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套路!特斯拉正面硬扛拼多多

2020-09-03 品牌資訊傳播


21日,特斯拉官方針對宜買車旗艦店在拼多多上推出的「特斯拉中國-Model 3 2019款標準續航後驅升級版」萬人團購活動(宣稱『萬人團購價¥251800』)做出以下回應。

很多吃瓜群眾表示這麼操作看不懂,宜買車出錢搞補貼幫助特斯拉銷售為什麼會遭到官方抵制甚至要追責?況且車在我手裡,我想怎麼賣就怎麼賣與你官方何幹?

其實這一切的緣由來自特斯拉的一紙購車協議。

特斯拉在中國一直走的都是直營模式,價格全國統一,除非購買方把新車當二手車來賣,否則任何個人或團體都不具備議價或降價的權利。

所以宜買車和拼多多的行為,從根本上上損害了特斯拉的核心利益,即定價權。從而損害了通過官方渠道買車的用戶,擾亂了市場。因此這份聲明看起來也是順理成章。

但這場紛爭的全部真相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當然不是!

這麼一場看似三方角力的商業互撕,其實就是一場互相默許,套路滿滿的品牌營銷。

宜買車:感謝特斯拉幫忙吆喝

做一次千萬級熱度的推廣需要多少錢?宜買車告訴你10萬塊就夠了。

據了解本次團購活動的車輛只有5臺且均為19年舊款,而且不支持分期付款,宜買車官方只補貼10萬塊錢,「萬人團」只是一個吸睛的噱頭。

賣車當然不是宜買車的目的,在這次時間中宜買車得到了千萬級的品牌露出,哪怕特斯拉真找上門來,還有拼多多做靠山,可以說這是一個只賠不賺的買賣,特斯拉的聲明對宜買車不但起不到任何震懾作用,反而會賦能並背書其逆向營銷的步伐,收割一波意外的銷售口碑。

特斯拉:我就嚇嚇你,還要謝謝你

那特斯拉虧嗎?當然不!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快速崛起,特斯拉的日子並沒有想像中的好過,這起事件的核心就是一個簡單的銷售問題,且紛爭標的只有5臺舊車,根本不值得如此大動幹戈,官方發聲。特斯拉發表聲明,意圖很明顯,一是擺出姿態,彰顯其以客戶為上帝的品牌文化,二是設定商業錨點,強調直營渠道不可逆變的同時,體現於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差異化優勢,佔得口碑先機。

所以說,這份不痛不癢的聲明,為特斯拉初現困局的營銷布局添了一把新火。高興還來不及,何談憤怒。

拼多多:特斯拉都來了,你們就別傲嬌了

雖然如今的拼多多已經不能和前幾年同日而語,但「假貨多」、「廉價」等標籤依然沒有撕掉。難道說拼多多的法務會不知道宜買車的團購會引發特斯拉回應嗎?他當然知道,然而想要改變別人刻板偏見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如淘寶一樣,分拆打造「天貓」,做口碑做品質,但那又和拼多多的企業文化背道而馳,畢竟拼多多吃的那部分市場,就是被「天貓」打擊「趕出來」的那部分商家。

因此,想要提升品牌價值,蹭熱度是最好的辦法。

從鬧得沸沸揚揚的拼iPhone到現在的拼特斯拉,萬物皆可拼的模式,再一次深化了拼多多功能性和優勢性,此次事件,拼多多保持沉默的動機之一,也是在告訴還在猶豫是否加入拼多多的一眾品牌:全球品牌的特斯拉都來了,你們還在等什麼?

可以說這件事的影響越大,拼多多的獲利越多。據本文發布前,拼多多官方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看來他這個漁翁收網的速度還要趁這波熱度再緩一下了。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為何「硬槓」拼多多原因曝光:擔心武漢客戶車財兩空
    9月4日,微博認證特斯拉員工發表長文,透露特斯拉「暫緩向參與拼多多拼團活動的武漢客戶交車」更多細節。 長文稱,他們曾擔心武漢客戶「人財兩空」。,微博轉發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文章《特斯拉為何「硬槓」拼多多》,並評論稱:作為市場主體,企業為擴大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補貼,本身無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肆意破壞市場規則,不能誤導和綁架消費者。
  • 特斯拉為何「硬槓」拼多多
    來源:經濟日報特斯拉與拼多多的「拒絕團購交車」一事尚未完全平息。儘管日前有媒體報導說,拼多多武漢車主已提車,但消息很快又被特斯拉闢謠。圍繞「拒絕團購交車」一事,「挺特」派和「挺拼」派互吐口水,勝負難辨,幾度衝上微博熱搜。梳理這次事件來龍去脈,其實並不複雜。
  • 拼多多"白嫖"特斯拉的背後,深扒拼多多百試百爽的營銷套路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被拼多多給&34;了。就在上周五8月14號,號稱全球電動車老大的特斯拉與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來了一場正面硬剛,而且火藥味越來越濃。當然,面對拼多多霸王硬上弓,特斯拉誓死不從。拼多多究竟又是如何營銷套路特斯拉的?接下來我們一起拆解拼多多的碰瓷加白嫖式營銷,看看老司機拼多多是怎麼套路特斯拉及其他大牌的?
  • 拼多多套路特斯拉,別拿消費者權益說事
    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套路深」,別看工商執照上都腆著臉寫的是「科技公司」,沒幾家配得上「科技」這倆字,其中的傑出代表就是拼多多!拼多多是這一屆網際網路公司中套路創新的領導者!如果真要為消費者維權,我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看拼多多,或者那個宜買車能不能接受。1、由拼多多的人帶著5名客戶,或者客戶自己在特斯拉的官網上下單,客戶自己的帳戶付款。
  • 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的野望能得逞嗎?
    網際網路江湖一向不缺熱門話題,這次是拼多多「碰瓷」特斯拉,而且輿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事件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延續百億補貼策略,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原本27萬的特斯拉Model 3,通過拼多多平臺2萬補貼後,消費者可以25萬拿到貨真價實的特斯拉。
  • 拼多多補貼賣特斯拉,為何特斯拉還不領情,還反說拼多多破壞規則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特斯拉為何「硬槓」拼多多》,不知道是誰寫的,但其中一個錯誤很明顯的邏輯:「其實,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這樣的補貼很難具有可持續性。近年來,外賣行業、網約車領域的一些平臺型企業為爭搶用戶,前期通過補貼和低價策略吸引用戶、培養消費習慣,一旦獲得壟斷地位,平臺型企業就會通過提價來獲取更多利潤。
  • 特斯拉緣何硬懟拼多多?全是因為拼多多做了這件事情……
    沸沸揚揚一個月的拼多多「大戰」特斯拉的事件仍未落幕。近日,拼多多與特斯拉關於車輛交付事宜再起爭端,引發輿論風波。8月14日,湖北武漢的消費者參與了拼多多的「萬人團活動」領取補貼之後,在完成全部支付並準備提車時,特斯拉方面表示,該訂單疑似代購,涉及轉賣,依據合同約定取消訂單。
  • 硬鋼!特斯拉太傻,還是拼多多不懂事?
    這幾天特斯拉與拼多多的衝突白熱化,事情杆友肯定都知道,槓桿遊戲簡單說。拼多多搞了個數萬人的團購特斯拉營銷事件,其實只有5臺車,這牛掰和聲勢吹得真是挺厲害,要佩服。接著特斯拉公開噴拼多多,表示未與其合作。
  • 拼多多「白嫖」特斯拉,踩到特斯拉的底線了?
    ,很快,5個名額都被一搶而空。 這事兒要是按這個劇情發展下去,難道特斯拉真就會拿拼多多沒轍了? 不不不,就在其中一位搶到名額的用戶去提車時,被告知違反了「禁止轉賣」條款,因此,特斯拉拒絕交車。很顯然,這是特斯拉進一步正面剛的節奏。 就這樣,這件事鬧大了,在網上引起很大的關注,網友們眾說紛壇。
  • 特斯拉槓上拼多多
    「堅持直營」的特斯拉正面槓上了「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8月14日,特斯拉被曝拒絕向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引發大眾熱議。「拒交門」之中,雙方各執一詞,事件幾度登上熱搜榜單。特斯拉以「禁止轉賣」為由拒絕交車,拼多多則表示不存在訂單轉賣,支持消費者維權。到底是特斯拉蠻橫還是拼多多破壞市場規則?商業競爭背後,是倍感焦慮的消費者。
  • 特斯拉PK拼多多,爭議背後各自的考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特斯拉與拼多多之間的「硬槓」,仍在持續中。最新消息是,購車的武漢車主說,如果實在不行,會起訴特斯拉。拼多多支持車主起訴特斯拉。特斯拉也支持車主起訴拼多多。雙方都稱,可以向車主提供法律援助。這是一起備受關注的事件,每次有了新動態,都會在微博熱搜引起熱議。這件事也引發一些新問題的爭議:未經特斯拉許可,拼多多可以組織團購嗎?拼多多幫車主代付款,特斯拉可以拒絕提供車嗎?車主讓第三方代付款,屬於轉賣嗎?目前眾說紛紜,仍無定論。爭議產生背後,是拼多多品牌上升之路遇到的一個坎坷。
  • 特斯拉為什麼與拼多多翻臉了?
    特斯拉和拼多多本來有一段蜜月期,但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特斯拉開始手撕拼多多起來,這是為什麼呢?事情要回到「國產特斯拉Model 3萬人團購」的活動來,有一臺官方指導價為27.15萬元的Model 3,在拼多多的售價僅為25.18萬元,整整優惠了2萬元。然而,當客戶下單購買一臺特斯拉Model 3,但最後特斯拉卻拒絕交付。
  • 拼多多愚民,特斯拉隨性:大廠危機公關
    3.回看過去成功化解危機的公關案例,套路基本都是相似的:多一些真誠和擔當,少一些虛偽和套路。 拼多多的愚民式公關 這是一個「一步錯,步步錯,錯上加錯」,硬把自己送上刀口的故事。 1月4日上午,在知乎中「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 「強賣」特斯拉,拼多多的陽謀
    雙方都公開在媒體表示:「將協助消費者起訴對方」。讓吃瓜群眾足足過了一把癮。簡單總結一下起因:拼多多聯合宜買車舉辦了一場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萬人團購活動,從中抽選5個用戶,可以低於官方指導價2-4萬元買到這臺車,這個優惠價是拼多多自掏腰包來出的,特斯拉賣出去的價格還是官方價。
  • 拼多多大戰特斯拉:一場蓄意的借勢營銷
    最近,拼多多大戰特斯拉可以說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輿論形成了兩派,有的挺拼多多,覺得特斯拉是「仗勢欺人」,有的挺特斯拉,說拼多多明顯是「碰瓷營銷」,兩派各不相讓,爭得不可開交。現在的輿論明顯是被帶節奏了,給人的感覺是拼多多意在為消費者省錢的團購結束了,結果特斯拉強行幹涉,導致團購夭折。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實際上,在拼多多團購當天,特斯拉就發表了聲明,並沒有和拼多多和拼多多上的商家「宜買車」有任何合作,不對這個活動負任何責任。結果,拼多多和宜買車明知道活動存在很大的不能履約的風險的情況下,依然強行推進,借勢營銷的意味濃厚。
  • 拼多多的熱臉,特斯拉的冷屁股
    但拼多多偏偏就愛做賠錢賺吆喝的事。日前,拼多多發布特斯拉model 3團購活動,給隨機抽中的5位車主每人補貼2萬元。這下特斯拉就不幹了。莫說特斯拉與拼多多從來都沒有過任何官方合作,就是在有特斯拉官方旗艦店的天貓,特斯拉銷售的也只是車輛試駕、周邊產品等,從來沒有任何線上售車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拼多多的團購模式會讓特斯拉的銷售方式、定價體系甚至品牌價值都受損。
  • 特斯拉硬懟拼多多事件落幕,為什麼一些品牌不愛拼多多?
    8月18日,在宜買車與拼多多的協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絕交付並取消訂單的團購車主,成功提車,並已為車輛上險。這一幕「特斯拉拒交車」的大戲或許將此落幕。但是對於拼多多來說,如何平衡補貼和品牌之間的關係,或許還需要斟酌。
  • 拼多多愚民、遊族冷血、特斯拉隨性 不堪一擊的大廠危機公關
    3.回看過去成功化解危機的公關案例,套路基本都是相似的:多一些真誠和擔當,少一些虛偽和套路。拼多多的愚民式公關這是一個「一步錯,步步錯,錯上加錯」,硬把自己送上刀口的故事。1月4日上午,在知乎中「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相關問題下,有網友發現拼多多官方帳號發布回答,但該回答在發布不到1分鐘後被刪除。
  •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還白嫖了幾個億
    最近,電商江湖中最熱鬧的事,已經不再是直播帶貨了,而是拼多多可以團購特斯拉。拼多多最早給人的印象,是老頭老太太貪便宜,在拼多多拼團買一些劣質的低價貨。或者是給十八線城鎮,帶去了一線城市的商品,但價格完全在城鎮人員完全能承受的範圍內。雖然現在拼多多的這種形象在慢慢改變,但拼多多依然是與低價聯繫在一起。
  • 拼多多拼盡全力,特斯拉一臉嫌棄
    事情其實沒那麼複雜——拼多多想要快速上位,特斯拉卻要保住調性,它們不過都是為了一個東西:逼格。當然,也不只是逼格。一事情是這樣的。拼多多在一個百億補貼活動中,從1萬名想購買特斯拉的用戶裡,抽出5名幸運兒,給每人2萬元的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