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式微型機器人可以開啟外科機器人的新時代

2020-12-24 中國荷都網

摺紙式微型機器人可以開啟外科機器人的新時代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微創腹腔鏡手術使外科醫生能夠使用工具,將微型攝像機插入小切口進行手術,這使得手術過程對患者和醫生都更加安全。

最近,手術機器人開始出現在手術室,允許外科醫生比傳統技術更精確、靈活和可控地同時操作多種工具,從而為外科醫生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然而,這些機器人系統非常大,通常佔據整個房間,它們的工具可能比它們操作的脆弱組織和結構大得多。

懷斯大學副教授羅伯特伍德博士與索尼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鈴木裕之合作,創造了一種新的摺紙啟發的微型遙控操作器(「迷你遙控操作器」),將手術機器人技術縮小到微型規模。

正如最新一期的《自然機器智能》(自然機器智能)所描述的那樣,這個機器人只有網球那麼大,一便士那麼重,並且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一項艱巨的模擬手術任務。

參與哈佛和索尼合作的鈴木說:「伍德實驗室在製造微型機器人方面的獨特技術能力在過去幾年裡帶來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發明,我堅信在醫療機器人領域也有可能取得突破。」2018年,他開始與伍德合作開發小型遙控潛水器。"這個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微型機器人,用於微任務

為了製造一個微型手術機器人,鈴木和伍德求助於伍德實驗室開發的彈出式微機電系統製造技術,該技術將材料沉積在彼此之上,然後根據特定的圖案進行雷射切割,使所需的三維形狀「彈出」,就像兒童的彈出式圖畫書一樣。

這項技術極大地簡化了小型複雜結構的大規模生產,否則這些結構必須用手工仔細製造。

該團隊創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形狀作為機器人的主要結構,然後製造了三個線性致動器來控制機器人的運動:一個平行於平行四邊形底部的升降機,一個垂直於平行四邊形底部的升降機。平行四邊形旋轉它,並在平行四邊形的頂端伸出或縮回使用中的工具。

因此,機器人比以前學術界開發的其他顯微外科手術設備更小更輕。

迷你洛杉磯本身就是一個微型奇蹟,它是圍繞壓電陶瓷材料建造的。當施加電場時,壓電陶瓷材料會改變形狀。

形狀的改變像火車上的火車一樣,推動迷你洛杉磯的「旅行者單元」沿著它的「軌道單元」,並使用線性運動來移動機器人。

由於壓電材料在改變形狀時會發生固有的變形,該團隊還將基於發光二極體的光學傳感器集成到迷你機器人中,以檢測和糾正任何偏離所需運動的情況,例如由手抖動引起的偏差。

比外科醫生的手更堅固

為了模擬遠程手術,研究小組將微型遙控接收器連接到幻影全向設備,該設備根據用戶控制筆工具的手的運動來操作微型遙控接收器。

他們的第一項測試評估了人類跟蹤顯微鏡的能力。正方形比原子筆尖小,可以用顯微鏡觀察,也可以用手動跟蹤或微型遙控接收器跟蹤。

小型RCM測試大大提高了用戶的精確度,與人工操作相比,誤差減少了68%——考慮到修復小型人體結構所需的精確度,這一點尤其重要。

在顯微視網膜掃描術在追蹤測試中取得成功後,研究人員隨後創建了一個名為視網膜靜脈插管的模擬程序,在該程序中,外科醫生必須小心地將針頭插入眼睛,以便將治療劑注入背部的微小靜脈。眼球。

他們製作了一個與視網膜靜脈大小相同的矽膠管(大約是人類頭髮厚度的兩倍),並在沒有造成局部損傷或破壞的情況下,成功地用一根針將矽膠管固定在微型視網膜中央動脈的末端。

微型RCM體積小,不僅可以進行精細的外科手術,而且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優點:它易於安裝和安裝,當出現併發症或電源故障時,它可以很容易地用手將機器人從患者體內取出。

彈出式微機電系統方法已被證明在許多需要小型但複雜的機器的領域中是一種有價值的方法,並且非常高興知道它有潛力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效率,從而使手術更安全。伍德說,他也是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查爾斯河工程和應用科學教授。

研究人員旨在增加機器人執行機構的力,以覆蓋操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力,並提高其定位精度。

他們還在研究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更短脈衝的雷射,以提高微型雷射器的傳感解析度。

伍德實驗室和索尼之間的這種獨特合作說明了將現實世界中的行業焦點與學術創新精神相結合的好處。我們期待這項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對手術機器人產生影響。懷斯研究所的創始主任唐英博博士說,他也是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福克曼生物學教授,以及SEAS大學的生物工程學教授。

相關焦點

  • 摺紙風格的微型機器人可以開啟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新時代
    近來,外科手術機器人開始出現在手術室中,以允許外科醫生一次以比傳統技術更大的精度,靈活性和控制力來操縱多個工具,從而進一步為外科醫生提供幫助。但是,這些機器人系統非常龐大,通常佔用整個房間,其工具可能比其操作的脆弱組織和結構大得多。
  • 受到摺紙的啟發 哈佛與索尼合作打造了一個迷你外科手術機器人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外科醫生使用工具和插入到小切口的微型相機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手術。這種手術方式對患者和醫生都更加安全。最近,協助外科醫生的手術機器人開始出現在手術室裡,這樣醫生可以同時操縱多個工具,這比傳統方式更精確,更靈活,更有控制力。
  • 受摺紙啟發,哈佛與索尼合作打造了一個迷你外科手術機器人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外科醫生使用工具和插入到小切口的微型相機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手術。這種手術方式對患者和醫生都更加安全。 最近,協助外科醫生的手術機器人開始出現在手術室裡,這樣醫生可以同時操縱多個工具,這比傳統方式更精確,更靈活,更有控制力。
  • 陳根: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隨著技術的進步,外科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手術室裡,外科機器人能夠協助同時操作多種工具,比傳統技術更精確、更靈活、更具控制性,從而進一步協助外科醫生。然而,這些機器人系統非常龐大,通常佔據整個房間。現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網球大小的微型機器人能夠在微觀尺度上處理精細的任務,結構簡單,便於製造。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
  • 看不見的外科醫生——比頭髮絲還小的微型「機器人大軍」正在走來
    這種設備能夠推動由雷射控制的微型機器人通過液體,並且很容易與微電子組件集成,來構建完全自動的微型機器人。這種微型機器人尺寸小於 0.1mm(約為人頭髮寬度),在未來,這些微型機器人或許可以穿梭在人體組織和血液中,執行外科醫生的操作,縫合血管,探測人類大腦等。
  • 受摺紙啟發,哈佛大學團隊打造微型外科機器人:可進行精密手術
    哈佛大學團隊新近開發出一種微型外科機器人,它只有網球大小,僅有 1 枚硬幣的重量,但是它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困難的模擬手術任務。哈佛大學維斯研究所教授 Robert Wood 和索尼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 Hiroyuki Suzuki 合作,他們受摺紙啟發,創造了一種新的微型運動中心遙控機械手,名為「mini-RCM」。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這意味著,一旦這些算法被人們掌握並應用於現實,如機器人的升級製造,機器人或將可以通過圖靈測試,成為有意識的有機生物,又或者是人類將已掌握的算法應用於各種微型儀器或微型機器人並應用於人類身體,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運轉,使人類自己升級為「智神」。
  • 頂刊綜述:精準醫學中的醫用微型/納米機器人
    機器人平臺的小型化具有促進患者的醫學治療和診斷的潛力。這些微小的機器人「外科醫生」可以使人們能夠接觸到難以觸及的身體部位,並執行各種醫療方法。 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醫用微型/納米機器人取得了進步,但該領域尚未滿足的需求和重大挑戰之一仍然在於將這些工具轉化為廣泛的臨床應用。
  • 哈佛大學推出MEMS微型機器人MilliDelta!
    顧名思義,這款新型機器人的操作級別為毫米級,可以在精細拾取、包裝、製造甚至外科手術方面提供幫助。MilliDelta是一款微型機器人手臂,可以用於精細拾取、包裝、製造甚至外科手術(來源: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2011年,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的團隊開發了用於微型機器人的扁平製造技術,他們稱之為彈出式微機電系統(pop-up MEMS)製造技術。
  • 喚醒微型機器人的新動力 | 前沿
    >相比較而言,這個新開發的機器人尺寸小於0.1毫米,微型機器人最大厚度為5微米,寬度和長度尺寸分別為40微米*40微米或40微米*70微米。為展示新型電化學致動器的潛力,研究者在4英寸晶圓上創造了一個行走的超百萬數量的微型四腳機器人大軍,意味著可規模化生產的、與矽電子器件兼容的功能性機器人邁出了重要一步。研究者分析認為,SEA滿足了電控微型機器人致動器的所有要求:曲率半徑小、低壓致動、低功率、持續的力輸出和穩定性 [1]。
  • 不限於遊泳送藥,微型機器人還可以翻跟頭進行體內送藥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微型機器人系統包括無束縛的翻滾磁性微型機器人,兩自由度旋轉的永磁體和超聲成像系統,已經開發出來用於體外和體內生物醫學應用。來自普渡大學的工程師在活體動物模型中展示了一個只有幾根人類毛髮那麼小的矩形機器人,它可以通過後空翻在結腸中穿行。
  • 《Nature》草履蟲大小的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可用於顯微外科
    微型機器人示意圖圖:來自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由一個簡單的矽光電電路所組成,從本質上來說,主要是軀幹和大腦,以及四個電化學執行器用來執行腿的功能。該款微納機器人,通過雷射的輻照來控制機器人的前後腿的交替運動,從而實現在液體中的遊動這款微納機器人,由於其體積小,只有草履蟲大小,而且方面大批量的進行製造,科學家可以實現「撒豆成兵」,能夠一次批量製造出上千個這樣的微型機器人,組成一支不可估量的「大軍」。
  • 浙大邵逸夫醫院開啟雙院區機器人手術新徵程 邁入更加精準微創新時代
    至此,邵逸夫醫院正式開啟慶春、下沙雙院區同時開展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新徵程,邵逸夫醫院也成為截至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擁有兩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醫院。浙大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表示,醫院作為微創外科領域的領軍者,一直致力於用微創技術造福百姓,從最早在國內引進並普及腹腔鏡技術,到引進達文西機器人並在各大科室落地使用,邵逸夫醫院目前有近80%的病人能夠享受到先進微創技術帶來的便捷與高效。隨著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的投入使用,邵逸夫醫院將邁入更加精準微創的新時代。
  • 微型驅動系統構建醫療機器人創新生態
    隨著大數據IoT、AI、雲計算的發展,「人工智慧+醫療」進入了快車道,也促進了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大,智能醫療機器人行業持續湧入創新型企業完善產業生態,行業賽道將進一步優化細分。醫療機器人涉及的門類較多,一般認為醫用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醫學培訓、康復治療和殘障人士輔具等醫療領域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每一種醫療機器人產品,都有獨特的技術和市場以及產品定位。
  •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步入「機器人時代」
    7月31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完成了全市首臺神經外科機器人手術,標誌著濟南市神經外科手術邁入精準智能「機器人新時代」。機器人「參與」,挑戰生命禁區大腦,被醫學界稱為「生命的禁區」,神經外科醫生堪比「禁區的舞者」。要想在「禁區」裡「動刀子」,可是難度極高的精細活。然而,正是有了神經外科機器人的輔助,讓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和索尼聯合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這款手術機器人是專門為遠程操作的顯微手術而設計的,它僅僅重達2.4g,尺寸為5cm x 7cm x 5cm, 由三個獨立驅動的微型直線驅動器驅動,每一個直線驅動器重量僅為0.41g。經分析和測試,該機器人的位置精度可以達到0.0264mm,負載能力大約為27mN。通過實驗測試展示了該機器人在顯微外科手術領域巨大的應用潛力。
  • 數百萬個微型機器人可以用來抵抗體內疾病
    研究人員已經建造了微型機器人,該機器人由矽光伏製成的簡單電路(基本上是軀幹和大腦)以及四個充當腿部的電化學致動器組成。當雷射照在光伏電池上時,機器人會行走。換句話說,這些機器人足夠小,可以直接處理冠狀病毒顆粒,而又足夠大,可以將大量的它們捕獲起來。由康奈爾(Cornell)領導的合作導致了被稱為第一個結合了半導體組件的微型機器人,從而使它們能夠通過標準電子信號進行控制並使其行走。
  • 新基建賽道開啟,機器人的5G時代正加速到來
    5G是新基建之首,5G商用化下的機器人令人期待,據悉5G不僅能使其設計出可與其它機器人或人類員工實時溝通的機器人,而且其中一些機器人能透過直接觀察或電腦程式學習新任務。許多專家認為,5G還將有助於降低機器人在工作場所和家中的成本,並使其更便宜。
  • 微型機器人可能會給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這種微米機器人有朝一日將徹底改變醫學領域。如此微小的機器人,甚至可以通過我們的血管,將藥物送到身體的特定部位,這也是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現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地用金屬和塑料製造出了這樣的 "微型機械",其中,這兩種材料就像鏈條上的環節一樣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這得益於他們設計的一種新的製造技術。
  • 煙臺毓璜頂醫院外科手術步入「機器人時代」
    作為山東 省第二批獲準引進手術機器人的醫院,這兩臺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煙臺毓璜頂醫院外科手術正式步入「機器人時代」。"能縫葡萄皮"的手術機器人落戶煙臺毓璜頂醫院大部分人對醫院手術室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影視作品中,醫護人員圍在手術臺前緊張忙碌,以高超的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但你能想像整個手術臺 前除了患者只剩機器人在忙碌的場景麼?在煙臺毓璜頂醫院的手術室內,這種改變已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