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君子不是東西?這句話應該如何正確理解?

2020-12-15 令狐西坡

清朝的同治皇帝儘管早夭,其實還是挺聰明的,他為了逗老師笑,把這句話解釋成「君子不哭」。

君子是男人,男人有淚不輕彈,所以叫「君子不哭」。這樣解釋有道理吧?

曾經見過一個小孩,看著消防栓上的三個字大聲讀道:「滅火哭」。火要是滅不掉,那只能哭了,同樣很有道理。

有個教授在解釋「呂」這個詞的時候,說是兩張嘴巴在接吻。同學提問那「品」字算咋回事?另一個同學說「品」字還好解釋,「器」就很難解釋了:四張嘴巴和一條狗在幹什麼?

嗯,關於這一點,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還真有解釋:「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口象徵器物的開口,狗是用來起警衛作用的。

器的本義就是器具,如酒器、陶器、《易經》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德經》中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所以,器就是器具、工具。

記得《論語》中關於器還有另一句話:子貢問孔子我是啥,孔子回答說」汝器也「,即你是東西。子貢追問我是什麼東西,孔子說你是瑚璉。瑚璉這東西就很高貴了,貌似是祭器,是很上場面的,這說明孔子對子貢評價很高。

用」汝器也」的文法來翻譯「君子不器」,貌似可以解釋成「君子不是東西」。但是這樣解釋總感覺哪裡不對,所以通常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有一種用途」。酒器陶器,作用專一,不器就是作用不要太單一,總感覺這個說法還是太牽強了。

所以,幹嘛不用「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來解釋呢?器,就是跡,就是現象,就是表象。君子不器,就是凡事要探求本質和規律,別被表面現象迷惑,這代表了一種思維方式。

相關焦點

  • 《論語》「君子不器」,這句話什麼意思,其中的「器」是指什麼?
    「子曰:君子不器」,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為政「為政」是什麼呢,就是去做官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嘛,你的學識足夠豐富,就應該走向仕途,因此古代讀書人也把學而優則仕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那好,我們知道為政的意思,就好理解君子不器了。君子君子一詞,最先的意思是君王的兒子,但後來在詞彙的發展過程中,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層面的含義。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社會混亂,諸子百家都覺得這樣不好,各自尋找為這個社會治病的良方,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仁復禮。他認為,禮的根本在於仁,那麼仁要怎樣體現呢?就出現了君子論。
  • 品讀《論語》:君子固窮、君子不器究竟何意?很多人理解錯了
    這句話相對來說被誤讀的不算太多,它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專注於根本的事務,根本的事務建立起來了,做人處世治國之道也就有了。何為「本」?即根本,最重要的東西。何為最重要的東西?孔子後面緊接著說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即孝敬父母、順從兄長,是仁的根本。這實際上是說出了「本」的具體表現之一,即孝悌。
  • 「君子不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中的「器」字該作何解呢?正因為「器」字包含著有形的、具有某種特定用途的含義,後人對這句話的解說 大多都是這樣:作為一個君子不應該像器皿那樣只有一定的用途,而應該多才多藝,無所不能 。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多能」的人,但他並不以此為傲,反而以此為賤、為鄙。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 何其多能也?」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器」?
    「器」是個很有意思的會意字。從字形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條狗在朝四面狂吠。所以中間一個「犬」字,上下左右四個「口」字。它的本意就是狗的叫聲,不過在發展演變中不斷融入新的會意——為什麼狗狂吠?因為要守住東西。
  • 孔子說「君子不器」,老輩人卻最怕子孫不成器,究竟誰說錯了?
    孔子說「君子不器」,老輩人卻最怕子孫不成器,究竟誰錯了?中國古代流傳四句關於「寶」的名言:「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國有寶忠直良臣,家有寶孝子賢孫」。這話最早是北宋時期的名臣呂蒙正說的。在這裡,「寶」指的是最為珍貴的東西。在古人看來,一個家庭最為重要、珍貴的東西是後輩子孫。
  • 我讀論語小記:為政第二·君子不器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說:君子不是器物】器物往往都是已經被確定了具體功能,什麼樣的器物做什麼用,都是固定的,這句話相當於是孔子對一個人能力的界定,要求君子不能只有單一能力,這裡的君子也泛指綜合能力強、明德知禮的人。春秋時期,沒有分科,尤其是讀書人,要求禮樂射御書數樣樣精通,孔子就是這樣的人。
  • 寧與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說句話
    有句古話說,寧與君子結下仇,不與小人做朋友。告誡我們,交友需謹慎,應擇善而交。寧願得罪君子,也別得罪小人。不是我們膽小啊,是小人會讓你防不勝防。你幫了他,他不會感激,覺得是應該的;你不幫他,他覺得你見死不救,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會打擊報復你。表面上待你很好,背地裡指不定搞什麼鬼,讓你猝不及防。君子捨己為人,處處忍讓,時時善良。
  • 人生一場,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學器的寬容,但又不囿於器
    可令人奇怪的是,「器」竟然在從古至今的變化中,保持這驚人的一致。從甲骨文到小篆、隸書再到後來的楷書,「器」的寫法與結構都保留原始的印記。《說文解字》裡面解釋到「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象同像,白話意思為像器之口,家犬看守的東西。從古文的字面理解,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對於「器」的重視程度,不然也不會用如此神物進行看守。
  • 孔子常說「君子不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正是出自《論語·為政》裡邊的句子,原文這樣說——子曰:君子不器。要理解「君子不器」之意,首先要搞清楚「君子」和「器」兩個詞彙的含義,再弄清它們的引申含義,基本上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可以看出,孔子對君子的要求很高,在孔子眼裡,稱得上君子的人,無一例外是全知全能的人,並且人格很偉大,跟「聖人」沒有什麼區別。然而,要達到「君子」的高度和境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苦的磨礪,按照某種規則和方式,不斷修煉自己的才華、本領和智慧,才能成為合格的君子。
  • 從「君子不器」與「無為而治」,來解讀《論語.侍坐》篇
    我們今天將從「君子不器」與「無為而治」這兩個關鍵詞來解讀這章。「君子不器」三子之「器」《侍坐》篇開頭,孔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很多人認為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比你們年長一些,但你們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話。」其實不然,試問孔子的弟子們何時因老師年齡大而不敢說話呢?孔子真實的意思是:「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所以現在沒有人用我了。」這與下邊的話意思一脈貫通:「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賞識我呀』!
  •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君子是誰?讀詩何必想太多
    這樣看來,這首詩突出的是與友人的交往,而從描寫來看,這兩人非富即貴,不像是尋常百姓。所以有人認為,這裡的「君子」是指身份。 這種想法……太表面化了,但又沒法說不對。
  • 5句話講清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論語》5句話,教你如何慧眼識人!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貴族與平民,而後逐漸衍生出道德含義,超脫於階級制度之外。在《論語》中,孔子有不少關於君子與小人的論述,「君子」與「小人」同時出現共有17次。其中5句較為經典,5句話講清君子與小人的不同,教你如何慧眼識人!
  • 古人常說「君子不器」,這個「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正是這些句子中的其中一句,其出於《論語.為政篇》之中,關於該句的深刻意義,顯而易見是無可辯駁的,但其具體所指以及它的真實意蘊,人們對此持有很大的爭議。這種爭論主要分為兩個派別:一派是器物說,源自《易·繫辭》中「形乃謂之器」之說。
  • 是「君子不器」的境界太高,還是聖人錯了?孔子:我跟不上時代了
    今天要講的故事來自孔子的一句話,「君子不器」,器是什麼意思呢?網上有很多解釋,大概的就是說:君子應該心懷天下,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但是這個觀點可能在現代社會並不適用,或者君子的高度讓人難以企及。
  • 俗語: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器」指的是什麼?老祖宗告訴你
    俗語: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器」指的是什麼?老祖宗告訴你「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出自《國風·鄭風·風雨》,它講述的是一個飽含愛意苦苦等待心愛之人的女子的心路歷程。
  • 我讀論語小記:八佾第三·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孔子說:君子不爭強好勝,如果有那就是射箭了,登臺前作揖謙讓,下臺後舉杯同飲,這種爭也是君子之爭。】孔子拿射箭舉例說明君子之爭,射是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而且在當時社會,精通六藝是一個人有才能的標準之一。拿掉案例,這句話可以簡化成「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 "登高自卑""君子不器" 這些重慶中學校訓好勵志
    原標題:"登高自卑""君子不器" 這些重慶中學校訓好勵志   【原標題:「登高自卑」「君子不器」 這些校訓好勵志】  華龍網訊(記者 肖騰 實習生 黃鈺)一句讓人霧裡看花的古文,或者是一組生澀難懂的古詞,竟然就成了學校的校訓——這並不是學校耍酷,而是借這些富含底蘊的古漢語
  • 詳解清華大學校訓:君子如何「自強不息」?
    這句話,出自《大象》的「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對《周易》第一卦的卦德總結。《大象》說,君子應該「自強」。什麼叫做「自強」呢?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君子至誠之道,修的是「心術」。所以,君子「自強」,強的也是自己的內心。
  • 君子不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君子不器,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種器皿。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君子不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君子不器(jūn zǐ bù qì)成語釋義: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不器:不像某一種器皿。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論語》這本書中,或者說在孔夫子他老人家的觀念裡,君子與小人就像是一對兄弟,君子永遠是受到表揚的那一個,而小人則一點也不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