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你口音問題的往往不是外國人,說一口中式英語有那麼讓鄙視嗎

2021-01-08 Miya英語發音

一直以來英語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甚至呼籲英語作為選修課,退出高考。可見他們有多「痛恨」英語了。無論怎麼樣,多掌握一門外語總是好的,相當於多了一門技能。也有很多英語愛好者,會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但在視頻下方我經常會看到一些這樣的評論:發音不準,太中式口音。

往往嘲笑你口音的,反而是自己的國人。

有沒有發現?聽到一個外國人說中文不準,大家都不會嘲笑他,聽著他洋腔洋調的中文可能只覺得好玩,從來不會說:「你這樣也敢說中文?」外國人只要能蹦出個「謝謝你!」可能都會誇他中文說得好。

而我們自己國人只要開口說英語,身邊就會有人來說你這個發音錯誤,那個語法問題,還有口音很重……放到網上就會有更多的人帶著審視的眼光來看,甚至批判。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他們只是喜歡英語,或者想通過英語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們都在努力著,並且分享傳遞自己的正能量。人家自身的不足自己會在說的過程中自我糾正,更多的是需要鼓勵。英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國家那麼多,真正遇到native speaker的情況是比較少的,很多外國人跟我們一樣在學習說英語。只是因為長著外國人的臉,他們受到的挑剔就少了很多,他們自然也敢於開口說,學起來也快。

阻礙你開口說英語的,往往是自己的身邊人。

正因為我們沒有英語環境,所以我們對於說英語母語的人而言,就是一個外國人,說不地道又怎麼樣,我們的母語是中文,相信很多對中國人友好的外國人是不會嘲笑你說英語的,因為在他們眼中你是外國人,會有更多的包容。阻礙我們的,往往是害怕被身邊人嘲笑而不敢說英語。受著很多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不夠自信,總害怕出錯,因為會被批評、被審判、被評價。被鼓勵著長大的人往往會大膽很多。

長的就是一張中國人的臉還怕被聽出中式口音?

有一個視頻,是個女孩分享自己出國前的口語練習,口語說得很流利,卻被這樣評價:

說英語的時候太多人會說你英語口音很重,太中式口音了。有什麼關係,我們就是中國人,一下就被聽出來是中國人說英語又怎麼樣呢?我為之感到驕傲,而不是羞恥。英、美國家不同地區還不同口音呢。為什麼一定要模仿外國人的腔調?有時候你模仿得不像,反而還會被他們嘲笑,說你沒有自己的個性。如果不是需要發郵件、翻譯等文案類工作,不用太在意個別發音和語法問題,先敢於開口說,英語是交流的工具。讓人理解你說什麼才是更重要的,發音語法問題隨著說得多了慢慢會糾正。

首先我不是提倡大家說帶著尾音的或者完全不標準的英語,那個是發音問題,也不是呼籲大家就不要學習標準的發音了,我想表達的是:學習口語要先敢於開口說,交流中再慢慢糾正,畢竟發音不準容易讓人誤會意思,還是要讓人能理解你說的話的。而那些僅僅只是口音問題真的沒必要糾結,隨著口語越來越流利,接觸的外國人就會多了,口音問題慢慢地也就解決了。當然追求完美的本地口音也是OK的,能做得到當然好,做不到也不要太過於糾結,交流才是重點。

我也呼籲不要再去嘲笑、批判自己的國人口音問題,沒那麼多人是在英語母語國家長大或者長待,要糾結口音,那其他非英美國家的人說英語怎麼辦?不都有自己國家的口音嗎?之所以有中式發音,除了連讀技巧外,還有一點是發聲部位的不同,中國人說普通話是口腔前部發聲,而英語是口腔後部發聲,這需要長時間練習的。追求標準英語口音是沒錯,但不能為之成為羈絆,也希望英語的學習者們能拋開面子,不要怕被批評,大膽說英語。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意說英語的口音?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發音邏輯,進而影響這個地區人們的英語發音。 網上就有這樣一群口音狙擊手。對他們來說,不止中式口音,各國的口音聽著都難受。聽印度口音覺得「腦殼疼,這不是英語是新語種咖喱語」,不能理解印度人的「迷之自信」。
  • 別人都在說英語,只有中國人在說口音
    對他們來說,不止中式口音,各國的口音聽著都難受。聽印度口音覺得「腦殼疼,這不是英語是新語種咖喱語」,不能理解印度人的「迷之自信」。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裡的英語老師,一開口就被形容是「掐喉嚨說的英語」。街訪日本路人的視頻下面,評論甚至懷疑「日本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嗎,都沒有學過英語的嗎?」。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
  • 學英語口音第一位?戴夫直呼歪比巴卜!
    相信很多學習英語的小夥伴一定遇到過這樣情景,當你為了學習英語朗讀英語文章之時,旁邊的口音怪給你不斷糾口音,當你身處國外第一次和外國人勇敢對話時,一個朋友指出你的口音問題場面一度尷尬,甚至當你讀小學老師教你的達卜紐(w)時,有人用「純正」的英倫腔double u 給你糾錯。
  • 菲律賓遊學口音問題:但不要混淆發音和口音
    會不會學一口東南亞口音?發自靈魂的提問三連,當我們給大部分學員解決了前兩個問題,深度解析菲律賓遊學利弊優劣後,最終問題來到了老大難的口音。菲律賓老師口音如何?孩子會不會學習一口奇怪的腔調?菲律賓遊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教授學生學習美式口音或是英式口音,是為了讓學生在全英語環境下養成一種思維模式,快速而清晰地表達出正確的內容。英語學習有捷徑嗎?沒有,只有不斷積累與練習,自覺性的、被自覺性的都是方法。
  • 英語口語:為什麼你一開口就是正宗的中式發音?
    能說一口聽起來和老外一模一樣的地道口語,是每一個學英語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中國人說英語卻總擺脫不掉中式發音。是我們學英語的方法有問題?還是也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有這種能說地道英語的語言天賦?還是由於生理結構或者什麼其他原因導致中國人根本就不可能說和老外一樣地道的英文呢?在國外生活多年以後,我發現,「說英語,有口音」這個事,通用於世界各國人民。
  • 還在說Chinglish?快看這些最容易犯的中式英語病句(雙語)
    什麼是中式英語/Chinglish?這個問題我們說過好多次,簡單來說就是「使用中式思維與英語詞彙來表達的不準確表達」。相同的,還有英式中文,就是我們前幾天說的「翻譯腔」。什麼情況下,最容易說出 Chinglish?在對英語表達的掌握沒有那麼熟練的情況下。
  • 我覺得娜扎說英語很可愛啊
    ,而是從「明星的中式發音」說開來,拋開明星身份,回歸「說英語本身」: 論一論,「中式發音」真的是一件值得羞恥和嘲笑的事嗎? 要論「中式口音」的問題,就要先搞清楚英語中「口音」這件事。
  • 西語口音雜談:你的西班牙語,有「中國味」嗎?
    即使我們說中文,也很難不帶有鄉音,也很少有人能時時刻刻操著一口「新聞腔」說話。因此,學習西班牙語的同學,尤其是西語初學者,先不要被口音這個問題嚇倒,有口音,是完全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口音就不敢張口練習口語。此外,小編還發現,中國人說西語要比說英語更容易帶有口音。
  • 「中式英語」發音的錯,90%孩子還在犯!看看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的語音語調不標準,不單單是因為發音不地道、不標準會嚴重阻礙孩子英語表達力及理解力的提升,更是怕孩子一口尷尬的英語,讓孩子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擺脫「中式英語」發音呢?
  • 中國人的英語口音在世界上能排倒數第幾?
    ​▼ 要說「中式英語」的最大特徵除了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這類「神翻譯」最神奇的莫過於國人根據自己方言想(胡編)象(亂造)出來的英語發音然而,在這長達一分多鐘的演講中他以標準的大碴子味東北英語發音和一詞一頓的小學生式朗讀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來一起品品/只見少帥一邊看著鏡頭外的講稿一邊陳述自己的抗日心願 讓人不禁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少帥這講稿怕不是以中文標註的吧
  • 晚清的中式英語如何讓老外抓狂?
    文|陳卿美 中國人學英語,最少學了二百年。有痛苦有歡樂,痛苦自不必說,歡樂的是,中國人反過來也改變了英語,甚至有些經典句子還被英文詞典收錄。比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還有一些網絡流行的中式英語,如no zuo no dai,「不作不會死」。二百年來,一部中式英語史,就是一部外國人抓狂史。
  • 熱搜榜上的鄭爽們:HI,你的英語發音被圍觀中!
    沒想到的是,這一個小小的插曲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一部分網友認為這音發的有點離譜,大家都沒聽出來,另一部分網友則說鄭爽講的是英音,沒有錯。從一開始英專生的糾正,到最後越說越學術,還引起了小範圍內的一波討論。後來在網上掀起了更大範圍的爭論,作為中國明星到底應不應該有一口流利的英語。
  • 0202了,中國人對英語還只知道口音
    當然有很大可能是劉亦菲在美國呆的時間長,口音比BWW純正。 畢竟也不是出國就能說一口漂亮的英語的,典型例子就是江疏影…… 眾所周知,英語口音一直有一條鄙視鏈:英式口音鄙視美式口音,美式口音又鄙視土澳口音,再往下是其他口音的英語。
  • TutorABC英語課程:熟讀英語48個音標發音表,說一口地道的英語
    很多人學習英語十幾年,卻仍舊苦惱於不能說出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究其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學,而是因為沒有按照48個英語音標發音表發對音。很多英語的發音規則和中文的發音不同,如果一味用我們母語的發音習慣去學英語,忽視了48個英語音標發音表的正確發音,自然是只能說出帶有很重中式口音的英語。那麼,明明只有26個字母的英語,為什麼會有48個音標呢?
  • 龍媽親自教英語,權遊最大的彩蛋竟然是這個?!
    了解過這一行的,是這樣評價的:「世界上最貴的』鐘點工』」、「時薪抵得過你的月薪」、「月收入輕鬆過萬」......很多人覺得做翻譯好難,自己單詞都沒幾個認識,這其實是最大的誤區。國外兒童詞彙量僅在3k左右,能說他英語不好嗎?就算不兼職做翻譯,能有一口地道的發音,不論在職場還是旅行中,都會給人很靠譜的好印象,甚至輕鬆月入過萬,讓自己的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 好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是中式英語嗎?
    在對待中式英語的態度上,一些外國人並沒有覺得它們是嚴重的錯誤,他們的觀點是:有趣,甚至有意義。一種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必定會入鄉隨俗、受到使用者的影響,不管其母語使用者是否同意。當你和朋友許久未見又再次相逢,要如何用英語表達時光飛逝的感慨?「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Is 「long time no see」 Chinglish?
  • 知行翻譯:這不是「中式英語」
    近幾年學習英語的熱潮並未褪去,只是國人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曲折坎坷太多了,其中最典型地就是「中式英語」,所謂「中式英語」,其實就是國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因長期受漢語思維的影響,逐漸形成的一種畸形英語,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中式英語的弊端,但是在學習過程中,仍然無法避免這種形式。
  • 因為口音被嘲笑,女學生英語課不敢發言,克服困難後重拾自信
    我是一個從小說話就帶著口音的孩子,上學的時候一直被很多同齡人嘲笑,所以我拼命的學習。我每天都在想:是不是我成績好了他們就喜歡和我玩了。可當我的成績拿到班級第一的時候,我發現我想多了,同學隨口的玩笑能讓我難受一整天:「那個鄉下來的,是不是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啊,連話都說不利索。」
  • 講日語時總帶中式口音,那是因為你沒這樣做
    在學習任何一門新語言的時候,口語往往都是我們遇到最大難題,儘管很多同學能夠輕鬆地通過N1,但是讓他們去說還是有些困難,也有很多人在說的時候會帶有很重的口音,害怕自己的發音不標準被人嘲笑,所以就不敢開口去說,久而久之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只發自己認為簡單的音,這樣我們很難對發音進行糾正和改進,因為你根本沒有去說
  • 外國人說個蹩腳中文都快跪下了,中國明星說個英文就要被群嘲
    Part 1前幾天,娜扎說英語被群嘲了。我特地去看了下視頻,聽聽她的發音,也沒覺得有什麼值得嘲笑的呀。我工作後因為寫文章的緣故,才註冊了微博和知乎,但幾乎不逛微博。然後,我去「人均985」的某乎,想看看乎友們都怎麼評論的。一開始,還以為滿屏都是嘲諷的語氣,結果看到大多數評論後,內心極度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