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損肝

2021-01-08 孟寧醫生

導語:湯釗猷院士今年已經是90歲高齡了,在他從事一生的腫瘤研究中,對肝癌有自己獨特的治療手段,並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作為一名復旦大學研究所所長,湯釗猷對於保肝護肝有自己一套的見解,並忠告人們,3個習慣可能會傷肝損肝。

一、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損肝

1、酗酒

酒精對我們人類肝臟的損傷就相當於是將肝浸泡在毒液中,對肝的健康極為不利,而現在的酒桌文化又讓許多人對酒情有獨鍾,常常是無酒不歡,尤其是那些喝酒上癮者,每天都將自己喝得大醉,肝是一個解毒器官,但肝臟的解毒能力是有限的,當超過它的能力範圍時,那麼肝臟就極易受傷受損,時間久了,就會使誘發肝癌的發生。

2、熬夜

經調查發現,十一點之後睡覺的年輕人相當多,熬夜已經成了許多人工作的延續,有人或許是為了工作,但也有人為了娛樂享受,甚至通宵歡娛,雖然這麼玩很嗨,但是卻在無形當中使我們的肝臟時時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肝臟在夜裡十一點之後抵抗力是相當低的,同時這個時間段也是肝臟調整休息的時候,如果經常熬夜超過夜裡十一點睡覺,肝臟就極容易受病毒的侵襲,當毒素過多地停滯於肝臟內部的時候,就很容易使肝臟發生病變,而導致肝癌的發生。

3、不良飲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光是對肝有利,還對我們身體的任何器官都有利,而肝中毒甚至肝癌的發生,主要是吃了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而引起的,如食用過期食品,食用隔夜的飯食,甚至冰箱裡超過七天的食物都捨不得丟掉,而吃下去,這些食物雖然在低溫下,但它們早已經發黴,吃下去就相當於吃的毒藥,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視生命為兒戲,這種生活習慣是千萬要不得的。

二、院士提醒:常做這3件事,對養肝護肝很有效,可以減少肝病的概率

1、多運動

由於許多人工作的關係,常常久坐不動,這就造成了我們許多人有亞健康的表現,多運動可以使我們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還能增加我們的抵抗力,在增強抵抗力的同時,就減少了病毒侵襲,同時也增加了肝臟抵禦病毒的能力,當我們在運動的時候,流汗會將我們體內的毒素排除出去,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毒素減少,從而降清肝臟的負擔。

2、多吃蔬菜

多吃新鮮的素菜,對我們肝臟有許多保護的功能,蔬菜裡面有許多維生素c是我們肝臟所需要的,在蔬菜的選擇上,我們建議多吃胡蘿蔔,小白菜,堅持使用這些綠色蔬菜,可以增強我們肝臟的抵抗力,許多人總是無肉不歡,其實吃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我們脂肪肝的風險,尤其是吃有脂肪的肉,會對我們身體有許多壞處。

3、肝臟守護者——益肝茶

除了以上兩種多運動和多吃蔬菜之外,還應該多喝水,喝水可以排尿,而排尿可以使我們體內的毒素排出去,喝水還能增加我們新陳代謝的能力,如果在茶水裡放入養肝的食材,經常泡飲,對於我們養肝護肝有很大的幫助,以下就是一些養肝的食材,它們的功效如下: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

金銀花: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

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牛蒡根:具有散風散熱,消毒消腫之功效

枸杞子:養肝,滋腎,潤肺

養肝的食材經常放在茶水裡,泡一泡就會達到養肝護肝的目的,這些食材在《本草綱目》裡面都有記載,如果你覺得配置以上的食材很麻煩的話,那麼推薦你使用茶包,茶包裡面我們已經配置了以上的一些食材,只需要用開水衝一衝就可以直接飲用,用茶包泡飲很方便,也很便捷,是許多上班一族的首選。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的信賴!

結語:肝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非常高,肝癌也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漸漸地越來越年輕化,肝癌的預後不是太好,所以我們只能在平時的生活中多注意養肝護肝,只有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才能達到養肝護肝的目的,希望大家越來越健康,生活越來越美好。

相關焦點

  • 研究肝癌60年,現90歲湯釗猷院士忠告:3個習慣,或會傷肝毀肝
    湯釗猷從1954年畢業之後,就從事肝癌方面的研究,至今已經60餘年,雖已90歲高齡,可還是走起路來帶風、精神矍鑠。與腫瘤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湯釗猷院士,總結了很多經驗,有次其在媒體前說:「肝問題的發生多是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造成的,若不想肝臟出現健康問題,生活中這3個習慣,勸你儘早改正」。
  • 90歲的腫瘤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3種食物毀肝傷肝,管住嘴
    湯釗猷院士,至今已是90歲的高齡,研究癌症60年,平生專注於抗癌、防癌,對癌症研究透徹。院士雖已90歲,但是身體硬朗,精神飽滿,現在還在為鑽研癌症四處奔波。在一次記者訪談中,湯釗猷院士講道,「癌症重在預防,癌症患者近年來日益增多,和平時的飲食有很大關係」。
  • 89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忠告:3類食物是「傷肝王」,勸你少吃
    在我國,肝臟疾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病,他主要分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但據臨床統計,非病毒性肝病居多,這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有著直接聯繫。肝癌分為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而引起肝臟癌變的主要因素還是飲食。
  • 研究肝癌60年,90歲院士經驗分享:3個健康秘訣,希望能幫到你
    3、癌症誘發劑——苯並芘苯並芘同樣也是一種具有極強致癌性的物質,在人體攝入後,也會導致DNA突變,引發肝癌。而苯並芘形成是因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造成的,例如燒烤食物上的黑焦狀物質,其中就含有此類物質。90歲孫燕院士,研究肝癌60年,分享3個「秘訣」,希望能幫到你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孫燕院士,自從畢業後就投身於肝癌的研究之中,至今已經60年,多年來,其傑出的研究成果為廣大肝癌人群帶來了「希望」,他認為,健康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秘訣,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 研究60年肝病,91歲孫燕院士忠言:3種生活習慣,害肝不淺
    孫燕院士,今年91歲,研究癌症已六十餘載,在癌症領域有絕對的話語權。作為腫瘤內科院士,孫燕是癌症臨床治療的領路人,30多歲就從事研究癌症,60多年來,其豐碩的研究成果,為眾多癌症患者帶來了「一線生機」,為抗癌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孫院士曾自信地說,如果我身上出現了什麼健康問題,那麼多半都是早期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 90歲院士研究肝病長達60年,提醒大家:3種習慣最傷肝,儘早改掉
    在中國,有一位研究了60多年肝病的肝科院士,已經90歲高齡了,他此生大半時間都獻給了肝病研究,可謂是肝病科的醫學泰鬥。歷經60多年的研究,湯老認為癌症是無法被徹底消滅的,但是卻是可以被預防的,在生活中注意生活作息,注意飲食規律,注意心情情緒,就能有效的避免很多疾病。
  • 91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忠告:肝不好,日常3種蔬菜,勸你少吃
    91歲院士忠告:肝不好,日常3種蔬菜要少吃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飯桌上經常見的一種菌類蔬菜,但是木耳不能泡發的時間太長木耳泡發的時間過長,會產生一種米酵菌酸,這種物質會對肝臟產生非常大的危害,會導致肝臟變硬誘發肝硬化。也有可能會引起肝臟發生癌變,導致肝癌的出現。注意:對於木耳的泡發時間,應該用溫水浸泡,不得超過30分鐘,用涼水浸泡,也要控制在一個小時內,特別是隔夜泡發的木耳不可再食用。
  • 研究肝病60年,85歲院士說出了3個「秘竅」,肝不好的人,要牢記
    85歲院士已經研究肝癌防治工作60餘年,對我國防治肝病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著名的肝病專家。 3種食物或是傷肝利器,提醒父母,再喜歡也要少吃 1、高油脂的食物 高油脂類的食物,是肝臟「不喜歡」的食物之一
  • 60年抗癌經驗,90歲院士總結出3個「秘訣」,肝不好的人,需牢記
    湯院士自從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就投身於肝病的治療與研究工作之中,至今已經60餘年,可以說是我國肝病科領域的「奠基人」,其眾多的研究成果為廣大病友帶來了「一線生機」。湯老曾在參訪中,針對肝病的源頭、症狀、養護做出了總結,提出了3個「秘訣」,對於肝不好的人需牢記。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忠告:3種食物別再吃,致癌性太強
    孫燕院士,今年91歲,有著腫瘤科的「奠定人」一稱。  孫院士從30歲就開始研究癌症,以肝癌為主,至今已有60餘年了,為人特別和藹,對學生也非常有耐心。  在一次的訪談中,一個群眾向孫院士提問:「您研究了這麼多年癌症,可否將您的心得分享給我們呢?日常怎麼樣才可以預防癌症呢?」
  • 為何好好的肝,會發展成肝癌?肝科醫生分析2點原因,看完就懂了
    肝癌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大家對它總是充滿「敬畏」。由於這種疾病會有較長的潛伏期,所以很難被發現,等到身體有明顯的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很多患者被檢查出肝癌時,總是非常的不能理解,為何好好的肝臟就癌變了呢?肝科醫生總結了兩個原因。肝癌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 肝癌逐漸增多?醫生:這種「家常菜」比喝酒還傷肝,勸你管住嘴
    今年67歲的王大媽,a是個獨居的老人。兒女結婚之後,都去了大城市工作,老伴前兩年也去世了,現在家裡只剩下她一個人。為了給兒女省點錢,她平時非常節儉,再加上她飯量比較小,通常炒一次菜可以吃上三四頓。但是長期這樣下來,她看起來也憔悴了不少,臉色也蠟黃蠟黃的,還時不時的拉肚子。
  • 有沒有肝癌,看肩膀就知道?肩膀1個「異常」,肝「毒」太深
    一旦出現一些疑似癌症的症狀,人們又會陷入擔驚受怕的境地,想去醫院做個檢查,又怕直接就確診了,但是不去做檢查,心裡又一直不好受。當然,身體如果出現什麼不適,還是得儘快到醫院就診。 此外,除了肩膀疼痛,肝癌還有以下9個表現,佔得越多,肝毒越深 1、睡眠:失眠,容易醒,多夢;
  • 研究癌症50年,腫瘤院士勸誡:癌症難被消滅,手術不能解決根本
    圖中這位雖然90歲高齡,但是依然神採飛揚的老人,就是著名腫瘤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湯釗猷。他從1968年開始從事腫瘤臨床治療研究,50多年來,他前40年,研究怎麼開刀救病人;80歲以後,就開始思考更多問題。
  • 肝不好,到底能不能吃大蒜?大蒜到底是養肝還是傷肝?有答案了
    有研究發現,對於有肝炎的人來說,適當吃大蒜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肝癌風險。防癌:有研究發現,大蒜素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於肝癌等多種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對於肝不好的人來說,建議適當吃大蒜,不要多吃,更不要指望吃大蒜就能防肝病防肝癌,沒有這麼神奇的食物,研究和臨床應用是有些距離的,不要病急亂投醫。
  • 肝區在哪裡?肝病一般不會疼,肝區疼痛代表患肝癌嗎?
    人體的肝區在哪裡?肝臟在右上腹部,他被肝臟包圍。肝區的具體位置是右肋周圍的右四分之一肋部。患上肝病後,肝臟不會受傷,但會充血,會變大或變硬,肝臟的包膜會被打開,刺激周圍的神經組織,並會影響周圍的器官,使周圍的器官和神經受到牽連,而不適感如脹痛、壓迫感、針刺樣疼痛等都會出現。
  • 喝酒「傷肝」不是秘密,避開這3種習慣,肝病或會離你遠去
    導語:現在喝酒傷肝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喝多朋友認為只要自己戒酒,戒菸,早睡早起,就不會對肝臟造成什麼損傷,其實這是想法有點片面,在生活中,如果經常吃以下食物,肝病隨時會找上門來,要引起重視。喝酒「傷肝」不是秘密,避開這3種習慣,肝病或會離你遠去1、是藥三分毒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現在不管大病小災,只要一感覺不舒服就立馬吃藥,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會產生副作用,有的人自己家裡屯了一大堆藥,感覺不舒服就自己好自己診治,還加大藥量,一天吃好多次,其中藥物就是對肝臟最大的損害
  • 肝不好,指甲有3症狀,5個習慣容易傷肝,試試2個方法,養肝護肝
    肝不好,指甲有3症狀,5個習慣容易傷肝,試試2個方法,養肝護肝。現代科學表明,肝是身體主要的代謝器官,常被形象地稱為「解毒工廠」。也就是說,體內產生的、以及從外界攝入的物質,大多需要由肝臟進行代謝分解,這個過程被我們俗稱為「解毒」。
  • 33歲男子,全身發黃,查出肝癌,常吃5種食物,肝好不了,別貪嘴
    小孟只有33歲,三年前娶了媳婦,去年生了個大胖小子,小孟自己也晉升為部門主管,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 就在所有人都羨慕小孟的好運氣時,小孟卻突然病倒了,還查出了肝癌晚期。
  • 肝區在哪個位置?肝病一般不會疼,肝區痛是不是代表著患肝癌了?
    不過,雖然患上肝病後,肝不會痛,但肝區往往會不舒服。若能儘早察覺,及時檢查,有助於儘早查出肝病。肝區在人體哪個位置?肝臟在右上腹,它周圍就是肝區。肝區的具體位置是右季肋部,也就是右肋骨周圍。患上肝病後,肝不會痛,但它會充血,會變大或者變硬,把肝臟的包膜撐開,刺激周圍的神經組織,還會影響周圍的器官,這樣周圍的器官和神經就會受到牽連,出現脹痛、重壓感、針刺樣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大,不是嚴重的病變,肝會自行修復,肝區一般不會疼痛。若出現肝區疼痛,往往代表著肝病已經比較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