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洲龍、凱美瑞、榮放的混動車型,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機油乳化並增多呢?一般機油增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發動機防凍液進入了機油,在北美召回亞洲龍、榮放、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的ES300H共計5萬臺,這幾款車搭載的2.5L發動機都是有問題的,不管是燃油版還是混動版就是因為發動機的防凍液進入了機油油道,導致機油增多,原因是發動機在鑄造時,會在產生氣孔,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裂縫,而防凍液就是通過這些裂縫發生了洩漏,進入了機油通道,而導致了機油增多,由於是缸體發生的洩漏,只是更換密封墊這種小零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終解決的方案是更換新的發動機。在北美涉及的車型只有2.5L的發動機,2.0L發動機並沒有召回,發動機型號為A25A和A25B。
那國內的2.5發動機會不會也是因為發動也洩漏而導致的呢?這個不一定,因為豐田的發動機是不同工廠製造的,豐田在北美銷售的A25A和A25B發動機是在北美的工廠生產的,由於發動機製造的環境不一樣、鋁水的供應商不一樣、鑄造缸體的設備、模具、加工環境、組裝環境、力矩控制都是不一樣的,而國內的亞洲龍發動機是日本進口的,所以國內的機油增多事件是因為發動機冷卻液洩漏導致機油增多的可能性不大。
導致機油增多或乳化的第二個原因是,汽油或燃燒後生成的水蒸氣進入曲軸箱,導致的機油增多,此次亞洲龍混動車型機油增多事件中,很多車友在測量機油時,聞到了汽油的味道,原因是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會有少量未燃燒的汽油通過活塞環與缸體的間隙進入到曲軸箱,發動機熱機之後,進入到曲軸箱內的汽油就被氣化了,順著曲軸通風箱進入到進氣道,跟隨空氣一起進入到燃燒室,就參與燃燒了;所以你在北方地區,如果出行距離不長,熱車時間短,發動機根本就不熱,就沒有機會消耗掉機油中的汽油,就導致了機油增多,其實只要你跑一下長途,拉一下高轉速或者等天氣熱了,自然就解決了。之前本田1.5T發動機機油增多就是這個原因,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為了儘快的暖機,會調高空燃比,發動機噴出過量的油,汽油霧化不好,燃燒不完全,遇到冷的缸壁液化後就順著活塞環和缸壁的間隙進入到了曲軸箱,導致機油增多、乳化,本田機油增多都是發生在冬天的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並沒有出現,最後本田是怎麼解決的呢?本田調整了在冷車啟動時的噴油量和調高了機油尺的刻度,這個解決方法是不是很扯淡呢?
其實少量的燒機油或者機油增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特別是直噴車型,很多直噴車型都會有輕微的機油增多或者機油乳化,特別是像混動車型,發動機一直在間隙性的工作,往往發動機還沒有熱,你就到達目的地了,機油中的汽油沒有機會蒸發進入到發動機參與燃燒,就非常容易造成機油增多,特別是混動車型。
那機油乳化是怎麼回事呢?這也是因為在低溫地區,車子短距離行駛,這就導致發動機蓋內凝露的水不能完全的蒸發,蓋裡的機油混著水,就導致了機油蓋上的機油乳化了,同樣發動機熱起來後,長途行駛後,機油乳化的現象基本也就沒有了,如果只是機油蓋上輕微的乳化是沒有問題的,但用機油尺測量發動機內部的機油時,已經嚴重乳化了,那就必須要重視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判斷,國內亞洲龍、凱美瑞、榮放等混動車型出現機油增多的原因,應該不會像北美地區一樣,因為防凍液混入機油。而是因為在北方地區或者部分南方用戶,經常短距離行駛或是車還沒熱,就達到目的地導致的。當然也不排除因為發動機密封部件密封不好導致冷卻液洩漏,如果是這個問題,就更加好解決了。小曾猜測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很少出門,就算出門也是短距離的外出採購生活用品,就導致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扎堆出現,相信疫情結束、天氣轉暖,大家出行正常了,這種現象一定會慢慢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