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月學姐
俗話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社會的毒打,並不會因為你是30歲的女人而對你手下留情。
社會姐顧佳
《三十而已》裡,三十歲的顧佳,看起來是個幸福的全職太太。她老公創立的煙花設計公司剛在市場站穩腳跟,家有天真可愛的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保姆幫忙打理生活,剛搬入新豪宅。生活看似風生水起。
當老公的公司遇到財務危機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錢的事情我來想辦法。」為了解決公司資金鍊問題,她委曲求全去給公司的大客戶賠禮道歉。不料,還遭遇了性騷擾。
為了讓兒子順利讀上國際幼兒園,她低下高貴的頭顱,百般討好住在同一棟樓頂層複式豪宅的校董太太,用了點小聰明,為土豪王太提鞋,以此取得她的信任和推薦。
為了挽救老公的事業,她忍辱負重融進頂層太太的貴婦圈,遭受各種奚落,在家裡背負房貸和公司資金鍊緊張情況下,她仍然東拼西湊刷盡信用卡,希望買一個頂級包包。只因為,這個包代表了融入貴婦圈的入場券。
在顧佳身上,我們看到一個賢內助該有的樣子,她慢跑健身、練普拉提、做烘焙,修身養性,但她不是養尊處優的太太。
為了老公事業親自出面談判,解決資金問題,對出錯的下屬果斷開除,手撕欺負自己孩子的家長,活生生熬成了社會姐。這樣的女人,最後卻還遭到丈夫的情感背叛。
空巢青年曼妮
對於30歲的「櫃姐」王曼妮來說,她接受社會毒打也是不輕的。為了搶客戶,爭著晉升主管的同事在她的唇膏做手腳,導致她身體過敏。
職場的明爭暗鬥,因為同事故意設局,讓她差點失去了工作。上班期間遭遇顧客的性騷擾,為了澄清自己沒有偷兌客戶消費積分,她轉而向他苦苦哀求,請求他向公司說出實情。
她向副店長求情幫忙:「我手頭這麼多A級客戶,如果我走了,對公司是一種損失。」副店長的一句:「客戶都是為品牌而買,你以為你是誰。」如同一盆冷水潑在曼妮的身上。這句話仿佛在告示:無論「社畜」多努力,你的努力可能也不值得一提。
王曼妮是典型的「空巢青年」,一個在大城市奮鬥打拼的年輕人,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沒有家庭生活。
據調查,最讓「空巢青年」感到壓力的三個問題是購房、婚戀和收入不足。王曼妮曾經向父母承諾,30歲之前要麼買房,要麼成家。可是兩樣都沒有實現,依然租住在7000元一個月的舊房裡,相親失敗不得願,還把渣男當真愛。
王曼妮第一次對著曉芹無助地哭起來:「來到這個城市這麼多年,一直努力著不被擠出去,可是到現在還是沒有什麼歸屬感。」
一直刷存在感,現實卻不買單。
便利貼女孩曉芹
顧佳的閨蜜曉芹是個指數100%的便利貼女孩。在同事眼裡,她是一個大好人,隨叫隨到。她的辦公桌就是個雜物儲置櫃,她是同事眼中的人肉複印機和咖啡機修理員。
對別人提出要求,從不會拒絕。懷孕了還被派去爬樓梯送快遞,連剛進公司實習的男同事都鄙視她:「你的所有接受都是廉價的。」但是,她還是無法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她甚至連想不想生下孩子都沒有自己的主意。
曉芹是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對別人的感受特別敏感,特別在意老公對自己的看法。
她工資全部歸老公管,連200塊錢都需要向別人借用。和丈夫之間並沒有什麼平等的話語權,尤其在懷孕這件事情上,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會導致丈夫不開心。
職場上自己也沒有主見,總是把自己舉動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很怕被嫌棄,降低自己心裡才更安全;主管跟她談話:「30歲了,也要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比你晚進公司的同事,都升職了,你卻還在原位。」但是,她看似更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區。
她屬於典型的缺乏界限和原則,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悅別人為目的,渴望建立親密關係,又常常因為別人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而受傷。
曉芹羨慕顧佳擁有幸福的婚姻,曼妮羨慕顧佳擁有美好的物質生活,而顧佳也有自己羨慕的土豪王太和貴婦們。
人生並沒有什麼輕而易舉,只不過是百鍊成鋼。
每個人都是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最後修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