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推薦引擎正在塑造人類

2021-01-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旨在讓你了解當前人工智慧應用最普遍的智能推薦引擎(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Engine),其背後的設計理念,以及一些更深度的思考。

We shape our tools and afterwards our tools shape us. ——Marshall McLuhan

麥克盧漢說:「我們塑造了工具,反過來工具也在塑造我們。」

我本人不反感AI,也相信人工智慧會開創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我們要思考一些東西,至少知道那是什麼。本人旨在讓你了解當前人工智慧應用最普遍的智能推薦引擎(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Engine),其背後的設計理念,以及一些更深度的思考。關於理念,它不像技術要求太多的基礎,我儘量不使用專業術語,所以本文同樣適合程式設計師以外群體。

從「分類」說起

以大家熟悉的分類信息網為例,像58同城、趕集網。網站把現實生活中的商品、服務進行分類進行展示,比如房產、二手車、家政服務等。這些內容即是現實世界對應的抽象,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對應關係。

我們再以求職網站為例,像智聯招聘、BOSS直聘。網站按照職業把 人分類,比如程式設計師、廚師、設計師、數學家、物理學家等。

那麼現在問題出現了,眾所周知,人工智慧的完美入門人才是具有數學和計算機雙學位的碩士以上學歷人才。那麼,我們如何把這樣的人分類呢?我們無法單一的將其歸入到程式設計師或者數學家,我們無法為每一個這樣的複合型人(slash)進行單獨分類。

分類產生矛盾。

我們區分南方人、北方人,所以有地域歧視。我們區分亞洲人、歐洲人,所以有種族歧視。「分類」只是人類簡化問題邏輯的手段,薛丁格的貓和羅素的理髮師已經證明了「分類」並不正確。所以在大計算時代,我們引入「貼標籤」的概念。

貼標籤

AI時代是計算能力爆炸增長所帶來的。在強大的計算能力面前,我們真的可以針對每個人進行「分類」,它的表現形式就是—貼標籤。

30歲以下、程式設計師、屌絲、奶爸、熬夜、不愛運動、公眾號叫caiyongji、格子襯衫、機械鍵盤、牛仔褲……這些可以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的標籤。換個角度,「類別」反轉過來服務於單獨的某個人,這是在計算能力短缺的時代所無法想像的。

傳統的智能推薦引擎對用戶進行多維度的數據採集、數據過濾、數據分析,然後建模,而人工智慧時代的推薦引擎在建立模型步驟中加入Training the models(訓練、測試、驗證)。

最後,推薦引擎就可以根據用戶標籤的權重(可以理解為對標籤的打分,表示側重點),對用戶進行精準推送了。

推薦引擎屬性分化

俗話是這麼說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不知道這些俗語我用的恰當不恰當。我的意思是在智能引擎的推薦下,會加強屬性兩極分化。

我們以程式設計師為例,選取編程技巧、打遊戲、體育運動、熬夜、看書五個維度。經過推薦引擎的「塑造」後如下。

目前,推薦引擎的算法會將權重比較大的標籤進行優先推廣,這就導致原本權重大的標籤得到更多的曝光次數,最終使得權重大的標籤權重越來越大,而權重小的標籤在長時間的被忽略狀態下逐漸趨近於零。

推薦引擎行為引導

波茲曼認為,媒體能夠以一種隱蔽卻強大的暗示力量來「定義現實世界」。其中媒體的形式極為重要,因為特定的形式會偏好某種特殊的內容,最終會塑造整個文化的特徵。這就是所謂「媒體即隱喻」的主要涵義。

由於「推薦」機制的屬性分化,那些高技術含量的、專業的、科學的、真正對人又幫助的信息被更少的人接觸,而那些簡單的、輕鬆的、娛樂的、裸露的、粗俗的信息被越來越多的人接觸。

我們看一下具有影響力的百度、今日頭條和微博在今天(2018年1月13日10:04:xx)所推薦的內容。我刪除了cookie,使用匿名session,移除我的「標籤」。也就是說,下圖所推薦內容對大部分人適用。

只要你好奇點擊,你的tittytainment(我翻譯成「愚樂」,那個三俗的譯法不要再傳了)屬性權重就會越來越大。娛樂新聞點擊過百萬,科普文章點擊不過百,這種現象正是推薦引擎的行為引導導致的。

不客氣的說,百度、今日頭條、微博對國民素質的影響是有責任的。

無關推薦(Non Relational Recommendation)

對於你從來都沒思考過的事物,你可能永遠都接觸不到,因為你不知道求索的路徑,所以有的人每個月都讀與自己專業無關的書,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我們舉個例子:

你可能會在網上搜索如何與女朋友和諧相處但你未必會搜索如何讓女朋友們和諧相處,有人笑談「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其實不然,是你接收不到無關的推薦,你才被限制在特定的知識圈子裡。

所以我提出無關推薦這個概念。

對程式設計師進行畫像:

如圖,當某個標籤沒有到達「程式設計師」的路徑時,他可能永遠無法觸及那個標籤。這時,我們推薦「無關」信息給用戶,強制產生路徑。

你可能會質疑,這是隨機強制推薦垃圾信息嗎?

其實不然,通過深度學習,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和模型訓練,我們是可以找到對某個個體無關,但會讓其感興趣信息的興趣點。這種信息就是無關推薦的解。

最後

你每天接收到的「推薦」背後是各個團隊經過心理學研究、行為學研究、大量計算設計的,人們正在失去深度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對於進步青年、斜槓青年請保持思考。謹以此文獻給希望進步的你,希望你有所收穫和思考。

 

作者:caiyongji,微信公眾號: caiyongji

來源:http://www.36dsj.com/archives/105083

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36大數據,作者@caiyongji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AI正在幫助人類正確描繪世界地圖
    作為 Map With AI 的一部分,Facebook 正在向 OSM 社區發布名為 RapiD 的人工智慧地圖繪製工具。RapiD 是流行的 OSM 編輯工具 iD 的增強版本。RapiD 旨在使任何人都可以快速、簡單地添加和編輯道路;它還包括數據完整性檢查,以確保新的地圖編輯的一致性和正確性。你可以在 mapWith.ai 網站上找到關於 RapiD 的更多信息。
  • 吳恩達的Drive.ai,在教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與人類交流
    現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是由充當司機角色的人類來解決。當自動駕駛成為高頻詞,機器即將替代人類駕駛的時候,搭載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就要解決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了。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與人類交流,尤其是與車內的乘客和周邊的人如何交流,這是一個問題。Drive.ai的產品和設計主管Bijit Halder認為,這是一個如何取代人類駕駛員的問題。
  • 酷炫AI的背後,是悲催的人類「馴獸師「
    玩轉自動化的誘惑很大有一些公司僱傭了假裝是「假裝是人類的機器人」的人類(註:這不是一個病句)。在過去的兩年裡,各個公司推出了可以做任何事的管家(Magic、Facebook的M、GoButler);購物助理(Operator、Mezi);和電子郵件助理(X.ai,Clara),這些是比較突出的例子。
  • 羅丹塑造人類痛苦的靈魂
    羅丹塑造人類痛苦的靈魂奧古斯特·羅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國雕塑大師,被譽為「現代雕塑之父」。他以熾熱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投入雕塑創作,採用浪漫的寫實手法表現人性的覺醒、永恆的愛情、悲壯的史詩和不朽的天才,塑造人類痛苦的靈魂。羅丹自稱:「對我的同時代人來說,我是連接過去與現在兩岸的橋梁。」他以對古典傳統與現代意識的創造性綜合,引領西方雕塑從古典走向現代。1840年11月12日,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
  • 傳統工廠將是 AI 的下一個戰場,吳恩達的新公司 landing.ai 已與富士康達成合作
    他已經花了多年時間幫助谷歌、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AI 技術,他堅信,計算機在從事這類工作時,表現會比人類更好。作為一家人工智慧(AI)公司,Landing.ai旨在幫助企業在人工智慧時代實現轉型。 我們首先會關注製造行業。人工智慧推動了IT行業的巨大變革。在我帶領谷歌大腦和百度人工智慧團隊時,我很有幸在兩家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的人工智慧轉型中發揮了作用。我切身體會到人工智慧給這些企業和他們的用戶帶來的好處。
  • 推薦幾本AI入門書籍
    程式設計師書庫(ID:OpenSourceTop)編譯連結:https://www.aitrends.com/features/top-ai-books-for-summer-reading-in-2019/一封由華為 CEO 任正非籤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的截圖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榜。
  • AI新聞:正在開發用於醫療保健的AI機器人
    瑞典于默奧大學和于默奧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可以測量人的體溫的機器人,可以用在醫院的候診室中。研究員託馬斯說:「我們以前在無人車中安裝了紅外攝像機,用來檢測人員來避免碰撞,現在,我們把這項技術用在對話機器人中。」
  • 王小理:生物科技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塑造
    生物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縮影。當前,生物科技的新一輪變革,正廣泛滲透到人類經濟、社會、文化、軍事、政治等領域,其對人類倫理、法律、環境、安全、國際關係等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和平與發展兩個重大問題上,在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生物科技從未扮演如此重要和關鍵的角色,生物科技從未與人類社會未來前途命運如此息息相關。
  • 專訪Gowild邱楠:典型AI時代的非典型AI創業公司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典型的AI時代。深度學習算法的發展、晶片產業帶來的算力增長和行動裝置帶來的數據量暴增,都給今天的AI發展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基石。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更給了當下AI創業企業非同一般的光環。
  • 城市級AR體驗即將實現,AR的正餐時代也正在走近
    悉見數字孿生平臺:4大組件構成倒金字塔結構隨著5G時代的臨近,數字孿生技術正在快速進入我們的生活。簡而言之數字孿生就是物理世界的數位化表達,對於智慧城市、工業製造、維護維修、培訓教育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AI大生產,百度大時代
    作為傳統項目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同樣雲集了AI類項目,如來自百度的ACE交通引擎、來自地平線的地平線徵程2——車載人工智慧計算晶片,均跟AI密切相關。 放在此時此刻的時代背景下來看,人工智慧產業化顯得尤為關鍵。 後疫情時代人工智慧成世界中堅力量 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與增長成為全世界的關鍵課題,只有經濟穩住了世界才會穩。在王海峰看來,面對信息革命歷史機遇,以人工智慧技術為驅動的產業智能化變革,正在持續為世界經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 Fashioning Change:環保產品推薦引擎
    Fashioning Change:環保產品推薦引擎網站名稱:Fashioning Change(http://fashioningchange.com/)所在地點:美國聖地牙哥上線時間這家初創企業正在開發一個推薦引擎,收集大眾喜愛的知名品牌信息,為購物者推薦「有益的」或「環保的」替代產品。它的目標是讓消費者們在有品位的同時對環境也友好。
  • AI驅動,多形態「數字人」如何推動數字時代變革?
    4D Views通過動態三維捕捉系統,拍攝演員的動作,然後通過軟體為虛擬環境生成逼真的全息圖,然後把虛擬人物放進真實世界,打造接近真實人類的體驗。因為 4DViews捕捉的不止是人的表情或身體模型,而是整個環境,光和陰影都存在,所以稱作 4D。法國 ARTE電視臺製作的紀錄片《羅馬的命運》中用到了 4DViews的系統,裡面涉及到古羅馬時代的軍隊,士兵數量龐大。
  • 華為首次投資國內AI公司,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成競逐焦點?
    該公司最突出的技術是「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引擎(iDeepwise.ai)與人機互動技術」,該引擎技術可同時理解文本、視覺圖像等多模態非結構化數據背後的深度語義,其中以「長文本的機器閱讀理解技術、自由跨域的多輪人機對話技術、對多種模態信息的語義理解技術」三大技術,搶佔了市場的先發優勢。
  • 人工智慧(AI)同行評審的時代來了
    > 作者:Douglas Heaven丨譯者:王心雨丨校譯:陳銘目前,出現了一系列自動化的工具幫助進行同行評審,但是主動權仍然掌握在人類手中
  • AI戰勝人類教官,AlphaDogfight大賽落幕
    AlphaDogfight 大賽和 ACE 的計劃無疑讓我們了解到美國空軍內部正在進行的更多實驗項目,這些項目的宗旨不外乎是探索未來的自主 / 半自主無人駕駛飛機,以及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開發具備載人能力的「虛擬副駕駛」。
  • ai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
    那麼,ai到底什麼時候能夠超越我們人類智力水平?其實,人工智慧,從業者們分為三個類型:真正的ai民工(發源於中國,總部大中華地區);展望ai發展的背景民工(發源於美國,總部美國);及其他純ai民工(發源於歐洲,美國和國內一線城市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
  • 以ai為基礎的其他知識和技能有可能被ai取代嗎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讓各大公司在招聘時要求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招聘效率,一旦ai在日常工作中運用該技術,那麼我們的工作會面臨被取代的危險。那麼,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職業發展不被取代呢?以ai為基礎的其他知識和技能有可能被ai取代嗎?ai為基礎的其他知識和技能人類在識字母的過程中獲得聲、形兩種形態的可能的表示方法,也就是字母的組合。
  • 未來哲學論壇:AI和基因技術使人類的未來變成一場賭博嗎?
    「現代技術的進展呈現出不斷加速之態,特別是通過基因工程和智能技術,自然人類文明正在過渡和轉變為技術的文明新形態,今天人們表現出史無前例的莫名期待與深度工具的交織。文明正處於巨大的斷裂中,哲學已經不能靠回憶和美化過去時代度日了。哲學必須具有未來性。」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長孫周興表示道。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裴鋼發表致辭。
  • 微軟正在為Edge瀏覽器打造比價引擎
    在全面轉向 Chromium 引擎之後,微軟仍在努力為新版 Edge 瀏覽器引入與眾不同的功能,以便讓它在一眾競品中脫穎而出。隨著假日購物季的臨近,該公司剛剛宣布,作為「收藏」(Collections)書籤服務的一部分,新功能之一的「比價引擎」將很快與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