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姐顧佳,空巢青年曼妮,便利貼女孩曉芹,誰受社會毒打最深?

2020-12-24 十二月追劇

文/十二月學姐

俗話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社會的毒打,並不會因為你是30歲的女人而對你手下留情

社會姐顧佳

《三十而已》裡,三十歲的顧佳,看起來是個幸福的全職太太。她老公創立的煙花設計公司剛在市場站穩腳跟,家有天真可愛的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保姆幫忙打理生活,剛搬入新豪宅。生活看似風生水起。

當老公的公司遇到財務危機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為了解決公司資金鍊問題,她委曲求全去給公司的大客戶賠禮道歉。不料,還遭遇了性騷擾。

為了讓兒子順利讀上國際幼兒園,她低下高貴的頭顱,百般討好住在同一棟樓頂層複式豪宅的校董太太,用了點小聰明,為土豪王太提鞋,以此取得她的信任和推薦。

為了挽救老公的事業,她忍辱負重融進頂層太太的貴婦圈,遭受各種奚落,在家裡背負房貸和公司資金鍊緊張情況下,她仍然東拼西湊刷盡信用卡,希望買一個頂級包包。只因為,這個包代表了融入貴婦圈的入場券。

在顧佳身上,我們看到一個賢內助該有的樣子,她慢跑健身、練普拉提、做烘焙,修身養性,但她不是養尊處優的太太。

為了老公事業親自出面談判,解決資金問題,對出錯的下屬果斷開除,手撕欺負自己孩子的家長,活生生熬成了社會姐。這樣的女人,最後卻還遭到丈夫的情感背叛。

空巢青年曼妮

對於30歲的「櫃姐」王曼妮來說,她接受社會毒打也是不輕的。為了搶客戶,爭著晉升主管的同事在她的唇膏做手腳,導致她身體過敏。

職場的明爭暗鬥,因為同事故意設局,讓她差點失去了工作。上班期間遭遇顧客的性騷擾,為了澄清自己沒有偷兌客戶消費積分,她轉而向他苦苦哀求,請求他向公司說出實情。

她向副店長求情幫忙:「我手頭這麼多A級客戶,如果我走了,對公司是一種損失。」副店長的一句:「客戶都是為品牌而買,你以為你是誰。」如同一盆冷水潑在曼妮的身上。這句話仿佛在告示:無論「社畜」多努力,你的努力可能也不值得一提。

王曼妮是典型的「空巢青年」,一個在大城市奮鬥打拼的年輕人,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沒有家庭生活。

據調查,最讓「空巢青年」感到壓力的三個問題是購房、婚戀和收入不足。王曼妮曾經向父母承諾,30歲之前要麼買房,要麼成家。可是兩樣都沒有實現,依然租住在7000元一個月的舊房裡,相親失敗不得願,還把渣男當真愛。

王曼妮第一次對著曉芹無助地哭起來:「來到這個城市這麼多年,一直努力著不被擠出去,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什麼歸屬感。」

一直刷存在感,現實卻不買單。

便利貼女孩曉芹

顧佳的閨蜜曉芹是個指數100%的便利貼女孩。在同事眼裡,她是一個大好人,隨叫隨到。她的辦公桌就是個雜物儲置櫃,她是同事眼中的人肉複印機和咖啡機修理員。

對別人提出要求,從不會拒絕。懷孕了還被派去爬樓梯送快遞,連剛進公司實習的男同事都鄙視她:「你的所有接受都是廉價的。」但是,她還是無法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她甚至連想不想生下孩子都沒有自己的主意。

曉芹是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對別人的感受特別敏感,特別在意老公對自己的看法。

她工資全部歸老公管,連200塊錢都需要向別人借用。和丈夫之間並沒有什麼平等的話語權,尤其在懷孕這件事情上,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會導致丈夫不開心。

職場上自己也沒有主見,總是把自己舉動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很怕被嫌棄,降低自己心裡才更安全;主管跟她談話:「30歲了,也要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比你晚進公司的同事,都升職了,你卻還在原位。」但是,她看似更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區。

她屬於典型的缺乏界限和原則,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悅別人為目的,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又常常因為別人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而受傷。

曉芹羨慕顧佳擁有幸福的婚姻,曼妮羨慕顧佳擁有美好的物質生活,而顧佳也有自己羨慕的土豪王太和貴婦們。

人生並沒有什麼輕而易舉,只不過是百鍊成鋼。

每個人都是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最後修煉長大。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曼妮出國,不完美的輸一場,無所謂也無所懼
    大結局中,顧佳跟許幻山離婚,王漫妮拿著10萬出國留學,而鍾曉芹復婚夫妻共同成長。我一路追著這部劇,看到結局很感慨,心疼顧佳的一切,佩服曼妮的勇敢;也由衷地祝願鍾曉芹得到了幸福。人們都說,認清生活的本質依然選擇熱愛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我認為顧佳和王漫妮均是如此!顧佳是全能的。
  • 抖音缺少社會的毒打是什麼意思 社會的毒打是什麼梗
    最近在抖音上流行起來了一句話——缺少社會的毒打,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通過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抖音缺少社會的毒打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吐槽別人皮、欠揍的意思。  例如:  不管承不承認 長得好看又可愛就是有優勢。
  • 《遠去的人》《空巢》直視老齡化社會現實
    《遠去的人》《空巢》直視老齡化社會現實 2015-02-03 10:04:57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   ■本報記者 吳越  近期,一批以當代老年人為主題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頻現,其中,上海作家薛舒以父親患「阿爾茨海默」症後的病變過程寫成的長篇非虛構《遠去的人》和旅加作家薛憶溈以獨居深圳的母親受電信詐騙經歷寫成的長篇小說
  • 元旦假期即將結束,你跨的是年,空巢青年跨的是孤獨
    很多網友尤其是空巢青年看後都表示扎心,不少人在發文下面評論道"小姐姐我們一起跨年吧,你具體住哪裡呀,我們可以加微信聊一會""加油,提前祝新年快樂""其實大家都一樣,姐妹你不是一個人"……無獨有偶,歲末迎新之際,很多社交平臺都有一些空巢青年發文分享獨自跨年或酸楚或自由的心境。與此同時,關於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也得以被越來越多人窺見。
  • 顧佳這輩子都進不了上流社會:為幼兒園名額給人提鞋,太沒臉沒皮
    月薪五千的人描述身價上億的人的生活,拍成電視劇,忽悠沒經過這種生活的上班族,小鎮男女青年。 《三十而已》便是如此,中產階層以上的家庭是不會允許孩子看《三十而已》這類奶頭樂肥皂劇的,這種電視劇是「認知毒藥」,而上流社會的孩子經歷過,所以知道這類電視劇裡的內容純屬虛構,沒啥看頭。
  • 2020高考作文熱點掃描:「空巢青年」,路在何方(附優秀作文)
    某雜誌撰文指出,有的空巢青年出於工作需要,主動享受獨居的生活方式;有的空巢青年認為空巢期是執著奮鬥和認識自我的理想階段;也有的空巢青年則將「空巢」當作擺脫種種束縛的良機,過著封閉自我、逃避社會的孤獨生活。該雜誌社就此話題開闢了「時代與青年」專欄,向讀者徵集文稿。
  • 如何評價「沒被社會毒打過的年輕人,思想深度就會差一些」?
    初步入社會這個大熔爐,免費的教誨變得很稀少,更多地是作為成年人應當承受的挫折和磨難,以及一次一次所謂的「毒打」。一次毒打,可以讓你銘記一個坑;兩次毒打,可以讓你認清一個人;三次毒打,可以讓你關上一扇門;n次毒打,或許可以讓你走上一條經驗豐富,感受深刻的康莊大道。
  • 王曼妮被渣男拋棄,顧佳將其罵醒:別跟海王談婚姻
    有野心,有智慧的顧佳,非常明確自己目標的王曼妮,習慣了父母照顧和老公冷漠的鐘曉芹,這三個人裡面,最有爭議性的就是王曼妮了。 劇中的王曼妮孤身一人來到上海打拼,拼了命想要在上海靠著自己的能力站穩腳跟,雖然她並不是拜金女,但是不可否認她很愛錢,所以她會在銷售工作方面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的業績。
  • 散文:生活就是混了芥末的辣椒麵,誰吃誰流淚
    《生活就是混了芥末的辣椒麵,誰吃誰流淚》昨天下午和女兒外出辦事,歸來就著咖啡追《三十而已》,結果導致失眠。《三十而已》大結局了,關機沉思。顧佳躺在浴缸裡喝酒痛哭那一幕格外扎心,那一刻我也哭了。女人有什麼錯?那錯的又是什麼呢,男人嗎?生活嗎?其實是沒有答案。電視劇情之所以能招淚,是因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某個痛點開關被突然觸動,被突然打開了。
  • 「空巢」青年寂寞空虛冷?他們在淘寶至少有5000萬朋友
    誰說空巢青年「寂寞空虛冷」?從以上種種來看,空巢青年雖然空巢,但並不空虛。「淘寶」、「閒魚」這些帶有輕度社交屬性的電商平臺的勃興,不僅填補了青年們「空巢期」物質上的匱乏,更關鍵的還在於為他們提供了在獨處與交流之間自由切換的空間。正因如此,空巢青年們得以進退自如地切換身份。
  • 正在北上廣興起的約「素炮」,是空巢青年的精神交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速度越來越快,繁忙的工作讓每人的身心俱疲,並且也沒有過多的時間來發展人際關係,也使得人們逐漸趨向孤單,近日,約素P正在北上廣的一些大城市悄然興起。朋友小張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兩人在網絡上相談甚歡,一周後,女方便主動約小張出去見面了。為了這次見面,小張做了很多準備:訂餐廳、查看最近的上映的電影等等,誰知當他把見面的計劃告訴女生時,女生則跟他說我們可以約個素P嗎?素P是什麼?
  • 對待城市空巢青年,我們不應抱有偏見
    導語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空巢青年」一詞逐步進入大眾的視野,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不同於人盡皆知的「空巢老人」,何為「空巢青年」?空巢青年,指的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的年輕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空巢青年」人數已超過5000萬,也就是半億,而且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中。其中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的佔比為全國最高,總人數已過千萬。一、 城市空巢青年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1.
  • 獨居青年超7700萬,「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獨還是自由?
    學者豆小紅在《城市獨居青年群體的社會探析》一文中曾把獨居青年分為三類:「主動外向型」、「順其自然型」和「消極內向型」,其中「主動外向型」意味著在工作之餘還能積極參與人際和社會交往,而文可便是屬於這一類。豆小紅也認為由於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享天倫、共團圓」的家文化,長期獨居會使人產生社會疏離感。
  • 從貓咖到養貓APP,「空巢青年」帶動下的「貓經濟」
    近兩年來,「吸貓」「擼貓」如病毒般蔓延了整個社會。網紅貓「樓樓」去世後,近10萬網友在微博上進行了哀悼,足以想像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甘願成為貓的奴隸?那些熱衷 「吸貓」的人,到底是缺貓還是缺愛?哪些人在養貓?從2016年開始,「空巢青年」這個群體就被廣泛關注。數據顯示,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90後。
  • 深圳空巢剩女習慣一個人的低成本生活!
    近日空巢青年一詞成為90後的標籤,這個群體有7700萬人,這些人哪怕只生一個孩子,也有3500萬的孩子出生,這背後的社會背景值得我們去關注!#空巢青年的獨居生活#筆者一個朋友就是典型的空巢青年,88年,資深深漂,已成功獲得深戶,也排上了安居房,可是感情生活一直空缺,唯一的情感訴求就是你們熟知的那些APP,結局毫不例外的都是從最開始以為遇到真愛,結果只是P友!時間長了,現在對感情也變得佛系了,也越來越習慣一個人上班,一個吃飯,一個人坐公交,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回家,一個人住,一個人睡覺的寧靜!
  • 用英語形容顧佳,怎麼可能只是housewife?
    《三十而已》頻頻登上熱搜, 顧佳、漫妮、曉芹的結局你還滿意嗎? 《三十而已》裡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角色,總結一下, 顧佳:a homemaker and housewife, married rich, socialite, well-heeled. 持家的主婦,有名望,富有。
  • 一部教你應對社會毒打的動漫!
    非常好看的泡麵番,僅六分鐘卻上頭無比,一部教你應對社會毒打的動漫!這部動漫每一集都很短小,但是每一集都非常精悍,而且知識點超級硬核。其中涉及到房價問題、婚姻問題、炒股、拜金主義、惡性商業競爭等話題,深入淺出地講了很多生活道理,太上頭了。房價問題作為一個當代青年,作為一個慘遭社會毒打的年輕人,我太知道被房價困擾的感覺了。
  • 積極看待「孤獨經濟」引導青年即使「空巢」也勿「空心」
    廉思:青年是引領社會潮流的先鋒,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時代烙印。中國正在湧現出一批「興趣青年」,他們樂於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潮牌球鞋文化、耳機煲音文化、手辦收集文化、啤酒精釀文化乃至口紅色號文化等都是將日用品異化為個人興趣軸心的現象,這與流動時代下生活的孤獨密切相關,是一種建構自我生活空間的表現。
  • 電視劇三十而已許幻山出軌是第幾集 顧佳崩潰要離婚
    根據預告片花來看,許幻山出軌的事情是鍾曉芹意外在路上撞見的,但是她很猶豫要不要告訴顧佳,在陳嶼的開解下依舊糾結不已,好在顧佳先發現了許幻山出軌的事情,根據預告片花來看,顧佳發現許幻山出軌是在《三十而已》第20集。在許幻山的主觀意識當中,他本並沒有花花腸子,但他卻經不住外界的誘惑和美女的投懷送抱,最終在林有有的勾引下出軌,徹底拜倒在林有有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