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啟事:見《四川省直機關工委 省扶貧開發局 省地方志辦聯合開展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 徵文活動》
投稿郵箱: tpgjzw@163.com
截稿時間:2020年10月31日
特別提示:徵文應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同時,請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文章。
徵文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擬結集公開出版。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金色的蕎麥(組詩)啞 鳴
幸福的土豆在這黃土地中
人們辛勤地種下了小麥玉米紅薯高粱
而村莊瘦瘦的身影仍然貧窮
古老的黃土地倔犟,依然相信手中的鋤頭
相信一方水土能養育一方人
骨子裡從未更改過對土地忠誠的信仰
黃土地終於迎來了精準扶貧的春天
連腳下的每一顆泥土都在為村莊摩拳擦掌
脫貧致富的腳步像春風吹遍村莊每個角落
土地轉眼懷孕成千上萬畝的土豆
寂寞的黃土地開始熱鬧起來
大片大片長勢喜人的土豆
古老的黃土地在一陣清風中
清了清快要生鏽的嗓子
扯起喉嚨唱起了響亮的亞拉民歌
抓起一把黃土哦,撒在風中
土豆幸福的土豆
它們咬住黃土地古老而年輕的子宮不放鬆
村莊跨步走上了夢寐以求的康莊大道
西部人民勤勞的雙手
澆灌它們在腳下這片厚實的土地中幸福生長
這古老的黃土地哦
時不時在風中捲起一股煙塵
像一隻傳遞好消息的大手
向西部向所有村莊
不停地傳來幸福的消息
古老的黃土地因為一顆小小的土豆
開始逐漸名揚四方
黃昏時刻的風有些溫暖有些發燙
每個人都不願意把粘在手掌上的泥土全部洗掉
金色的蕎麥在土豆的伴奏下蕎麥瘋長
十月的天空被照亮
一陣風過後所有的鐮刀站到了地裡
黃土地再次接受一群人的敬禮
從土豆到蕎麥
厚實的黃土地上
走過的不只是季節的腳步
更有無數摸索探尋脫貧致富的身影與腳步
今天的蕎麥
在這塊古老的黃土地上
不再是一朵孤寂的花
地裡坡上大片地生長成熟
像幸福的口弦與月琴
吹奏在每一個莊稼人的心坎上
像山梁上的雲朵
在山頭與山頭之間幸福的飄蕩
黃土地許多沉睡的夢
被真實地喚醒
河流像門前的一棵樹
圍繞著村莊圍繞著土地
看著春天播下的每一顆種子發芽生長
一塊古老的土地
沒有什麼值得招展
此刻在我們面前
金色的蕎麥把一塊普通的土地
像一面耀眼的旗幟橫插在西部大地上
每一顆泥土每一個村莊每一個人
都變成陽光下炸裂的果實
熱烈的黃金旗幟
吹過的風瞬間燃燒掉黃土地所有昨天的憂傷
成片的蕎麥
沸騰了一片土地的血液
成片的蕎麥
像黃土地上熱烈的風
帶領著一群人幸福地向前
雪與羊群土豆與蕎麥收穫之後
黃土地又回到安靜
安靜得可以拔掉黃土地所有滄桑的鬍鬚
在這個寒風勁吹的西部鄉村
一個夜晚就進入了冬天
清晨映入目光中的厚厚積雪
覆蓋住所有土地
飢餓的羊
朝著起伏的山梁不停地咩叫
風雪中
總是有些青草在冬天不會枯黃
掩藏在雪下精心地保持著自己生命的顏色
每一片飛舞的雪花
在飄落撲向田野山梁的那一刻
沒有懷揣任何的不安
轟轟烈烈的雪
在為黃土地舉行一場隆重的豐收儀式
也是土地上的人對一片土地最原始的致敬
是家園在往我們身體裡輸送一種叫做根的血液
厚厚的雪野之下
黃土地是我們永遠熱愛的一塊胎記
此刻一群羊站在山梁上
用蹄子輕輕地刨開積雪
幾棵青草露了出來
不論季節如何變化
四季從未真正走遠
它們一直隱藏在河水中空氣中泥土中
此刻一群羊在雪地裡熟練地搜索著
不論寒風如何肆掠
白雪之下黃土之上
這裡總有不敗的青草
暢通天全土曾經的肩背馬馱
曾經的群山江河阻隔
咫尺之地如天涯
一去不復返
背夫們的腳步
馬幫的鈴鐺聲
被時間拋進二郎山深深的山谷
今天的天全
二郎山隧道
國道318線351線
雅康高速
正在建設中的成康鐵路
一字排開在眼前
再次出門
再次站在群山面前
曾經的望斷天涯路
被眼前
東連成都、重慶
西通甘孜、昌都、拉薩
南達雲南
北抵陝西縱橫交叉的公路橋梁
搞得人有些眼花繚亂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翻篇成歷史
今天的天全
四通八達任你縱行
今天的天全
成為公路的大觀園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啞 鳴(四川省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