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線自主汽車品牌紛紛在國內家用車市場站穩腳跟之後,它們又先後把目光放在了定價更高的中高端汽車領域了,比如說,長城和吉利先後創立了主打中高端汽車市場的WEY和領克,正在向品牌高端化行進中。而自主品牌邁向高端的方式其實並非只有創立子品牌,與此同時,還有品牌自身的向上與價值化,只不過這種方式更加艱難。不過,艱難並不意味著不可實現,比亞迪就以品牌向上的方式成功躋身國內中高端汽車領域。
近日,比亞迪公布了在11月份的市場表現,品牌全系銷量達到了52806臺,實現了同比增長29.6%;同時,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車在11月份共賣出了25553臺,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39.4%。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旗艦SUV車型——唐家族,儘管最高價格突破了30萬的價格天花板,但在11月份卻共賣出了3972臺;而比亞迪的旗艦轎車——漢,起步價在22萬左右,甚至高過了豐田、本田等日系中級車的起售價,但卻是在11月份交出了10105臺這一直逼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成績。
從這些銷售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到,比亞迪品牌不僅越來越受到用戶的認可,同時還真正實現了品牌向上。憑藉唐、漢高端旗艦組合成功打破了曾經自主品牌傳統車企的價格天花板,畢竟無論是價格超20萬卻能月銷過萬的國產轎車,還是價格高達30萬仍能於車市中立足的國產SUV,在傳統自主品牌之中可謂鳳毛麟角。而且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比亞迪攜手汪涵,在直播間內為盛唐強漢發聲,無疑進一步助力這對旗艦組合的銷量攀升。
比亞迪能實現品牌向上,它旗下旗艦車型出色的產品實力功不可沒。以比亞迪漢EV為例,它不僅以先進的"刀片電池"解決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的核心痛點之一——安全,並有著新能源第一梯隊的600km+的續航能力,百公裡加速進入了3秒俱樂部,達到了3.9秒。此外,超高顏值的國潮設計,加上國產車的一貫優勢——豐富配置,都為用戶帶來了不輸豪華車的超值用車體驗。
與此同時,比亞迪國潮之路的成功,也為它的品牌向上提供了助力。自2012年開始,比亞迪便相繼推出了秦、宋、唐、元、漢等以朝代命名的車型系列,更是首創了在車內中控按鍵上採用漢字標識,這樣的做法讓比亞迪車型充滿著濃濃的"中國風",並收穫了諸多國人的認可與讚賞。
今年,比亞迪陸續推出了漢、宋PLUS、2021款唐等新車,繼續擴大自己的"王朝家族"車型矩陣,也逐漸成為了"硬核國貨"的代表。同時,比亞迪打通線上線下營銷通路,在雙十一期間,除了與汪涵的合作外,還攜手國貨品牌格蘭仕推出了5折抽比亞迪秦Pro活動。在線下,比亞迪"國貨當紅 購美好"潮趣購車節第一季啟動,從硬核國貨之夜,到雙十一返場購,讓用戶感受到了比亞迪實力寵粉的誠意。而且短短一周時間,獲得了超9855臺的線下銷量。不得不說,比亞迪如今的品牌號召力正在不斷攀升。
其實除了產品與技術之外,服務品質的提升也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實現"品牌向上"的重要課題,比亞迪也深諳於此。比亞迪近期推出的《服務公約》就明確了要給用戶打造更透明、更優質的服務。其實內容的核心並不複雜,消費自由、備件純正、誠信經營、價格透明等等,但是想真正地將這些基礎服務做到位其實並不容易,否則每年的315上就不會有車企頻頻上榜了。而比亞迪的此次《服務公約》的提出既是品牌自身向上的客觀需求,也是對於用戶利益的最大保護。
銷量不會說謊,比亞迪品牌於11月所取得的優秀市場表現正是表明了自身已獲得了國人的普遍認可,且它旗下旗艦車型——比亞迪漢單月過萬臺的銷量成績,更是足以說明比亞迪的高端之路已經有了"驚豔"的開篇。12月,比亞迪"國貨當紅 購美好"潮趣購車節第二季·雙十二狂歡繼續,屆時還會有全國聯動的雙十二大型成交活動,筆者預計比亞迪12月的銷量應該還會進一步提升。
一直以來,國產車的品牌向上之路似乎都磕磕絆絆,有人選擇彎道超車,購入海外品牌,反哺自身;有人選擇另起爐灶,不斷推出新品牌;也有人選擇聯手外資,試圖合力打造新高端。而現在看來,既沒有全球買買買,也沒有另外成立新品牌的比亞迪,通過產品與服務真正實現了品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