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建平sky
雷帝網 雷建平 9月22日報導
華住集團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97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為59.25億元,若超配權完全行使,則將額外募資8.97億港元。
華住集團今日在港股開盤價為305港元,較發行價上漲2.7%;目前市值約1000億港元。
這意味著在美股上市多年後,華住集團實現在香港二次上市。
不過,華住集團上市前夕,遭遇到做空機構阻擊,做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公司(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華住製造虛假的財務報表。
博力達思稱,在北京和上海進行實地調查證實,華住酒店對未披露的華住現任員工和其他未披露的關聯方擁有的特許經營酒店的運營費用提供秘密支持。
酒店經營許可證顯示,華住酒店旗下共實際控制1952家酒店(約佔35%),而華住則聲稱,截至2019年,該集團僅經營著688家酒店(約佔12%)。
中國商務部的註冊資料顯示,目前華住酒店只有3020家獨立加盟商,比截至2019年華住酒店報告的4930家豪華和特許經營酒店少了37%。
做空機構認為,與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和港交所的報告中的數據相比,華住產生的利潤和持有的PP&E資產都明顯較少。其做空華住是因為,認為華住的實際財務表現證明其股價應該遠低於當前水平才是合理的。
華住集團則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已知悉博尼塔斯研究公司在9月22日發布的賣空報告。基於對報告的初步審查和評估,公司認為該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
華住此次香港上市上市認購也遇冷,可能是投資者對酒店行業興趣不大。
第二季營收降31.6% 虧損5.5億
華住集團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9.53億元(約2.77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20.13億元下降3%,較上年同期的28.59億元下降31.6%。
華住集團2020年第二季度淨虧損為5.54億元(約7700萬美元),上一季度淨虧損為21.58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6.05億元。
2020年的疫情對華住集團產生很大衝擊。2020年3月17日,季琦在公司內部信中透露,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對華住財務影響極大,迄今為止,損失的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開店虧損約25億。
季琦還在公開信中呼籲房東能參照各地政府的標準,給華住減免1-2月房租。「我們理解大家都有自己的困難,但唇亡齒寒,雙贏的合作才能長久。我們出人出力,希望大家可以出點錢,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管理架構多次變陣
過去一年的時間,華住集團內部動作很多。
2019年11月,華住集團同意以約8.02億美元(7.2億歐元)收購總部位於法蘭克福的DH集團。
2019年11月8日,華住集團還進行管理層調整,其中,華住集團重新任命創始人季琦兼任CEO職務,原集團CEO張敏為華住執行副董事長,更多專注於華住的國際化擴張,季琦則會側重於華住國內業務的運營。
劉欣欣在2019年11月被晉升為聯席總裁,協助季琦主理日常事務、戰略規劃實施和華住各項業務,金輝專注於集團業務發展,劉欣欣將繼續主管銷售、信息技術及平臺能力建設。
2020年5月,華住集團再次調整,設立華住集團和華住中國兩個管理架構,同時,任命金輝為集團總裁兼中國CEO。任命劉欣欣為首席數字官(CDO),鄭潔為首席戰略官(CSO),葉菲任投資副總裁。
季琦指出,此次調整後,金輝及其團隊能夠更好的聚焦中國,探索和模糊的事情交給季琦。
當然,季琦並未對華住中國業務完全放手,華住中國的預算、戰略、品牌定位、VP以上人事、薪酬體系、重大資產處置等都需要報給季琦批准。
季琦的想法是把自己從日常事務中脫離出來,聚焦在創新、變革、戰略、探索等領域。華住的業務重心仍然在中國,但華住未來將逐步把國際總部設到新加坡,以新加坡為基地開展國際化業務。
攜程雅高為股東 季琦為新加坡國籍
2019年底,雅高集團以4.51億美元出售華住集團約5%的股份,交易完成後,雅高CEO Sebastien Bazin繼續擔任華住董事會成員。
其中,華住與雅高籤署過特許經營合作協議,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和蒙古獨家的特許經營品牌有:美居、宜必思、宜必思尚品;在中國大陸、蒙古非獨家特許經營的品牌有:美爵、諾富特。
此次香港IPO前,季琦持有33.53%股權,為大股東,華住集團聯合創始人趙彤彤持股為8.86%;吳炯持股為2.58%。
雅高酒店集團(Accor)實益擁有華住股權5.23%,攜程實益擁有華住股權7.42%。Invesco持股為12.11%。
當前,季琦、吳炯均為新加坡國籍。季琦,53歲,集團的創始人,自2009 年8月起亦擔任董事會執行董事長,並自2019年11月起擔任執行長。
季琦在酒店業擁有逾20年的經,曾於1999年共同創立攜程,擔任其執行長及總裁直至2001年,現在為攜程獨立董事,也是攜程四君子之一。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