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聯、市企業聯合會等有關領導參觀我區和諧勞動關係創新示範基地長江電工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記者 張皓瑋 攝
「一般的勞動爭議糾紛,在我們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就能解決。」在南岸區長生橋鎮上,設立有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派駐庭,協調解決勞動人事相關糾紛。兩個調處機構相互協作,共同承接長生橋鎮、峽口鎮等江南新城勞動爭議調處工作,分擔處理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1/3案件。
而這樣的探索創新只是我區建設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區的一個縮影,關於我區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創建工作的探索還有很多。自2018年開始,南岸區以傳統工業強區和「智能經濟」先行示範區為起點,開啟了「市區共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的探索之路。
三年磨一劍,南岸按照「1238」創建思路,探索建立了勞動關係「主軸+引擎」領導系統,「常態+精細」治理兩體系三模式,「服務+」八個機制,全面提升了全區勞動關係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探索出和諧勞動關係創建的「南岸模式」。
強勁推動
建立勞動關係
「主軸+引擎」領導系統
近年來,南岸緊緊圍繞黨委統攬、政府主導、市區共建、多方參與、互利共贏創建主線,依託五大「引擎」,建立了勞動關係「主軸+引擎」領導系統。
在人社部、市局指導下,南岸充分發揮重慶經開區資源聚集等優勢,結合實際制定了創建最佳方案,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各部門、鎮街、經濟板塊和社區黨組織第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創建,確保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區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成員單位全程參與創建籌備,行業主管部門、鎮街和經濟板塊同步組建創建辦公室並籤訂《創建承諾書》,同等配強創建隊伍(勞動關係協調員、勞動監察協管員、勞動仲裁調解員),夯實創建基礎。
為確保創建實效,還成立了由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區委組織部、區人力社保局組成的創建專項督查小組,對照創建任務,全程跟蹤督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並責成限期整改,將督查結果作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確保創建工作始終高效強力推進。
守正創新
建立勞動關係治理
「常態+精細」兩體系三模式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是傳承中華民族和諧理念的正道,也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南岸立足工作體系創新,建立了常態治理「兩體系」。建立起「五級聯創」組織體系,全面建成黨政領導齊抓、三方機構主導、上下合力配合、社會力量共育、勞企雙方同建的「五級聯創」組織體系800個,確保了創建工作架構清晰、層次分明、責任明確。
同時,成功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指揮中心」「勞動爭議遠程調解」兩個信息化實體平臺,「勞動關係指尖服務」「智慧就業」「掌上社保」三個網絡平臺,實現了企業用工備案、和諧勞動關係企業評審、用工餘缺調劑、勞動糾紛預警及遠程處置的智能化管理。疫情期間,該體系為4000餘戶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和穩定勞動關係等各類訴求1萬餘條。
此外,在立足治理模式創新基礎上,打造了精細治理「三模式」,建成了「長江電工『人本』文化促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基地」,形成集制度、變革、民主、價值、安全、博愛「六位一體人本文化」範本,通過在經開區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大力推行,和諧勞動關係助推經濟發展作用凸顯。
還創立了小微企業勞動關係管理規範化模式,成功在「京東雲(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實現小微企業勞動關係「雲」管理,助力小微企業上「雲」轉型的同時,推行勞動用工、人力資源培訓、創業指導的「雲」指導。目前,已實現雲端指導小微企業籤訂簡易勞動合同5萬餘份,培訓職工3.47萬人次。
同時,創立起現代服務業勞動關係自主協調模式。建成勞動關係自主協調「三級網絡」(即勞動關係由鎮街、行業協會商會、企業自主協調的「三級網絡」),在所有鎮街均建有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其中,示範點南坪街道「三調合一」機制榮獲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十大典型案例,長生橋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被人社部確定為全國開展鄉鎮(街道)勞動爭議調解的示範單位。
區商業聯合會成立了全市首個行業協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探索行業勞動關係自主協調新路徑;在全區150戶現代服務業企業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龍頭企業城投金卡建成「優質用工環境促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基地」,通過推行優質用工「四維空間」(即辦公空間、制度空間、發展空間、人文環境空間)促進了現代服務業勞動關係更融洽,自主協調更有力。三年來,「三級網絡」共化解勞動糾紛200餘起。
篤行致遠
建立和諧勞動關係
「服務+」八機制
長效機制的確立是創建能生根發芽的基礎,南岸依託創建,創新和完善了「服務+」八機制。
建立起服務+職工多元訴求表達機制,建立了96016熱線、「掌新南岸問政」等便捷的「外部」訴求表達渠道,健全了企業職代會、集體協商、廠務公開、職工董監事制度四融合的「內部」互動機制,增加職工發聲平臺1000餘個,確保了全區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通過「點菜、備菜、送菜、評菜」四個環節,為全區600戶企業、3000名管理人員提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如何以人才助推社會經濟發展」「後疫情時代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等講座120場,培訓36期。
同時,建立起服務+「援助式」職工權益保障機制,引入司法援助資源,建立全市首個「勞動爭議法律援助站」,提供法律諮詢3000人次,援助案件220件。建立服務+「1XN」激勵引導機制,出臺了《南岸區和諧勞動關係企業實施聯合激勵措施的合作備忘錄》,對不同等級的和諧企業實施差異化激勵;每年舉辦1場大型經驗交流會,並編印1本企業創建經驗手冊,促進企業全面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目前,全區和諧勞動關係企業數量已達到600戶。
還建立起服務+勞動爭議「一體化」調處機制,在長生橋鎮、南坪鎮、雞冠石鎮設立了3個仲裁派出庭,探索建立企業調解、人民調解、仲裁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五調合一」機制。設立了「三室一廳」辦案場所(即調查詢問室、調解室、案卷檔案室、舉報投訴大廳),健全了42項勞動監察制度,勞動保障監察實現三級全覆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專項行動連續12年被人社部評為先進,全區勞動違法案件下降55%。
同時,成立區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成功承辦全國火鍋大賽,組織開展全市首個網際網路營銷師等新職業培訓60餘場。完善「全鏈服務」社保機制,實現社保所有經辦流程縮短70%,服務事項埠不斷下沉,企業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通過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全區勞企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四大一新」產業蓬勃發展,受到群眾和企業的高度讚揚。
下一步,南岸將繼續拓寬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思路,繼續深化領導系統內涵,挖掘兩體系三模式深度,拓展八機制廣度,不斷推陳出新,再求新突破。繼續探索「科技+勞動關係」的新應用,堅持與「和諧同行」提升行動有機融合,複製成功經驗,打造南岸和諧新「樣板」,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