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跨年大戲輪番上演,一片溫馨祥和之際,不少網友卻被一位空巢女青年的孤獨戳中了。
很多網友尤其是空巢青年看後都表示扎心,不少人在發文下面評論道"小姐姐我們一起跨年吧,你具體住哪裡呀,我們可以加微信聊一會""加油,提前祝新年快樂""其實大家都一樣,姐妹你不是一個人"……
無獨有偶,歲末迎新之際,很多社交平臺都有一些空巢青年發文分享獨自跨年或酸楚或自由的心境。
與此同時,關於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也得以被越來越多人窺見。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獨居成年人超過7700萬,預計2021年獨居的成年人將達到9200萬人。調查數據顯示,僅90後這一代人中就有近8成曾有過獨居生活經歷,平均獨居時長為2.2年。
大量的空巢青年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單身經濟"的蓬勃發展,單身經濟主要集中在寵物、迷你電影院、迷你KTV、遊戲、旅遊、一人食等方面。據蘇寧大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至12月,寵物用品銷量TOP10品類中,貓糧、狗糧、貓類玩具、寵物窩等產品大幅增長。
獨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真的是因為獨居很快樂嗎?想想獨居青年是怎麼解決吃飯難題的吧:
因為工作繁忙,根本來不及自己做飯,乾脆不吃早飯,本以為一個月還能省下幾百塊錢,沒想到最後因腸胃問題緊急送入醫院。
在家吃外賣可以為湊滿起送點一次吃三頓,外賣紅包多到不好意思群發,發給文件傳輸助手自己領一下。
最放心的方式大概就是便利店,因為感覺那裡的便當和飯糰比外賣的質量要好一些,價格相對便宜。更重要的是,在便利店一個人吃便當一點也不會尷尬。
有時候想想,自己做飯吃不就好了?空巢青年說到做到!雙十一第一波大促的第一天,11月1日0點至18點,蘇寧平臺銷售一人獨享式小家電同比增長108%, 其中單人電飯煲銷量同比提升308%。
然而,過不了多久空巢青年冷不防轉頭一看,自己懷著居家煮飯宏圖大志時買下的全套單人餐具,上面不知何時落了灰。
每次買菜都算好一周的量,最後因為懶得做壞掉一半。如果只買一頓的,買青菜的時候會聽到小販說:"再拿一點,你那還不夠一塊錢。"水果一次就買一兩個,被水果店老闆嫌棄。如果用家庭份的電飯鍋煮飯,一頓飯需要的米都蓋不滿鍋底。
吃飯已經有點頭痛了,但是在居住空間這件事上,真的不是空巢青年努力就一定能令自己滿意的。大多青年一開始的住所都是租來的,城市的資源嚴重溢價,明明拿出了薪水的三分之一,租到的房子卻總灰頭土臉,所以很難認同那就是家。身在魔都、帝都的空巢青年可能只有16平,好傢夥,連做套有氧操都騰不出地兒來。
獨居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在當下的中國社會,和"成功""婚姻""資產""人生贏家""兒女雙全"等等屬性相比,"獨立"甚至算不上一種值得認可的選擇與狀態。
在階級流動的浪潮裡,空巢青年是必要的陣痛。我們誰都不是第一代空巢青年,也不是最後一代。只是在網絡和媒體的催化下,自我表達前所未有地佔據著生活份額,所以笑點更可笑,痛點更疼痛。
想一想也挺欣慰,至少有那麼多人和自己一樣是空巢青年,也不是那麼難受了。願下次跨年之際,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