀,需要更多的生產程序與材料成本,而且在性能與密度上,N+1可能會有所不足。
  • 中芯國際突破14nm製造技術,讓中國芯加速發展
    對於晶片這一個領域,很多人應該都有了一點的了解,因為今年在晶片領域出了很多事件,美國今年在技術上對華為做了一些小動作,限制他們的發展,這樣也使得很多人提問,難道我國真的不行,真的沒有能力去生產一些晶片嗎?
  • 2nm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10nm晶片不需要光刻機
    2nm晶片再傳好消息!中芯國際不甘落後,國產晶片也迎來新突破本文原創,禁止搬運和抄襲,違者必究!不論是國產晶片上的現有水平和正在突破的晶片工藝技術,還是說國產光刻機從90nm工藝直接『飛躍』突破到28nm製程,無疑中國科技的崛起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 中芯國際——國產晶片代工的崛起
    2018年美國頒布了一條對中興的禁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部件、軟體和技術,時限長達7年。禁令一下達,中興甚至是連與高通、英特爾等商業夥伴通話交流都不行,令人驚愕。晶片是一個高度垂直分工的產業,在製造這部分上,如果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資金,根本就不可能組建一條完整的生產線,而我們國家以前在製造領域沒有足夠的投入,想要趕上發達國家的投入需要的時間和資金更多。目前世界上只少數的企業能夠做到芯高設計和製造一體生產,眾所周知的只有三星和英特爾。所以華為在完成晶片設計後,因為需要節約成本,也需要把晶片交給電積電代加工。
  • 10nm進程受阻,晶片狂人梁孟松出走,中芯國際如何突破困境?
    中芯國際現階段挺難的梁孟松出走,老美又將中芯納入"實體清單"。這個曾經2年就攻克14nm技術的企業,又進入10nm、7nm乃至更小製程,當國內都以為中芯國際將擁有一片大好發展時,"動蕩"就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覺得中芯應該有"無限光明"的前程,隨著產能增加,市場佔有率提升,在國際上都會有不小的作為,但是就在前一段時間,老美還是出手了。對用於10nm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進行了限制,而伴隨的還有晶片狂人梁孟松的出走,一時間網上對中芯國際的猜想多了很多,不少人想問,中芯國際該如何突破現在的困境呢?
  • 中芯國際擁有7納米晶片工藝,為何未能實現量產?今天算明白了
    在美國對我國華為提出晶片制裁戰略之時,我國華為就立刻將國產晶片的研發提上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日程項目,與此同時我國也崛起了一批新興的晶片企業,從晶片的周邊技術入手,為華為發展提供助力支撐。在很多人看來,我國國產晶片受阻是因為缺乏ASML企業供給的光刻機,這確實是其中的一大困難,但是我國有些企業已經買到了ASML先進光刻機,為何還做不出高端的晶片,對此中芯國際已經給出了答案。
  • 華為和中芯國際陷入困境:晶片製造技術如何突破重圍抓住機遇?
    近日,又有消息稱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陷入發展困境。小小的晶片,是怎麼難為到華為和中芯國際的?要想自救,別無他法,只有把晶片製造拿回來。正如餘承東說的一樣,「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實現基礎技術能力的創新和突破,贏取下一個時代。」
  • 沒有EUV光刻機也行,中芯國際另闢蹊徑,7nm晶片有望突破
    ,不僅國產晶片設計研發,紫光展銳、達摩院和華為海思等眾多國產企業,已接二連三地傳出晶片設計研發成功的好消息,而且在晶片製造上,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也實現了重大突破。不過,中芯國際在晶片製造過程中所需的設備卻嚴重匱乏,特別是製造高端晶片所需的設備——EUV光刻機。這種光刻機目前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能夠製造出來,它可以說是製造主流晶片市場上所需的7nm晶片,乃至5nm、3nm晶片的關鍵設備。正因為這樣,在2018年中芯國際就曾向荷蘭的AMSL公司申請,購買一臺EUV光刻機,但是直到現在ASML公司依舊沒有完成交付。
  • 國際晶片巨頭併購,成三足鼎立之勢,中芯國際突破,期待四駕齊驅
    然而,就在近日,作為國產晶片巨頭的中芯國際因在半導體晶片上面的技術得到突破後,第一款N+1工藝製程的晶片終於迎來破冰。我們都知道,這N+1工藝製程的晶片,在技術方面的水平相當於對標臺積電的7nm工藝製程晶片。那麼,接下來中芯國際的突破,會不會讓如今國際晶片的局勢有所改變呢?
  • 華為晶片的唯一希望,中芯國際大股東到底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導讀:華為晶片的唯一希望,中芯國際大股東到底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華為晶片的唯一希望,中芯國際大股東到底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晶片5nm關鍵技術已突破?中芯國際高層變動,股價重挫影響幾何?
    此前也有消息稱,中芯國際將於今日召開臨時董事會,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不過在董事會中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批准,隨後網上也傳出了梁孟松在董事會上公布的一份辭職聲明。2017年梁孟松加盟了中芯國際,對於他在中芯國際的貢獻,在最近那份辭呈中也說的很明確:加盟3年多來,我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 華為麒麟晶片或將成「絕響」中芯國際表示:無能為力
    卻因華為只做了晶片設計環節,沒有涉足晶片製造環節,導致先前所有的努力一切歸零、功虧一簣。中芯國際的無奈華為遭到打壓,中芯國際被視為「最後的救命稻草」。作為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實現了14nm製程晶片的量產,且正在突破7nm製程晶片的研究。
  • 中芯國際——晶片黑馬!"中國芯"指日可待
    華為禁令生效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除了關心華為手機的未來,相信中芯國際這個名字也是聽到過多次。作為一家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
  • 中芯國際3nm晶片取得突破,只差EUV光刻機
    中芯國際3nm晶片取得突破自從臺積電無法向華為供貨之後,國內大陸的中芯國際就被很多國人視為了華為最大的希望,因為中芯同樣是一家出色的晶片代工廠。雖然就整體實力而言,中芯國際離臺積電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難能可貴的是,中芯一直在向前進步。那麼目前中芯國際的晶片工藝技術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還要多久才能追上臺積電的腳步?
  • 中芯國際目標明確,標準先進位程突破,臺積電前研發總裁回歸!
    2020年可以說是挑戰與機會並存的一年了,年初疫情來襲全國各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雖然目前狀態十分穩定但不可否認疫情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因為5G專利眼看著一路順暢的華為被美國的禁令澆了一盆冷水,禁令一出臺積電、三星等晶片代工廠都與華為終止了合作,雖然華為前前後後也做了一些努力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需要時間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真正的技術。
  • 晶片大戰白熱化,華為漲價,高通驍龍VS中芯國際,誰能取天下?
    中芯國際繞過光刻機挑戰5nm製作工藝中芯國際是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最近剛剛躋身於國際晶片製造企業排行榜前五名,可謂是發展迅速。華為當然想這麼做了,但目前存在一個大問題……現在,中芯國際只能為客戶提供最高級別為14nm製程的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而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製造工藝是7nm、5nm,相比之下,中芯國際要落後一至兩個階梯,而華為需要的恰恰就是7nm、5nm製作工藝的晶片。中芯國際都躋身世界前五名了,還生產不出世界最先進的晶片,這是因為什麼因素導致的呢?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光刻機。
  • 中芯國際在晶片工藝製造方面再次突破!7nm晶片或有希望
    中芯國際在晶片工藝製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據悉,中芯國際現在已經可以小規模生產性能接近7nm工藝製造的晶片!要知道,雖然中芯國際目前製作的晶片不是真正意義的7nm晶片,在實力方面會有一些差距,但能夠達到這個級別已經非常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