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極體的放大區、飽和區、截止區如何理解和區分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三極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三極體基本釋義

  什麼是三極體(也稱電晶體)在中文含義裡面只是對三個引腳的放大器件的統稱,我們常說的三極體,可能是 如圖所示的幾種器件。

  可以看到,雖然都叫三極體,其實在英文裡面的說法是千差萬別的,三極體這個詞彙其實也是中文特有的一個象形意義上的的詞彙。

  電子三極體 Triode 這個是英漢字典裡面「三極體」這個詞彙的唯一英文翻譯,這是和電子三極體最早出現有關係的,所以先入為主,也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極體這個詞最初所指的物品。其餘的那些被中文裡叫做三極體的東西,實際翻譯的時候是絕對不可以翻譯成Triode的,否則就麻煩大咯,嚴謹地說,在英文裡面根本就沒有三個腳的管子這樣一個詞彙!

  電子三極體 Triode (俗稱電子管的一種)

  雙極型電晶體 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J型場效應管 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稱

  V型槽場效應管 VMOS (Vertica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

  註:這三者看上去都是場效應管,其實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 、V型槽溝道場效應管 是 單極(Unipolar)結構的,是和 雙極(Bipolar)是對應的,所以也可以統稱為單極電晶體(Un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其中J型場效應管是非絕緣型場效應管,MOS FET 和VMOS都是絕緣型的場效應管

  VMOS是在 MOS的基礎上改進的一種大電流,高放大倍數(跨道)新型功率電晶體,區別就是使用了V型槽,使MOS管的放大係數和工作電流大幅提升,但是同時也大幅增加了MOS的輸入電容,是MOS管的一種大功率改進型產品,但是結構上已經與傳統的MOS發生了巨大的差異。VMOS只有增強型的而沒有MOS所特有的耗盡型的MOS管

  三極體的三種狀態

  三極體的三種狀態也叫三個工作區域,即: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

  (1)、截止區:三極體工作在截止狀態,當發射結電壓Ube小於0.6—0.7V的導通電壓,發射結沒有導通集電結處於反向偏置,沒有放大作用。

  (2)、放大區:三極體的發射極加正向電壓,集電極加反向電壓導通後,Ib控制Ic,Ic與Ib近似於線性關係,在基極加上一個小信號電流,引起集電極大的信號電流輸出。

  (3)、飽和區:當三極體的集電結電流IC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大Ib,Ic也不會增大,超出了放大區,進入了飽和區。飽和時,Ic最大,集電極和發射之間的內阻最小,電壓Uce只有0.1V~0.3V,Uce《Ube,發射結和集電結均處於正向電壓。三極體沒有放大作用,集電極和發射極相當於短路,常 與截止配合於開關電路。

  很多初學者都會認為三極體是兩個 PN 結的簡單湊合,如下圖: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兩個二極體的組合不能形成一個三極體,我們以 NPN 型三極體為例,如下圖:

  

  兩個 PN 結共用了一個 P 區(也稱基區),基區做得極薄,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正是靠著它把兩個 PN 結有機地結合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使三極體完全不同於兩個單獨的 PN 結的特性。三極體在外加電壓的作用下,形成基極電流、集電極電流和發射極電流,成為電流放大器件。

  三極體的電流放大作用與其物理結構有關,三極體內部進行的物理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初學者暫時不必去深入探討。從應用的角度來講,可以把三極體看作是一個電流分配器。一個三極體製成後,它的三個電流之間的比例關係就大體上確定了,如下圖所示:

  

  β 和 α 稱為三極體的電流分配係數,其中 β 值大家比較熟悉,都管它叫電流放大係數。三個電流中,有一個電流發生變化,另外兩個電流也會隨著按比例地變化。例如,基極電流的變化量 ΔI b = 10 μA , β = 50 ,根據 ΔI c = βΔI b 的關係式,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 ΔI c = 50×10 = 500μA ,實現了電流放大。

  三極體自身並不能把小電流變成大電流,它僅僅起著一種控制作用,控制著電路裡的電源,按確定的比例向三極體提供 I b 、 I c 和 I e 這三個電流。為了容易理解,我們還是用水流比喻電流,如下圖所示:

  

  這是粗、細兩根水管,粗的管子內裝有閘門,這個閘門是由細的管子中的水量控制著它的開啟程度。如果細管子中沒有水流,粗管子中的閘門就會關閉。注入細管子中的水量越大,閘門就開得越大,相應地流過粗管子的水就越多,這就體現出「以小控制大,以弱控制強」的道理。由圖可見,細管子的水與粗管子的水在下端匯合在一根管子中。

  三極體的基極 b 、集電極 c 和發射極 e 就對應著圖中的細管、粗管和粗細交匯的管子。如下圖所示:

  

  若給三極體外加一定的電壓,就會產生電流 I b 、 I c 和 I e 。調節電位器 RP 改變基極電流 I b , I c 也隨之變化。由於 I c = βI b ,所以很小的 I b 控制著比它大 β 倍的 I c 。 I c 不是由三極體產生的,是由電源 V CC 在 I b 的控制下提供的,所以說三極體起著能量轉換作用。

  教材書上都說:

  發射極正偏集電極反偏,三極體處於放大狀態;

  發射極正偏集電極正偏工作在飽和區;

  發射極反偏集電極反偏工作在截止區;

  發射極反偏集電極正偏工作在反向放大狀態。

  按老師的方法是:先假設是在飽和區,在計算C E兩端的電壓,以0.3伏作為飽和區放大區的判斷標準(小於則為飽和模式,大於則為放大模式);當c e間電壓為無窮大時即為截止區!

  三極體的三種狀態

  三極體的三種狀態也叫三個工作區域,即: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

  主要是根據兩個pn結的偏置條件來決定:

  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放大狀態;

  發射結正偏,集電結也正偏——飽和狀態;

  發射結反偏,集電結也反偏——截止狀態。

  這些狀態之間的轉換,可以通過輸入電壓或者相應的輸入電流來控制,例如:在放大狀態時,隨著輸入電流的增大,當輸出電流在負載電阻上的壓降等於電源電壓時,則電源電壓就完全降落在負載電阻上,於是集電結就變成為0偏壓,並進而變為正偏壓——即由放大狀態轉變為飽和狀態。當輸入電壓反偏時,則發射結和集電結都成為了反偏,沒有電流通過,即為截止狀態。

  正偏與反偏的區別:對於NPN電晶體,當發射極接電源正極、基極接負極時,則發射結是正偏,反之為反偏;當集電極接電源負極、基極(或發射極)接正極時,則集電結反偏,反之為正偏。總之,當p型半導體一邊接正極、n型半導體一邊接負極時,則為正偏,反之為反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PNP三極體集電極C和發射極E反著接,卻可以當開關使用?
    為什麼PNP三極體集電極(C)和發射極(E)反著接,卻可以當開關使用?理解NPN和PNP兩種類型的三極體原理及電流方向就會明白為什麼PNP三極體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反著接當開關使用。NPN和PNP三極體的基本原理及差異三極體屬於電流控制元件,小電流控制大電流。三極體共有三個極:基極、集電極和發射極,根據兩個PN結的構造不同,三極體分為NPN型和PNP型,雖然兩種類型的三極體都有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但是它們控制方式、導通條件及電流方向是不同的。
  • 三極體開關電路工作原理解析
    ,圖中它有3 種工作區域:截止區(Cutoff Region)、線性區 (Active Region) 、飽和區(Saturation Region)。三極體是以B 極電流IB 作為輸入,操控整個三極體的工作狀態。若三極體是在截止區,IB 趨近於0 (VBE 亦趨近於0),C 極與E 極間約呈斷路狀態,IC = 0,VCE = VCC。
  • 半導體三極體的結構及三種工作狀態
    電晶體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的電壓條件下具有電流放大作用,它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也用作無觸點開關。 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 有些人說三極體是不是相當於一個繼電器?
    三極體和繼電器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器件,三極體是電子電路中非常常用的元器件,功能很強大,在電路中應用非常廣泛,比如驅動、擴流、信號放大、功率放大、電子開關、組合邏輯等。而繼電器只是一個開關,可通過小電流控制大電流,其控制端和觸點之間完全隔離。
  • PNP三極體和NPN三極體開關電路
    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PNP與NPN兩種三極體各引腳的表示:
  • 單片機小白學步(22) IO口:蜂鳴器的使用/三極體的工作原理
    三極體作為電子開關使用三極體有三種工作狀態,截止區、放大區、飽和區。在放大區,可以放大電信號,我們用的擴音器等設備就可以通過三極體實現。左圖和右圖分別是NPN、PNP型三極體的電路圖。三極體的原理和很詳細的工作情況分析,需要不少的計算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模擬電路相關的書籍資料。文章末尾也會簡單分析三極體工作機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如果覺得難以理解,學習單片機過程中,可以不做深入研究。電路設計程序的實現和點亮LED差不多,不過要看你的電路確定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有效。
  • 一張圖對比MOS管及三極體的工作原理
    三極體和MOS管的原理並不複雜,但是分開講述細節,反而不如對比起來容易理解。這裡用一張圖,讓您輕鬆理解MOS管和三極體的工作原理。一張圖對比MOS管及三極體的工作原理這裡以NMOS和NPN三極體為例,並且以電子流(而非電流)方向為主來說明。
  • 圖說三極體的三個工作狀態
    大家都知道三極體是電流控制型元件,三極體工作在放大狀態下存在Ic=βIb的關係,怎麼理解三極體的放大模型呢?這兒我們拋開三極體內部空穴和電子的運動,還是那句話只談應用不談原理,希望通過下面的「圖解」讓初學者對三極體有一個形象的認識。
  • MOSFET驅動及工作區的問題分析
    問題2:反覆看了回顧了一下文章《理解功率MOSFET的電流》,其中關於圖片中,可變電阻區,放大區(飽和區)的劃分有些不太理解。首先,圖中可變電阻區的電流ID與VDS成恆定線性關係,感覺Rdson應該是恆定且極小的吧。
  • PNP NPN三極體原理講解
    對三極體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記一點: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所以,三極體一定不會產生能量。
  • 模擬電路設計系列講座十一:三極體低頻等效模型
    三極體工作區域1)截止區(Cutoff)Ib=Ic=0,Vbe << 0.7V。三極體處於完全關斷狀態。2)正向偏置或者線性工作區(Forward-Active)IC=βeIb,且Vbe=0.7V左右。3)飽和區(Saturation)Vce變小,且此時Vbe與Vbc都是正向偏置。
  • 學修手機要了解維修的基礎知識三極體一:指南舟手機維修培訓學校
    1,三極體的放大用 當三極體被用作放大器使用時,其中兩個電極用作信號(帶放大信號)的輸入端子、兩個電極作為信號(放大後的信號)的輸出端子。
  • 學修手機要了解維修的基礎知識三極體一:指南舟手機維修培訓學校
    1,三極體的放大用 當三極體被用作放大器使用時,其中兩個電極用作信號(帶放大信號)的輸入端子、兩個電極作為信號(放大後的信號)的輸出端子。那麼,三極體三個電極中,必須有一個電極即是是信號的輸入端子,又同時是信號的輸出端子,這個電極稱為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的公共電極。按三極體公共電極的不同選擇,三極體放大電路有三種∶共基極電路、共射極電路和共美電極電路。
  • 放大電路中非線性失真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打開APP 放大電路中非線性失真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21ic整理 發表於 2019-09-14 09:15:00 一、輸出電壓的最大幅度
  • 如何區分三極體PNP與NPN
    半導體三極體也稱為晶體三極體,可以說它是電子電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電流放大和開關作用。三極體顧名思義具有三個電極。
  •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   電晶體,本名是半導體三極體,是內部含有兩個PN結,外部通常為三個引出電極的半導體器件。它對電信號有放大和開關等作用,應用十分廣泛。輸入級和輸出級都採用電晶體的邏輯電路,叫做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電路,書刊和實用中都簡稱為TTL電路,它屬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一種,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TTL與非門。TTL與非門是將若干個電晶體和電阻元件組成的電路系統集中製造在一塊很小的矽片上,封裝成一個獨立的元件。
  • 理解功率MOSFET的RDSON溫度係數特性
    但是,當深入理解功率MOSFET的傳輸特性和溫度對其傳輸特性的影響,以及各個晶胞單元等效電路模型,就會發現,上述的理論只有在MOSFET進入穩態導通的狀態下才能成立,而在開關轉化的瞬態過程中,上述理論並不成立,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會產生一些問題,本文將詳細地論述這些問題,以糾正傳統認識的局限性和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