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全球性物種保護倡議

2021-01-05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31日消息(記者 譚琦)記者從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獲悉,12月17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主導並聯合天合公益基金會、IUCN全球物種存續委員會小猿組發起的《全球長臂猿保護網絡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CUN)官網發布,這是第一個由中國機構主導、聯合國際權威組織發起並面向全球發布的物種保護倡議,旨在號召更多的機構加入保護網絡,開展長臂猿保護的國際科研合作與具體工作。

林間的海南長臂猿(母)。圖片來源: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

據了解,IUCN是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生態環境領域領頭的國際組織,也是自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唯一擁有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資質的國際組織。此次《倡議》的發布代表了國際社會對海南長臂猿保護工作的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10月24日,國際長臂猿日當天,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發起並主辦了「全球攜手 保護長臂猿」的線上主題交流會,並首次與匯聚全球長臂猿保護地代表進行連線,全球20種長臂猿保護代表首次齊聚一堂,共商長臂猿保護,並於當天通過了《倡議》。

據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原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蔣志剛介紹,研究院以拯救海南長臂猿為突破口,轉危為機,積極開展科研體制機制創新。立足國內,研究院廣泛吸收來自中科院以及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貴州師範大學、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參與課題研究,與此同時還積極地聯繫歐美主流科研院所,與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區的專家學者保持緊密聯繫。

近一年來,世界前沿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科學》(Science)等發表了海南長臂猿相關文章,英國廣播公司(BBC)、每日郵報(Daily Mail)等西方主流媒體也對海南長臂猿進行了報導。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長、IUCN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介紹,下一步,研究院將依託海南自貿港優勢,進一步推動《倡議》,打造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為中心的全球長臂猿保護知識網絡「朋友圈」,在海南註冊成立全球長臂猿網絡實體,傳播中國智慧、海南方案,遞出生態外交的名片,進一步提升海南在國際主流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助力展現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擔當,支持我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原標題: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全球性物種保護倡議

責任編輯:曾令瑾【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國內外著名專家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聯合攻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日消息(記者 譚琦)近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會審議通過《研究院2020年兩千萬科研項目方案》。據悉,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決定將2000萬元科研經費集中用於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並廣泛吸引國內外頂尖專家參與海南長臂猿保護聯合攻關。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加強海南長臂猿法律保護的思考
    海南保護長臂猿的積極行動與效果   海南長臂猿系全球目前20個長臂猿物種之一,目前僅在海南霸王嶺存活有33隻,其瀕危程度遠遠高於國寶大熊貓、朱䴉等物種,被我國列為國家Ⅰ級保護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列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之一。
  •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新種群中發現幼崽
    物種保護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南長臂猿新種群中發現幼崽 2020-09-04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美國家公園|一起來認識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
    從國寶大熊貓到兇猛的虎豹,從長臂猿、金絲猴等靈長類到色彩繽紛的雉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立,使一個個珍稀物種得以被保護。今天,一起來盤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你都認識嗎?野生大熊貓雙胞胎自由地活動(圖片來源: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04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藏羚羊、雪豹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包括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在內的
  • 國內外專家匯智聚力研究海南長臂猿種族存續密碼 保護海南「猿」住民
    海南日報記者從9月1日在海口召開的海南長臂猿喜添幼猿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自組建以來,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團隊成立聯合攻關課題組,從物種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棲息地保護、保護威脅因素等多方面開展科研工作,正努力破解海南長臂猿種族存續密碼。
  • 海南舉辦「國際長臂猿日」系列活動呼籲保護海南長臂猿
    據了解,目前全球共有20種長臂猿,其中有6種分布在我國海南、雲南、廣西的熱帶或亞熱帶森林中。海南長臂猿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物種,目前海南長臂猿僅存5個家族群,數量33隻,是世界上唯一種群數量不到100隻的靈長類動物,被稱為「人類最孤獨的近親」。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海南特有的珍稀植物——海南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世界著名觀賞花卉,同卡特蘭、大花蕙蘭、石斛蘭並稱「四大洋蘭」。蝴蝶蘭花葶細長,花朵色彩豔麗,排列有序,猶如蝴蝶翩翩飛舞,因而享譽世界。事實上,我國除了卡特蘭以外,其他三大「洋蘭」都有分布,並且不少都是世界珍稀名貴品種的重要親本之一。
  • 明年我國將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十大國家公園試點在哪?
    今天(12月5日)上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目前全國共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等12個省份,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明年下半年將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 海口發現海南獨有物種——邢氏水蕨 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供圖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和進化研究組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研究人員,在Phytotaxa期刊上發表中國水蕨屬橫走莖新物種——邢氏水蕨。此次發現的地點為海口羊山溼地,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基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等級評估標準被列為易危物種。
  • 助力國家公園建設 中南林科大國家公園研究院成立
    瀟湘晨報長沙訊 8月29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該研究院將依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在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科研與監測能力建設、生態體驗與環境教育等方面,開展協作研究,不斷促進國家公園創新發展,為中國的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借鑑與示範。
  • 中國終於有首個國家公園了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將於今年年底前正式設立,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中華水塔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我國和亞洲的重要淡水供給地,有著"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也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敏感的區域之一。
  • 媒體盤點2017年生態保護十大新聞,「國家公園」方案居首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中國綠色時報》副刊編輯部與自然生態保護領域相關專家一起,梳理總結出2017年自然生態保護十大新聞,留住過去,燭照未來。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標誌性進展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 我國首個國家公園即將成立,是黃石公園13倍大,為何晚了150年?
    既然國家公園意義重大,那我們國家的國家公園呢?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最近幾天的傳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我們國家即將設立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其範圍包括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三江源國家級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還有星星海等地方,據悉,新設立的國家公園總面積已經高達1200萬公頃,相比較於89萬平方公頃的黃石公園來說,大了整整
  • 國家林草局將開展國家公園試點驗收
    ,在做好自然資源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的基礎上,儘可能發揮國家公園科學研究、自然教育以及遊憩的功能; 自然做除法,逐步清除非自然狀態的物質和行為,比如清除外來入侵物種、生活汙水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等,還自然以本來面目。
  • 韓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啟示
    韓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經歷了從效益至上的盲目擴張,到經濟與生態並重的中期探索,再到生態保護為主的可持續管理的發展過程,其主管部門也經歷了從建設部門到內務部門再到環境部門的變化,對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和完善帶來一定啟發。  首先,重視頂層設計,明確目標定位。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夜探「物種寶庫」鸚哥嶺 走進熱帶雨林...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媒體採訪活動走進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是海南的兩大江河南渡江和昌化江主要支流的發源地,保存著華南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海南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 雲南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入侵物種名錄 見到它們請就地消滅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許多生物,餐桌上香氣四溢的牛蛙和小龍蝦、公園裡隨風搖曳的花草、建築旮旯裡令人生厭的蟑螂……你有沒有想過,它們可能是入侵物種。近段時間,一種名為日本虎杖的植物在英國大肆蔓延,並對建築產生嚴重破壞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回憶起曾在國內遇到的疑似入侵物種,並對我國監控入侵物種工作表示了關注。
  • 美國國家公園的困擾與保護行動
    有些國家公園動物及其棲息地正在遭受威脅,人跡的幹擾使國家公園內動物種群遷移到別處,一些物種面臨消亡的厄運。生活在佛羅裡達州南部沼澤地公園的猛獸和鶴類,由於水系的破壞,其繁衍令人憂慮;死谷國家公園大角羊瀕臨滅絕;白山國家公園的遊偉正在減少;黃石國家公園的狼、山獅、白尾鹿已近絕跡,灰熊、海狸的數量越來越少。
  • 我國首個國家公園警察總隊掛牌成立,標誌著這些
    原青海省森林公安局及直屬機構整體劃轉青海省公安廳領導管理,更名為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加掛青海省公安廳國家公園警察總隊牌子,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警察總隊。青海省公安廳副廳長沈森表示,青海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全省90%區域屬於生態保護區。
  • 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入選 《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本報6月5日訊(記者龍易強)今天,記者從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獲悉,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海口市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榜上有名。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