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

2021-01-08 科學網

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16:08

馬凱特大學Jier Huang團隊開發了一種共價有機框架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共軛和聚合定向設計策略。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1年1月4日發表於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

二維共價有機框架(COFs)由於其結構的多樣性而成為一類很有前途的有機發光材料,它允許系統地調節有機構建單元以優化發光性能。然而,設計策略與決定其光物理性質的關鍵結構參數的基本理解之間存在巨大的知識鴻溝。

在該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報告了兩種高發射性質的sp2-C-COFs,並研究了其結構(共軛和聚集)與光吸收/發射、電荷轉移(CT)和激子動力學之間的直接關係,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們作為發光材料的功能。研究人員證明,只需在LED條上塗覆COFs或將兩種COFs混合即可獲得白光。時間分辨吸收和發射光譜以及計算預測的組合研究表明,偶極矩的平面性、共軛性和方向性以及層間聚集不僅決定了COFs的光捕獲能力,而且還控制著激子弛豫路徑和光致發光量子產率。

附:英文原文

Title: Conjugation- and Aggregation-Directed Design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s White-Light-Emitting Diodes

Author: Sizhuo Yang, Daniel Streater, Christian Fiankor, Jian Zhang, Jier Huang

Issue&Volume: January 4, 2021

Abstract: 2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 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lass of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due to their structural diversity, which allows the systematic tuning of organic building blocks to optimize emitting properties. However, a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 exists between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al parameters that determine their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wo highly emissive sp2-C-COFs and the direct correlation of the structure (conjugation and aggregation) with their light absorption/emission, charge transfer (CT), and exciton dynamics, the key properties that determine their function as luminescent materials. We show that white light can be obtained by simply coating COFs on an LED strip or mixing the two COFs.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ime-resolved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computational prediction, we show that the planarity, conjugation, orientation of the dipole moment, and interlayer aggregation not only determine the light-harvesting ability of COFs but also control the exciton relaxation pathway and photoluminescent quantum yield.

DOI: 10.1021/jacs.0c11719

Source: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11719

 

相關焦點

  • 共價有機框架能幹啥?最新成果你值得了解
    通過亞胺和亞胺鍵合將一維功能區網狀化為二維共價有機骨架由大分子甚至無限的建築單元設計和合成2D和3D晶體共價有機骨架(COF)具有重要意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課題組報導了將分子和1D帶狀結構連接到2D晶型框架的策略。
  •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3:58:32 南京理工大學張根課題組與日本京都大學Kitagawa課題組合作
  • CCS Chemistry | 共價有機框架(COFs)構造異構體的首次可控合成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趙新研究員通過縮聚條件調控,首次實現共價有機框架(COFs)構造異構體的可控合成,所得兩種異構體表現出不同的氣體/蒸汽吸附性質和化學穩定性,並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從一個異構體到另一個異構體的轉化。 「同分異構」是有機化學中的普遍現象,同分異構體往往表現出不一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
  • 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電壓是多少?(附臺宏光電發光二極體電壓表)
    不管是發光二極體3mm,5mm,8mm,  10mm,一般我們選擇發光二極體的時候,一般首先關注的是它的電壓。發光二極體電壓和壓降,決定我們接下來匹配電流適配器和限流電阻的大小。所以,很多比較老練的工程師朋友,選型時最先確認的一個參數就是電壓。就是說,當一款發光二極體型號尺寸確定後,接下來首先會確認的電參數,就是電壓。
  • 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11:05 清華大學何向明和徐宏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ceq拓撲結構的三維共價有機框架。
  • 物理所等實驗證明有機共軛小分子晶體薄膜中存在半導體本徵光生...
    物理學家通過實現矽原子間的共價成鍵作用,製備了半導體三維晶體材料,在原子軌道分裂能級的基礎上實現了能級連續的導帶和價帶,並形成了光學躍遷的能隙。進一步引入P-N結電場,實現集太陽光捕獲、電荷分離及電流輸出於一體的無機類半導體光伏電池。目前無機類半導體光伏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對於單晶矽而言接近25%,砷化鎵達40%。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近年來,可見光碟機動的有機物選擇性氧化憑藉其反應條件溫和、綠色環保、原子經濟性和目標產物選擇性高等優點,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關注。相比均相光催化劑比如有機染料和金屬絡合物,多相光催化劑具有產物易分離、催化劑可重複使用、成本低等優勢。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        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
  • 3D多孔手性共價有機框架中限域驅動的對映選擇性
    3D多孔手性共價有機框架中限域驅動的對映選擇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1:03 2020年12月09日,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學院崔勇研究團隊揭示了3D多孔手性共價有機框架中限域驅動的對映選擇性。
  • 發光二極體報價,發光二極體報價是多少?
    發光二極體報價,發光二極體的報價,led發光二極體報價每天都會有一些客戶上來就問,
  •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十四五」前景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十四五」OLED市場前景廣闊一、概述OLED 全稱為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機發光二極體,指採用極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所構成且當電流通過時會發光的有機半導體
  • 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中實現光催化分子氧活化
    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中實現光催化分子氧活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06:4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海龍課題組近日提出了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COF
  • CCS Chemistry | 當金屬團簇化學「邂逅」動態共價化學——利用...
    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李丹、寧國宏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逐步合成的策略,通過環三核金屬團簇和氨基有機連接體的亞胺縮合反應製備了基於動態共價鍵的銅(I)基框架材料,該材料在無鈀的Sonogashira交叉偶聯反應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穩定性、催化活性和廣泛的底物範圍。
  • 液晶顯示器遇到有機發光二極體新技術 南極光繼續增長 機率有多大?
    三星的雙旗艦S/Note系列、iPhone X、小米10、華為P40和其他品牌的智慧型手機都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在通電時可以自發光,並且它重量輕、薄、亮度高、能耗低、可彎曲,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廣泛追求。相比之下,液晶顯示屏本身不能發光,需要一個重要的組件「背光顯示模塊」來呈現圖像。那麼,液晶顯示器會很快被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淘汰嗎?
  • 發光二極體的全面解讀
    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中文含義是:發光二極體,LED也是二極體的一種,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固態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能轉化為光能下面看看它的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916.htm
  • 發光二極體的識別與檢測
    在設計電子產品的時候,使用最頻率比較高的元件之一有發光二極體
  • 光敏二極體與發光二極體區別
    二極體種類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導體材料,可分為鍺二極體(Ge管)和矽二極體(Si管)。根據其不同用途,可分為檢波二極體、整流二極體、穩壓二極體、開關二極體、隔離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矽功率開關二極體、旋轉二極體等。按照管芯結構,又可分為點接觸型二極體、面接觸型二極體及平面型二極體。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腦科學研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數字顯示器和腦科學研究來源:科技日報劉霞科技日報北京12月8日電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有望促進腦科學研究
    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數字顯示器和腦科學研究
    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