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龍、凱美瑞混動版機油增多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2020-12-15 大家車論

最近亞洲龍、凱美瑞、榮放的混動車型,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機油乳化並增多呢?一般機油增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發動機防凍液進入了機油,在北美召回亞洲龍、榮放、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的ES300H共計5萬臺,這幾款車搭載的2.5L發動機都是有問題的,不管是燃油版還是混動版就是因為發動機的防凍液進入了機油油道,導致機油增多,原因是發動機在鑄造時,會在產生氣孔,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裂縫,而防凍液就是通過這些裂縫發生了洩漏,進入了機油通道,而導致了機油增多,由於是缸體發生的洩漏,只是更換密封墊這種小零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終解決的方案是更換新的發動機。在北美涉及的車型只有2.5L的發動機,2.0L發動機並沒有召回,發動機型號為A25A和A25B。

那國內的2.5發動機會不會也是因為發動也洩漏而導致的呢?這個不一定,因為豐田的發動機是不同工廠製造的,豐田在北美銷售的A25A和A25B發動機是在北美的工廠生產的,由於發動機製造的環境不一樣、鋁水的供應商不一樣、鑄造缸體的設備、模具、加工環境、組裝環境、力矩控制都是不一樣的,而國內的亞洲龍發動機是日本進口的,所以國內的機油增多事件是因為發動機冷卻液洩漏導致機油增多的可能性不大。

導致機油增多或乳化的第二個原因是,汽油或燃燒後生成的水蒸氣進入曲軸箱,導致的機油增多,此次亞洲龍混動車型機油增多事件中,很多車友在測量機油時,聞到了汽油的味道,原因是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會有少量未燃燒的汽油通過活塞環與缸體的間隙進入到曲軸箱,發動機熱機之後,進入到曲軸箱內的汽油就被氣化了,順著曲軸通風箱進入到進氣道,跟隨空氣一起進入到燃燒室,就參與燃燒了;所以你在北方地區,如果出行距離不長,熱車時間短,發動機根本就不熱,就沒有機會消耗掉機油中的汽油,就導致了機油增多,其實只要你跑一下長途,拉一下高轉速或者等天氣熱了,自然就解決了。之前本田1.5T發動機機油增多就是這個原因,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為了儘快的暖機,會調高空燃比,發動機噴出過量的油,汽油霧化不好,燃燒不完全,遇到冷的缸壁液化後就順著活塞環和缸壁的間隙進入到了曲軸箱,導致機油增多、乳化,本田機油增多都是發生在冬天的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並沒有出現,最後本田是怎麼解決的呢?本田調整了在冷車啟動時的噴油量和調高了機油尺的刻度,這個解決方法是不是很扯淡呢?

其實少量的燒機油或者機油增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發動機在冷啟動時,特別是直噴車型,很多直噴車型都會有輕微的機油增多或者機油乳化,特別是像混動車型,發動機一直在間隙性的工作,往往發動機還沒有熱,你就到達目的地了,機油中的汽油沒有機會蒸發進入到發動機參與燃燒,就非常容易造成機油增多,特別是混動車型。

那機油乳化是怎麼回事呢?這也是因為在低溫地區,車子短距離行駛,這就導致發動機蓋內凝露的水不能完全的蒸發,蓋裡的機油混著水,就導致了機油蓋上的機油乳化了,同樣發動機熱起來後,長途行駛後,機油乳化的現象基本也就沒有了,如果只是機油蓋上輕微的乳化是沒有問題的,但用機油尺測量發動機內部的機油時,已經嚴重乳化了,那就必須要重視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判斷,國內亞洲龍、凱美瑞、榮放等混動車型出現機油增多的原因,應該不會像北美地區一樣,因為防凍液混入機油。而是因為在北方地區或者部分南方用戶,經常短距離行駛或是車還沒熱,就達到目的地導致的。當然也不排除因為發動機密封部件密封不好導致冷卻液洩漏,如果是這個問題,就更加好解決了。小曾猜測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很少出門,就算出門也是短距離的外出採購生活用品,就導致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扎堆出現,相信疫情結束、天氣轉暖,大家出行正常了,這種現象一定會慢慢的減少。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的不都是雙擎?亞洲龍,凱美瑞機油增多幾時休?
    豐田在中國的兩款主力車型,亞洲龍,凱美瑞正在經歷機油增多的問題,並且一直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其中亞洲龍在上市之初還被吹捧為換殼的雷克薩斯ES。因為這些車型都是使用了TNGA架構,共享一些零部件。不過,在機油增多的問題出現之後,亞洲龍,凱美瑞的銷量也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
  • 凱美瑞、亞洲龍和雅閣混動,怎麼選?
    凱美瑞跟亞洲龍2.5純油,不知道哪個頭部更大?尤其駕駛席。試乘的亞洲龍比較新,凱美瑞已經開3年了,感覺亞洲龍底盤濾震更好更舒適,新車差別大嗎?北方用車,機油問題不知道要緊不。還對比了雅閣混動,混動的CVT變速箱和燃油版的是一樣的嗎?擔心熱保護和失速的問題。
  • 車主爆料:凱美瑞機油增多,冷卻液減少,與美國是一回事兒!
    最近豐田汽車的機油門事件,在中國市場鬧得沸沸揚揚,一向以品質好著稱的凱美瑞,亞洲龍,榮放成為了消費者不敢去購買的車型。不過豐田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態度比較強硬,不承認汽車有問題,也沒有採取召回措施。然而最近由於豐田汽車已經在美國召回了車型,消費者不免有疑問,豐田汽車在美國召回,與在中國召回是一回事兒嗎?
  • 豐田和雷克薩斯混動車型出現機油增多及乳化,危害究竟大不大?
    剛好,今年2月初的時候,豐田也在北美宣布因發動機缸體缺陷召回4.4萬輛汽車,涉及車型包括2020款豐田亞洲龍混動、凱美瑞、凱美瑞混動、RAV4和RAV4混動以及雷克薩斯ES 300h。豐田北美召回與機油增多有沒有關係?國內有人把這兩件事關聯起來,認為國內的車型也應該有同樣的缺陷,要求召回。
  • 2020年了,凱美瑞、亞洲龍、雷克薩斯ES又陷機油增多事件
    就好像說起三缸機,人們總要擔心是不是會抖動頓挫一樣,以前提及機油,消費者擔心燒機油,而從2018年以後,越來越多的車主都患上了另一種「焦慮症」——沒事就要拉出機油尺來看看,機油有沒有增多。而投訴原因無一例外,集中在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等問題,一時間豐田品牌陷入輿論風波。
  • 亞洲龍3月銷量2076,出現斷崖式崩塌?機油增多是用戶習慣導致?
    日系車中級車方面也很有看點,雅閣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月銷過萬,排名第三。而豐田系的凱美瑞,並沒有受「機油增多」問題影響,月銷量14822輛,取代帕薩特和雅閣成為新的中級車之王。但之前一直表現出色的亞洲龍,本月卻遭遇了銷量滑鐵盧,3月份亞洲龍僅有2076輛的成績入帳,相比之前的月銷過萬可以說「慘不忍睹」,讓人印象深刻。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是否還有其它解決辦法?測試的ES300h為了證實這點,我們千辛萬苦找來了2臺雷克薩斯ES300h,由於動力總成與豐田品牌的亞洲龍雙擎/凱美瑞雙擎等車型相同,所以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這種情況,在拔出機油尺時,會看到上面有乳白色泡沫狀液體,這會導致機油性能受到嚴重影響,要及時查明故障原因並更換機油。
  • 豐田混動,馬失前蹄?
    年年打雁被雁啄,在最引以為傲的混動技術上,豐田竟連著翻跟頭。相信到店試駕過豐田旗下任一款混動車型的朋友,大概率會從銷售人員口中聽到過「混動技術有兩種:一種是豐田,另一種是其他。」的營銷術語。的確,早在1997年,豐田的混動技術就在第一代普銳斯上實現了量產,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300多項技術專利以及累計1500萬輛的裝機量。論成熟度,理應無出其右。然而,正是在其最津津樂道的混動技術領域,豐田卻在半年時間裡連著翻了兩個大跟頭。
  • 藍鯨315|豐田與雷克薩斯同陷「機油門」,凱美瑞爆發式「中招」投訴...
    混動也中招,豐田系遇機油增多門在經過了整個冬季寒冷條件使用之後,有關機油增多缺陷的投訴量又多了起來。近日,涉及凱美瑞雙擎、RAV4雙擎、ES 300h在內的豐田系混合動力產品成為了用戶投訴重災區,三家國內「豐田系」車企廣汽豐田、一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均有涉及。其中,廣汽豐田凱美瑞投訴量最多。
  • 豐田美國召回,與中國機油增多是一回事兒嗎?
    豐田汽車「機油門」事件還在持續發酵,由於近期豐田汽車在美國也出現了問題,並且進行了召回。我們也知道目前豐田汽車由於採用了TNGA架構之後,基本上是全球統一的架構,統一的發動機型號,統一的生產標準。如果美國市場的豐田出現了問題,我們也有理由懷疑,與中國市場的機油增多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 豐田、雷克薩斯多款車型機油增多、乳化
    文丨Cube、Chicago近日,由於旗下諸多車型出現機油增多、乳化問題,豐田在中國陷入輿論漩渦。被投訴的車型涉及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及雷克薩斯旗下多款車型,其中,包括凱美瑞、亞洲龍、RAV4、ES 300h等熱銷車型,問題主要集中在機油增多,並伴隨有機油乳化的現象。
  • 中期改款的新凱美瑞幾乎無變化,機油乳化增多的現象是否會持續?
    如今在售的2019款凱美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外觀深及更偏向於運動風格,也更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不過在今年年初,凱美瑞身陷豐田機油門,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脫身。如今第八代凱美瑞現在也到時候迎來中期改款,新款的車型在外觀設計上變更並不大,但是在安全配置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新款的凱美瑞。
  • 豐田亞洲龍機油增多、車主要理性分析問題原因、在美國召回
    最近網絡上報導關於豐田雙擎的發動機機油增多的事情,很多車友在開車的時候總是要看看自己的發動機機油有沒有增多,最近有位青島的網友買了一臺亞洲龍混動車型,有這個機油增多的情況,他是2020年1月份買的車,開了1700公裡到青島當地的4S店檢查機油增多的事情。
  •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豐田再次經歷危機
    但是一則「機油門」的事件打破了豐田以往的平靜。根據多位網友和車主爆料,自今年2月底開始,包括一汽豐田亞洲龍雙擎、新一代RAV4榮放雙擎、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甚至還有雷克薩斯ES300h......這些車主都遇到了機油增多甚至是機油乳化,並伴隨汽油味道的現象。
  • 預算25萬,豐田凱美瑞混動對比亞洲龍混動,怎麼選?
    如果想買一款省心的車,大部分人都會推薦日系,而日系中大部分會推薦豐田的車,而豐田的混動技術又是全球領先,所以只要想買省心省油的車,基本上許多人想到的就是豐田混動,預算25萬,豐田凱美瑞混動與亞洲龍混動價格相差不大,各方面也都各有優勢,那麼這兩款車的最大差別在哪裡,又該如何選擇呢?
  • 機油增多還未解決,又惹上燃油泵問題,亞洲龍:我太難了!
    朋友最近收回了兩年前的工程款,指著已經服役五年半的手動擋福克斯說道:「這玩意兒開著太累了,聽說亞洲龍不錯,給點建議。」「是不錯,預算多少錢?」,我隨口問道,心中暗想,搞工程的真土豪,說換車就換車。「不能超過20萬」,已經轉行跑運輸的朋友說道。
  • 鍵盤追兇|增多乳化,你的機油還好嗎?
    打開車質網,搜索凱美瑞,我們可以發現在事件的初期,機油增多或乳化現象的車型主要集中在凱美瑞的2.5混動版車型上,同樣出現問題的還有雷克薩斯ES 300h等車型。不難發現,出現這一現象的車型普遍為豐田/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搭載著如今市面上公認最好的、擁有數以千萬計車主的混動系統,這樣的優秀混動系統又為什麼會在中國市場的寒冬時期,出現這樣明顯且「低級」的錯誤呢?無罪釋放的一號「嫌疑人」本田事件,豐田重演?
  • 關於燒機油、斷軸、機油增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1、豐田部分車型機油增多去年年底,凱美瑞、亞洲龍、雷克薩斯ES等車型相繼爆出機油增多問題,我們採訪到了豐田的維修技師,他表示,發動機艙不可能自己造機油,必然是有滲漏導致機油多了,目前檢查情況是噴油嘴有滲漏,廠家暫時還沒有給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 開不壞的豐田為何深陷「機油門」,是設計缺陷還是另有原因
    2020款豐田RAV4,2.5L混動,車主3月1日提車,3月3日發現機油乳化嚴重,4S店更換新機油,3月5日,機油再次乳化增多,放出的機油有很濃的汽油味。相信相關事件大家已經聽到很多了,這就是最近一直炒得沸沸揚揚的豐田「機油門」事件。因為這個車主朋友並非個例。
  • 覺得豐田凱美瑞「過於年輕」?或許亞洲龍更加適合你!
    亞洲龍之所以在國內銷量不如邁騰和帕薩特,跟亞洲龍在國內的認可度和知名度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亞洲龍在國內的上市時間不長,加上,亞洲龍的主推車型為2.5L混動,至於亞洲龍提供的2.0L和2.5L汽油版車型,在同排量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