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做法 油茶的做法和功效與作用

2020-12-14 中華網娛樂頻道

油茶的做法

如果你想喝到正宗的酥油茶,只有到藏民家去了,那麼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酥油茶有各種製法,一般是先煮後熬,即先在茶壺或鍋中加入冷水,放入適量磚茶或沱茶後加蓋燒開,然後用小火慢熬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苦為最佳。在這種熬成的濃茶裡放進少許鹽巴,就製成了鹹茶。如在成茶碗裡再加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在茶裡。就成了最簡易的酥油茶。但更為正統的做法是:把煮好的濃茶濾去茶葉,倒入專門打酥油茶用的酥油茶桶(這是藏區群眾家裡常見的也是必備的一種生活工具,由筒桶和攪拌器兩部分組成。筒桶用木板圍成,上下口徑相同,外面箍以銅皮,上下兩端用銅做花邊,顯得精美大方。

攪拌器是在比簡口較小的圓木板上安一根比桶稍高的木柄構成,圓木板上有4個直徑約4釐米的小孔,攪拌時,液體和氣體可以上下流動。21世紀以來,在城市和其他一些有條件的藏族群眾家裡,則更多地是使用電動攪拌器,既方便快捷,又乾淨衛生),再加入酥油。

油茶的做法和功效與作用

茶油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食用植物油又是一種中藥。茶油主要來自山茶樹的種子,營養豐富,功效廣泛,是真正的綠色食品。中藥中的茶油清熱解毒,化溼殺蟲的功效,能夠治療虐障。同時對急性腸梗阻有很好的療效。茶油日常的做法眾多,且美味異常。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人們食用居多。

油茶麵,最初被當做食物時,叫炒麵。它是一味非常樸實的來自民間的民族傳統食物。

陝西油茶做法:

做法一:

1、花生米,芝麻分別炒熟,花生米(去皮)和核桃仁壓碎.(如果給小孩子吃這四樣可以全部磨碎)。

2、在鍋內放入麵粉,用微火攪炒約10餘分鐘,待麵粉呈現麥黃色時即熟,取出過細篩

(過完篩的,過篩剩下的磨細又過一次篩,全部用完,不浪費)。

3、另起鍋放入適量色拉油和香油(用牛骨髓油更好),燒至七成熱時將黑、白芝麻、核桃仁、花生一起倒入略炒,放鹽(根據麵粉的量,不要放太多哦),最後全部倒入炒麵中,翻炒均勻即成油茶麵。

做法二:

1、準備輔料,輔料有:花生米,芝麻,茴香,葷油或植物油。

2、花生米,芝麻分別炒熟碾碎,待用。

3、起鍋放適量水,在篦子上放乾淨的紗布,將麵粉置於篦子上,蒸約一個小時,取出並細篩。

4、另起鍋,放入適量葷油或植物油,燒至七分熟時放入花生米,芝麻和茴香,在放入適量鹽,最後將篩好的面放入鍋中一起炒,炒大約10—20分鐘,直至面色變黃即可。

將炒好的油茶麵裝入保鮮袋或者罐子中,置於陰涼處,留著慢慢享用!

食用方法

1、可以將油茶麵直接用沸水衝,攪拌成糊狀就可以食用。

2、吃時可以將油茶麵用適量涼水調開,再入煮好沸水的鍋中,攪拌均勻之後即可食用。

3、油茶衝好之後,可以加入麻花,能夠增加另一番風味。

營養價值

油茶中的茴香有利尿的功效,花生米中含有蛋白質,核蛋素,鈣,鐵等,還含有各種維生素。

相關焦點

  • 油茶的作用,與油茶的特徵,與養殖注意事項
    據化驗,普通油茶幹種仁(氣千)含油43.56%,含水865%,蛋白質8.66%,粗纖維3.26%皂素8.65%,灰分2.59%,無氮萃取物24.63%。油茶具有壽命長和適應性強的特點,一般可開花結實六十至八十年。衰老了可以砍伐復壯更新,又可開花結果數十年,如此可復壯更新多次。特別是普通油茶除壽命長而外,其適應性也很強。對士壤要求不嚴,能耐乾旱,耐瘠薄,適宜在一般山地種植,不與農爭地。
  • 蒙古族最愛的鹹奶茶和回民最愛的油茶的區別與做法
    而回民卻喜歡喝油茶,還有一種就是藏民喜愛的酥油茶,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不同吧!1、蒙古族人民和的鹹奶茶,用多為青磚茶和黑磚茶,並用鐵鍋烹煮,這一點與藏族打酥油茶和維族煮奶茶時用茶壺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時,都要加入牛奶,習慣於「煮茶」,這一點又是相同的。
  • 網際網路賦能「油茶莊園」認養 助力湖南油茶產業發展
    星辰在線11月1日訊(通訊員 鄧玲 徐穎潔)10月31日,「油茶花開,莊主駕到」衡南好糧油推介會暨大三湘第八屆油茶花節開幕式在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湖南省國有林和森林公園管理局二級巡視員歐陽敘回,衡陽市林業局、衡陽市油茶產業發展局黨委書記、局長陳駿,衡南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軍等出席活動。
  • 錦屏:油茶飄香
    時下,錦屏縣的鄉村傳統茶油榨油坊裡,村民忙著壓榨油茶,供應市場。 近年來,錦屏縣利用荒山荒坡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產業,並通過引進和推廣先進適用油茶低改科技成果,著力提高產出率。目前,該縣種植油茶10.3萬畝,帶動3萬餘人實現增收。
  • 第十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 舉辦「天下油茶在恭城」-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 第十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天下油茶在恭城」——百家宴油茶宴、千人油茶舞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廣西新聞網恭城9月1日訊(記者 樊成甫 通訊員 王曉 李茂香)8月31日,第十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
  • 油茶晉升「國字號」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農產品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誌,是悠久農耕文化和獨特地域特色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 悠久的種植歷史
  • 清湘老道:油茶飄香
    這打出來的油茶與平時喝的泡茶、煮茶和後來見著喝過的功夫茶那完全是兩回事!打的油茶是既有茶的香氣又有姜的辛辣,茶湯黑中帶著綠色,加上添加的米花和脆包穀,香辣中融入了脆爽,如果還有一撮香蔥或芫荽,便更有了些許清香。不過我第一口時卻感到的是苦,苦中還有濃濃的煙燻火燎味。這正應了當地人喝油茶的順口溜:一杯苦二杯甲、三杯四杯正好呷。喝油茶不止是喝茶,還有其它內容。
  • 油茶企業大三湘的破局之路: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 與本來生活網共建...
    傳統油茶企業的觸角已經伸向網際網路。大三湘董事長周新平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油茶產業發展瓶頸,大三湘正以網際網路思維為破局利劍,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營銷數位化。」記者獲悉,今年11月份,本來生活網與大三湘合作的「本來茶油基地」正式授牌。雙方突破生產商與渠道商傳統合作關係,共建產業鏈。通過專屬認養油茶林等方式,實現客戶需求定製化。
  • 羅山縣茶產業(油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
    11月4日下午,羅山縣茶產業(油茶)高發展座談會在縣行政中心3號會議室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羅山縣近年來茶產業(油茶)所取得的成績,互相學習交流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查找一些問題和不足,徵求好的意見和建議,謀劃「十四五」期間的茶產業規劃。
  • 「贛州油」油茶種子:我搭載長五B運載火箭遨遊太空!
    太空育種指利用太空特殊環境(空間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場等因素)對植物的誘變作用產生變異,返回地面選育新種質、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育種新技術,具有有益的變異多、變幅大、穩定快,以及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特點。另外,經過航天搭載的作物品種沒有基因的增加和減少,僅僅是作物種子或者幼苗受到外太空環境的影響,出現基因排列順序重組的現象,因此航天搭載過的種子、種苗等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保障。
  • 廣西恭城:一碗油茶的非遺體驗
    「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恭城油茶噴噴香,一天回來喝三碗,又有茶葉又有姜……」身穿傳統瑤族服飾的盧中蘭手拿木槌在鐵鍋裡捶打茶葉,一邊哼唱當地的油茶歌,整個油茶館溢滿茶香。56歲的盧中蘭是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人,從事油茶行業30多年。
  • 油茶栽培技術
    純林面積不宜太大,可規劃間作大豆、花生等培肥地力矮杆作物,以及帶狀或零星種植與油茶無共生病蟲害的經濟林木。做好路、溝、渠、池規劃設立隔離帶或小量間作無共生病害的經濟林木,可間作山蒼子。2、可進行農林複合經營套種植株矮小、生長快的經濟作物,如花生、黃豆、馬鈴薯、中藥材等,間作物應距油茶苗約60釐米。做好地表植被清理,適當保留喬木。
  • 科技興林 油茶山上掛滿「金」
    你看,現在我們的油茶林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子,又大又多,還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 「看到你們豐收,我們也非常開心!」 8月11日,伴著秋日暖陽,筆者和冊亨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羅繼魁來到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油茶種植示範基地。迎面走來一位滿臉笑容的農戶,見到羅繼魁就激動上前握手,不住地致謝。
  • 2勺花生,半碗麵粉,簡單幾步在家炒「油茶」,滑潤如酥,老香了
    油茶的「茶」並不是我們平時用來衝泡的「茶」,而是在加有蔬菜、瘦肉、炸豆腐、炸肉丸等食材的熱湯中加入之前炒制好的「麵茶」,熬製成糊狀滑潤的一種風味小吃。油茶也是很多北方人吃早餐的最愛,早上能喝一碗滑潤如酥、鹹香濃鬱的油茶也不失為一種幸福,尤其是受到孩子們和老人的喜歡。
  • 常山油茶晉升「國字號」地理標誌
    近日,常山油茶順利通過部級專家評審,成為浙江省常山縣繼胡柚、猴頭菇之後第三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至此「常山三寶」全都榜上有名。常山油茶作為常山縣的重要經濟作物,栽培和利用的歷史已有2000餘年。地理標誌農產品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誌,是悠久農耕文化和獨特地域特色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據悉,此次評審會共有來自全國各地96個品種的農產品參加,其中常山油茶是唯一的油料類農產品。
  • 倪賓、沈軍一行到油茶國檢中心調研
    7月25日,省質監局監督處處長倪賓、省纖檢局局長沈軍一行到油茶國檢中心調研,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業有,市局領導熊小青,鎢與稀土國檢中心領導蔣小崗、朱紅英等陪同。座談會上,王業有介紹了中心工作思路與措施,並懇請省局對中心給予資金上的支持,中心負責人介紹了中心項目規劃建設和籌建進度。
  • 冊亨縣2020年油茶產業發展推進會舉行 28.5萬畝油茶開採
    10月23日,冊亨縣舉行2020年油茶產業發展推進會,啟動今年28.5萬畝油茶採收。國有林場GEF項目國家執行辦公室技術顧問、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原副司長張松丹,中國綠色時報社副社長劉寧,貴州大學黨委副書記令狐彩桃,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長劉志華出席。
  • 打望特色旅遊 廣西恭城油茶 小碗「爽神湯」非遺大產業
    恭城油茶是當地一日三餐離不開的傳統飲食,它的來歷可以朔源至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恭城油茶噴噴香,既有茶葉又有姜。當年乾隆喝一碗,金口御賜爽神湯。」這是在恭城瑤族自治縣民間廣為流傳的一首打油詩,它不僅道出了恭城油茶的製作真諦,更體現了恭城油茶在飲食保健方面的獨特功效。
  • 探訪貴州侗族一日三餐必備美食——油茶
    探訪貴州侗族一日三餐必備美食——油茶  【解說】在貴州省黔東南的侗族村寨裡,家家戶戶都流行著喝「油茶」的習慣。與日常品茶不同的是,喝油茶需要在茶水裡加上不同的食物,通過不同食材的碰撞,把普通的品茶變成了能夠填飽肚子的油茶。
  • 道縣:注重油茶管護 累計新造油茶基地14.7萬畝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3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唐少清)12月12日,在道縣白芒鋪鎮野祝福村油茶基地,林農們一片忙碌,撫育油茶幼林,據現場指導的林業技術員介紹,近年來,道縣通過政策扶持,加快實現油茶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零散向規模、由粗放向集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