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雷克薩斯混動車型出現機油增多及乳化,危害究竟大不大?

2020-12-27 網易新聞

近日,關於豐田和雷克薩斯混動車型的投訴案例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機油增多及機油乳化問題,且多數出現在北方地區。

剛好,今年2月初的時候,豐田也在北美宣布因發動機缸體缺陷召回4.4萬輛汽車,涉及車型包括2020款豐田亞洲龍混動、凱美瑞、凱美瑞混動、RAV4和RAV4混動以及雷克薩斯ES 300h。

豐田北美召回與機油增多有沒有關係?

國內有人把這兩件事關聯起來,認為國內的車型也應該有同樣的缺陷,要求召回。

但實際上北美市場的問題在於發動機缸體型號裝配錯誤,由於使用了錯誤的缸體,導致缸體與氣缸蓋之間的氣缸墊失效,致使冷卻液直接竄入曲軸箱和燃燒室,引發發動機故障並且亮故障燈。其表現在於,車輛冷卻液缺失,同時竄入燃燒室的冷卻液會迅速汽化導致排氣冒出大量的白煙。而國內是完全沒有這些問題的。

機油增多是什麼原因造成?

在發動機正常工作時,會有一部分的可燃混合氣、水蒸氣以及燃燒產物,通過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的間隙竄入到曲軸箱內。在冷機狀態下,曲軸箱和燃燒室的溫度差會導致這一部分氣體液化融入到機油中,而當發動機處於低溫的冷機狀況運行時,還會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造成機油量的增加。這種情況在搭載缸內直噴和渦輪增壓的車型上更為常見。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發動機在設計過程中都會用油氣分離裝置將這一部分「竄氣」再度引入到氣缸內進行二次燃燒。而混入到機油中的那一部分液態燃油和水汽,也會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升高而再次汽化,進入油氣分離裝置的循環中。

所以,機油量的多少,是會隨著車輛運行的工況而變化的。曲軸箱「竄氣」,是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情況,而這也是任何一款發動機都不可能避免的。而當車輛長時間的處於超短途、高頻次的運行作用下,會導致竄入曲軸箱內的燃油以及水蒸氣不能排出,最終導致機油增多。

有專業人士指出:「另一方面,此次肺炎疫情也可能是一個進一步誘因,疫情期間多數人都取消了長途出行,短途出行比例劇增,加上本應去4S店保養的車型也因疫情原因停滯,導致增多的機油沒有被按期更換,最終導致問題集中爆發。」

從技術角度分析來看,在短途低速行駛時,和汽油版車型相比,混動版車型的汽油發動機會更為頻繁地啟動/停止,發動機升溫較慢,導致混入機油中的汽油會更多,因此機油增多現象就更容易出現。

為何機油增多集中在新款的混動車型?

豐田的老款混動車型,上市已經好多年了,甚少聽說過這種現象。

新型發動機的出現,通常技術更先進,動力更高,油耗更低。但同時也會對燃油有更高要求,對使用條件更為苛刻。

當年老款本田CR-V質量有口皆碑,但後來換新款1.5T發動機後,馬上就爆發機油增多事件,這次豐田也極有可能是發動機新技術的原因。

不過究竟是哪種新技術導致了機油增多,那還有待探究。

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原因呢?

簡單地說,就是機油進水了。但這次發現機油乳化的地方,是僅僅在機油加注口蓋內側,而裡面工作循環的機油是沒有乳化的,這說明進入的水分極其微量。

這微量的水分從哪裡來?因為不但空氣中含有微量水分,汽油中也同樣含有微量水分。

前面已經說過,當低速短距離行駛時,混合動力車型的汽油發動機間歇性工作,機油增多的現象更容易出現,因此這些微量水分就會累積下來。微量水分隨著機油的升溫變成水蒸氣,在機油加注口蓋內側會遇冷凝結,於是局部就出現了白色乳化現象。

因此,這次機油乳化現象,更準確地應該稱之為「機油蓋乳化」,這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此外,北方地區使用乙醇汽油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乙醇燃燒後會產生更多水蒸氣,導致更容易出現乳化現象。

機油增多會帶來什麼影響?

這是一種被稱為「燃油稀釋」的現象:燃油滲進了機油裡面,把機油稀釋了。筆者以前專門查閱過相關論文,在2013年的一篇《燃油稀釋對潤滑油的性能影響研究》中,找到了答案。

燃油稀釋(不大於15%時)對機油油品儲存穩定性基本沒有影響。也就是說,汽油滲入機油只要不超過15%時,機油基本不受影響。如果發動機總機油量為4L,4x15%=0.6L,也就是說4L的機油可以接受混進0.6L的汽油。

既然「燃油稀釋」是一種普遍現象,那我們也無需過多擔心。筆者認為,只要發動機故障燈沒亮,那麼按正常保養即可,是不需要去特意維修的。

良好的駕駛習慣能解決機油增多

如今的發動機技術,普遍適合高轉速,也更耐高溫。

低溫、低速都容易傷害發動機,不但容易機油增多,還容易積碳。

有空就上內環或者高速拉一下高轉,對發動機是非常有益的。這將有效快速降低機油尺液面,因為這類發動機都有針對性的設計,只要保持正常工況就能消化掉多餘的汽油和水蒸氣。

小結:車企缺乏權威聲音

筆者通過調查,知道這次事件已經影響了不少消費者。4S店已經收到不少相關車主電話諮詢,甚至有些訂了車的消費者,也在問這個情況,希望取消訂單。

其實這次事件主要集中發生在北方,案例也不算多,華南地區甚少會出現這種現象。並且,收到車主投訴後,豐田已經成立了專家團隊,對機油增多事件展開了調查。

目前,豐田對凱美瑞雙擎和亞洲龍雙擎車型都提供4年10萬公裡的免費基礎保養,雷克薩斯對混動車型更提供6年15萬公裡的免費保修保養,保障可謂相當全面。

至於,豐田和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在機油增多的情況下,究竟刻度高多少才是安全的?因為不同的發動機,不同的機油,都會有不同的安全值,而讓消費者吃個定心丸,才是最重要的。

針對這次機油增多事件,僅靠媒體去解釋是不夠的。筆者認為,豐田和雷克薩斯也應該儘快出來做正式聲明,挽回消費者信心。

【作者】吳展橋

【作者】

【來源】 汽車現場南方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豐田、雷克薩斯多款車型機油增多、乳化
    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跑的路程短,對車的傷害比較大。文丨Cube、Chicago近日,由於旗下諸多車型出現機油增多、乳化問題,豐田在中國陷入輿論漩渦。從該用戶上傳的視頻中,方向君了解到其3月1日在北京中業一汽豐田特約店購買了2020款榮放RAV4混動雙擎頂配車型,3月2日發現機油增多的問題後,換了一次新機油,但問題依然存在。3月6日,該用戶換了一家4S店再次處理機油增多的問題,但並沒有得到解決。這一問題也在雷克薩斯車型中出現。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易車原創 近期,豐田和雷克薩斯旗下一些混動車型因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現象而備受關注,情況主要表現為:機油量超過機油尺最高刻度值;機油蓋內側出現乳白色機油。就此事我們諮詢了豐田系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並得到了一個說法:長距離的中高速行駛可以減緩或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
  •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豐田再次經歷危機
    根據多位網友和車主爆料,自今年2月底開始,包括一汽豐田亞洲龍雙擎、新一代RAV4榮放雙擎、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甚至還有雷克薩斯ES300h......這些車主都遇到了機油增多甚至是機油乳化,並伴隨汽油味道的現象。為什麼機油會乳化?
  • 鍵盤追兇|增多乳化,你的機油還好嗎?
    作者:Artozine最近,有網友發帖反應自己的豐田/雷克薩斯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或乳化的情況,在特殊時期的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而本著對汽車的熱愛和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們也在嘗試通過自己所了解的知識給出一個合理的分析。
  • 緊隨豐田,雷克薩斯入「機油」坑,質量問題與價格無關!
    輕則大修、重則報廢讓豐田、雷克薩斯陷入輿論漩渦的是「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為了讓大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筆者決定先科普科普這兩個問題危害有多大。機油增多難道不好嗎?添加機油的頻率可以降低,還能節約一筆購買機油的費用?錯!
  • 亞洲龍、凱美瑞混動版機油增多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最近亞洲龍、凱美瑞、榮放的混動車型,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機油乳化並增多呢?一般機油增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發動機防凍液進入了機油,在北美召回亞洲龍、榮放、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的ES300H共計5萬臺,這幾款車搭載的2.5L發動機都是有問題的,不管是燃油版還是混動版就是因為發動機的防凍液進入了機油油道,導致機油增多,原因是發動機在鑄造時,會在產生氣孔,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裂縫,而防凍液就是通過這些裂縫發生了洩漏,進入了機油通道,而導致了機油增多,由於是缸體發生的洩漏,只是更換密封墊這種小零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熱點|豐田、雷克薩斯陷「機油門」:多款車型中招,中國消費者期待...
    車輛在長時間低速行駛時燃油燃燒不充分確實會出現機油增多現象,並不會對發動機產生損害,屬於正常現象,目前暫時沒有解決方案。」隨後,雷克薩斯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廠家收到了車主的反饋,不同的車型車況可能不一樣,技術部門正在檢測。」豐田中國負責人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確實有部分消費者反映車輛機油超過了滿格F的標,以及機油蓋的內側出現機油乳化的情況。
  • 豐田混動,馬失前蹄?
    年年打雁被雁啄,在最引以為傲的混動技術上,豐田竟連著翻跟頭。相信到店試駕過豐田旗下任一款混動車型的朋友,大概率會從銷售人員口中聽到過「混動技術有兩種:一種是豐田,另一種是其他。」的營銷術語。的確,早在1997年,豐田的混動技術就在第一代普銳斯上實現了量產,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300多項技術專利以及累計1500萬輛的裝機量。論成熟度,理應無出其右。然而,正是在其最津津樂道的混動技術領域,豐田卻在半年時間裡連著翻了兩個大跟頭。
  • 「開不壞」的豐田也出「機油門」?廠商否認是質量問題
    不過,機油增多似乎並非是本田的「專利」。日前,日系車的領頭羊、被不少日系愛好者稱為「開不壞」的豐田汽車也被曝出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等現象。有不少豐田及雷克薩斯車主聲稱,通過油尺檢測,他們發現自己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液面明顯升高,且出現了部分乳化現象。
  • 藍鯨315|豐田與雷克薩斯同陷「機油門」,凱美瑞爆發式「中招」投訴...
    近日,隨著大量廣汽豐田、一汽豐田、雷克薩斯車主的投訴,搭載A25系列發動機的豐田系混合動力產品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事件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混動也中招,豐田系遇機油增多門在經過了整個冬季寒冷條件使用之後,有關機油增多缺陷的投訴量又多了起來。近日,涉及凱美瑞雙擎、RAV4雙擎、ES 300h在內的豐田系混合動力產品成為了用戶投訴重災區,三家國內「豐田系」車企廣汽豐田、一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均有涉及。其中,廣汽豐田凱美瑞投訴量最多。
  • 2020年了,凱美瑞、亞洲龍、雷克薩斯ES又陷機油增多事件
    2018年本田CR-V和長安CS75引發的「機油門」事件還歷歷在目,現如今兩年過去了,都2020年了,又一個品牌深陷「機油門」,讓機油增多這一故障再次成為汽車行業的關注「熱詞」,它就是日系品牌豐田。而投訴原因無一例外,集中在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等問題,一時間豐田品牌陷入輿論風波。
  • 豐田美國召回,與中國機油增多是一回事兒嗎?
    豐田汽車「機油門」事件還在持續發酵,由於近期豐田汽車在美國也出現了問題,並且進行了召回。我們也知道目前豐田汽車由於採用了TNGA架構之後,基本上是全球統一的架構,統一的發動機型號,統一的生產標準。如果美國市場的豐田出現了問題,我們也有理由懷疑,與中國市場的機油增多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 深陷「機油門」!豐田否認是品質問題,維權車主仍盼解決方案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6日電(付玉梅 實習生林琬斯)近日,豐田汽車在中國多個車型被指陷入「機油門」,多名車主正在維權。在汽車投訴平臺上,有關豐田旗下車型「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投訴也高居不下。截至15日,上述投訴顯示共有548條,且原因均含「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豐田4款車型登上月投訴榜 來源:車質網在相關投訴案例中,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一名凱美瑞車主稱在3月1日提車,第二日就出現了機油乳化的問題,彼時車才跑了19公裡。車主回到4S店要求維權,對方卻含糊其辭,表示廠家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 開不壞的豐田為何深陷「機油門」,是設計缺陷還是另有原因
    在汽車行業內流傳這樣一句話:「開不壞的豐田」。真的是這樣嗎?坐標:北京。2020款豐田RAV4,2.5L混動,車主3月1日提車,3月3日發現機油乳化嚴重,4S店更換新機油,3月5日,機油再次乳化增多,放出的機油有很濃的汽油味。相信相關事件大家已經聽到很多了,這就是最近一直炒得沸沸揚揚的豐田「機油門」事件。因為這個車主朋友並非個例。
  • 如果我不提,還有誰記得亞洲龍的機油增多?
    文\藍湛今年2月份,一汽豐田亞洲龍開始被爆料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主要集中在2.5L雙擎車型,而一汽豐田早期也對外回復稱是正常現象,不影響日常使用。8個月過去了,關於豐田的機油增多問題並沒有銷聲匿跡,亞洲龍這款車型至今都有相關的投訴出現。「機油增多正常現象,不影響日常使用」,這樣的回覆不禁讓筆者想到了著名的CR-V機油增多事件,當年本田對外的回覆也是如此,也是一樣的正常現象,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本田CR-V被迫宣告停產,召回解決相關的問題。
  • 豐田推最便宜的混動SUV,2.0L混動XR-V該著急了?
    眾所周知,豐田和本田一直都是混動領域的領跑者,要說這兩家的混動技術誰更強還真是一言難盡。往日,總有一種說法,「這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它混動」。但自從本田的混動亮相後,就變為「這世界上只有兩田混動和其它混動」。
  • 車雲會 | 別再恐慌機油增多和乳化了,專家給你一次講明白
    最近「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現象被網上熱炒,不少車主也談虎色變,紛紛打開發動機蓋,檢查自己的車是否出現這些問題。「機油增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現象?算不算一種發動機故障?對車有什麼危害?如何判斷「機油增多」和「乳化」對發動機造成的影響?從目前發動機技術演進的角度,為什麼這兩年「機油增多」的事件會頻頻發生?如此多的疑問縈繞在很多車主的心頭,到底機油增多算不算一種病?3月18日,車雲網邀請到三位專家,專門解答用戶們心中的疑慮。
  • 機油增多的不都是雙擎?亞洲龍,凱美瑞機油增多幾時休?
    豐田在中國的兩款主力車型,亞洲龍,凱美瑞正在經歷機油增多的問題,並且一直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其中亞洲龍在上市之初還被吹捧為換殼的雷克薩斯ES。因為這些車型都是使用了TNGA架構,共享一些零部件。不過,在機油增多的問題出現之後,亞洲龍,凱美瑞的銷量也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
  •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如今,就連號稱「開不壞」的豐田汽車也折了進去。2020年2月份,豐田汽車在華突發「機油門」事件,旗下凱美瑞、亞洲龍、榮放、雷克薩斯ES車型接連被曝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危害發動機壽命,給消費者權益造成損害。  當然,豐田機油增多也警醒了其他消費者。
  • 車主爆料:凱美瑞機油增多,冷卻液減少,與美國是一回事兒!
    最近豐田汽車的機油門事件,在中國市場鬧得沸沸揚揚,一向以品質好著稱的凱美瑞,亞洲龍,榮放成為了消費者不敢去購買的車型。不過豐田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態度比較強硬,不承認汽車有問題,也沒有採取召回措施。然而最近由於豐田汽車已經在美國召回了車型,消費者不免有疑問,豐田汽車在美國召回,與在中國召回是一回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