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車型發動機一般都是前置,因此,為了簡明扼要,下面只對前置前驅、前置後驅進行解釋。
汽車的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的主要區別如下:
1、從轉向特性方面來說,前輪驅動轉向時容易產生轉向不足,後輪驅動容易產生轉向過度。前置前驅的車重量分配在前輪多一些,在高速過彎時,更容易發生前輪抓地力不做的情況,導致轉向不足,而後驅車型在高速過彎時,後輪推前輪,相對更容易發生轉向過度的情況。
2、從車重分配角度來說,發動機前置後驅,使汽車前後重量比更均衡,汽車操控能力更好,寶馬3系一直所堅持的50:50的前後配重比,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汽車的前後重心和前後中心重合,使汽車的前後輪抓地力均衡,這樣在高速行駛時不至於因為慣性導致重心偏移,可以提升操控性。
3、從爬坡能力角度來說,後輪驅動抓地力會更好
後驅車型在爬坡是,汽車重量負荷在後輪,可以增加後輪抓地力,後輪驅動推著汽車上坡,可以說後驅車型爬坡能力更好。
4、從舒適度角度來說,前輪驅動的車轉向系統、驅動橋、發動機等都集中在汽車前部,這樣會增加汽車前部重量,增加汽車的簧上質量,這樣在起步、剎車時,由於慣性的原因,導致汽車抬頭、點頭現象明顯,舒適性有所降低。
5、從空間角度來說,後驅車型往往需要一根傳動軸貫穿駕駛室,後排中間部分是在是不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