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際網路反壟斷浪潮迫近,巨頭應有所收斂
而在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卻過得「優哉遊哉」,此前並未受到反壟斷的深入調查,但可以肯定,這個好日子快要帶頭了,因為在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在近日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劍指網際網路平臺的壟斷行為。一直以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都打著便利大眾、豐富生活等旗號,肆意憑藉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海量資金、超前的技術等,「入侵」到每一個行業中。
-
中國吹響網際網路反壟斷執法號角,平臺巨頭如何應對下半場較量?
中國吹響網際網路反壟斷執法號角,平臺巨頭如何應對下半場較量?作者 馬蓉/黃斌中國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展開立案調查,劍指「二選一」反壟斷執法從嚴,騰訊美團等平臺或「在劫難逃」中國需加強反壟斷執行和落實受此影響,阿里開盤後深跌至逾五個月低位,其他網際網路平臺股價亦受拖累。而上月在IPO前夕被監管層約談導致上市一事泡湯的中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亦將再次被央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約談。「阿里已經被查了,那麼騰訊估計也會被查,因為騰訊的微信、QQ等的市場支配地位應該說更容易認定。」劉旭稱。
-
網際網路巨頭反壟斷指南來了
,引導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線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受此消息影響,聚集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巨頭的港股市場出現暴跌,恒生科技指數一度跌超6%,阿里、京東、騰訊、美團等集體低開低走,午後跌幅明顯擴大,其中京東跌近9%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美團、騰訊最高分別跌超13%、5
-
反壟斷指南讓巨頭瑟瑟發抖,網際網路世界要變天?
」的要命之處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受此消息影響,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巨頭的港股市場出現暴跌。其中港股市場科技股遭遇重挫,恒生科技指數大跌超6%。個股方面,美團跌幅超13%,京東跌幅超9%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小米集團跌近7%,騰訊控股、阿里巴巴跌幅超5%。僅阿里、京東、美團、騰訊4家巨頭,一天合計蒸發市值超過8800億港元。
-
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讓網際網路巨頭們瑟瑟發抖的反壟斷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網際網路反壟斷?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所說,推出《反壟斷指南》的目的就是為「預防和制止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先來看反壟斷指南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定義是什麼:"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使相互依賴的多邊主體在特定載體提供的規則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形態。
-
[中華工商時報]反壟斷新規亮劍網際網路巨頭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受此影響,電商巨頭在資本市場的股價應聲而跌。那麼,該政策的下發對當前的國內市場有何意義,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網際網路巨頭的經營環境?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展開了調研採訪。
-
網際網路《反壟斷指南》出爐,平臺巨頭股價集體大跌!| 熱點
編者按:反壟斷、股價國內要聞優酷原總裁楊偉東受賄855萬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據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刑事判決書,楊某利用其作為公司職員職務上的便利,收受、索取業務合作單位的賄賂款共計855萬餘元,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巨大
-
網際網路巨頭反壟斷指南來了:阿里美團京東們「瑟瑟發抖」
平臺經濟是指由網際網路平臺協調組織資源配置的一種經濟形態。而這一定義直接劍指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在內的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反壟斷大潮來襲這不是有關部門第一次對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做出規範。此外,金融科技領域近來也迎強監管,權威專家及監管官員在《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與監管》、《銀保監會:「花唄」、「借唄」侵害消費者權益值得高度關注 》等文章中直指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開展金融業務或涉及市場壟斷等問題。
-
中美巨頭瑟瑟發抖!全球掀起網際網路反壟斷大潮
網際網路平臺的好日子,可能會越來越難過了。國外,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 正在遭遇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嚴苛的反壟斷調查。國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在近日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劍指網際網路平臺的壟斷行為。
-
劍指平臺巨頭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面臨嚴監管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持續至11月30日。據悉,其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需要以「預防和制止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加強和改進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監管,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為前提。
-
反壟斷新規亮劍網際網路巨頭 阿里、騰訊、京東股價回調該割肉還是...
反壟斷指南內容明確,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騰訊、小紅書、新浪微博、58同城、百度等20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直接受到影響。面對平臺公司無邊界的創新,監管的手段也在慢慢跟進。無限擴張的網際網路平臺型公司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監管關注。
-
網際網路「反壟斷」號角響起,平臺經濟遊戲規則或將改寫
、哪個品牌在行業榜單之中奪魁,而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11月10日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之後,這使得今年的平臺的「狂歡」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些優質項目拿到VC或者流量平臺巨頭的融資,無論是市場上創業項目強強聯合、還是創業公司被巨頭併購都是充滿一些財富自由的氣氛,似乎市場競爭之中的廝殺和爭奪都為了這一刻而有了奮鬥的意義。
-
陳根:網際網路反壟斷出場,監管邁出網際網路反壟斷的第一步
根據指南對「平臺經濟」的解釋,只要跟線上經濟有關的網際網路平臺都將在監管範圍之內。 終於,從螞蟻到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到整個網際網路平臺行業,都進入了監管範圍。這是中國首次嘗試界定科技行業的反競爭行為,也將從根本上改變網際網路公司在中國的競爭版圖。相較於歐洲的十年反壟斷,中國反壟斷,雖遲必到。
-
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一枝獨秀不是春
阿里巴巴,這個國內最大、全球僅次於亞馬遜的電商巨頭,因為「二選一」等行為被反壟斷調查,此事不僅重大,意義非凡,而且,影響深遠,催人思考。 電商出於逐利、打擊對手的目的而強迫平臺商家在自己和對手之間「二選一」,這種行為可謂行業公開的秘密,存在已久、爭議不斷,2015年京東為此還狀告過天貓、阿里巴巴,案件至今未有定論。
-
劍指大數據殺熟、二選一,網際網路平臺迎來反壟斷強監管時代
2018年1月,億萬富翁、投資大師索羅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已經接近壟斷地位,刻意製造用戶對其提供的服務「上癮」,來實現對市場份額的控制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調查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內容涉及廣受批評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界定。
-
網際網路反壟斷
實施已11年的《反壟斷法》進入首次「大修」,近期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意見徵求稿)》(以下簡稱《指南》)則提到,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行為,或被認定為壟斷。就在同一天,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發出預警:「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
平臺經濟反壟斷震波未已 「雙十一」狂歡變奏 網際網路巨頭萬億市值...
「總結起來,此次股價下跌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中國的監管政策《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公開徵求意見出臺;第二個是國際化的影響,亞馬遜遭反壟斷指控;第三個是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導致各電商在『雙十一』的表現並不那麼亮眼;第四個是新型的社交工具和內容平臺在電商領域的巨大增長潛力。」百聯諮詢創始人、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莊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
-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反壟斷指南來了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將面臨更嚴格監管。市場監管總局10日公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指南的目的和依據為預防和制止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降低行政執法和經營者合規成本,加強和改進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監管,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
監管放大招,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巨頭反壟斷來臨?
其實,螞蟻暫停上市既是國家監管要求,也是給網際網路巨頭的當頭棒喝!反壟斷放大招圈外的朋友可能不知道,11月10日那天,國家突然放了一個大招: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反壟斷指南》,它帶來的影響絕對不亞於一個核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平臺型企業?說具體一點,平臺企業就是電商平臺、社交平臺、金融平臺、娛樂平臺等等平臺的統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網際網路巨頭。
-
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
對於部分電商要求入駐商家只能在該平臺提供商品或服務,不得同時在其他平臺經營的「二選一」問題,《徵求意見稿》通過重點考慮平臺經營者通過搜索降權、流量限制、技術障礙、扣取保證金等懲罰性措施實施的限制,以及平臺經營者通過補貼、折扣、優惠、流量資源支持等激勵性方式實施的限制,來分析是否構成限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