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毀肝

2021-01-08 大眾微健康

1930年生的湯釗(zhao)猷(you)是復旦大學研究所的所長,著名的腫瘤科學家。

湯釗猷從1954年畢業之後,就從事肝癌方面的研究,至今已經60餘年,雖已90歲高齡,可還是走起路來帶風、精神矍鑠。

與腫瘤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湯釗猷院士,總結了很多經驗,有次其在媒體前說:「肝問題的發生多是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造成的,若不想肝臟出現健康問題,生活中這3個習慣,勸你儘早改正」。

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毀肝

習慣1、酗酒

酒在餐桌上能起到很好的氣氛烘託作用,飯局上都離不開它,雖現在人們對飲酒的觀念有所改變,可仍有很多人有酗酒的習慣,長期酗酒,會傷害肝臟健康。

這是因為酒水中含有大量的酒精,化學名稱為乙醇,在飲酒後,這大量的乙醇是需要肝臟來進行分解、轉化的,這會使肝臟過於疲勞,從而出現損傷。

其次,在酒精轉化的過程中會產生乙醛,這種物質也傷肝毀肝。

習慣2、熬夜

現在人們生活壓力普遍升高,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精神壓力,這也導致很多人為了得到心情的放鬆,從而犧牲了晚上睡覺的時間,養成了熬夜的習慣,這也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傷。

這是因為肝主藏血,經常熬夜,肝臟就會因供血不足出現代謝效率下降現象,導致毒素在肝內滯留,長期以往,肝臟細胞受到毒素侵害,極易誘發各種肝方面的健康問題。

習慣3、不健康的飲食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應運而生了很多美味的食品,例如:炸雞、炸牛排等高脂食物,若經常吃這些食物,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引發肝健康問題。

這是因為高脂食物在攝入人體後,部分會進入肝臟內,一般情況下,肝內的脂肪含量在3~5%之間,若是超過這個數值,就會影響到肝臟功能,加重肝臟負擔,讓肝出現健康問題。

院士提醒:肝問題「上身」,身體有2異常,若你能發現,還來得及保養它

異常1、身體經常出血

若近期發現有牙齦出血、流鼻血等情況,要引起重視了,這或是肝臟在向你「求救」。

這是因為在肝臟受損後,其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就會顯著下降,此時身體就會變得易出血,若皮膚破損,其止血速度也會下降。

異常2、皮膚變黃

正常情況下,人的面色是紅潤、白皙的,但若是肝臟受損,就會出現面部、皮膚發黃。

這是在肝臟受損後,其代謝膽紅素的能力遭到削弱,造成這種呈黃色的物質在血液中積累,之後通過血液的流動,在面部皮膚吸附,出現面色發黃的現象。

常做這2件事,可有效養護肝臟,減小肝出問題的機率

1、多運動

據相關數據表明,現在亞健康人數逐年增多,與久坐和不做運動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建議經常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起到養護肝臟的功效。

這是因為在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出汗來排出身體熱量,此時,體內的部分毒素也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會使肝臟的排毒負擔減小,保養肝臟健康。

2、多喝茶

很多人覺得多喝水只是一句客套話,其實不然,經常喝水,是一種健康的養生方式,不僅可以為機體補充足夠的體液,還能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體內毒素的排洩。

不過,若能水中加點雲臺菊花,養肝更好哦。

這種菊花有著「百菊之王」的稱呼,《百草經》中記載:「常飲菊花,可清肝毒,修肝損,利血、延年」。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這種菊花中含有豐富的養肝元素,堅持飲用,肝臟會「感謝」你的。

小知識:養肝要多吃綠色蔬菜

現在的人大多數都是無肉不歡,可若想身體健康,還是要多吃些綠色蔬菜,注意飲食搭配。

建議多吃:胡蘿蔔、西藍花、小白菜、裙帶菜、蘆筍等,堅持食用,身體會慢慢變健康。

參考文獻:

[1]刁承湘, 廖文武, 胡小蘋. 一位世界公認的肝癌專家——記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湯釗猷院士[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6(08):9-13.

[2]李啟子,生活習慣與肝問題的發展關係;2014-2-12

[3]燕小六. 湯釗猷院士:最便宜的抗癌處方[J]. 江蘇衛生保健, 2020, No.265(02):22-22.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損肝
    導語:湯釗猷院士今年已經是90歲高齡了,在他從事一生的腫瘤研究中,對肝癌有自己獨特的治療手段,並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作為一名復旦大學研究所所長,湯釗猷對於保肝護肝有自己一套的見解,並忠告人們,3個習慣可能會傷肝損肝。
  • 90歲的腫瘤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3種食物毀肝傷肝,管住嘴
    湯釗猷院士,至今已是90歲的高齡,研究癌症60年,平生專注於抗癌、防癌,對癌症研究透徹。院士雖已90歲,但是身體硬朗,精神飽滿,現在還在為鑽研癌症四處奔波。在一次記者訪談中,湯釗猷院士講道,「癌症重在預防,癌症患者近年來日益增多,和平時的飲食有很大關係」。
  • 89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忠告:3類食物是「傷肝王」,勸你少吃
    在我國,肝臟疾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病,他主要分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但據臨床統計,非病毒性肝病居多,這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有著直接聯繫。肝癌分為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而引起肝臟癌變的主要因素還是飲食。
  • 研究肝癌60年,90歲院士經驗分享:3個健康秘訣,希望能幫到你
    3、癌症誘發劑——苯並芘苯並芘同樣也是一種具有極強致癌性的物質,在人體攝入後,也會導致DNA突變,引發肝癌。而苯並芘形成是因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造成的,例如燒烤食物上的黑焦狀物質,其中就含有此類物質。90歲孫燕院士,研究肝癌60年,分享3個「秘訣」,希望能幫到你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孫燕院士,自從畢業後就投身於肝癌的研究之中,至今已經60年,多年來,其傑出的研究成果為廣大肝癌人群帶來了「希望」,他認為,健康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秘訣,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 研究60年肝病,91歲孫燕院士忠言:3種生活習慣,害肝不淺
    孫燕院士,今年91歲,研究癌症已六十餘載,在癌症領域有絕對的話語權。作為腫瘤內科院士,孫燕是癌症臨床治療的領路人,30多歲就從事研究癌症,60多年來,其豐碩的研究成果,為眾多癌症患者帶來了「一線生機」,為抗癌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孫院士曾自信地說,如果我身上出現了什麼健康問題,那麼多半都是早期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 90歲院士研究肝病長達60年,提醒大家:3種習慣最傷肝,儘早改掉
    在中國,有一位研究了60多年肝病的肝科院士,已經90歲高齡了,他此生大半時間都獻給了肝病研究,可謂是肝病科的醫學泰鬥。歷經60多年的研究,湯老認為癌症是無法被徹底消滅的,但是卻是可以被預防的,在生活中注意生活作息,注意飲食規律,注意心情情緒,就能有效的避免很多疾病。
  • 91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忠告:肝不好,日常3種蔬菜,勸你少吃
    91歲院士忠告:肝不好,日常3種蔬菜要少吃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飯桌上經常見的一種菌類蔬菜,但是木耳不能泡發的時間太長木耳泡發的時間過長,會產生一種米酵菌酸,這種物質會對肝臟產生非常大的危害,會導致肝臟變硬誘發肝硬化。也有可能會引起肝臟發生癌變,導致肝癌的出現。注意:對於木耳的泡發時間,應該用溫水浸泡,不得超過30分鐘,用涼水浸泡,也要控制在一個小時內,特別是隔夜泡發的木耳不可再食用。
  • 研究肝病60年,85歲院士說出了3個「秘竅」,肝不好的人,要牢記
    85歲院士已經研究肝癌防治工作60餘年,對我國防治肝病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著名的肝病專家。 3種食物或是傷肝利器,提醒父母,再喜歡也要少吃 1、高油脂的食物 高油脂類的食物,是肝臟「不喜歡」的食物之一
  • 60年抗癌經驗,90歲院士總結出3個「秘訣」,肝不好的人,需牢記
    湯院士自從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就投身於肝病的治療與研究工作之中,至今已經60餘年,可以說是我國肝病科領域的「奠基人」,其眾多的研究成果為廣大病友帶來了「一線生機」。湯老曾在參訪中,針對肝病的源頭、症狀、養護做出了總結,提出了3個「秘訣」,對於肝不好的人需牢記。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忠告:3種食物別再吃,致癌性太強
    孫燕院士,今年91歲,有著腫瘤科的「奠定人」一稱。  孫院士從30歲就開始研究癌症,以肝癌為主,至今已有60餘年了,為人特別和藹,對學生也非常有耐心。  在一次的訪談中,一個群眾向孫院士提問:「您研究了這麼多年癌症,可否將您的心得分享給我們呢?日常怎麼樣才可以預防癌症呢?」
  • 22歲女生肝癌離世,醫生提醒:常喝2種水比酒精還傷肝
    但沒想到,一天在上班的路上,小艾突然倒下,再醒來得到的消息,卻是肝癌晚期。檢查結果顯示,小艾的癌細胞已經出現轉移,失去了手術的意義,可小艾才22歲,沒辦法就此看開,直接住院進行放化療治療,在痛苦的副作用下,小艾只挺了兩個月就離世了。
  • 為何好好的肝,會發展成肝癌?肝科醫生分析2點原因,看完就懂了
    肝癌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大家對它總是充滿「敬畏」。由於這種疾病會有較長的潛伏期,所以很難被發現,等到身體有明顯的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很多患者被檢查出肝癌時,總是非常的不能理解,為何好好的肝臟就癌變了呢?肝科醫生總結了兩個原因。肝癌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 肝癌逐漸增多?醫生:這種「家常菜」比喝酒還傷肝,勸你管住嘴
    今年67歲的王大媽,a是個獨居的老人。兒女結婚之後,都去了大城市工作,老伴前兩年也去世了,現在家裡只剩下她一個人。為了給兒女省點錢,她平時非常節儉,再加上她飯量比較小,通常炒一次菜可以吃上三四頓。但是長期這樣下來,她看起來也憔悴了不少,臉色也蠟黃蠟黃的,還時不時的拉肚子。
  • 有沒有肝癌,看肩膀就知道?肩膀1個「異常」,肝「毒」太深
    一旦出現一些疑似癌症的症狀,人們又會陷入擔驚受怕的境地,想去醫院做個檢查,又怕直接就確診了,但是不去做檢查,心裡又一直不好受。當然,身體如果出現什麼不適,還是得儘快到醫院就診。 此外,除了肩膀疼痛,肝癌還有以下9個表現,佔得越多,肝毒越深 1、睡眠:失眠,容易醒,多夢;
  • 肝不好,到底能不能吃大蒜?大蒜到底是養肝還是傷肝?有答案了
    有研究發現,對於有肝炎的人來說,適當吃大蒜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肝癌風險。防癌:有研究發現,大蒜素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於肝癌等多種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對於肝不好的人來說,建議適當吃大蒜,不要多吃,更不要指望吃大蒜就能防肝病防肝癌,沒有這麼神奇的食物,研究和臨床應用是有些距離的,不要病急亂投醫。
  • 肝區在哪裡?肝病一般不會疼,肝區疼痛代表患肝癌嗎?
    人體的肝區在哪裡?肝臟在右上腹部,他被肝臟包圍。肝區的具體位置是右肋周圍的右四分之一肋部。患上肝病後,肝臟不會受傷,但會充血,會變大或變硬,肝臟的包膜會被打開,刺激周圍的神經組織,並會影響周圍的器官,使周圍的器官和神經受到牽連,而不適感如脹痛、壓迫感、針刺樣疼痛等都會出現。
  • 喝酒「傷肝」不是秘密,避開這3種習慣,肝病或會離你遠去
    導語:現在喝酒傷肝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喝多朋友認為只要自己戒酒,戒菸,早睡早起,就不會對肝臟造成什麼損傷,其實這是想法有點片面,在生活中,如果經常吃以下食物,肝病隨時會找上門來,要引起重視。喝酒「傷肝」不是秘密,避開這3種習慣,肝病或會離你遠去1、是藥三分毒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現在不管大病小災,只要一感覺不舒服就立馬吃藥,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會產生副作用,有的人自己家裡屯了一大堆藥,感覺不舒服就自己好自己診治,還加大藥量,一天吃好多次,其中藥物就是對肝臟最大的損害
  • 肝不好,指甲有3症狀,5個習慣容易傷肝,試試2個方法,養肝護肝
    肝不好,指甲有3症狀,5個習慣容易傷肝,試試2個方法,養肝護肝。現代科學表明,肝是身體主要的代謝器官,常被形象地稱為「解毒工廠」。也就是說,體內產生的、以及從外界攝入的物質,大多需要由肝臟進行代謝分解,這個過程被我們俗稱為「解毒」。
  • 33歲男子,全身發黃,查出肝癌,常吃5種食物,肝好不了,別貪嘴
    小孟只有33歲,三年前娶了媳婦,去年生了個大胖小子,小孟自己也晉升為部門主管,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 就在所有人都羨慕小孟的好運氣時,小孟卻突然病倒了,還查出了肝癌晚期。
  • 肝區在哪個位置?肝病一般不會疼,肝區痛是不是代表著患肝癌了?
    不過,雖然患上肝病後,肝不會痛,但肝區往往會不舒服。若能儘早察覺,及時檢查,有助於儘早查出肝病。肝區在人體哪個位置?肝臟在右上腹,它周圍就是肝區。肝區的具體位置是右季肋部,也就是右肋骨周圍。患上肝病後,肝不會痛,但它會充血,會變大或者變硬,把肝臟的包膜撐開,刺激周圍的神經組織,還會影響周圍的器官,這樣周圍的器官和神經就會受到牽連,出現脹痛、重壓感、針刺樣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大,不是嚴重的病變,肝會自行修復,肝區一般不會疼痛。若出現肝區疼痛,往往代表著肝病已經比較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