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彭濤 ‖ 不忘...

2020-12-11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徵文啟事:見《

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投稿郵箱: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為脫貧攻堅貢獻科技力量

彭 濤

我叫彭濤,男,漢族,四川樂山人,中共黨員,碩士,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2018年6月至今,擔任美姑縣合姑洛鄉沙洛村綜合幫扶工作隊隊員。抵達新崗位後,我積極融入,主動擔當,發揮所長,為促進美姑縣產業發展及百姓脫貧增收,貢獻了一名農業科技人員的力量,得到了組織和百姓認可,被四川省委組織部評為2018年度綜合幫扶先進個人和2019年度美姑縣綜合幫扶之星拔尖人才。

一腔家國情懷,帶傷主動請戰

「但願蒼生俱保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作為一名農業科技人員,我一直關心國家大事。在近年的工作中,我十分留意國家的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渴望能有機會報效國家、回饋社會。2018年6月17日,當得知綿陽市將緊急抽調64位農業幹部奔赴涼山州的11個極度貧困縣參與為期3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我看了看剛做完左手腕骨折手術4天的手,和家人簡單溝通後,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我的想法很簡單,作為一名農業科技人員,希望能深入基層一線,用自己的知識、技術,為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家庭的牽掛是我此次涼山扶貧行程中的最大不舍,特別是年僅5歲對自己無比依戀的女兒。2018年6月29日一早,輕吻了熟睡中的女兒,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和對扶貧工作的期望,我正式踏上了脫貧攻堅之旅,並告訴自己:「一定不辱使命,決戰決勝,不勝不歸」!

綿陽市農科院援彝專家出發前合影(右一為本文作者)

滿懷青春熱血,主動服務群眾

抵達合姑洛鄉後,我努力克服工作生活環境的巨大落差,克服手傷給工作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積極融入當地幹部群眾,投身扶貧攻堅工作。

政策宣傳、建言獻策。我按時參加鄉、村的黨建月會,並走村入戶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清卡行動、禁毒防艾、空輟保學、土地增減掛鈎、彝家新寨、掃黑除惡、外出務工、非洲豬瘟防控……,這些看似簡單的概念背後,卻是艱辛的汗水和細緻的工作。我還通過參與中央黨校中青班、省委組織部、省扶貧開發局、綿陽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在美姑召開的歷次「綜合幫扶座談會」等機會,結合走村入戶的切身體會及當地實際情況,為美姑縣的產業發展、移風易俗建言獻策,得到相關領導的認可與支持。

黨建月會發言、宣傳惠民政策、走訪沙洛小學、座談建言獻策

為民辦事、服務群眾。我多次督促沙洛村多功能活動室的修建;配合國土部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開展道路安全巡視,確保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展全村貧困戶衛星定位工作;開展貧困戶收支臺帳調查;當發現洛覺村到採嘎村的河道河水湍急,造成附近幾個村的居民出行不便,尤其是小朋友上學需蹚水過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我與幾位幫扶隊員一道,不顧冰冷的河水和刺腳的碎石,在河道上架起了一道簡易的木橋,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出行難問題;當了解到本村小朋友上學路途寒冷,積極聯繫愛心企業為全村小朋友捐贈過冬十件套,合計價值10萬餘元;將綿陽市「新好一家幼兒園」募集的200餘件玩具捐贈給「沙洛村幼兒園」,開展視頻交流活動,並將雙方締結為友好互助幼兒園;通過波司登公司,為全村困難群眾募集過冬羽絨服200餘件;利用彝族年,為貧困戶免費拍攝、衝印全家福。

過獨木橋、溫暖學童、暖冬行動、拍全家福

發揮專業特長,助力產業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我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和「三區」人才項目,2018年7月以來,從綿陽市農科院、江蘇省農科院、雲南省農科院、西南大學等單位引進30餘種高山蔬菜種子,並通過試驗示範種植和農戶零星種植的方式,篩選適合不同海拔高度種植的蔬菜品種,為農戶累計發放蔬菜、玉米、馬鈴薯良種800餘份,並在井葉特西鄉沙馬乃拖村建立了特色馬鈴薯種植基地,在牛牛壩鄉牛牛壩村建立了高山蔬菜引進及試驗示範基地,在樂約鄉麻吉碩峨村建立了五彩稻示範種植基地,為美姑縣的特色產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良種分裝、技術指導、示範基地、以購代捐

助推全縣產業發展。2019年2月至今,受領導統籌安排,我被抽調到縣產推辦攻堅組工作,同時兼任辦公室、柳洪片區項目推進組成員、集體經濟專班成員、軟體資料專班成員,秉承「功成不必在我,攻堅必定有我」的精神,以「5+2」、「白+黑」的工作勁頭積極投身到全縣產業扶貧項目的規劃、推進、指導、招商等工作。目前已參與編制完成《農作鄉產業強鎮項目規劃》《美姑縣產業園區及安置點配套產業規劃方案彙編》《美姑縣脫貧奔康產業發展激勵獎補辦法(試行)》《美姑縣農業產業以獎代補驗收細則(試行)》等文件,有力推動了美姑肉牛、美姑山羊、烏金豬、巖鷹雞、花椒、核桃、苦蕎、馬鈴薯、中藥材、蔬菜、釀酒廠等項目的落地落實,助推全縣產業發展。

縣產推辦「5+2 白+黑」工作縮影

做好宣傳工作,傳播正能量

我利用業餘時間,不定期在公眾號上發布扶貧日誌,分享自己的扶貧感受,傳播正能量,受到各級領導關注和重視,省科技廳四川扶貧在線網、美姑黨建、美姑風華等公眾號分別轉載了部分日誌。受領導統籌安排,我協助縣、鄉等部門做好文字材料的撰寫和攝影作品的採集,已完成240餘份工作簡報的撰寫、編輯、定稿工作,並有多篇稿件被縣委組織部主辦的幫扶專刊《扶貧路上》錄用,多幅攝影作品被州、縣宣傳部門採納。

宣傳媒介及工作簡報

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已兩年多,在工作中,我聽從指揮,不僅把駐村工作做到位,業餘時間在縣、鄉一級工作層面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交辦工作,並且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在高山蔬菜種植、農業科普及推廣等方面發揮特長,受到當地幹部群眾歡迎。我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貧幹部,做到了對組織的承諾:「挑重擔、做先鋒、打硬仗」,把自己像一根釘子一樣,牢牢扎在彝鄉,扎在組織安排的扶貧一線。讓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揮作用,是我的心願,更是我的行動。我的幫扶工作也得到各級組織和群眾的認可,《綿陽日報》以《甘當「鋪路石」 情灑援彝路》為題,對我的事跡進行了報導,我也獲得了2018年度四川省綜合幫扶先進個人和2019年度美姑縣綜合幫扶之星拔尖人才、2019年度脫貧攻堅宣傳工作先進個人,有幸受邀參加了2019年7月在西昌市召開的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表揚大會,並代表美姑縣綜合幫扶產業攻堅服務隊上臺領取了「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十佳專業技術服務隊」的獎牌。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年,我仍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個人所長,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硬仗貢獻科技力量!

媒體報導、上臺領獎、拔尖人才、人才座談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彭 濤(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美姑縣產業扶貧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美姑縣合姑洛鄉沙洛村綜合幫扶隊隊員)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彭濤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為脫貧攻堅貢獻科技力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