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羅 巖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精準扶貧
在青山綠水之間
羅巖
2020年1月,我主動向組織請纓,經批准後被派到馬爾康市草登鄉任鄉黨委副書記(掛職)併兼任寶巖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從此刻起,我都將在這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這個距成都400公裡的地方,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同事和朋友,剛到這裡有很多不適應:道路崎嶇,氣候乾燥,語言不通。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努力適應,就是那一份堅持一直在心中—幹好本職工作,不給骨科醫院丟臉。然而,在工作中我發現,為什麼我不做點什麼,發揮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為組織增光添彩呢?
在青山綠水間轉變思維
怎麼樣才能更貼近群眾,服務群眾?這個問題一直圍繞著我。強化自己,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補足短板,確實能做好本職工作;帶好隊伍,履行駐村工作隊五項職責,確實也是本職工作。但在工作之餘,我是不是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於是,我決定不但要深入群眾,還要急群眾之所急,知群眾之所需。只有將更實際、更貼近群眾的問題解決好,才能讓扶貧更高效。
組織召開協調會議
於是,我到了寶巖村的青山綠水之間,了解群眾的生活,了解周圍的一切,不再局限於原來的思維。在工作中,我發現手機在一些地段網絡信號很不穩定,氣候變化時,甚至連通話都是個難題。那麼,解決它就勢在必行。
於是我向草登鄉黨委提議,著手將這個項目提上日程。鄉黨委也對我的提議給予了大力支持,並委派我負責對接此項工作。
在忙碌奔走中堅定自我
這件事很不容易。一月初,通過多方匯報,市、州和相關部門都給予大力支持,項目很快就確定下來。然而,剛剛靠近新年,所有工作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斷。我呆在家中,心裡總會想到這事兒,前期的匯報、意向已經確定。但後續的推進工作,還需我去對接。那時,我只能依靠電話、微信和寶巖村兩委、電信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對接。
項目建設施工檢查
我所在的村,距馬爾康市還有96公裡,由於道路建設和疫情影響,現場勘測工作受阻。在和相關單位商議後,通過村兩委的對接,逐步探討項目方案。在人員不能流動的情況下,我們將方案進行了細化,一旦疫情稍微緩解,就能很快著手進行實施。
原本我以為項目會延遲到下半年,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項目推進工作沒有延遲或推後。當疫情緩解後,4月初勘測設計對接工作迅速完成,方案完善;4月下旬,項目就進入階段性施工。經過一個多月努力,項目建設圓滿完成。
施工安裝
在這個階段,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化作了實際的成果,只要堅持,只要敢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秉承著黨員的初心,不忘記自己的使命,任何工作都難不倒我們。
在3500米高山上的信號塔
信號塔建設很快就完工了。2020年5月22日,這座高15米的信號塔在海拔3500米的高山上屹立起來,電信、移動信號接收器也緊鑼密鼓地安裝完畢,徹底解決了寶巖村多年來的網絡信號覆蓋問題。看著手機上的信號,我第一次覺得如此愉悅。
實地勘察及信號檢測
信號塔項目,從想法到現實,歷時5個月,經歷了艱難,但它最終還是完成了。打電話、聊視頻,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很多人來說,是件簡單的事情;但在這大山裡,在這青山綠水間,對我卻有著另一份意義。這是我到寶巖村來做得最滿意的一件事情。一個項目,可為村裡的百姓提供一個短期的崗位掙得一筆收入。但更為關鍵的是,網絡信號是信息來源、溝通,甚至是致富一個起點。要想徹底脫貧,並不僅僅是解決收入問題,還要解決群眾的志向、眼界、認知問題,讓黨的聲音和好政策傳遍每一個角落,讓大家開闊眼界,這樣才能過得更加幸福。
建成後的信號塔
真情幫扶,溫暖一方山水。盡心盡責,爭當幫扶戰線的排頭兵。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隨後還有鄉村振興,對於我們參與扶貧的黨員來說,任重道遠。而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何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是我們必須做到而且需一直踐行的根本。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羅 巖(四川省骨科醫院黨辦)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原標題:《【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羅巖 ‖ 精準扶貧:在青山綠水之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