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種植:地膜覆蓋不論露地或棚室栽培西瓜,都要進行地膜覆蓋

2020-12-18 亭潔愛種植

西瓜保護設施一

(一)地膜覆蓋不論露地或棚室栽培西瓜,都要進行地膜覆蓋。特別是露地覆蓋地膜,生產費用增加較少,好處很多。

1. 增加地溫覆蓋透明地膜提高地溫,據測試,0~20釐米深的地溫,日平均可提高3~6℃,但不同天氣,不同覆蓋方式,增溫效果不同,晴天增溫多,陰天增溫少,高壟高畦增溫多,平畦增溫少。

2. 改善光照條件由於地膜和地膜下面附著水滴的反射作用,可使近地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增強50%~70%,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生長發育。

3. 防止肥水流失可防止大雨造成的地面徑流,避免肥水流失,提高土壤養分與肥料的利用率,相對節省肥料。

4. 保水作用地膜封閉了地面,不但減少了水分蒸發,還促進土壤深層毛細管水向上運動,水分在地膜下形成內循環,使深層水分在上層累積,汽化的土壤水分在地膜下表面凝結成水滴,被土壤吸收,所以具有保水作用。地膜覆蓋不但減少澆水,在雨季還有排水和防澇的作用。

5. 優化土壤理化性狀地膜覆蓋下的土壤,能始終保持疏鬆狀態,土壤微生物流動加強,有機肥分解快,可提高土壤養分與肥料的利用率。

6.減輕病蟲草害覆蓋地膜可防止借風雨傳播的病害和部分蟲害。如覆蓋銀灰色地膜有避蚜作用,可防治蚜蟲引起的病毒病。覆蓋黑色地膜可將雜草悶死。

(二)溫床在床土下加溫的苗床叫溫床。利用電能的叫電熱溫床,利用有機物發酵產生熱量的叫釀熱溫床,燃燒柴草產生熱量的叫火道溫床。生產者可根據條件選用。

1.電熱溫床在苗床床土下鋪設電熱線,通電后土溫升高,不僅設置方便,苗床溫度還可根據需要調節。電熱線每根長度80~160米,根據需要選用,如果做10平方米溫床,每平方米設定功率為80~100瓦,應用800~1000瓦的電熱線,每根長80~100米。先做成10平方米的苗床,在苗床的兩端釘小木樁,將電熱線掛在小木樁上,拉緊,接上電源,通電後無問題時再鋪床土。電熱線與控溫儀配套,可自動控溫。但安裝控溫儀需由專業人員操作。為了方便和省電,電熱溫床可設置在大、中棚或日光溫室內。

只需做成硬埂低畦,畦面和小拱棚即可應用。2.釀熱溫床常用的釀熱溫床是以新鮮馬糞和稻草為釀熱物,給予一定的水分和溫度,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熱量,所以又稱生物加溫。農村應用釀熱溫床,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產成本。釀熱溫床可在露地設置,需要配合設置風障,在大風障前50~60釐米處,入冬前挖好床坑,床坑長8~10米,寬2米左右,深35釐米,坑內填亂稻草和蓋草苫越冬,立春前後踩床。春天踩床時把坑內稻草取出,床底鋪3~4釐米厚亂稻草,踩實,澆透熱水,上面鋪10釐米厚新馬糞,踩實,再按同樣的方法踩第二層。

踩實後兩層釀熱物總厚度20釐米左右,馬糞含水量低時要澆水。穿膠鞋踩到馬糞上,鞋底四周會滲出水,即為含水量適宜。踩實釀熱物的同時,床坑四周放上木板作床框。南床框高出地面5釐米,北床框高出地面20釐米,東西床框呈傾斜形。床面按60釐米間距放上木桿作覆膜框架,上覆蓋薄膜。薄膜四邊埋入土中,夜間覆蓋草苫。踩釀熱溫床時澆熱水,床面覆蓋薄膜,封閉很嚴。白天太陽輻射透入床內,夜間覆蓋草苫保溫,溫度、水分、氧氣條件適宜,分解纖維的微生物很快繁殖起來,分解釀熱物,一般經5~7天,釀熱物發酵溫度達30℃以上。露地設置的釀熱溫床,床土溫度在20℃左右,可保持一個半月左右。

選晴天撤下薄膜,再踩一遍,即可鋪床土播種。在日光溫室中設釀熱溫床,由於環境條件遠比露地優越,床坑不需要木框,只需做好高畦埂。釀熱物踩實後有10釐米厚即可,床面上扣小拱棚,蓋拱棚的薄膜四周埋入土中,以免釀熱物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氨氣溢出床外,危害作物。上完床土後,白天揭開薄膜,夜間溫度低時再蓋上薄膜保溫。育苗結束後,釀熱物充分腐熟,可作為配製營養土的材料。

3.火道溫床火道溫床又叫煙道溫床,在北方農村使用比較普遍。建造火道溫床,可就地取材,投資較少,實用性較強。火道溫床長8~10米,用磚或土坯砌壘3層磚高的煙道5~6個,床面鋪石板或磚,抹草泥,上鋪10釐米厚的床土。溫床的一端砌築燒火洞,另一端設煙囪,四周用磚或土坯砌築,用砂漿泥抹嚴。點火加熱時,煙火從煙道通過,從煙囪排出,煙火在煙道通過時把床土加熱。為了使床土溫度均勻,要調節進煙口的大小,距燒火處近的煙道可窄一些,距燒火處遠的煙道可大些。在鋪床土時,距燒火處近的可鋪厚一些,靠煙囪處可鋪薄一些。火道溫床可在露地建造,也可在日光溫室中建造。火道溫床每天加熱停火後,把煙囪口和燒火口堵嚴,以保持溫度穩定。北方農民自己都能建造火炕,火道溫床就是將火炕搬到室外或日光溫室內。

相關焦點

  • 西瓜種植:露地早熟西瓜栽培及日光溫室冬春茬西瓜栽培
    (一)露地早熟西瓜栽培選擇早熟西瓜品種,終霜前40天左右在溫床內育苗,幼苗5~6片葉時定植。20世紀60年代以前,露地早熟西瓜栽培常利用風障來改善局部氣候條件,20世紀70年代以後,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已經很少利用風障。
  • 反季栽培禮品西瓜,經濟收益高,要注意什麼呢?
    禮品西瓜是一種新型的小果型西瓜,味道甜美、小巧玲瓏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而採用反季節栽培禮品西瓜,果實可在國慶節和中秋節上市銷售,市場前景好,經濟收益高。一、播種前準備;1、選種整地;反季節栽培禮品西瓜要選擇耐高溫的紅小玉、黃小玉、宏達等品種;種植的地塊要選擇最近三年沒有種植過瓜類作物、排水灌溉方便、沙質土壤的地塊種植;播種前可用地膜覆蓋升溫殺菌,也可以採用化學藥劑消毒殺菌。2、播種時間;露地栽培禮品西瓜可在七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播種,大棚種植可推遲到八月底播種。
  • 西瓜栽培技術
    西瓜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標準化西瓜每畝產量為3000 kg-5000 kg的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肥料農藥使用原則和要求,生產管理等系列措施。本標準適用於岐山縣露地、地膜和拱棚西瓜標準化生產。2.
  • 西瓜栽培技術之:不同栽培設施的栽培技術要點
    但壟也存在著做畦較費工費力、易受鹽害等缺陷,在鹽鹼較重的地方不宜用壟畦栽培西瓜。瓜畦做好以後,要在畦面上覆蓋地膜。(2)定植當小拱棚內10釐米深地溫穩定在12℃以上,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日最低氣溫不低於5℃時即可定植。小拱棚內溫度的高低與很多因素有關。
  •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
    江蘇沿海是重要的西甜瓜產區,種植方式以早春設施栽培為主,採用多層覆蓋栽培,西瓜上市早、效益高,產品一般 4 月中旬開始上市,6 月底 7 月初結束 。後茬種植青花菜、包菜、甘藍、大白菜等露地蔬菜,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大棚設施資源浪費,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 西瓜育苗如何操作?帶你了解一下
    假如說出苗率與包裝說明書上的說明不符,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去售賣種子單位說明,換種或者退種,確保西瓜種子優良,再來說建立苗床育苗。一、選地。露天西瓜栽培苗床比較簡單,通常採用塑料小拱棚覆蓋育苗,選擇近年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土地,背風向陽、排水性良好、靠近大田,便於運送西瓜苗的地段設置苗床。
  • 北京地區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
    大興區是北京市西瓜主要產地,西瓜種植面積3666.6hm,居京郊之首。主要土壤為沙壤土,非常適合西瓜甜瓜種植,有「綠海田園」之稱。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為早熟西瓜品種,根據『早熟佳園』西瓜的特性,以及南方品種在北方地區種植的技術要求,結合北京地區早春的天氣條件、土壤養分、酸鹼度,從育苗、定植、田問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對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為豐富北京西瓜市場,引進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總結出該品種早春大棚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瓜農、農業技術工作者提供參考。
  • 高產種植模式及茬口安排——以早春西瓜開始的多種茬口模式
    2.早春大棚西瓜一甜瓜大棚早春西瓜, 選用早熟性強、品質好、產量較高的早佳( 8 4 24 ) 。1 月上旬播種育苗, 2 月中下旬移栽, 採用大棚三膜一簾( 大棚+ 小拱棚+地膜+草簾) 或三膜( 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5 月上中旬開始上市, 6 月中下旬罷園。甜瓜, 6 月中下旬採用幹籽播種育苗, 選擇抗逆性強、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
  • 小拱棚西瓜雙膜覆蓋栽培技術,成本低,效益高,還早熟,來學學吧
    西瓜雙膜覆蓋栽培是南方地區生產上應用推廣面積較大,又較為成熟的一種高效早熟西瓜栽培模式。生產中利用雙膜覆蓋栽培西瓜,因具有地膜和棚膜的雙重覆蓋作用,可防止瓜苗免受低溫、寒風、霜凍的危害,使西瓜提早 10~15 天上市,又由於其具有結構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的特點,可克服大棚早熟西瓜投入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的缺點,收到明顯的早熟效應和經濟效益, 在南方地區已經形成規模生產。
  • 毛蔥的地膜種植技術有哪些?
    原產地是一衣帶水的日本,據傳最早是在1931年,有心者從日本引種到我國吉林,後來慢慢的擴大到整個東北地區栽培, 由於它的祖上的原因,人們就叫它「鬼子蔥」!它正宗的學名叫做「分櫱蔥頭」。毛蔥的外表多為紫紅色,多為圓形,是蔥頭的特色品種,因此,大家也容易把它和洋蔥混淆!其實,仔細對比,他們雖然都是蔥類,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
  • 老王西瓜苗沒栽活,告訴他正確方法他咋不聽?
    為了西瓜搶早幾天上市,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三陵村村民老王,改變了當地90釐米地膜當小拱棚的單行西瓜種植模式,老王用兩米棚膜,一棚覆蓋兩壟西瓜。這種改革的確不錯。原來,去年,老王是在開封幹活時,在黃河灘上看見的這種西瓜種植方法。
  • 夏天人們經常吃的西瓜,在種植的時候,不同地域種植時間不同
    其種植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由於西瓜種植的面積比較大,種植的範圍十分廣泛,不同地域它們的種植時間是不同的,我們一定要選擇好種植的時間,否則最終養分的積累程度會影響到西瓜的品質,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西瓜在不同地域的種植時間吧。
  • 西瓜育苗的注意事項
    但作為西瓜育苗的營養缽,主要有88釐米,9×9釐米,10×10釐米三種規格。用於露地栽培育苗,一般選用8×8釐米或9×9釐米規格。用於保護地栽培或特殊需要培育的高齡苗,可選用10×10釐米規格,從而才能保證有足夠的養分,培育出大苗、壯苗。
  • 我國西瓜的栽培區劃和生態型
    我國西瓜年種植面積100萬~12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根據我國各地的氣候特點和栽培方式,可將我國劃分為3個西瓜栽培主區、4個栽培副區、1個栽培特區:(1)北方多早氣候栽培區:該區是我國西瓜栽培的大區,它包括除新疆和甘肅部分地區以外的淮河以北的全部北方地區,屬暖溫帶和溫帶氣候。
  • 地膜種糧增產3000萬噸 農科院最新研究講清地膜實效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農用地膜因為易造成「白色汙染」等問題曾備受詬病,7月17日,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九部門聯合啟動塑料汙染治理,農田殘留地膜清理整治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一時間,不少農業生產者「談膜色變」。那麼,地膜是真要退出農業生產了嗎?
  • 花椰菜種植知識,關於春季露地種植,這些要注意好!
    播種後約一個月進行分苗,幼苗在2~3葉期進行。在分苗的前一天,在育苗期內澆入大水中以促進幼苗的出苗。分苗間隔10釐米至20釐米,並在種植後立即澆水。分苗後立即用塑料薄膜蓋緊,棚子不通風5-6天,以增加棚屋的溫度,有利於緩苗。
  • 農業種植:西瓜,早春播栽培,需肥較多,怕澇、耐旱,要多管理
    導語:西瓜,早春播栽培,需肥較多,怕澇、耐旱,要多管理!哈嘍,大家好,今天呢,維維給大家帶來的是西瓜的早春播栽培,西瓜早春播種(1月下旬至2月上旬),通常是採用「3膜1苫」(大棚外蓋草苫,內扣小拱棚,小拱棚內蓋地膜),結合特殊的整枝等技術措施,可以提早上市,產量和收入大大增加,一般畝產6500千克以上,畝收入7000元以上。
  • 想要迷你小西瓜高產的話,那麼這些,你就不得不來看看了
    早春大棚栽培是小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在大棚內進行小拱棚、地膜等多層覆蓋,儘量提高地溫、氣溫。適宜播種期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大棚定植大苗 (3葉一心),充分利用3~5月份降水相對較少,光照充足的光熱有利條件,5月中旬始收,可多茬結果,產量高。三、培育壯苗。
  • 探索消除農村「白色汙染」 試驗示範全生物降解地膜
    現狀:增產與汙染「難捨難分」殘留地膜已成種植業主要汙染源之一臨沂是用膜大戶,數據顯示,我市常年地膜覆蓋面積460萬畝左右,年用量約1.88萬噸,覆膜作物主要有花生、作為莒南縣坊前鎮邱官莊村數一數二的種植大戶,今年,邱慶偉種植了300餘畝的花生、芋頭等作物,他告訴記者,承包土地5年來,他每年都會花費近2萬元購買地膜。「作物進行地膜覆蓋種植,可以提高地溫,使得作物發芽早,同時提高土地的保墒能力,讓作物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也會防止害蟲侵襲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所以每年,我們都會用掉不少的膜。」
  • 早熟冬瓜的覆蓋種植技術,如何才能種出優質冬瓜?日常管理要做好
    冬瓜,這種瓜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那麼說到冬瓜,首先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呢?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道傳統名菜——冬瓜盅。首先是選擇一個比較小的冬瓜,裡面放入多種多樣的原材料,每個地方對這道菜都有不同地方做法,所以加入的材料也是不一樣的,但燉出來的菜品都是一流的。要是想在冬瓜沒有大量上市的季節裡,吃上這樣一道菜,就要考慮考慮早熟的冬瓜了,那麼早熟的冬瓜品種該如何種植呢?