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和SiC MOSFET差異 柵極驅動器電路設計

2020-12-28 電子發燒友

IGBT和SiC MOSFET差異 柵極驅動器電路設計

上海韜放電子 發表於 2020-12-15 16:42:37

也許與此主題相關的最根本的問題是問為什麼使用並行模塊?將2個200A模塊並聯成一個400A模塊有什麼好處,為什麼不簡單地使用400A零件呢?在商業方面,在1200V級中,IGBT模塊提供多種額定電流,並且封裝的最大電流為3600A。

對於SiC MOSFET,更高電流(》 400A)時的選擇受到更多限制,特別是在需要行業標準封裝或多個電源的情況下。而且,與機械較大的較低產量的包裝相比,通常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大批量製造的物理較小的包裝。

但是,並聯模塊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原因,這些原因對於SiC MOSFET而言比對IGBT更為重要,原因如下:

多個封裝可以散布在散熱器上並改善冷卻效果。這樣可以從更昂貴的SiC MOSFET模塊提供更多電流。

較大的物理封裝由於機械間距以及用於承載較高電流的螺釘端子連接的使用,在電源迴路和柵極驅動器電路中均具有較高的電感。

使用大量晶片會使所有晶片的內部對稱布局和柵極電感均衡變得非常關鍵,並且很難使用具有有限端子選項的封裝進行優化。

前兩個點可實現更快的開關速度,因此使用這些較小的封裝可實現更低的開關損耗和更低的關斷期間電壓過衝。

IGBT和SiC MOSFET之間的並聯差異

經過仔細檢查,儘管並聯SiC MOSFET的開關速度很快,但與IGBT相比它們仍具有一些優勢。

與Si IGBT VCE sat特性相比,SiC MOSFET通常具有更高的Rdson正溫度係數。這在靜態電流共享期間充當負反饋。如果一臺設備消耗的電流更大,則增加晶片的Rdson值,從而減小電流。這種負反饋減少了熱不平衡的程度。

Si IGBT的開關損耗隨溫度升高而大大增加,這對溫度不平衡具有正反饋作用。較熱的晶片具有較高的損耗,因此變得更熱。SiC MOSFET的開關損耗隨溫度的增加非常小,大大降低了這種影響。

SiC MOSFET的跨導曲線更柔和,這意味著當在柵極閾值區域工作時,柵極電壓的細微變化對漏極電流的影響要小於等效的Si IGBT。這有助於動態電流共享。

對英飛凌溝槽柵極器件的統計分析表明,就參數分布而言,具有較高RDS的模塊具有較低的開關損耗,這有助於使損耗在部件之間匹配。

並行測試平臺的經驗我們將考慮此設計平臺的多個方面。

  • 模塊內部布局
  • 電源PCB布局
  • 柵極驅動器電路設計
  • 柵極驅動器PCB布局
  • 儀器儀表
  • 靜態均流性能
  • 動態均流性能
  • 內部布局

並聯必須首先考慮模塊內部電源和柵極布局。內部晶片布局和模塊引腳布局可設計為為多個並行晶片提供相等且對稱的電源和柵極驅動器布局。這是在保持低電感布局的開關環路電感的同時實現的。通常,基於PCB的模塊樣式的管腳網格陣列允許靈活地優化布局。

圖1:具有公共輔助電源連接的電流路徑

電源PCB布局

對於電源布局,該模塊分為兩個對稱的兩半。為了與這種對稱性相匹配,將電源布局製成像蝴蝶翅膀一樣沿著中心線向下鏡像的鏡像。這是保持模塊內部晶片之間相等的電流共享所必需的。四個模塊中的每個模塊均使用了精確的布局傳真,以使模塊之間的電流共享相等。保持外部開關環路電感低也很重要,這可以通過將DC +和DC-總線連接與多個PCB銅層重疊並使用本地去耦電容器來實現。

柵極驅動器電路設計

當對具有多個柵極連接的所有4個模塊使用公共柵極驅動器電路時,重要的是減少在輔助源極連接中流動的任何電流。圖1以兩個模塊的簡化示例顯示了輔助電源連接如何向主電流路徑提供自然的並聯傳導路徑。我們稱其為「青少年電子」的某些電子,因為它們喜歡採取不同於其他所有人的路徑,因此可以在此輔助源平行路徑中流動。該電流可能足夠大,以引起柵極振蕩,甚至使模塊內部輔助鍵合線熔斷。

圖2所示的電路用於減少這些有害的循環電流。它是共模扼流圈的組合,對流入和流出電流相等的正常柵極電流顯示低阻抗,而對僅在源極連接中流動的不想要的源電流顯示高阻抗。除此之外,每對設備柵極連接均使用單獨的局部升壓級。這允許在源極連接中產生電阻,但是使用本地電容器時,在該路徑中流動的任何電流都不會影響柵極波形。如果僅使用簡單的源極電阻,則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流入該源極電阻的任何電流都會影響柵極源極電壓,從而降低直接控制的電平並增加柵極振蕩的可能性。

圖2:柵極驅動器電路

柵極驅動器PCB布局

6mΩ模塊具有雙柵極源極引腳以及雙電源漏極和源極連接點,以降低電感並改善模塊內部SiC MOSFET晶片之間的電流共享。柵極布局的第一個挑戰是使兩對柵極源極連接都具有對稱的布局。

之後,關鍵是同時打開和關閉所有四個模塊的門。「樹」結構通過具有相似長度的低電感走線柵極/源極對實現了這一目標。同樣對於每對柵極源極連接的局部升壓級,布局也是對稱的。測量顯示,更糟的情況是,在切換期間門之間的時序偏斜小於5nS。

儀器儀表

圖3顯示了用於雙脈衝測試(DPT)的示意圖。使用拓撲結構作為H橋來測量電流共享很重要,這樣電流和磁場才能匹配最終應用。此外,還要求具有為被測互補器件產生同步整流器開關脈衝的能力,且其死區時間滿足系統死區時間要求。

圖3:雙脈衝測試(DPT)原理圖

為了測量漏極和源極電流,直流總線PCB走線的兩側都帶有孔,以允許使用Rogowski線圈。這些功能允許測量DCbus中的電流(即下部開關的源電流)和DC +總線電流(即上部設備的漏極電流)。還留出了餘地,以便能夠測量兩組模塊輸出引腳之間的輸出電流平衡

圖4:4個並聯模塊的DPT電流波形(50 µs /格和50 A /格)綠色Vgs 5 V /格。藍色Vds 100V /分區

圖5:4個並聯模塊的DPT電流波形(50 µs /格和50 A /格)

靜態電流共享

圖4顯示了在DPT期間四個下部器件中的源電流。在空載時間之後,在第一個脈衝之後使用同步整流打開上側SiC MOSFET。但不是在第二個脈衝之後,第二個脈衝允許電流通過上體二極體空轉。四個匹配模塊的電流共享為+/- 3%。請注意,當MOSFET未選通且僅體二極體導通電流時,在第二個脈衝之後,電流共享變得更糟。

圖6:4個並聯模塊的DPT關斷波形(200 ns /格和50 A /格)綠色Vgs 5 V /格。藍色Vds 100V /分區

圖7:4個並聯模塊的DPT開啟波形(200 ns /格和50 A /格)綠色Vgs 5 V /格。藍色Vds 100V /分區

最初的測試是使用RDS偏差小於2%的模塊進行的。還對RDS為7%的模塊進行了測試,而共享僅在+/- 4%時稍差。在高溫下進行的其他測試以及切換上部設備均顯示出同樣出色的性能。圖5是圖4中電流波形的放大圖。

實驗室中的當前共享與大批量生產

因此,在實驗室中以很小的樣本就顯示出了出色的均流性能。但是,如果必須將此設計轉換為大批量的商業產品,則必須計算出隨機選擇的模塊及其電參數的正態分布的電流共享。用於此的方法稱為蒙特卡洛分析,以蒙特卡洛著名的賭場命名。從RDS的統計生產分布和開關損耗值中選擇一組四個模塊(每個模塊一個)。使用每個模塊的這些參數,可以計算每個模塊中的電流並估算結溫。由於RDS的導通和開關損耗取決於溫度,因此使用迭代來計算每個模塊的最終電流和結溫。可以重複這個過程,例如說50,000組隨機選擇的模塊並計算Tj的歸一化分布。在這種情況下,結果是在+/- 7 +/- +/- 3 sigma的變化。計算中的另一個難題是RDS導通與開關損耗Etot之間存在互相關性,其中RDS導通較低的零件趨向於更高的Etot值。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實現IGBT/MOSFET隔離柵極驅動電路的設計考慮
    IGBT和功率MOSFET是一種電壓控制型器件,可用作電源電路、電機驅動器和其它系統中的開關元件,柵極是每個器件的電氣隔離控制端。MOSFET的另外兩端是源極和漏極,而對於IGBT,它們被稱為集電極和發射極。為了操作MOSFET/IGBT,通常須將一個電壓施加於柵極。
  • 碳化矽JFET助推功率轉換電路的設計方案
    與傳統的MOSFET器件相比,JFET不易發生故障,適合斷路器和限流應用。例如,如果你用1毫安的電流偏置一個JFET的柵極,並監控柵極電壓Vgs,見圖1,你可以監控器件的溫度,因為Vgs隨溫度線性降低。此屬性對於需要功率場效應管(Sic JFET)的功率模塊應用程式特別有用,它可以監視其自身的運行狀況。
  • MOSFET 和 IGBT 柵極驅動器電路的基本原理
    雙極電晶體和 MOSFET 電晶體的工作原理相同。從根本上說,這兩種電晶體都是電荷控制器件,這就意味著它們的輸出電流與控制電極在半導體中形成的電荷成比例。將這些器件用作開關時,都必須由能夠提供足夠灌入和拉出電流的低阻抗源來驅動,以實現控制電荷的快速嵌入和脫出。從這一點來看,在開關期間,MOSFET 必須以類似於雙極電晶體的形式進行「硬」驅動,以實現可媲美的開關速度。
  • igbt驅動電壓和功率分別是多少
    在此根據長期使用IGBT的經驗並參考有關文獻對 IGBT驅動的電壓和功率做了一些總結,希望對廣大網友能夠提供幫助。   igbt驅動工作原理   驅動器功率不足或選擇錯誤可能會直接導致 IGBT 和驅動器損壞。以下總結了一些關於IGBT驅動器輸出性能的計算方法以供選型時參考。
  • IGBT驅動電路的應用設計詳解
    IGBT驅動電路的應用設計  隔離驅動產品大部分是使用光電耦合器來隔離輸入的驅動信號和被驅動的絕緣柵,採用厚膜或PCB工藝支撐,部分阻容元件由引腳接入。這種產品主要用於IGBT的驅動,因IGBT具有電流拖尾效應,所以光耦驅動器無一例外都是負壓關斷。
  • ...電感碳化矽(SiC)功率模塊和可編程柵極驅動器工具包,助力逆變器...
    (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AgileSwitch®數字可編程柵極驅動器和SP6LI SiC功率模塊工具包。新工具包是一個統一的系統解決方案,旨在幫助設計人員快速有效的採用顛覆性的碳化矽(SiC)功率器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確保現場部署的信心。
  • 基於IGBT模塊和驅動器IC的電機驅動和逆變器設計方案
    本文先簡要介紹電機和逆變器以及相關驅動電路和性能要求,然後回顧使用 IGBT 模塊的優點和各種模塊封裝標準,最後介紹基於 NXP Semiconductors、Infineon Technologies、Texas Instruments、STMicroelectronics 和 ON Semiconductor 等廠商的 IGBT 模塊和驅動器 IC 的電機驅動和逆變器設計方案,以及如何應用這些方案
  • SIC MOSFET驅動電路設計-短路保護
    更多好文,點擊「歷史文章」回覆:「EV4」將得到本文相關資料上期回顧:SIC MOSFET驅動電路設計概述由於SIC MOSFET晶圓面積小,電流密度大且短路能力較弱,因此對電路保護要求更高。SIC MOSFET驅動電路與現有的SI功率器件驅動電路相兼容,但其驅動電路中的短路保護部分比較難搞。
  • 羅姆推出車載用柵極驅動器BM6103FV-C
    本產品融合了羅姆獨創的BiCDMOS技術與新開發的片上變壓器工藝技術,作為內置了絕緣元件的柵極驅動器,是業界最小※的小型封裝,有助於逆變器電路的小型化。另外,與傳統的光耦方式相比,可大幅降低耗電量,而且由於具備了所有必要的保護功能和品質要求,可減少設計時的工作量。   不僅如此,還支持作為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備受期待的SiC(Silicon carbide:碳化矽)的功率MOSFET的高速開關,非常有助於實現更加高效、更加低功耗的新一代電動汽車。
  • 意法半導體的4A雙通道柵極驅動器集成電隔離和保護功能
    意法半導體的4A雙通道柵極驅動器集成電隔離和保護功能 STGAP2DM柵極驅動器是意法半導體的 STGAP2系列電隔離驅動器的第二款產品,集成了低壓控制和接口電路以及兩個電隔離輸出通道,可以驅動單極或雙極型電晶體的柵極。
  • 集成自舉二極體和快速過流保護的600V三相柵極驅動器加速了三相...
    三相電機運行需要三相逆變器,其一般組成為:6個功率電晶體(MOSFETs或IGBTs)、控制電晶體的柵極驅動器(一個或多個)、實現控制算法(速度、轉矩控制等)的控制邏輯電路(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該器件還具備幾項輔助功能和特點,這有助於加速系統設計、減少外圍元器件和電路。避免針對噪音和擾動來使用複雜瑣碎的保護電路且可確保整個應用簡單經濟。STDRIVE601採用小體積的SO28封裝,可替代三個半橋驅動器以簡化PCB板布局。6路輸出均可實現350mA灌電流和200mA拉電流,且柵極驅動電壓範圍為9-20V。
  • 意法半導體的4A雙通道柵極驅動器 集成電隔離和保護功能
    STGAP2DM柵極驅動器是意法半導體的 STGAP2系列電隔離驅動器的第二款產品,集成了低壓控制和接口電路以及兩個電隔離輸出通道,可以驅動單極或雙極型電晶體的柵極。
  • 淺析伺服驅動器中的常規電流採樣電路設計
    常規電流採樣電路設計 如今,大多數伺服驅動使用採樣電阻和線性光耦搭建的一路電流採樣電路,如圖1所示。 其中,rsense是功率型採樣電阻,mc34081為運算放大器,78l05為三端穩壓電源。在實際實驗過程中,由於伺服電機等外界條件幹擾,dsp所接收到的電流採樣信號會有相對較大程度的幹擾,故必須在電路中增加相應的濾波措施。 新型電流採樣電路設計 採用採樣電阻和線性光耦搭建的採樣電路均為模擬電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在電路調試過程中,濾除雜波尤為繁瑣。
  • MOSFET半橋驅動電路設計要領
    要想使MOSFET在應用中充分發揮其性能,就必須設計一個適合應用的最優驅動電路和參數。在應用中MOSFET一般工作在橋式拓撲結構模式下,如圖1所示。由於下橋MOSFET驅動電壓的參考點為地,較容易設計驅動電路,而上橋的驅動電壓是跟隨相線電壓浮動的,因此如何很好地驅動上橋MOSFET成了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
  • 三相1200V/450A SiC MOSFET電動汽車智能功率模塊
    該 IPM提供了一種多合一的解決方案,含有柵極驅動器和三相全橋 SiCMOSFET 功率電路,可用於水冷功率系統。本文簡要介紹了該功率模塊的關鍵電氣和熱特性,討論了其安全操作區域;最後,說明了柵極驅動器的關鍵特性 , 及其安全可靠的驅動 SiC MOSFET 的綜合能力。
  • ADI公司推出小型隔離式柵極驅動器
    (ADI)今天宣布推出小型隔離式柵極驅動器,這些產品專門針對SiC(碳化矽)和GaN(氮化鎵)等電源開關技術所需的更高開關速度和系統尺寸限制而設計,同時仍然提供對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和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配置的開關特性的可靠控制。
  • 從Si轉向SiC和GaN設計需要額外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考量
    VZOednc如果要採用SiC或GaN功率半導體器件實現最佳設計,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並在幾個方面謹慎考慮,如開關拓撲、電磁幹擾(EMI)、布局、並聯以及柵極驅動器的選擇。另外,解決可靠性和成本問題也很重要。VZOednc
  • 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針對增強型氮化鎵功率FET的100V半橋柵極驅動器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NSM)今天宣布,推出業界首款針對高壓電源轉換器的增強型氮化鎵(GaN)功率場效應電晶體(FET)而優化的100V半橋柵極驅動器。美國國家半導體新推出的LM5113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高邊和低邊GaN FET驅動器,與使用分立驅動器的設計相比,其可減少75%的組件數量,並還能縮小多達85%的印刷電路板(PCB)面積。
  • 輕鬆驅動CoolSiC™ MOSFET:柵極驅動設計指南
    為了避免這種效應,在硬開關變流器的柵極驅動設計中,通常採用負柵極電壓關斷。但是這對於CoolSiC™ MOSFET真的有必要嗎?藉助英飛凌的CoolSiC MOSFET技術,設計人員能夠選擇介於15-18 V之間的開通柵極電壓,從而讓開關擁有最佳的載流能力或抗短路能力。而柵極關斷電壓值只需要確保器件能夠安全地關斷。英飛凌建議設計人員將MOSFET分立器件的關斷電壓定為0 V,從而實現柵極驅動電路的簡化。
  • MOSFET的半橋驅動電路設計要領詳解
    要想使MOSFET在應用中充分發揮其性能,就必須設計一個適合應用的最優驅動電路和參數。在應用中MOSFET一般工作在橋式拓撲結構模式下,如圖1所示。由於下橋MOSFET驅動電壓的參考點為地,較容易設計驅動電路,而上橋的驅動電壓是跟隨相線電壓浮動的,因此如何很好地驅動上橋MOSFET成了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