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晶片電路設計中交叉電容和片上螺旋電感的設計與建模

2021-02-13 萬物雲聯網cloudioe
交叉電容(Crossover Capacitances)

當M2層走線跨越M1層走線或TFR走線時,就會有一定的交叉耦合電容產生。而在這種技術中可以通過存在厚聚醯亞胺介電層來使這種電容保持在一個最小值;就像MIM電容的預期容值一樣,交叉電容是通過將兩條線之間的重疊面積乘以單位面積0.15fF/平方µm的交叉電容來計算的。圖2和圖3顯示出了M1-到M2的重疊電容的布局和電氣模型。圖4和圖5顯示了TFR到M2的重疊電容的布局和電氣模型。這種電容應儘可能地避免掉,即使它意味著需要「縮頸」在重疊區域走線,以避免出現高重疊區域面積。當然,電路模擬將是決定給定的交叉電容是否過大的最終決定因素。

圖1、M1,M2交叉:M1-to-M2交叉(Crossover)的布局圖

圖2、用於模擬M1到M2交叉的ADS模型:模擬M1-到M2交叉電容的電氣模型

圖3、TFR,M2交叉:M2到TFR交叉的布局圖

圖4、用於模擬TFR到M2交叉的ADS模型:模擬M2-TFR交叉電容的電氣模型

 螺旋電感

射頻集成電路的電感元件必須用平面幾何形狀來製作, 這種要求在實際設計中被轉化為螺旋形式的設計。方形螺旋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們是最容易在布局中創建的;然而,圓形螺旋形式也被廣泛使用。任何超過一個旋轉圈的螺旋都必須要使用到金屬交叉,才能連接到電路的其餘部分中。如果螺旋是由M1形成的,那麼這種交叉( crossover)將是一個M2「上跨式立交(overpass)」。如果螺旋是由M2形成的,那麼這種交叉將是一個M1「下層通道(underpass)」。這兩種技術都很好,兩種金屬都能作為電感工作。也許M2由於其厚度略大因而能形成Q值稍高的電感。當然,在這兩種情況下,將需要一個M1-到M2的過孔(via)從螺旋金屬過渡到上跨式立交(overpass)或者下層通道(underpass)金屬。圖5顯示了使用M2上跨式立交(overpass)和M1-to-M2過孔(via)的M1螺旋電感的布局。一個ADS螺旋電感元件(MRIND)如圖6所示。螺旋電感是RFIC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因為它們是所有濾波和匹配電路的組成部分。此外,螺旋電感可以在VCO設計中形成諧振器元件。為此,需要特別關注他們的設計。重要的是要記住,設計中並沒有要求螺旋電感一定是正方形的。任何長度和寬度的組合都將作為更著名的正方形布局的替代設計, 這可能是任何片上電感設計的布局部分的寶貴資產,因為螺旋電感可以成為區域驅動器,這是一個很大的優點,通過改變其縱橫比使電感適合可用的空間可以保持晶片面積在合理的範圍內。

圖5、螺旋電感:M1/M2,模擬螺旋電感的電氣模型

圖6、ADS螺旋電感模型:使用M1金屬的螺旋電感的布局圖

相關焦點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電巢:射頻和數模電路PCB一般布局設計指南
    最佳的微帶直角斜接由杜維爾和詹姆斯(Douville and James)公式給出: 式中,M為斜接與非斜接彎角之比(%)。該公式與介電常數無關,受約束條件為w/h ≥ 0.25。 其它傳輸線可採用類似的方法。如果對正確補償方法存在任何不確定性,並且設計要求高性能傳輸線,則應利用電磁仿真器對彎角建模。
  • EMC設計重點-電感、電容、磁珠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是常見的身影,也是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對於這這三者在電路中的作用,相信還有很多工程師搞不清楚。本文從設計設計中,詳細分析了消滅EMC三大利器的原理。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設計詳解
    射頻LNA設計要求:低噪聲放大器(LNA)作為射頻信號傳輸鏈路的第一級,它的噪聲係數特性決定了整個射頻電路前端的噪聲性能,因此作為高性能射頻接收電路的第一級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的結構設計
    ,因此作為高性能射頻接收電路的第一級LNA的設計必須滿足:(1)較高的線性度以抑制幹擾和防止靈敏度下降;(2)足夠高的增益,使其可以抑制後續級模塊的噪聲;(3)與輸入輸出阻抗的匹配,通常為50Ω;(4)儘可能低的功耗,這是無線通信設備的發展趨勢所要求的。
  • PCB射頻電路電源和接地的設計方法解析
    射頻(RF)電路的電路板布局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考慮到實際設計中PLL雜散信號對於電源耦合、接地和濾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 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電子技術設計 發表於 2021-01-07 13:39:45 射頻電感的用途多樣,可用在各種結構類型,來滿足特定應用的性能需求。
  • 新型射頻開關轉換電路的設計與應用
    但是大多數的開關晶片可靠性不好,容易損壞,而且供電線路也比較複雜。例如SW-437晶片雖然可以完成簡單的開關功能,但是它對防靜電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實驗室和生產車間的條件很難達到廠家的要求,所以實際應用起來很不方便,容易損壞。在本設計中,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應用pin diodes的射頻開關轉換電路,實現的功能是4路RF輸入信號選擇其中任意2路RF信號輸出。
  • 射頻PCB的設計要點你知道多少
    射頻PCB的設計要點你知道多少 21IC 發表於 2020-12-12 11:04:37 在電子產品和設備中,電路板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它起著電路系統的電氣和機械等的連接作用
  • 電巢:射頻電路PCB設計有哪些難點?如何改善?
    射頻(RF)PCB 設計,在目前公開出版的理論上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常被形容為一種「黑色藝術」。通常情況下,對於微波以下頻段的電路( 包括低頻和低頻數字電路), 在全面掌握各類設計原則前提下的仔細規劃是一次性成功設計的保證。對於微波以上頻段和高頻的PC 類數字電路,則需要2~3 個版本的 PCB 方能保證電路品質。
  • EDA365:案例圖解射頻PCB設計的幾個要點
    在電子產品和設備中,電路板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它起著電路系統的電氣和機械等的連接作用。如何將電路中的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要求,在PCB上排列組合起來,是PCB設計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布局設計不是簡單的將元器件在PCB上排列起來,或者電路得以連通就行的。
  • BOOST電路的PSpice仿真分析與設計
    用PSpice對BOOST 電路模型進行0~2.5ms瞬態分析,輸出電壓Vo和電感電流IL的波形如圖5所示,易見,電路輸出電壓,電感電流在1.4ms左右趨於穩定,電路進入穩態。值得注意的是電感電流在前1ms內形成了一個峰值,這是由於前1ms內,電感和輸出電容上的能量不斷增加導致的,它反映了電感和電容由暫態到穩態器件自身的能量存儲的過程。
  • 電容濾波器和電感濾波器詳解(工作原理,設計詳解,典型電路圖)
    電容濾波電路、電感濾波電路原理分析   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不是純粹的直流,從示波器觀察整流電路的輸出,與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較大的脈動成分,稱為紋波。為獲得比較理想的直流電壓,需要利用具有儲能作用的電抗性元件(如電容、電感)組成的濾波電路來濾除整流電路輸出電壓中的脈動成分以獲得直流電壓。
  • 「射頻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我國射頻...
    人民網上海9月18日電 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上至衛星通信,下至手機、Wi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設計是射頻產業鏈的源頭,射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是射頻電路設計的使能端,也是射頻產業的重要基石。 但是射頻EDA具有技術門檻高、難度大、成果積累時間長、用戶慣性大、見效周期慢的特點。
  • 案例圖解射頻PCB設計要點
    在電子產品和設備中,電路板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它起著電路系統的電氣和機械等的連接作用。如何將電路中的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要求,在PCB上排列組合起來,是PCB設計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布局設計和電路設計前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 基於Ansoft Designer的射頻功放電路阻抗匹配優化
    而選用EDA軟體進行射頻電路阻抗匹配設計雖然不能代替真正的實驗,但它能夠在射頻電路的阻抗匹配設計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為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帶來巨大的便利。  本文將採用EDA軟體Ansoft designer解決工作頻率為433MHz的射頻功放電路的阻抗匹配問題,使得電路的增益和反射係數得到明顯改善,並且電路的輸入輸出網絡部分獲得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
  • 電路設計之電源篇淺談
    在我設計電路中接觸到的電源晶片,下面介紹幾種,僅供參考。對於LM7805這種電源晶片設計輸入電壓要求不是很大,不加濾波電容,都可以穩定輸出5V電壓,為了電路更好地工作,還是要設計的全面些,這是數據手冊提供的典型固定輸出電壓應用電路參考: 下面是我在某個電路上12V轉5v的應用,僅供參考,實際中還是以自己的電路設計為基礎。
  • 射頻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8 —電路圖天天讀(135)
    本方案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基於軟體無線電理 論來設計和實現,以達到建立一個通用化、標準化、模塊化的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仿真平臺的目標。以實現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低噪聲係數,小的互調失真,大的動 態範圍和鏡像抑制,良好的AGC,足夠的增益和正確的選擇性等設計要求。通過對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方案可行性分析和利用射頻電路仿真軟體ADS進行系統 建模設計與參數仿真,實現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設計的系統性能。
  • "射頻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射頻領域自主...
    上海熱線報導 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上至衛星通信,下至手機、Wi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我國射頻電路行業起步比較晚,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想要彌補差距,需要在設計、製造、測試和應用多方面共同發力。
  • 採用讀卡機晶片FM1715SL設計的RFID讀卡機
    低頻近距離RFID系統主要有125 kHz和13.56MHz頻段;高頻RFID系統主要有915 MHz、2.45 GHz和5.8 GHz。無源電子標籤(RFID卡片)也叫被動標籤,在進入讀卡機的識別範圍後接收射頻信號,部分射頻能量轉化為直流電工作,然後將存儲在晶片中的信息數據發送給讀卡機。無源電子標籤成本很低,有很長的使用壽命,體積小,讀寫距離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