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erebras公布第二代新型晶圓:載2.6萬億電晶體85萬個核心

2020-12-04 技術力量
美國Cerebras公布第二代新型晶圓

幾年前,晶片行業開始出現一股復古製造理念,這種理念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探索出來的,它就是「晶圓規模加工」(WSP)。和目前晶片行業慣用的將晶圓切割成單個晶片 然後將這些晶片打包轉售工藝不同,「晶圓規模加工」是利用晶圓的大部分區域構建一個核心或核心集合,用於單個晶片。

在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晶片製造廠,處理器內存或任何其它計算機晶片的電子電路是被印刷到一個薄薄的圓形矽片上,這個圓盤就被稱為晶圓。晶圓在這個印刷過程中扮演著紙張的角色。晶圓廠相當於耗資數十億美元的超級高級印刷機,使用光刻、化學沉積和蝕刻來進行印刷電子電路,在超級乾淨的房間裡,由必須穿兔子服的員工管理。

傳統晶片和晶圓級集成晶片的體積對比

晶圓是一個圓形,一般直徑大約約為12英寸(30.48釐米)。晶片通常是一個邊長不超過一英寸(2.54)的正方形,比晶圓小得多。同一晶片的許多副本被印在晶圓上。它們被排列成一個網格,網格之間有稱為劃線的空間。事實上,晶片印刷使用光化學技術改變矽表面。然後沿著這些劃線將矽片切割成單個晶片。這些晶片經過測試,有缺陷的晶片被丟棄後,其餘的晶片可以被封裝和銷售。

晶圓規模加工是利用整個晶圓製造出單個晶片。因此可以跳過上面關於切割晶圓的步驟。傳統晶片在計算方面非常出色。一旦它們需要處理的數據被加載到晶片上,工作就能迅速完成,而且所需的功率相對較小。但單類晶片通常不能單獨工作,以處理器晶片為例,它沒有足夠的內部計算機內存來存放它需要工作的所有數據。而且隨著計算工作的規模越來越大,單個處理器的處理能力不足以在所需時間內完整地執行這些工作。因此計算機系統是由一組晶片組成的。多個處理器晶片才能提升處理能力。現在,晶圓規模加工就可以讓這些處理器晶片組之間能夠足夠快地相互通信。

一個晶圓的面積是傳統晶片的50多倍。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計算核心,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快速的本地內存,還有很多空間可以讓核心之間進行高效的片上通信,這就是晶圓級集成晶片的主要優勢。

美國AI/機器學習初創公司Cerebras去年推出了第一代WPS處理器。第一代Cerebras晶圓規模引擎(CWSE)是一個16納米的晶圓,擁有40萬個AI核心,1.2萬億個電晶體,18GB板載內存,9PB/s的總內存帶寬,100Pb/s的總結構帶寬。

Cerebras的第二代晶圓級引擎今天在Hot Chips展會上亮相,其電晶體和核心數量更多:搭載了2.6萬億個電晶體85萬個核心。

Cerebras利用宏觀的方法來解決微觀的問題。晶圓切割晶片和晶圓級集成設計都是試圖為現代計算的封裝和能效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前者專注於優化晶片面積,並將處理器分解成對其部署的工藝節點最有意義的功能塊。晶圓級集成技術也涉及集成,但是從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平臺的角度來看問題。

Cerebras晶圓級集成晶片電腦

傳統晶片通常是封裝在一個PCB板上,一旦開始考慮線路延遲和整體功耗,這種晶片內部就會有很多低效率的問題。通過將核心拼接在一起,Cerebras的晶圓級集成晶片設計繞過了通常情況下阻礙晶圓級處理器首先可行的製造限制。

當然,這樣做首先產生了兩種晶片功耗上的差別,晶圓切割晶片的耗電僅有幾瓦,而而晶圓級集成晶片需要消耗約15kW的功率,並且只能用於體積較大的系統當中。

相關焦點

  • Cerebras將7nm製程引入到其晶圓級晶片,現可擁有2.6萬億電晶體、85萬個核心
    幾乎佔據了一整個晶圓的大小。這整個晶片擁有1.2萬億電晶體,40萬個核心,晶片尺寸達到了46225平方毫米,比當前最大的GPU核心要大56倍,現在Cerebras繼續在刷新著記錄。在今年的Hot Chips大會上,Cerebras表示現在可以實現整個晶片擁有2.6萬億電晶體,85萬個核心,相比之前的規格增加了一倍有餘。
  • Cerebras將7nm製程引入到其晶圓級晶片,現可擁有2.6萬億電晶體、85萬個核心
    幾乎佔據了一整個晶圓的大小。這整個晶片擁有1.2萬億電晶體,40萬個核心,晶片尺寸達到了46225平方毫米,比當前最大的GPU核心要大56倍,現在Cerebras繼續在刷新著記錄。在今年的Hot Chips大會上,Cerebras表示現在可以實現整個晶片擁有2.6萬億電晶體,85萬個核心,相比之前的規格增加了一倍有餘。
  • 世界最大AI處理器升級7nm工藝:85萬核心、2.6萬億電晶體
    NVIDIA的A100加速卡的GA100核心是目前最強大的7nm晶片之一,826mm2面積、540億電晶體,然而在CerebrasSystems的WSE晶片面前,GA100核心也只是個小弟弟,更何況現在WSE2代也來了。
  • 一張晶圓只做一顆晶片的史上最大晶片新進展:升級7nm、85萬核心數翻倍、2.6萬億電晶體數翻倍
    blog.eetop.cn edu.eetop.cnNVIDIA的A100加速卡的GA100核心是目前最強大的7nm晶片之一,826mm2面積、540以電晶體,然而在CerebrasSystems的WSE晶片面前,GA100核心也只是個小弟弟,更何況現在WSE2代也來了。
  • Cerebras第二代晶圓級晶片曝光:850000個內核,2.6萬億電晶體
    WSP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不要將晶圓切成單個晶片,然後將這些晶片封裝以進行轉售,而是使用單個晶片的大量(如果不是全部)晶圓來構建單個內核或內核集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初創公司Cerebras去年推出的第一代處理器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
  • 史上最大晶片出2代!7nm工藝85萬個核心!巨無霸到底長啥樣?
    2019 年8月, Cerebras Systems 設計的史上最大晶片 Wafer Scale Engine(WSE)應該還讓小夥伴們記憶猶新,因為這顆(板)AI 晶片的面積達215×215平方毫米,整合了 40 萬個 AI 核心,1.2 萬億個電晶體,片上18G內存,大小几乎與整個 12 吋晶圓一樣,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
  • 史上最大晶片出2代!7nm加持,電晶體數達2.6 萬億個
    2019 年8月, Cerebras Systems 設計的史上最大晶片 Wafer Scale Engine(WSE)應該還讓小夥伴們記憶猶新,因為這顆(板)AI 晶片的面積達215×215平方毫米,整合了 40 萬個 AI 核心,1.2 萬億個電晶體,片上18G內存,大小几乎與整個 12 吋晶圓一樣,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
  • 史上最大晶片出2代!7nm加持,電晶體數達2.6 萬億個
    AI 核心,1.2 萬億個電晶體,片上18G內存,大小几乎與整個 12 吋晶圓一樣,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晶片。不過,這樣的紀錄要被他們自己打破,新推出的 WSE2晶片面積雖然沒有提升,但 AI 核心卻提升到 85 萬個,電晶體更是一口氣翻倍達 2.6 萬億個。
  • 世界最大處理器更新了 7nm工藝85萬個核心
    PC處理器領域,核心最多的處理器AMD 3990X有64個核心,高階的伺服器領域AMD頂配霄龍有128核,很多人以為這就是極限了。   但CerebrasSystems的打造的WSE AI處理器會讓人顛覆三觀,WSE一代晶片有40萬個核心,剛剛發布的二代產品核心翻倍,飆升到85萬個。
  • 核心數倍增 Cerebras巨型AI處理器升級至7nm工藝
    日前,美國AI公司CerebrasSystems在Hotchips 32會議上,公布了第二代WES晶片的相關信息。CerebrasSystems是一家新興的AI晶片公司,他們做的產品對性能要求很高。據了解,WES 2代晶片的核心數已經翻倍至85萬個,電晶體數量翻倍至2.6萬億個,而且,它從此前的16nm工藝上升至7nm工藝。
  • 臺積電 7 納米加持,新一代 WSE2 AI 晶片電晶體達 2.6 兆個
    大家對於 2019 年由 Cerebras Systems 設計的 Wafer Scale Engine(WSE)AI 晶片應該記憶猶新,因為 WSE AI 晶片的面積達 4.6 萬平方公裡,幾乎與一整個 12 吋晶圓大小一樣。
  • Ivy Bridge-E電晶體、核心面積官方公布
    雖然性能比Sandy Bridge-E提升有限,但功耗、超頻都是亮點,而且兼容X79 LGA2011平臺,仍然值得高端玩家關注,特別是這次是原生六核心設計了,不再是八核心閹割而來。根據Intel日前公布的Ivy Bridge-E處理器晶圓、內核照片,曾經有高手利用圖像處理器軟體GIMP計算出其內核面積大約為258.37-259.84平方毫米,誤差±1%。
  • 推出近一年、一整片晶圓打造的史上最大晶片戰況如何?價格幾何?
    去年8月份,半導體企業Cerebras Systems發布的世界最大晶片「WSE」(Wafer Scale Engine),一顆如同晶圓大小的AI處理器,臺積電16nm工藝製造,擁有46225平方毫米麵積、1.2萬億個電晶體、40萬個AI核心、18GB SRAM緩存、9PB/s內存帶寬
  • 百萬美元一片 7nm工藝製造 巨無霸AI晶片二代長啥樣?
    其中,有個初創企業Cerebras Systems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家公司獨闢蹊徑,以設計晶圓級別的晶片聞名,專注於AI等高性能計算應用。CerebrasSystems在去年的Hotchips大會上首次向業界展示其晶圓級AI晶片產品WES(Wafer Scale Engine),如今一年過去了,它們又取得了哪些進展?
  • 百萬美元一片,採用7nm工藝,巨無霸AI晶片二代長啥樣?
    其中,有個初創企業Cerebras Systems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家公司獨闢蹊徑,以設計晶圓級別的晶片聞名,專注於AI等高性能計算應用。CerebrasSystems在去年的Hotchips大會上首次向業界展示其晶圓級AI晶片產品WES(Wafer Scale Engine),如今一年過去了,它們又取得了哪些進展?
  • 先不上GAA電晶體 臺積電第一代3nm工藝將繼續用FinFET技術
    在這方面,三星將轉向GAA環繞柵極電晶體,根據官方所說,基於全新的GAA電晶體結構,三星通過使用納米片設備製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該技術可以顯著增強電晶體性能,主要取代FinFET電晶體技術。
  • 「矽基晶片」製作過程,上億電晶體如何安裝,不光是用高端光刻機
    想要知道電晶體如何安裝的,我們就要知道電晶體的工作原理,我們都知道,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位0和1的指令,也就是開和關,在晶片還沒有誕生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模擬電路的開關期間來實現。當然,這根本不可能執行強大的邏輯運算,只能執行簡單的或、與、非等邏輯運算的處理。
  • 1.2萬億電晶體,史上最強AI晶片誕生:英偉達Titan V的57倍
    但就在昨天,我們似乎前進了一大步:位於美國加州的創業公司 Cerebras 發布了號稱全球最大的晶片,而且是專門為 AI 計算打造的。這款名為 Wafer Scale Engine(WSE)的晶片擁有 1.2 萬億個電晶體,其數量是英偉達最新一代旗艦 GPU Titan V 的 57 倍。
  • 118億電晶體!最強晶片發布
    當前的iPhone 11及iPad Pro上使用的A13 Bionic處理器是7nm工藝(N7P二代工藝),集成85億電晶體,6核CPU、4核GPU,集成Neural神經計算引擎,也就是常說的AI核心,AI運算能力達到了1萬億次。在A14 Bionic上,CPU依然是2大核+4小核的設計,但是性能提升40%。
  • 研究引入新型納米級真空通道電晶體
    真空管最初在電子設備的發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然而,幾十年前,研究人員開始用半導體電晶體取代它們,這種小電子元件既可用作放大器,也可用作開關。 雖然真空管現在很少用於電子器件的發展,但它們比電晶體具有幾個重要優勢。例如,它們通常可實現更快的操作速度、更好的抗噪性以及在極端或惡劣環境中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