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的先進晶片生產沒有受到美國卡脖子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會在意中芯國際是否在晶片生產方面取得了突破,也不會質疑他們的能力到底行不行,但現在卻不一樣了,由於美國發出禁令,我國華為的一些先進晶片可能會絕產。
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很多人就將晶片生產的目光轉向了國內企業中芯國際,很多人都希望中芯國際能夠代替臺積電為華為生產出先進的晶片,但就中芯國際生產晶片的實力來看,他們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為華為生產出先進晶片的,所以華為還是要另尋出路。
但從長遠上來看,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行不行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從資本市場來看
中芯國際可能沒有臺積電那麼有錢,但在經過幾次的募資之後,他們在國內可以說是一個不差錢的晶片生產企業,在不差錢之後就能夠更好的在晶片生產上下功夫了。
從技術來看
中芯國際現在只要能夠量產的晶片是28納米的,雖然他們已經擁有了N+1和N+2工藝,可以生產出比較先進的一些晶片,但是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芯國際主要的盈利還是28納米以下的這些晶片帶來的。
這讓我們不敢太相信中芯國際的實力,因為他們的28納米晶片已經量產4年了收入卻並不可觀,對於要使用N+1工藝生產出來的晶片,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否會像28納米的晶片一樣,兩三幾年之後營收都特別低。
另外中芯國際生產出來的晶片與臺積電這樣的企業相差了好幾個級別,要想突破只能從光刻機上下手,但是我們的光刻機也只能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希望中芯國際能夠彎道超車。
從薪資待遇上來看
按道理來說,中芯國際是國內生產晶片這一個領域受到的關注度最好的一個企業,在這裡工作工資應該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據了解中芯國際的工資待遇並不是特別好,也只是因為這樣,他們有很多人才都被其他產業用高薪挖走了。
綜合以上來看中芯國際在晶片技術上突破有能力,不過他們需要提高對員工的待遇,在光刻機上下更多的功夫。
你覺得呢?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如果華為晶片沒了!那什麼樣的新材料,能讓中國晶片產業彎道超車
重要意義!中國西部地區發展較好的高鐵,連接3大中心城市!
蘋果全球銷量大跌,中國市場卻暴漲225%,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