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姐話家事】什麼是夫妻共同債務?怎樣才能防止「被負債」?

2020-12-20 澎湃新聞

【寧姐話家事】什麼是夫妻共同債務?怎樣才能防止「被負債」?

2020-10-10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家好,我是寧姐工作坊志願者、江蘇鏡見興律師事務所戚婷婷律師。

夫妻共同債務制度屬於民事基本法律制度,涉及對夫妻一方財產權利、夫妻另一方財產權利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平衡,是關乎民事主體自由及其限制的重要價值判斷問題。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特別是夫妻一方「被負債」現象,成為近年社會持續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今天就和大家共同探討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共同債務相關問題。

一、如何界定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或者為共同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此處的「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該如何理解?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雙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開支事項,如正常的衣食住行消費、日用品購買、醫療保健、子女教育、老人贍養、文化消費等。也就是說,涉及用於日常生活花銷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新增「夫妻共同債務」條款,明確界定夫妻共同債務範圍,對之前頗有爭議的《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進行了全面修改,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以下幾種具體情況屬於夫妻共同債務:1、夫妻雙方在借條等書面證據上共同籤字或者雖然未共同籤字,夫妻另一方在事後承認該筆債務的;2、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間雖然是以個人名義借款,但是借款用途是家庭日常生活開支;3、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間以個人名義借款,但是借款是家庭共同經營所需。

二、夫妻共同債務應如何清償?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民法典》對該條並未進行修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結合以上條款,在夫妻離婚還存在夫妻共同債務的情況下,若夫妻共同財產尚未分割,則應先以共同財產清償債務;不足部分,由雙方以其個人財產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若共同財產已經分割,由於共同財產已不復存在,則由雙方對該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在夫妻內部,則以協商或法院裁判分割的比例為依據確定雙方的責任份額。這種做法也可以防止夫妻通過離婚析產的方式惡意逃避債務。

三、律師建議:

1、對於債權人而言,在籤署相關文件時應儘量讓夫妻雙方共同在相關文書上簽名以避免日後無法追回款項,最大限度降低自身法律風險。

2、對於未舉債一方而言,若款項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應避免成為舉債一方的共同借款人;若舉債一方對外借款需要分階段償還,未舉債一方代為償還部分借款時需謹慎,以免被法院認定為事後「追認」後需共同還債。

3、對於共同經營公司的夫妻而言,需做好家企隔離,避免家庭帳戶與公司帳戶混同。

法律非傷他之武器,而確為護我之利器。學習法律提高認知,從而降低自身法律風險。

律師簡介:

戚婷婷律師,江蘇鏡見興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寧姐工作坊志願者,在實務中積累大量辦案經驗,始終堅持「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執業理念,以期成為一名有情懷、專業的執業律師。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界定夫妻共同債務,防止「被負債」
    界定夫妻共同債務,防止「被負債」離婚設置一個月「冷靜期」,火速轉移共同財產行不通新華社 圖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家庭的幸福和睦對於社會和諧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潘顯璇亮點一債務需「共債共籤」,防止婚內「被負債」法條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
  • 探討夫妻共同債務推定——從日常家事代理權談起
    2017年,最高法發布《婚姻法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對惡意情形進行補充,即夫妻一方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夫妻另一方。2018年1月,最高法發布的《夫妻共同債務司法解釋》意味著日常家事代理權的最終明確。解釋規定,基於日常家事代理產生的債務被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超出日常生活所需或非因日常家事的債務不予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離婚無法達到將個人債務與夫妻共同債務相隔離的目的。避免「被負債」要從婚內做起。案例君補充:日常家事代理是認定夫妻因日常家庭生活所生債務性質的根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生活過程中產生,以婚姻關係為基礎,一般包括正常的吃穿用度、子女撫養教育經費、老人贍養費、家庭成員的醫療費等。需要注意的是,家事代理責任承擔的前提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制度,解決的是夫妻一方因日常事務代理與第三人對外發生法律關係後的責任承擔。
  • 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標準
    一、什麼是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是指為滿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主要是基於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對共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而產生的債務。三、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一) 夫妻共同籤字即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從夫妻共同債務的形成角度,明確和強調了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以及其他共同意思表示形式(如電話、簡訊
  • 小心被負債,夫妻共同債務應該怎麼認定,律師教你一文解讀
    本文將向大家說明我國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立法過程,以及現行夫妻債務的認定標準,以便大家對於夫妻共同債務有更深的了解。該規定以債務發生時用途來確定債務性質,在實際適用該條款時,法院一般將「共同生活」的解釋的過窄,將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舉證責任由債權人來證明,導致債權人權益無法得到保護,甚至有些夫妻惡意串通逃避債務。
  • 夫妻一方借款用於婚前公司經營,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
    易某認為:陳某對借款知情並認可,並且該借款用於陳某夫妻共同經營的公司,也應該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陳某也要承擔還款責任。傅某所負300萬元債務產生於傅某與陳某的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傅某作為聯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將該300萬元借款投資於聯強公司經營,且陳某也在聯強公司的發票上簽字準予報銷。陳某也參與了公司的實際經營。聯強公司經營的收益屬於傅某的部分依法應為傅某與陳某夫妻共有。故傅某向易某所借300萬元債務應認定為傅某與陳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第1064條(夫妻共同債務範圍...
    通常所說的「家庭日常生活」,學理上稱之為日常家事。我國民法學界、婚姻法學界通說認為,婚姻是夫妻生活的共同體,在處理家庭日常事務的範圍內,夫妻互為代理人,這是婚姻的當然效力,屬於法定代理。婚姻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日常家事代理制度,但從相關條文中可以得出家庭日常生活範圍內夫妻互為代理人的結論。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 民法典丨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一、非舉債方應儘量避免在大額債務協議書上簽字《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了夫妻共債共籤的原則。補充:日常家事代理是認定夫妻因日常家庭生活所生債務性質的根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生活過程中產生,以婚姻關係為基礎,一般包括正常的吃穿用度、子女撫養教育經費、老人贍養費、家庭成員的醫療費等。需要注意的是,家事代理責任承擔的前提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制度,解決的是夫妻一方因日常事務代理與第三人對外發生法律關係後的責任承擔。
  • 《民法典》新規: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夫妻一方開麻辣燙店補貼家用,燙傷客人的侵權之債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對此問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年出臺的《關於審理婚姻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參考意見》第39條規定「夫妻一方因侵權行為致人損害產生的債務,一般認定為一方個人債務。但該侵權行為系因家庭勞動、經營等家事活動產生或其收益歸家庭使用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是不是夫妻共同債務?
    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是不是夫妻共同債務——青島婚姻家事律師以案說法【基本案情】原告吳某作為駕駛員在進貨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上人員一人死亡,吳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吳某認為,交通事故發生於婚姻存續期間,且所得的收入用於家庭共同生活。因此原告因交通事故所產生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被告石某應當承擔一半的債務。被告石某答辯稱,對此事並不知情,該賠償並非是基於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離婚時,夫妻一方信用卡的透支款算共同債務嗎?
    再加上往往離婚時候男女雙方感情已經破裂,很多人不能做到好聚好散,甚至有時候還存在互相給對方「埋坑」的現象,虛構或者誇大對外的負債,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這就是廣為一些女性詬病的老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其中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 司法經驗告訴你:夫妻一方避免「被負債」的十點提示
    閱讀提示對於夫妻共同債務,即使離婚,夫妻雙方對外仍然需要承擔共同還款責任。《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離婚無法達到將個人債務與夫妻共同債務相隔離的目的。避免「被負債」要從婚內做起。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新規下: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因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沉重債務的問題日益凸顯,故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是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和完善,扭轉了婚姻存續期間債務一律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局面,保護了非舉債配偶方的合法權益,增加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
  • 夫妻一方承諾共同償還他人債務,該債務就是夫妻共同債務嗎?法院:不...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 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對外籤訂共同還款書,承諾對某筆債務共同還款,那麼該筆債務是否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陳某玉籤署《共同還款承諾書》構成債務加入。《借款合同》中明確約定為陳某旺的經營需要,不因楊某所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作為收款人而成為共同債務人,而陳某玉單方的承諾行為不能證明該債務用於家庭生活需要亦不構成楊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故現原告要求三被告共同承擔還款義務,本院不能完全支持。
  • 《民法典》施行後: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因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沉重債務的問題日益凸顯,故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是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和完善,扭轉了婚姻存續期間債務一律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局面,保護了非舉債配偶方的合法權益,增加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
  • 民法典:夫妻共同債務共籤,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對於夫妻債務問題,是很多離婚夫妻會受到困擾的。那麼根據目前的婚姻法及其法律規定,對於夫妻債務有規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明確的地方。其採用概括式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但是概括式的規定存在很多不明確,因此民法典草案有一種共同債務共籤制度,那麼如何理解這項規定?
  • 民法典釋義: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法條原文:《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法條解析:該法條是基於對債權人的債權和夫妻一方的財產所有權的保護,《民法典》在法條設置中,進一步加強的債權人的舉證責任,防止夫妻一方與債權人債權人串通,從而損害另一方財產權。
  • 海華法務參考:民法典夫妻債務新規解讀
    隨後的司法實踐表明,該解釋有效遏制了當時存在的一些夫妻惡意逃債,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但也加重了未舉債配偶一方的舉證責任,出現了夫妻一方與債權人惡意串通,讓夫妻另一方「被負債」的現象,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即使在2017年又出臺了補充規定,表明人民法院對虛假債務、非法債務否定評價的鮮明立場,有關夫妻債務的認定標準、舉證責任等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 事業單位法律知識: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俗話說「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一直以來,夫妻在婚姻期間產生的債務由夫妻共同承擔。因此在夫妻離婚時,有時會出現一方莫名背負大額債務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高法出臺相關司法解釋針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進行了修改。
  • 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2020版)
    ,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基於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齊精智律師提示在上述司法解釋公布之後,證明夫妻一方對外借貸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舉證責任在於債權人而非債務人及其配偶,債務人及其配偶不用自證清白。本文不惴淺陋,分析如下:一、夫妻一方對外借款後,配偶支付部分利息的行為不構成對債務的追認,該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